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马骑兵和汉朝骑兵有哪些不同?有哪些差距?

罗马骑兵和汉朝骑兵有哪些不同?有哪些差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67 更新时间:2024/2/20 15:03:40

一直以来,历史兴趣爱好者们长期机会将汉朝与罗马帝国进行对比,而且这一直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无论是参与讨论的水友们立场如,都容易尝试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既汉朝的骑兵更为出彩,而罗马对步兵战术的造诣无人能及。然而,单个兵种永远只是所在国战术体系的分支,且强者的弱项往往也可能胜于弱者的优点。所以,无论汉朝将多大比重的资源投放进马政,都可能无法在骑战技艺上胜过罗马。本就将从技术分析入手,读者们展示两大帝国在该领域的残酷差距。

差距早已存在

汉朝本身就建立在大秦帝国的废墟之上

公元前3世纪后期,西汉朝在大秦帝国的废墟上悄然建立。尚处于百废待兴阶段的政权,显然缺乏充足的物资来完成军备升级。所以汉军的骑兵不但数量有限,且实力也非羸弱。

仅从装备来看,西汉初年的骑兵就称得上非常寒酸。出土自家湾和州狮子山等汉墓的兵俑形象表明,这些骑手普遍缺乏盔甲、盾牌等基础护具。前者的骑兵俑披甲率是非常可怕的8%,情况稍好的后者也做不到超过10%。哪怕是极少数的披甲精英,大多也只是在头上佩戴皮布武弁,性能不若其他文明都惯于使用的头盔。骑手身上的铠甲自然是同样简陋,因为覆盖面积甚少,只能默许使用者的肩膀、胳膊和腿都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倒是总被人诟病的同期罗马共和国骑兵,已经采用了全套希腊式的装备。不但大都头顶精工锻打的整体盔,手里还有坚固圆盾保护,并大都身穿坚固且舒适的锁甲。

共和国时代的罗马骑兵 已经在装备上优于汉朝

除了防护不到位,汉朝骑兵的武器配置和战术选择也都很有问题。尽管远东的骑手往往惯于双手持长武器,但所用的长戟的也不过在2.26-2.9米之间,普通长矛更是在1.96-2.1米左右。这与罗马共和国的骑兵产生了鲜明对比。因为无论是来自意大利城邦的同盟骑兵,还是罗马本城的骑士阶级,都始终以肉搏破敌为核心。哪怕长矛也不过是在2米左右,却可以最大化的发挥集团战斗优势。这恰恰也是汉朝骑兵所匮乏的又一重要因素。

当然,汉朝当局对骑兵不善肉搏的容忍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他们的首要敌人就是弓马娴熟的匈奴牧民,这也是汉朝骑士常常需要携带弓弩的原因。唯一的问题,就是能否找到足够数量的资深老兵,完成不同战术安排间的迅速切换。由于当时的长安宫廷力主采用征兵制,造成大部分人在短暂服役后都将回家继续务农。留给他们的真正军事训练,就只剩下每年定期一次的合练。效果究竟如何,明眼人都可想而知。每当大战来临,指挥官们也不可能期待步兵友军的通力协助,经常需要脱离本阵去与对手去单打独斗。

以葱岭以西的标准来看 汉朝骑兵的质量并不能让人乐观

与之相比,罗马骑兵在战时所能获得的支持就多了不少。虽然共和国的对手往往握有更好的骑兵兵源,他们也能以大量伴随的轻步兵去弥补不足。更有甚者,会让轻步兵与骑兵共乘同一匹马移动,对敌军的侧翼实施双重暴击。倘若来者是善于打了就跑的轻快骑手,罗马人也会合理使用这类兵种组合。不断以骑兵冲锋驱散对方阵型,然后让轻步兵以散射火力迎击那些返身来追的敌人。经过几轮的循环往复,很容易让本就缺乏信心的对手被迫后撤。

进入公元1世纪后,罗马对汉朝的骑兵优势将会更加明显。除了原有的意大利同盟骑手,他们还会将来自希腊、高卢、西班牙、叙利亚、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北非的众多兵源都纳入正规军体系。这些人不仅有善于冲阵的重装部队,也不乏灵活机动的轻装射手,极大丰富了原本有些单一的辅助部队序列。加上严格的训练和更为科学的战术安排,自然比发展上限不高的汉朝同行更有看头。

罗马骑兵经常能获得轻步兵的鼎力协助

两个世纪的天壤之别

汉墓中的对匈奴作战景象

当然,任何长期存在的帝国都会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武装结构。汉朝至多在进入武帝时代后,就开始了一次大刀阔斧的骑兵改革。例如从边境广招匈奴、乌桓和羌人等外族骑手入伍,组成著名的长水、胡骑、越骑这三支样板部队。虽然广度和深度都不及有专业辅助军体系的罗马,但无疑是较自己先前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但更加硬核的坐骑质量不佳,始终困扰着帝国的马政官员。其实汉武帝本人非常注重马种改良。先是推出大量优惠政策,鼓励民间释放生产力用于培养更多战驹。同时广泛进口西域良马,乃至不惜国力的发动对大宛国远征。以上措施对西北边区的汉朝军马改良,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根据居延汉简和悬泉汉简记录,某次接受检验的17匹马中,已经有9匹的肩高超过了140cm,其中1匹甚至达到了非常惊人的165.2cm。回看通常只有120-130cm蒙古马,自然是重大飞跃。至于改革成果究竟能维持多久,则不是流官需要考虑的问题。

汉朝皇帝嘴里的汗血宝马 就是今日的中亚捷尔金马

不过,某些技术层面的细节,还是让罗马骑兵在汉朝同行面前显得更加优越。最迟在公元前1世纪,他们已经引入了四角马鞍,从而极大提升了骑乘稳定性。通过高卢或西班牙等地的贸易和饲养,又获得了大量的体格健壮的精英马种。后人在位于不列颠的萨克森墓就曾发现过42匹马的骨骼残骸,其中大部分肩高可达132-148cm之间。更远的德意志地区则有肩高达133-153.3cm的更大马种。士兵若跨上这样的好马,无疑比依赖蒙古马的汉朝同行更具威力。当罗马军团的兵锋掠过叙利亚,又可以直接进口东方的汗血宝马和阿拉伯马,从进一步巩固这方面优势。

到公元元年过后,汉朝与罗马这两大强权就先后迎来了内部变局。无论是建立刘家天下的光武帝,还是将共和国变为帝国的屋大维。都在不轻易间加速了本国骑兵的发展速度。

罗马骑兵的坐骑 在帝国时代开始后又有提高

帝国重生后的此消彼长

具装骑兵在东汉军队中的比例非常有限

相比早年的前辈,东汉王朝建立后的骑兵装备并未存在多少升级,反倒是训练和规模方面完成了自我阉割。刘秀为减少地方的自主能力,取消原有的内地郡县都试,并遣散那些原先作为预备役的材官和骑士。从而造成大量潜在兵源失去了最后一点军事训练,全国的可战之兵被瞬间锐减到18万人。直到第一次敉平羌乱爆发,才放弃已有的炮灰式部队,转而从内地搜刮钱财招募新边地骑兵去实施镇压。

同时代的罗马,也正处于屋大维推行的重大改革时期。首当其冲的便是规范军制,用更加职业化的常备军去替代临时征召力量。因此,除了由罗马公民组成的步兵军团外,原先只是辅助力量的同盟骑兵也被迅速正规化。固定了编制、薪饷和装备供应,也有了更加完善的训练标准。此后,罗马人还为了应付东方的帕提亚人和北方的草原蛮族,将更为纯粹的弓骑兵纳入军事体系。对原有的重装骑兵部队,则采取扩大盾牌面积、新添了面甲和标枪等升级措施。某些来自东方省份的骑兵,甚至能配备3米多长的康托斯重型长矛,成为冲击力巨大的侧翼好手。

帝国早期的罗马骑兵 在装备上就有明显发展

到了公元2世纪的哈德良执政时期,成建制的具装骑兵开始出现在罗马军队当中。其训练要求也比之前的同类部队有大幅增加。在日常的驻扎时,必须每时每刻都准备完成骑术、武器使用、队列与战术锤炼。即便遭遇刮风下雨或所在地白雪皑皑也不能例外。军团还会定期进行野外拉练和坎塔布里亚实战演习。骑兵们不但要全副武装出场,还要以作战队列进行互相冲击和井然有序的编队机动。这些都是大部分东汉骑兵所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罗马军队从不唐突的强化骑兵本身,还异常重视他们与其他兵种的其协同能力。同为辅助部队序列的各类步骑兵,就需要进行混编巡逻与驻防任务。加上与主力军团的定期合练,几乎是为大部分实战状况做好了提前预案。倒是汉朝方面非常习惯于让骑兵单独出击,并不看重步兵能在正规交战中发挥多大价值。何况这类职业骑手在帝国初期的数量就在50000以上,到了图拉真与哈德良在位的巅峰阶段,更是继续猛涨到80000之众。许多后世看客臆想的兵力不足问题,对当年的罗马来说就是无稽之谈。

具装部队的引入 也提升了罗马骑兵的训练强度

随着时间步入关键性的公元3世纪,东西方两大帝国也不约而同的迎来自己的命运拐点。无论汉朝还是罗马,都需要经历外族入侵与内部军头蹿起的双重考验。骑兵则无疑在这类冲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作用。事实证明,汉朝在黄巾之乱的动荡后就步入最后阶段,罗马却成功熬过了3世纪危机。这类刺眼的对比本身,可能比洋洋洒洒数万字的论证更有直观说服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僧吃了人参果没有?为何之前不吃后来主动吃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可能以为,在《西游记》当中,唐僧从头到尾是没有吃过人参果的,但其实,唐僧没有吃人参果,只是在清风明月第一次打了两个果子拿给他的时候,他一看这人参果,总说这是婴儿,坚决不肯吃,后来在观音救活了人参果树之后,镇元大仙再一次请唐僧吃人参果,而这一次他却没有任何的拒绝或者犹豫,直接就吃下去了。人参果前

  •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2020年的高考语文卷的题目已经公布,而全国卷的作文题中,涉及到了三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那就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个人。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管仲是连孔子都非常敬佩的齐国政治家,而鲍叔牙则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管仲的好友,两人之间的有情也为后世人所敬佩,人们称其为管鲍之交。那么这一次的

  • 阿朱和萧峰情深似海,为什么要写死阿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天龙三兄弟中,就只有萧峰的感情之路最为曲折,他和阿朱没能过上几天幸福日子,就由萧峰亲手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剧情设计的确令人记忆犹新,不过观众看起来肯定会非常难受,萧峰和阿朱只是想拥有最平凡的爱情,为什么还是要写死阿朱呢?其实阿朱的死早就注定好了,萧峰没办法收获爱情的果,也是命

  • 西游记李世民为什么要和唐僧结拜?只是为了让他取经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故事当中,唐僧除了自己本身的身份是大唐的玄奘法师之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唐王李世民的结拜兄弟,被他称呼为御弟。这听起来虽然是一个很高贵的身份,但是,李世民为什么要和唐僧结拜呢?李世民身为皇帝,为何要与一位高僧结拜?如果只是出于想让他去取经的话,大可不必如此,因为这本身也就是被观音点化

  • 梁山上的内奸究竟是谁?为何从来没有人怀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梁山好汉这个群体当中,很多人非常敬佩他们每一个都有义薄云天的气概,聚集在一起更是众望所归,不过这一百多位好汉中,难道真的每个人都是一心向着梁山没有其他的任何一点的想法吗?梁山上好汉,这么多,会不会本身就已经有朝廷的内奸打入其中,但是他们却还不自知呢?这个内奸究竟会是谁,为何从来都没有人怀疑过他?是

  • 阮星竹为什么不养女儿,竟狠心将阿朱和阿紫卖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天龙八部》中,阮星竹是段正淳情妇之一,她是最懂段郎心思的一个人,但在生活中缺少主见。小说里并没有介绍阮星竹和段正淳是如何开始的,只知道她后来独自一人生下阿朱和阿紫,不过阮星竹并没有抚养她们,而是将她们送出。很多网友不理解,阮星竹为什么自己不养女儿,秦红棉、甘宝宝当时条件也不是很好,但她们还是坚持将

  • 阿尔卑斯山现粉色冰川是怎么回事?这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近些年来,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就是气候变暖了。或许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质疑地球真的变暖了吗?虽说有些地区的气温会略低一些,但是我们所说的气候变暖指的是地球的平均气温要比工业革命之前的平均水平要高。如前段时间,位于北极圈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维尔霍扬斯克测得38℃的高温,这一个气温出现在常年气温比

  • 东北话街溜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想必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吧,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街溜子”,小编看到这个词语之后一脸的懵啊,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小编作为南方人,真的是不知道了,但是作为这个东北人可能会知道一些,经过小编的仔细研究终于算是搞清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1、街溜子读音街

  • 西游记中蜈蚣精为什么被收服?蜘蛛精为何被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中,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蜈蚣精这个妖怪吧,他是蜘蛛精口中的“师兄”,而且还是一副道士的打扮,肚子上长满了眼睛,孙悟空被这些眼睛制服,打不过他,于是请来了毗蓝婆菩萨,最终收服了蜈蚣精。但是蜘蛛精,其实在原著当中是被杀掉了的,而不是像电视剧里面那样,也被收服了。不过既然

  • 史记中卫青霍去病为何是奸佞?是司马迁对他们有什么意见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卫青和霍去病,在很多人看来,他们都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大将,尤其在抗击匈奴这一方面,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功劳,这样的人,写入史书当中的话,必然会是名将中的一员吧。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明白的是,在《史记》中记载的卫青霍去病的文章,是放在《佞幸列传》当中的,换句话说,在司马迁眼里,卫青和霍去病根本就是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