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翅帽的由来

长翅帽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4/2/11 19:53:34

在我国历史上,古人对于帽子的样式是非常重视的,甚至在某个时间段是以帽子的样式来区分一个人的层次和地位的,皇帝所佩戴的帽子肯定是与其他官臣将相是不一样的。不过到了宋朝时期,却出现了一种长相奇特,极为罕见的帽子,这便是“长翅帽”,官方名称是幞(fu二声)头,这种帽子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帝,都需要佩戴,而且还是在正规场合佩戴。在古代皇权统治下,出现这种情况,是很值得深究的。

一、 古代的朝堂

对于后代人来说,对于朝堂的理解基本都处于影视作品,再深一些的就是一些浅层次的史书,对于古代真正的朝堂并不是很了解,而基于这些认知,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朝堂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场合,官员们战战兢兢地汇报工作。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古代朝堂和菜市场差不多,非常混乱,官员们交头接耳是非常常见的事情,甚至朝堂之上还打死过人。

公元1449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军损失惨重,明英宗也被瓦剌给生擒了,而作为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的太监王振等人自然难逃罪责。

王振自知没有生路,早早自杀,但这件事并没有结束。明代宗继位后,大臣们要求清算王振的党羽。

明代宗想要息事宁人,结果大臣们不同意,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是王振提拔上来的官员,在朝堂之上生生被一群文官打死,这也造成了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朝堂打死人的事件。

这次事件发生在明朝,而明朝是一个经历了宋朝理学统治过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都发生了这样的事件,更别说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宋朝时期了。

五代十国作为唐朝之后的乱世,国家更替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军拥兵自重,建立政权,这样的时代,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权力平衡相当脆弱。

朝堂如果大臣强势,发生争斗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大臣不强势,朝堂上依旧会争吵不休,而皇帝不可能在朝堂上杀发言的官员,唐朝时期的魏征就是一个例子,将李世民气个半死,但李世民却不能杀他。

中国真正将皇权提高到巅峰是明朝完成的,明朝朱元璋特别重视官员的监察工作,可就算如此,朱元璋也依旧不敢在朝堂之上乱杀人。

明朝皇权如此集中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宋朝时期了。宋朝时期,赵匡胤早就规定,不能随意杀害朝堂之上发言的言官,基于这种情况,所以朝堂一直都是吵吵嚷嚷的,说是菜市场绝对不为过。

其实统治者怕的不是官员不发言,而是官员交头接耳,发言就意味着一件事还有解决的办法,如果不发言,那几乎就是判了死刑,没有多少解决办法了。

比如古代常见的缺粮问题,如果遇上天灾,又遇到外族入侵,那朝堂之上发言的寥寥无几,最后或许只有皇帝的几个亲信发言。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发言是好事,但如果在朝堂之上交头接耳,就是大事,这就意味着有人拉帮结派,宋朝时期,为了不让官员交头接耳,长翅帽就出现了。

二、 长翅帽的作用

长翅帽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两根长翅,这个长翅不是戏剧表演的时候的那种长翅,戏剧表演的长翅是被缩短了的,宋朝长翅帽的长翅是非常长的,而官员与官员之间的距离就是长翅的距离。

这样的距离,让想要讨论的人必须要提高声音,不然对方听不到,而一旦提高声音,那整个朝堂都知道了,而且,因为长翅帽过于明显,不管是转身还是转头,皇帝在上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但这只是其一,长翅帽的长翅偏长,动作幅度过大就会导致长翅大幅度摇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崇尚端正的国家来说,长翅的大幅度摇摆是绝对难以接受的。

而且宋朝是理学昌盛的一个朝代,对这种不雅的行为更是难以接受,所以长翅帽也有着端正官员行为的作用。

长翅帽的发明据说和赵匡胤有关,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他建立宋朝之后,曾进行过杯酒释兵权,是政治手段非常厉害的一位君主。

另一方面,赵匡胤是从五代十国过来的君主,经历过唐朝之后的军阀割据,而且是由将军起家,他杯酒释兵权是害怕有人和他一样,将军起家。

但他忌惮的绝对不仅是将军,还有朝臣,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朝臣交头接耳讨论朝政,这样的局面赵匡胤怎么可能忍受。

虽然没有具体的史书证明,但根据宋朝历史,赵匡胤发明长翅帽的可能性非常大,除了赵匡胤,就是赵光义,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而且他的皇位得来的问题很大。

赵匡胤莫名身死,他就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继承皇位之后,他自然害怕朝臣议论自己的皇位,所以也可能是长翅帽的发明者。

不过综合来看,赵匡胤发明长翅帽更为可信一些,因为没有那位朝臣大庭广众之下讨论皇位的接替,反倒是赵匡胤,在经历了五代十国之后,更害怕朝臣勾结,所以发明了长翅帽。

其实长翅帽并不适合官场办公,很多影视剧里将长翅帽放在很多地方使用,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长翅帽一直都只在重要场合使用,比如大型的庆典,以及上朝之类的。

一般办公的时候并不会用到长翅帽,因为戴上长翅帽就意味着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长翅摇摆。

其次,长翅过长,不管是伏案办公还是行走,都不方便,所以长翅帽的使用,并不是很普遍,只存在于重要场合。

三、 皇帝和官员一样戴长翅帽

流传下来的皇帝的画像,秦汉时期皇帝佩戴轩冕,这种帽子可以挡住朝臣们的视线,让朝臣看不清皇帝的面部表情,轩冕也融入了我国的神话体系,玉皇大帝就是佩戴轩冕的。

轩冕除了有阻挡的作用外,还具有区分的作用,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能佩戴轩冕。

而到了宋朝,宋朝的皇帝画像基本都是戴着长翅帽,如果不是一身黄衣,恐怕皇帝和朝臣没有什么区别,为何宋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之前提到过,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下令不得杀害言官,历史上著名文豪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下狱之后,除了王安石等人的营救,也和这条命令有关,宋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文官,皇帝几乎就是和士大夫一起在治理天下。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决了武将的武装,而对于文人,他是既防着,又重用着,为了和文人拉近距离,因此他也开始和朝臣一样,佩戴长翅帽。

皇帝佩戴长翅帽,虽然拉近了和朝臣的距离,但也埋下了隐患,因为长翅帽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仪态,朝臣佩戴可以让皇帝看清楚官员有没有失仪,而皇帝佩戴,也让官员们可以看到皇帝有没有失仪。

这种情况导致宋朝中后期的皇帝都十分注重自己的仪态,流于形式化,重文轻武,加上皇帝一直被严格要求,这是宋朝武力孱弱的重要原因。

结语

长翅帽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物品,它一方面成为了皇帝控制朝臣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成为宋朝的枷锁,锁住了宋朝的君臣。

不能说长翅帽的出现没有积极作用,长翅帽也是君权高度集中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理学的催化剂之一。

但对于宋朝来说,长翅帽虽小,但久而久之,形式化的规矩,让宋朝整体守规守矩,没有改变风气的魄力,以至于武力从始至终都非常孱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炼丹炼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炼丹术,相信现在很多人听到这个都是非常不屑的,认为都是古代封建迷信的产物,在如今科技发达,崇尚科学的社会中并不被待见。而且在历史上多少帝王想要炼出长生不老药,但是最终死的一个比一个快。其实,如今的科技发展是离不开荒诞愚昧的探索的,昔日欧洲医生完全错误的放血疗法,也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经验。因此古

  • 西游记有没有金刚琢套不走的兵器?金刚琢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中的金刚琢,可以说是一件极其厉害的法宝,青牛精下界为妖的时候带走了金刚琢,也成了取经路上的一大磨难,而金刚琢套走了很多的武器,连看起来不可能被套走的水火也没能逃脱,但金刚琢真的就完全可以把所有的武器都套走吗?真的就没有金刚琢套不走的武器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其实金刚琢也不是万

  • 为什么历史上的蜀国都在成都定都?究竟有什么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蜀国,可能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中的蜀国了,但其实在历史上,蜀国远远不止有这一个,历史上的蜀国可以说是有很多的,而基本上所有的蜀国在建都的时候,都选择的是成都,也就是说所有的蜀国几乎都是将成都作为首都,这是为什么呢?成都相比起其他的城市,是否更有一些优势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凤凰和朱雀哪个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凤凰和朱雀这两种在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这是两种在古代神话中经常会出现的两种神鸟,而且在很多时候,它们的外型是很相似的,以至于有很多人其实分不清楚凤凰和朱雀究竟是有什么区别,但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鸟。而在很多人看来,凤凰应该是比朱雀的地位要高的,这是真的吗?朱雀真的不如凤凰吗?今天就让小编

  • 古埃及人去哪了?现在的埃及人是他们的后裔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古埃及人是不是消失不见了,其实很多人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值得研究的,所以现在的埃及人是不是古代埃及人的后裔呢?有人要说了,那如果不是,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古埃及人已经被融合掉了,不复存在。埃及是一个可怕

  • 古代帝王为何追求正统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正统”二字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剧中看到,实际上在古时候,特别是改朝换代之时,新的皇帝一般都会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为何正统如何重要呢?从字义来分析,正统共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一系相承的封建王朝;二是指学派一脉相传的嫡派;三是嫡系子孙。实际上皇帝有了正统,才具备合理性,这对于他们

  • 靠儿子上位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老子英雄儿好汉,大家的常识也是子一代受到父一代的荫泽。可历史上还真的有争气的孩子,依赖祖辈的青睐、亦或者是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父亲推上了皇帝宝座。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那些靠着自己儿子上位的皇帝有哪些。第一位,李隆基助父亲李旦复位武则天的武周落幕不久,唐中宗李显因懦弱无能,导致朝政大权逐渐

  • 上海为什么喜欢用其他省市来命名道路?有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去过上海的朋友们都会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上海的各种省市名的道路,比如南京路等。为什么上海那么多道路会用省市名来命名呢?带着这个疑问,小编查阅了一番上海的历史资料,并将自己的看法通过此文分享给大家。一、 晚清时期的上海1、 英国制定规则1840年,腐朽的大清帝国被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

  • 慈禧为什么有龙袍?和皇帝的是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龙袍一直都是作为一种古代皇帝的身份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够穿龙袍,而各个时期的龙袍也是很不一样的,现如今人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明清时期的龙袍了,而除了皇帝之外,其他的任何人都是不可以穿龙袍的。然而慈禧却有自己的龙袍,这是否是说明慈禧对皇位是有野心的呢?慈禧的龙袍又是长得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小

  • 历史上真的有午门斩首吗?是用来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午门经常可能会在电视剧里面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是说一个犯了死罪的罪人,要把他在午门这个地方斩首,午门这个词也就成了很多人眼中斩首的代名词。但其实,午门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真正的午门和斩首并没有任何关系,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句话呢?真实的午门究竟又是用来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