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一辈子都没解决匈奴,为何李世民一战突厥就亡了?

汉武帝一辈子都没解决匈奴,为何李世民一战突厥就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4/1/21 22:49:53

匈奴在古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一个很难缠的敌人,古代的王朝与匈奴之间也是有过很多年的恩怨,有过和平也有过战争,而汉武帝是抗击匈奴的一个重要人物,不过虽然汉武帝对匈奴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痛击,但匈奴的问题实际上却并没有完全被解决,而后世唐朝时期,李世民却一战就解决了类似的突厥问题,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汉武帝对待匈奴的态度

汉武帝——刘彻,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在其统治下国家强盛,疆域庞大。但在汉武帝心中一直有一根刺让其日夜辗转,这根刺就是匈奴。边疆的掠夺、战火一直围绕着这个庞大的帝国,而汉武帝也从登基到驾崩一直没有拔掉这根刺,这也成了汉武帝永远的遗憾。而反观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面对边疆劲敌突厥却在上位仅仅四年的时间里就解决了,这是为何呢?

首先二人对待边疆入侵者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案,先说说汉武帝。汉武帝主要以军队讨剿为方针来处理匈奴的问题。其出兵的频率,动员的人数可以说都是倾尽国家所有军事的力量,决心之大可见一斑。例如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武帝便派遣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韩安国五将军,率30万汉军去击杀匈奴军,但是最后军情泄露导致30万大军无功而返。

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在漠北之战才初见起色,卫青率领的中原大军将匈奴驱赶到漠北以西换来了短暂的中原安定,但接踵而至的是巨大的经济复苏工程和无穷无尽的边疆劫掠。(虽然消灭了匈奴的主力,但是残存的匈奴势力从原来的大规模侵略变成了小股力量的骚扰和抢劫)。

孙子兵法》强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意思就是战就会有损失,怎样才算好呢孙子也给出了答案“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按照孙子的说法汉武帝对待边疆侵略者的应对方法完全不及格。

2、李世民对待匈奴的态度

再看李世民是如何对待边疆的敌人,其外交手腕可以说异常老辣,在玄武门事件后,突厥颉利可汗想趁大唐局势不稳来占便宜,所以便带了20万突厥大军浩浩荡荡来到渭河以北,准备给新登基的李世民来一场“欢迎典礼”。而李世民却给其打了一套“太极”就化解了。首先他布置了一些疑兵,其次还亲自带了几个人去和颉利可汗谈判,大致内容就是:你过来不就想要钱吗,给你便是,但是如果你想进长安,那你来吧,看看你还回的去吗?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给突厥颉利可汗整蒙了,没办法,拿钱走人。李世民这种应对策略足以看出其不光有勇更加有谋,非常精准的摸清了突厥的脉,然后巧妙的用点钱将其送走了事,这种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真是厉害。

在第一次与突厥交锋后,李世民对待边疆突厥问题更加条缕清晰,直接采用了统一战线的方法。啥意思?就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李世民很清楚单纯用武力突厥是灭不完的,而且频繁的征讨代价太大,不如搞分裂,从内部让他们瓦解,那不就容易了吗。这招真的够狠的,因为突厥也和匈奴一样都是由多民族、多部落组合而成的,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通病就是团结程度。

《史记·匈奴列传》也写过一笔对匈奴大军的评价“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见敌则逐利,如鸟之聚”。

李世民就运用了这点大作文章,先封了在突厥受气的突利可汗为北平郡王,并且给了大量的钱财,这样一来突厥这边第一个战友到位了,基本的眼线已经有了。接着李世民又拉拢了西突厥薛延陀部落的首领夷男,这哥们了不得,手里养了三十万人,为了争夺突厥一哥的位置跟东突厥不和并且频频交战。这时李世民第一个兄弟起到了作用,把这个重要的情报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一听直接封夷男为草原大哥,真珠可汗。夷男就这么成为了大唐的第二个边疆兄弟。

629年,李世民通过两个兄弟的帮助成功发兵东突厥,并且大获全胜,第二年3月就生擒了颉利可汗,自此不可一世的东突厥烟消云散。而后面为了解决西突厥好兄弟夷男日益壮大的问题,李世民同样多用钱财,并且拉拢周边受压制的部落让他们监督着夷男。最后夷男去世,李世民抓住其政局不稳的机会又处理了西突厥,仅仅四年突厥就解决的干干净净,李世民真乃高手也!

3、匈奴最后的历史

公元4世纪,匈奴人刘渊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为将。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刘渊在并州离石起兵立汉国,称汉王,后称帝,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311年刘渊子刘聪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

318年,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粲,自立为汉天王。刘聪族弟刘曜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赵,之后刘曜消灭了靳氏。

328年,羯人石勒擒杀刘曜,次年在上邽杀其太子刘熙及其将相公卿等三千余人,汉赵亡。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匈奴与鲜卑不断混血通婚,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之后击败东晋军队,夺下了关中地区,以长安为都。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428年北魏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连定,夏亡。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政权,史称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433年蒙逊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牧犍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融入靠近高句丽的宇文鲜卑部落的一小支匈奴,进入辽东半岛。

一小支匈奴进入辽东半岛,融入靠近高句丽的宇文鲜卑部落。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之后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统一中原。匈奴也在这期间融入各民族之中。五胡乱华及南北朝时代成为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场演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6000年前的人头骨化石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们对于古代的人们,甚至更古老的祖先级别的人类,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的,想要去了解古时候的人们是什么样子的,而就在最近,在广西娅怀洞遗址发现了距今有16000年的人的头骨化石,这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了,因为从这个头骨上,我们可以知道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那么究竟这个头骨长什么样子,又可以从中获

  • 古代皇帝称号有哪些,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除了本名以外,还有很多称号,例如常见的谥号、庙号,以及年号、尊号。大部分皇帝我们是习惯以庙号称呼,例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还有些皇帝我们习惯以年号称呼,例如嘉靖皇帝、崇祯皇帝等。当然,这些叫法都是可以的,但很多网友可能不太清楚谥号、庙号、年号还有尊号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今天就准备借此

  • 吼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看盗墓笔记的网友应该知道了一个新的东西了吧,对的,没错就是这个“吼泉”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吼泉到底什么呢?在现实中这个吼泉又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景区呢?吼泉的传说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吼泉是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了,吼泉顾名思义就是:“吼一声

  • 罗布泊之谜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罗布泊之谜也是真的挺有意思的地方了,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这个地方非常的神秘,提到罗布泊小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地方代表着沙漠和死亡,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这个罗布泊之谜吧,看看这个罗布泊到底有什么神秘地方了!一提起罗布泊,很多人都会把它和一些灵异事件挂上钩。罗布泊名声大噪始于彭加木

  • 八王之乱谁胜利了?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八王之乱的故事,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八王之乱非常的让人痛心的,也算是一段让人不想回首的历史,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历史。今天我们来研究看看这个八王之乱最后到底谁胜利了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大家也速度的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如果非要给出一个人选的话,那最后胜利者就应该是:司马越了。但

  • 八王之乱中有好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说了,这个八王之乱的事情,这个事情很多人都不愿意提起,所以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最近也就有人问了,这个八王之乱中有没有比较好的一些王呢?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的,八王之乱中竟然有好王,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要说八王之乱中有好王这个说法也就那回事了,这八万怎么能算是好

  • 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王母娘娘的一个故事,在故事开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在道教的神话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有先天五太创世的理论基础,认为宇宙经过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这五个先天时代之后,才孕育出了有着阴阳分化的天与地。太易代表混沌初开的状态,这个时期,物质、空间、时间都没有形成,

  • 克苏鲁穿越银匙之门讲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今天小编又给大家带了个关于克苏鲁神话的故事,在这里小编会给大家以最简单好理解的方式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即便是在以难以名状著称的克苏鲁作品中,《穿越银匙之门》仍属于较难阅读的一类。本期我们就将走进这个极为晦涩而又奇妙的世界。四年以前,地球上著名的神秘主义学者——老爱失踪了:人们只是在他最后出现的

  • 为什么明清多贪官,而唐朝贪官最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人们如果提起古代有什么贪官污吏,首先最多的自然就是明清时期的贪官了,明朝对于贪官的惩罚是非常严厉的,但是却依旧控制不住贪官,而清朝更不用说,和珅算是历史上的一大巨贪了。但是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似乎在唐朝基本上是没有的,难道唐朝就没有贪官吗?为什么时间越靠前,贪官的数量就会越少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 猪八戒能用五千斤的钉耙,为什么他还嫌弃行李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师兄弟三人各自的武器都是非常厉害的,除了金箍棒之外,其实猪八戒的钉耙相比金箍棒要更厉害一些。而九齿钉耙的重量也是达到了五千零四十八斤,然而猪八戒在取经途中还总是嫌弃行李太重不愿意扛,但是行李的重量相比九齿钉耙来说已经是很轻的了,为什么能用五千多斤的武器,却还会嫌弃行李很重呢?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