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泼水现竹壁为何能泼水见画?究竟是什么原理?

泼水现竹壁为何能泼水见画?究竟是什么原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4/2/20 14:48:38

很多人看到的绘画作品,都是画在纸上的,或者古代有一些在石壁、砖块上面作的画,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不过这些画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直接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的峭壁上,有一个石壁画,但是需要往上面泼上水,才能看到完整的画作。这可以说是非常神奇的了,这样的画作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文同其人与“泼水现竹”疑谜

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库尾有古龙兴寺,寺侧一个佛龛右侧峭壁上,有号称蜀中奇观的“泼水现竹”壁画。这是北宋名家文同留下的作品。左侧峭壁有南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的碑文。文曰:“霜月澄凛,天风清劲,御史公刚明英烈之气,其钟于斯云。乾道五年冬十月。峨眉杨季友。”

文同(1018~1079年),四川盐亭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人称石室先生。他的见识深受当时的相国文彦博司马光赏识,也得到苏轼等人的尊重。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中进士,从此一帆风顺,先后在京师和陵州、洋州等地方任职。元丰年间调任湖州,在赴任途中去世,所以世称“文湖州”。

文同平生爱竹、种竹、写竹,善画墨竹,创造“浓墨为面、淡墨为背”的技法。以后画竹者学习他的风格,形成了湖州竹派。他在绘画时,主张以体验为基础,胸有成竹才下笔。我们熟悉的“胸有成竹”成语,就来自于他的这个写竹的深刻经验。他画墨竹的工作室命名为“墨君堂”,当时不知有多少作品。现存唯一一幅珍品《墨竹图》,被称为“墨竹宗祖”,是他的传世之作,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大陆就只有黑龙滩水库边的这幅壁画了。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文同调任陵州(今仁寿县),在这里生活了4年。龙兴寺佛龛旁边的壁画,就是这个时候画的。洋州(今陕西洋县,)的筼筜谷,是一片竹海,他时常前往观察,所以画竹越来越精细,更加传出了竹的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传说从明代以来,当石壁干燥时,连同龙兴寺佛龛左侧的南宋乾道年间碑文一起,人们再也看不见佛龛右侧的那幅壁画。用水浇泼潮湿后,才能一一显现出来,所以称为“泼水现竹”奇观。为什么干燥时隐形,潮湿时候显形?所谓“怪石墨竹”,前人描述它“既无墨迹,又无雕镂痕,用水涤石,画面犹新”,千年以来无人能解这个疑谜。

2、前人观点评述

“泼水现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前人有种种解释,主要包括下述观点。

一,特殊墨汁说:有人以为“泼水现竹”的秘密,在于特殊的墨汁。使用松烟、煤烟,加上乌龟尿,在铜炉内炼制而成。

有人以苏轼的《送文与可出守陵州》一诗为证,认为苏轼赠送给他一种徽州魔墨,下笔后可以隐形,遇水方可显现出来。

二,岩石说:有人以为这是紫色砂岩内含有钾,遇水变成氢氧化钾的结果。

三,地气说:有人以为当地树阴下有特殊地气,加上河水蒸腾水汽,在石壁上显现出图像。

所谓乌龟尿等配制的特殊墨汁,以及地气加水汽之说,近于妖术不值一提。

苏轼赠送“魔墨”也毫无根据。那首作为证据的《送文与可出守陵州》,全文如下:

“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夺官遣去不自觉,晓梳脱发谁能收?江边乱山赤如赭,陵阳正在千山头。君知远别怀抱恶,是遣墨君解我愁。”

请仔细看这首诗,除了说明陵州所在处的岩石和丘陵地貌“赤如赭”,和当地情况一致外,哪有只言片语涉及赠送“魔墨”的情况?文同死后8年,苏轼接受他的遗命,为其一幅画题诗,还写了一篇《题文与可墨竹》,也没有任何有关“魔墨”之事。

构成佛像壁龛的岩石,乃是下白垩系夹关组砖红色砂岩。查阅地质资料,加以笔者自身研究,可以明确断言,并没有含钾丰富,足以遇水就能生成氢氧化钾,以致变色的可能。

3、揭秘泼水现竹是怎么回事

如上所述,前人种种说法既然不能成立,就应该另外寻找合理解释。2006年11月,2007年5月,中央气象局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科技专题部,先后向笔者联系,要求配合探讨解决这个“泼水现竹”的千古疑谜。

笔者考虑到前人诸说有误,所谓特殊墨汁和岩石成分等,都涉及化学问题。“泼水现竹”所在佛龛,乃是一个露天摩崖岩穴。倘若情况确实如此,墨汁中的化学成分经过上千年日晒雨淋,以及好奇心所驱使的人为泼水冲洗,墨汁中的化学成分岂不早已冲刷干净,怎么可能至今还能清晰反映?毫无疑问这不是化学现象,而是一个物理学问题。具体而言之,应该是光学折射现象。

文同当年作画和南宋题词,不会故意设计机关,不让人看见。为何干燥时候隐形?必定是后来不明原因的覆盖。覆盖物质是什么?则是化学问题。由于中央气象局电视台所约时,笔者有事不能脱身,与我校蔡开基教授交换意见后,转请他代为前往观察,考察后证实了这个想法。

中央电视台来约时,笔者便组织了物理学章正刚教授,化学胡忠绠教授、袁毅工程师等,共同组成一个工作组前往考察。随行尚有环境监测专业张丝同学负责记录。加上笔者自己所从事的地质和考古专业,几个专业共同配合,采取“多兵种”共同配合的作战方法。戏称“臭皮匠工作组”,乃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之意。我们才疏学浅,只能算是无足轻重的臭皮匠,摸一摸,试一试的意思,不敢挑战千古疑谜。

现场观察发现,佛龛内的石壁上有一层灰浆,厚约数毫米,作为装饰龛室,可以在上绘画、题诗之用。文同壁画和南宋题词就在其上,这就完全排除了岩石成分造成“泼水现竹”的可能性。

考虑到文同作画在1071年,南宋题词在1169年,干燥时都不能看见,泼水方可显现的事实,可以认为后期覆盖应该在此以后。联系当地有明代以来方有“泼水现竹”之说,如果情况属实,就能初步认为覆盖墨竹壁画和南宋题词的事件,发生在后来的明代。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使用几个专业方法轮番上阵,最后得出结论如下:

1,“泼水现竹”现象是明代覆盖后发生的。

2,根据整个壁龛上下完全粉刷为同一浅黄色的现象,可以推断这是后期无知的野寺愚僧,不识文同墨竹壁画的国宝价值。出于整顿龛穴,粉刷一新的目的,统统上下左右刷成同一浅黄色。这原本是对文物的破坏,想不到却从另一个角度,起了保护壁画和南宋题词免遭风雨破坏的作用。由于这是露天龛穴,极易受到风雨侵袭。以后或许在无意中,雨水浇湿墙壁,或者其他原因使墙壁受潮,发现泼水可以显现出壁画和题词的奇观,完全是歪打正着,于是成为所谓的千古疑谜。

3,使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浅黄色涂料,发现颗粒粗糙,密布缝隙。水分浸入后可以迅速渗透至背后,通过光线折射,使被涂料蒙盖的壁画和题词显现出来。为了说明这个原理,章正刚教授事先制作了一个类似的模型。使用孔隙度较大的宣纸蒙罩一幅字帖,无法看见下面的字体。将宣纸浸湿后,下面字体立刻清楚显现出来,就是同样的原理。

我们几个臭皮匠原本不过打算试一下,想不到居然真的“赛过诸葛亮”,基本成功地揭破了这个千古疑谜。这不是我们多么了不起,而是“泼水现竹”现象在历史时期里,长期以来被一种近于迷信色彩所笼罩,未有真正科学接触。而在现代由于这里位置偏僻,没有受到有关科学部门注意,才被说得如此神乎其神。感谢中央气象局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科技专题部关注这个问题,给我们一个思索的机会,才有幸解决了这一所谓千古之谜。其实,这只不过是科学和迷信的较量,换了任何一个认真的科学工作者,也能够排除迷信,沿着正确的思路,揭破这个问题。我们只不过碰巧遇着一个机会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功劳可言。

话说到最后,还不得不提一个遗憾。由于“文革”期间,狂热无知的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已经将文同这幅壁画破坏无遗了。现在泼水再也不能重现,只有左侧南宋题词逃过一劫。考虑到号称“墨竹宗祖”的文同手迹,如今只有两幅。一在台湾、一在大陆。台湾墨竹画虽然价值连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意义却远远不及这幅壁画。道理非常简单,这是文同在当时的任所,今天仁寿县境内的佛龛墙壁上现场绘制的。文化遗产和江山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使江山更加富于民族文化色彩,文化遗产本身也带有民族生存土地的深深烙印,自然意义非常。可惜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如此国宝级文物不被爱护,竞这样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留半点痕迹。这笔账应该算在“四人帮”的身上,使人无限愤怒,无限遗憾。怎么面对祖先、面对子孙、面对民族、面对历史?这样的行为,岂不比明代愚昧的偏僻野寺蠢和尚,擅自使用涂料蒙盖此画更加无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为什么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于一个关于秦朝的问题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话说那就是这个秦国统一之后啊,这个秦国统一的货币的名称叫什么呢?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值得讨论的,很多试卷上面也有这个的问题了,所以有对这个问题不了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叫:半两钱。“半两&r

  •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为什么没有姓赵的?是因为皇帝姓赵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的梁山好汉当中,一百零八个好汉,各自的姓氏也都是不一样,但是尽管其中有很多的很常见的姓氏,比如姓王、姓张、姓李,但是却没有排在百家姓第一位的赵姓。有人认为,这当然是因为当时宋朝的皇帝姓赵,如果有姓赵的人也上了梁山,难免会有些不一般的含义,因此就没有姓赵的人,这当然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那除了

  • 贾母那么疼林黛玉,为何黛玉去世都不去看一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贾母对待林黛玉,自然是非常疼爱的,从把她接到贾府来居住就能看得出来,之后对林黛玉也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林黛玉一生多病,最后也没有能够和宝玉成亲,宝玉还一心以为自己娶的是林黛玉,却没想到早就换了人。而林黛玉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死去。但是贾母对黛玉那么好,为何连黛玉当晚死了都不去看一眼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

  • 海盗夫人郑一嫂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郑一嫂的夫家和娘家都是海岛世家,当时珠江口疍家贼分成了六大帮,郑一是红旗帮首领。郑一一直想组建一个以他为首的海盗大联盟,结果有一次出海突发意外,被一场台风夺走了姓名。此后郑一嫂挑起红旗帮重担,开启了她的传奇一生。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有关郑一嫂的一生,看看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该兴趣

  • 四大名著有稿费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名著现在很多人可以说是非常的熟悉的了,这四部书在现代文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四种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的著作。不过虽然很出名,但是按照现代人的四位,写了这样一部长篇大作,那作者肯定是会要收获不少稿费的。那么在古代,在这四本书成书的时候,作者有没有稿费呢?古代写书有没有稿费,古代的稿费又是怎

  • 为何姜子牙刚一死,周王就把他后人全部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可以说是周朝建立的大功臣了,后世人对于姜子牙也都是非常崇敬的,而很多人也觉得,姜子牙在周朝时期一定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毕竟他辅佐了两代周王建立起了周朝,那么他的后代应该也是能够受到优待的。不过在历史上,姜子牙刚一死才没多久,他的后人就被周王都杀掉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周王为什么要杀掉姜子牙

  • 明朝还没灭亡的时候,孔子后人为何主动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衍圣公这个称号,很多人都还是非常尊敬的,这个称号所代表的的意义非同寻常,都是孔子后人,孔子又被人们认为是圣人,因此孔家后人自然也是很受人尊敬的。但是也有一些事情让人不能理解,明朝末期,在明朝还没有完全灭亡的时候,当时的衍圣公孔衍植,就首先站出来投降了清兵,后来剃发易服的时候,他也是率先完成了,这究竟

  • 为什么只有刘秀是位面之子?其他皇帝都不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秀有一个称呼叫做“位面之子”,这个称呼可能有不少人都听说过,即便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知道这个词说的是刘秀非常厉害的意思。不过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为什么只有刘秀会被成为位面之子呢?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刘秀会获得这样的一个称号呢?位面之子的来历是什么,历史上的其他的皇帝

  • 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比较有意思了,很多人都说是这个孙子吧?那么这个孙子又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那么这个答案到底对不对呢?还有这个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并不什么孙膑和孙子

  • 元曲四大家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元曲四大家分别是谁,其实这个问题什么的也比较好理解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有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可以一起来学习看看,一起看看这个元曲四大家分别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又是什么,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速度的试一试吧!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关汉卿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