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他们靠什么生活?

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他们靠什么生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38 更新时间:2024/2/7 21:44:38

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电视剧里,或者一些古文当中看到,古代的有不少官员,在年纪到了的时候,或者因为一些原因,向皇帝请求辞官还乡的,从此也就退出了朝堂,回到老家过退休之后的养老的生活。不过现如今退休之后还有退休金,那古代的官员退休之后,他们又靠什么来生活呢?古代是不是也有退休金呢?或者他们自己有什么积蓄,有什么样的能够挣钱来积蓄养活自己的渠道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古代官员辞官之后有什么收入

官员辞官归乡后,收入来源,主要两方面,一是家产,有的出生大户,本就吃喝不愁,有平民举仕的,当官后都会置办田产居所;二是靠“稿费”,官员都有学识,能书能画,在当地写个赋,撰个碑,作个画,楷个字什么的,都能获得酬金。

最耳熟能详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辞官后归隐田园过起了躬耕生活,并写下《归园田居》,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有田产的,他家本是浔阳望族,三辈仕宦,田庄居所也有几处,所以陶渊明过的是劳逸结合的生活,虽然在作品中叙述自己苦,比起他祖辈肯定要苦,但比百姓要小康多了。

还记得南宋词人辛弃疾那首《最高楼》么,“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辛弃疾要辞官归隐,他儿子不允许他辞官,说田产还没置办够,辞官了以后生活怎么办,然后辛弃疾写了这首词来骂儿子是追求富贵的俗人,可见官员积蓄俸禄置田产是常态。

就算是明朝大清官海瑞,被排挤后辞官回了琼山老家,御史到他家考察,虽然是简陋,但不是一贫如洗,老家田产约40亩,再贫瘠也够一家人口粮,还能纳小妾,家里还有仆人,所以再差不过清贫起居罢了,绝不会饿死街头。

比如唐朝的李邕,大书法家,他曾被免官,辞官,但没事,李邕专工书法,尤其擅长楷书,找他写碑撰文的人络绎不绝,还都是些达官贵人,他一生写碑文八百多篇,得到润笔费数万之多。

像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能文能画,当过潍县县令,他辞官以后写下了《板桥润格》,这是个什么东西,自己卖书画的价格表,里面什么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写对联一两,小扇子半两等,完全是明码标价,他后来还写诗感慨“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还有写下《三国志》的陈寿,因为受排挤,数次被贬羞辱,于是他不就职,专心在家奉养老母亲,一边作《三国志》但平时也要生活,怎么办,那就代人写赋,有文赋、传赋、辞赋等,《晋书·陈寿传》记载有人找陈寿替家父写一篇传赋,陈寿答“可觅千斛米见与”,要价千斛米,可见酬劳之高。

2、什么情况下会辞官

古代官员辞职归乡是有条件的,不是说走就走那么容易的,为父母守孝和厌倦官场怀才不遇是辞官的两个常见原因。但辞官之后生活来源各不相同,生活状态也是差异很大。一般大部分官员在做官时,有了一定积蓄,会去置办一些田产,以作为退隐的本钱。这是比较普遍的生活来源。

大部分辞官回到家以后,肯定是衣食用度不愁的,因为家里怎么也在任上已经买了田了。不说别的积蓄,单单几十亩田地,就足以过上古代的小康生活了。

所以,只要不是骄奢淫逸的人,辞官以后,种种田,读读书,游山玩水,都没问题。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主动辞官回乡,除非是朝廷太黑暗。比如明末天年间,太监魏忠贤祸乱朝政,不少正直官员辞官回乡,包括孙传庭、杨嗣昌等等才俊。

关键是能古代没有房贷、没有信用卡,城乡容易切换一点,即使家底不厚实,也可以想走就走,辞官回乡养活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的。

3、辞官以后怎么生活

在古代,官员虽然是享受现代公务员的待遇,但是并没有退休金这一说,所以辞官相当于被解雇,是没有收入来源的,那么为何他们都会用辞官来要挟呢?包拯大家都知道,他辞官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在古代,很多人辞官要么是为了方便照顾双亲,要么是仕途不顺,郁郁寡欢,要么是见惯官场的黑暗,自己无能为力改变,又不愿同流合污,辞官以后的生活和为官时是两个生活状态。

其实大部分官员在自己还没有辞官的时候就为自己买好了一块田地,以供自己养老用。也有很多的官员并不愿意离开朝廷,也不会选择辞官,因为官位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更加不会放弃。他们在做官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管辖之地,可以鱼肉百姓,更加可以和地方的富商们搞好关系,并从中获取钱财。

说到这里,其实古代官员根本也不是靠当官的俸禄吃饭,朝廷发的俸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时候犯点错误,还给罚俸半年,大多数的收入,都是来源于“灰色收入”。不然古代的小说里面,经常说“肥差”“油水”“民脂民膏”。也有些勤劳的官,再开片小园子,自种自吃,自给自足。再怎么穷,也不用担心,他们的日子肯定比乡下老百姓的日子好过。而且过得轻松加愉快。五柳先生陶渊明官还不怎么大,回到乡下归隐田园多潇洒。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斡耳朵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斡耳朵这个词,估计很多朋友们会非常的陌生,身子连念都不知道怎么念。“斡耳朵”念[wò ěrduǒ],在蒙古语当中的意思指的就是宫殿,也可以成为金帐或是皇帝的蒙古包。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蒙古族是一个庞大的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国都的,因此斡耳朵起了宫殿兼都城的作用。公元120

  • 为何说三国演义其实很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问小编,其实仔细的读读这个《三国演义》你会发现这个《三国演义》其实有非常非常恐怖的地方了,那也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恐怖在什么地方呢?其实感觉也还好啊?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吧,其实那是小时候的感觉了,现在再来读这个《三国演义》你会发现这个其实又虚伪又恐怖,那么到底虚伪和恐怖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继续

  • 中山靖王刘胜有多少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中山靖王的故事,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中山靖王非常的厉害,厉害到什么地步呢?话说他竟然有120多个儿子,好吧,也真的是能生了,佩服佩服,那么又有人问了,这么多的儿子,那这个中山靖王又有多少老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看看吧!这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有多少老婆,这个无法准确的给出说

  • 局中人柳如烟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局中人》中,和沈放有情感纠葛的角色还挺多的,柳如烟便是其中一位。不过相比之下柳如烟和沈放关系更加特殊一些,因为她是沈放的初恋,等两人再次相遇时柳如烟已经成为颇有名气的明星,沈放身份则更加复杂一些。很多观众好奇,柳如烟还喜不喜欢沈放,他们最后能不能回到以前呢?就目前剧情来看,两人应该不会走到最后,但

  • 局中人曼丽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局中人》里,沈放和一位叫曼丽的舞女走得很近,沈放经常去喜乐门找曼丽,此后沈林也得知这点,便打算从曼丽嘴里获取些有关弟弟的消息。曼丽收了沈林的钱,把沈放的某些习惯告诉了他,难道曼丽直接就把沈放给出卖了吗?其实曼丽人并不傻,她不会随便坑害沈放。不少观众觉得他们在一起时还挺有感觉的,那曼丽到底喜不喜欢沈

  • 局中人陆文章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陆文章的出场,令人印象深刻,因为他的脸受了非常严重的伤,而且感觉他的身份不一般。沈放怀疑这起密室杀人案和陆文章有关,不过他又拿不出证据,所以决定调查陆文章的背景,没想到陆文章竟然是一位退伍老兵,而且跟自己属于同一阵营。陆文章是个好人,只是他的行事方法带有争议,目前陆文章并不清楚沈放其实是卧底,如果两

  • 历史上为何有八个三国?除了魏蜀吴还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三国,很多人首先一定会想到的就是汉东汉末年到西晋之前的那个魏蜀吴三国时期,这一时代可以说是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时代,而由三国时代衍生出来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各种小说、影视剧、游戏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但其实,像是三国这样的三足鼎立的时期,历史上远远不止有这一个,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七个,一共是八

  • 女娲后代为什么都是蛇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起女娲,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了,作为我国古代神话当中的创世神之一,女娲更是人类之母,她抟土造人,才有了人的存在。而女娲的形象我们也知道,都是人首蛇身的样子,而在现代的很多影视剧、游戏等作品中,女娲的后人也都是一个“蛇妖”的样子。为什么古人会对女娲有这样的一种形象设定呢,为何

  • 岳不群为什么不多收徒弟,壮大华山派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岳不群身为华山派掌门,自身实力并不弱,轮单挑比青城派的掌门余沧海强。但很多读者觉得华山派在江湖上的存在感远远不如青城派,青城派直接将林家给灭门,余沧海可以随便作威作福,无人出面将其制止。华山派虽然是五岳剑派之一,但派内却是人才凋零,资源匮乏,谁来都能欺负。其实华山派的武功并不弱,当年剑宗和气宗没闹翻

  • 昆仑山的飞机壁画真的是史前文明吗?一万年前就有飞机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壁画作为一种古代人流传下来的,记录着当时真实情况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对于古人的具体的生活的一种非常直观的研究方式。只不过在一些壁画当中,却出现了一些让人非常惊奇的内容,比如说在昆仑山发现的一些壁画里面,居然有一种类似于飞机一样的图案,而且根据研究,这些壁画很有可能是在一万年前绘制出来的,换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