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作霖有航空母舰?

张作霖有航空母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1/21 22:49:53

如今随着我国的国力不断的提高,各种新型武器装备不断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一半,一个个的往外冒。其中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完备的海上打击力量,就要看它们有没有独立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中国航母的历史,远比大家想的要久远。20世纪20年代,张作霖便另辟蹊径,通过引进加改装方式,得到了一艘类似于航空母舰的装备。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专列行驶到皇姑屯时,被日寇埋伏炸死。那么,“皇姑屯事件”之后,这艘“航空母舰”的结局如了呢?

上世纪20年代,张作霖曾经将一个绝密任务,交给他的知己挚友沈鸿烈。沈鸿烈最终也不负重托,帮助张作霖弄来了个“大家伙”。

这个“大家伙”就是本的主人公“镇海号”,堪称中国最早的一艘“航空母舰”。

不过,“镇海号”虽隶属于东北海军,但真正将它建造的人,还是张作霖的好友沈鸿烈。

沈鸿烈是湖北天门人,青年时期受到新潮思想冲击。彼时的中国,虽已摆脱了几千年封建桎梏,可是华夏大地战火四起,百姓民不聊生。

沈鸿烈十分渴求西洋先进武器装备,也无时无刻不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

最终沈鸿烈选择留学日本,顺利的从日本江田岛士官学校毕业。

1911年,沈鸿烈从日本回国。回国后,沈鸿烈先后找到多位大人物,畅谈了自己设想。

按照沈鸿烈的论调,他希望利用自己学到的海军知识,在中国大地上也建造出无坚不摧的“战列舰”。

可当时的军阀们都想着多争地盘,沈鸿烈的设想虽大有可取之处,但是需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实在不划算。

兜兜转转之后,沈鸿烈来到东北遇见张作霖。张作霖一眼便看中沈鸿烈过人的才华,将他封为奉系海军司令(也就是东北海军的前身)。

张作霖与沈鸿烈一相遇,这二人就有着说不完的话。当沈鸿烈和张作霖说起了,他想建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设想时,立马得到张作霖支持。

大约是1923年,张作霖希望沈鸿烈能学以致用,让他为东北海军添置两艘“大杀器”。

接到张作霖的委任,沈鸿烈立马开始制定详细的建造计划。

可当时中国机械加工和金属处理等技术非落后,想在中国本土建造如此复杂的机械设备,几乎是不可能。

于是沈鸿烈决定用大吨位的商船,改造出一艘“非正规航母”。

沈鸿烈先是通过其人脉和关系,购入两艘“祥利”和“广利”号德国货轮。(后沈鸿烈将这两艘船分别改名为“镇海”和“威海”)

接着将这两艘货轮,配置两门4.7英寸口径阿姆斯壮海军炮,四门三英寸口径陆军炮,装上才1200匹马力蒸汽锅炉机。

经过改造之后,“镇海号”、“威海号”其航速最快能达到13节(13节相当于时速24千米)。

改造完成后,虽不及当时其他西洋军舰,但放眼中国,应该也是无人可敌。

1924年,张作霖又找法国订购了一批水上飞机(Schreck——FBA-19型水上飞机)。

1926年,首批4架飞机加入奉军后,被专门调给沈鸿烈,让他来进行舰载机的训练。

沈鸿烈将这两艘水上飞机,放在刚刚改装好的“镇海号”上。

“镇海号”虽然经过几次改装,但毕竟其前身只是货轮,想顺利起降大型水上飞机,还是非常困难。

沈鸿烈于是又想了个鬼点子,他在“镇海号”上加装了一台大吊机,起吊重量能达到一吨左右。

有了吊机之后,那两艘法国飞机平时可以放在甲板上。遇到打仗时,用吊机将飞机吊起来放入水中,再让飞机在水中直接滑翔起飞。这样,“镇海号”也有了起降飞机的能力。

由于改造费用超过预算,只有“镇海号”完成了所有改造项目,并形成战力,而“威海号”并不具备起降飞机的功能。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作霖当时已经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他必须要和国民革命军作战。

不过张作霖并不希望掏空自己老底,于是他让沈鸿烈驾驶着“镇海号”南下,帮助北洋军攻打上海吴淞口。

当“镇海号”渐渐驶入上海吴淞口时,船上两艘法国飞机迅速起飞。

由于吴淞口并没有任何防空装备,这两艘飞机能轻而易举穿过防线,驶入上海市区,对重点地区实施轰炸。

“镇海号”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给国民革命军造成极大恐慌。

此外,“镇海号”还参加过好几次战争,皆以胜利告终。

说到这里,相信不少同学会很好奇:实力如此强悍的“镇海号”,在张作霖死后,沦落到了何处?

1928年6月4日之后,奉系内部混乱不堪,张学良没有其父亲张作霖那般有威望和铁腕,只得不断依附他人麾下。

没有了张作霖的支持,“镇海号”连日常维护、训练、保养都成问题。

沈鸿烈在1929年,率领东北海军驻扎青岛,“镇海号”也一直留在青岛港口。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海军派遣大量军舰,企图登陆上海吴淞口要塞,呈南北合围之势,迅速完成对中国南方的吞并。

1937年12月26日,第三舰队司令谢刚哲,将“镇海”、“永翔”、“江利”、“楚豫”、“定海”、“同安”,等舰沉于青岛小港码头,限制日军航道路线。

因为“镇海号”自1928年之后,已经得不到正常维护和保养,船身锈迹斑斑。蒸汽轮机也因缺少日常维护,使得航速大减。几架法国飞机更是缺少零件,甚至无法起飞。

九一八事变后,此时的“镇海号”已经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因此,国民政府决定把“镇海号”沉没在长江口的位置,也算让其物尽其用。

总而言之,虽说“镇海号”年代久远,战绩记载的也比较少,可“镇海号”应该是中国真正的“第一艘航母”。

当然,“镇海号”无法称得上是真正的航空母舰,顶多只能算是“水上飞机母舰”。和现代航母相比,无疑是老掉牙的装备。

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中国航母事业的起点,且当年国际上也将“镇海号”归类为水上飞机母舰,是拥有一定战力的军事装备。

但失去了张作霖这个伯乐后,“镇海号”也渐渐失去用武之地,最后被当成暗礁沉没于长江之下。

只可惜,随着军阀连年混战,以及日寇的入侵,当时的大部分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诸如“镇海号”这样的水上母舰,会对提升国力有多么重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为何能被称之为大一统王朝?四面楚歌,疆域丢失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自从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我国便迎来了首个大一统王超秦朝,同时我国的大一统王朝都以统一华夏故地为衡量标准。在对于中国历史朝代的叙述中,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唐宋元明清”。这句顺口溜中,明确把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跟其他大一统王朝划分在一起。但是宋朝到底是不是大一统王朝呢?宋朝是

  • 民国时期大军阀姨太太的颜值有多高?在当年是什么层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封建社会当中,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可以说仅仅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所以在古代,一般条件比较好一点的男子,身边一般都会有好几位女子陪伴。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作为一个妻子,每天保持着家里家外,自是容易年老色衰。而男人也不会永远只对着家里的一个妻子,因此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妻不如妾,那妾

  • 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夜里很冷,一起冷的还有心脏,伤心透顶。在猪圈里躺着一位男人,双脚被砍去,受尽折磨奄奄一息,就这么静静的等待这死神来带他走。这个男人就是孙膑。也正是这时候,他才看清自己同门师兄弟庞涓的邪恶嘴脸,本来对未来怀着美好愿景来投靠庞涓,他已经做好了大红大紫的准备。在那个乱世,需要的正是他这样可以打胜仗的兵家。

  • 为何说夏侯渊和关羽死后影响了三国时期40年的走势?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有战争就意味着有上网。一名士兵,以为将军,战死在沙场上,这是他们的宿命。在三国时期,每逢大战的时候,伤亡人数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就连大将也不少有马革裹尸的。其中有两个上将的死,影响了三国四十年的历史走势,他们分别是谁呢?第一个:征西将军夏侯渊夏侯渊战死的直接后果:蜀汉占据汉中,保住了益州门户建安二十四

  • 嬴政当人质的时候刘邦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估计很少人会知道,开创秦朝的皇帝秦始皇嬴政仅仅之比开创汉朝的皇帝刘邦大三岁,但是这两个人却给人宛如是两个时代的人。那么,嬴政受苦当人质、做傀儡、称帝王的时候,未来的汉高祖刘邦正忙啥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随着历史进程一点点码码看。公元前259年这一年是嬴政出生的日子,单看这一点,倒是没什么,但是套进历

  • 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陈理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朱元璋,这个人倒也是挺奇怪的,你说他仁慈吧,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因为他没能好好善终的可不占少数。但你要说他残暴吧,反而对待自己的敌人算是非常厚道的,而且是那种威胁越大敌人就越是厚道。在朱元璋得天下的过程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蒙元,而是陈友谅,这个渔民出身的义军领袖一直盯着朱元璋打,数次把他逼

  • 秦始皇昏庸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一部分质疑其实秦始皇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有能力。在秦始皇接手秦国的时候,先祖们已经打下了良好的期初,嬴政仅仅只是去摘了桃子,并没有什么能力可言。其实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世上哪有那么多桃子给你摘?就算有,恐怕大多数人不光摘不到桃子,还被扎得一手血。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像一场接力赛

  • 杜月笙与林桂生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林桂生活了足足104岁,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结局。虽说他前夫黄金荣活了也有85岁,但是在后期的小日子却不是那么逞心如意的。但是林桂生的万年却是非常的安逸的。杜月笙本来就是在上海滩混饭吃的小混混,因为比较有脑子,所以想要靠黄金荣发家致富。结果到了黄公馆,他忽然发现,聪明人太多,像他一样需求的人也很多。

  • 如果刘备不伐吴会怎样?会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被杀,刘备一怒之下,完全不听诸葛亮劝阻,铁了心要伐吴,结果就是惨败。若是刘备不伐吴,那么会是什么呢结局呢?起码意味着张飞,黄忠两员五虎上将当时不会死,七十五万大军基本可以保全。还有,因为伐吴风声已经放出去了,孙权也已经认怂,答应送归夫人孙尚香,缚还糜芳,士仁两员降将,更关键的是:交还荆州,永结盟

  • 长坂坡活捉赵云,为何曹操的九大将都不出手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赵云,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长坂坡一站可以说是他的成名战了,也是赵云的巅峰之战。赵云为了拯救刘备的夫人和唯一的儿子,面对着曹操大军毫无惧色,七进七出杀向曹军大营,一路过关斩将,兵来杀兵,将来斩将,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成功地救出阿斗。赵云在此战前,其实并不出众,尽管他有很多的战绩,比如五六十回合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