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昏庸无能吗?

秦始皇昏庸无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56 更新时间:2024/1/20 2:17:09

说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一部分质疑其实秦始皇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有能力。在秦始皇接手秦国的时候,先祖们已经打下了良好的期初,嬴政仅仅只是去摘了桃子,并没有什么能力可言。其实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世上哪有那么多桃子给你摘?就算有,恐怕大多数人不光摘不到桃子,还被扎得一手血。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像一场接力赛,六世七君,少了哪一棒都不行,更何况最后冲刺的秦始皇?

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到秦始皇,如果非要排出个大小王,个人认为,秦孝公最重要,惠文王与秦始皇难分上下,他们是秦帝国缔造,最重要的伟人。

表面上看,秦始皇占尽便宜,前六任君王已经替他把底子打好,六国基本被打得只剩一口气,他只需要捡桃子就行。甚至当了秦王后,前十年吃干饭,有人替他打点家业。统一过程中,祖上留下的文臣武将一大堆,他这个王位白痴都能坐。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看问题不能看表面。

接管王权的惨烈斗争,彰显了秦始皇卓越的政治才华

秦始皇12岁即位,20岁亲政,29岁发动统一战争,38岁完成统一大业并称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这组数据,产生两个疑问:秦始皇为何直到20岁才亲政?又为何九年后才发动统一战争?

我们光看到秦国对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威慑力,可是很少注意到秦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其实,秦国的强盛,首先来自于内部的变革。商鞅变法之后,掣肘王权的宗法势力被剪除,王权独裁和中央集权,使秦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可是,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什么问题呢?新兴政治势力对王权的分化。

王权不等于谁顶着王冠的那个人,而是要看他那把龙椅,是建在石基上,还是沙滩上,还是火山上。通俗来说,就是主流的政治势力,与王权之间的平衡关系。

从秦孝公干掉老秦宗法势力后,王权相对独立,但是从昭襄王时期开始,以芈八子、魏冉为首的“楚派”势力,逐步占据了政治核心地位。到庄襄王时期,为了打压“楚派”势力,嬴异人刻意培养了吕不韦这个毫无政治根基的商人。

秦始皇即位时,又形成了嫪毐和成蟜两派势力,他们与吕不韦势力、楚派势力和宗室势力之间,展开权力斗争。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就是庄襄王在位时间太短,旧势力被打倒,新势力纷纷冒头,秦始皇年幼,无力整合各派政治势力。

从这个视角,我们能否看清秦始皇亲政前后的几个大事件呢:成蟜反叛事件、嫪毐作乱时间、赵太后幽居事件和吕不韦自杀事件。

一句话就可以说清:这是秦始皇利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借助失势的宗室势力,铲除了掣肘王权的“四大天王”。从那时候起,秦始皇才真正掌握了权力,才建构起一套以他为中心的权力机构。

十几岁的小青年,扳倒了四派势力,成功摘掉傀儡帽子,这种政治才华,你敢说他是摘桃子的人?

统一六国的路途不平坦,军事、内政、外交缺一不可

其实昭襄王时期就具备了灭六国的军事实力,可是直到庄襄王,为何连一国都灭不了?理由很简单,兼并之路并非单凭军事实力,而是军事、政治和外交,多方面的综合。

秦始皇亲政后,用了九年的时间做准备,首先他用了两个人,军事上用尉缭子,政治上用李斯,制定了兼并战争的三大原则:延续远交近攻,先近后远,先弱后强;对敌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收买投降派,剪除强硬派;灭国顺序先韩赵,再魏楚,次燕齐。

围绕这三大原则,秦始皇启用了一批新锐将领,又派出大量的说客和间谍,国内大量筹备军需和征兵。

秦国在战争中的动员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系统性制度保障,就始于秦始皇。这是一套缜密的工程,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形成相互支撑。

我们可以看到,桓齮攻赵,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李信伐楚,二十万大军惨败,但是都丝毫没有影响战争进程。当年昭襄王时期,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兵围邯郸,都不能灭赵。可见秦始皇对灭六国战争的艰巨性,作了多么充分的准备。

与之前的战争相比,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不是局部的,而是立体化的,细致入微的。作为战争的总指挥,倘若秦始皇不具备运筹帷幄,决策千里的能力,怎么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王到皇的一字之差,是两个历史阶段两种政体的分水岭

秦始皇最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并不是因为他第一个穿龙袍,坐龙椅,称皇帝,而是他创建了帝制,并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可能有人要问,帝制跟以前的“王制”有差别吗?不就是称呼不同嘛!

我告诉你,即便秦始皇依然沿用“王”的称号,他也是千古一帝。因为帝制跟以前的封建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制,从古至今,一共经历了部落邦联制、封建制、帝制和民主制四个阶段。西周以前叫邦联制(和部落联盟制),周朝是封建制,从秦朝到清朝都叫帝制,民国以后叫民主制。

这四个阶段的变化,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天翻地覆。封建制社会叫等级社会,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被划入终生不变的等级中,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前四个也叫贵族。

假如你命好,生在贵族之家,那跑你满肚子稻草,你也是高官厚禄。假如你是平民,一辈子不能从政,只能埋头出苦力,用血汗钱供养贵族。假如你很不幸身为奴隶,对不起,你祖祖辈辈都只能是奴隶,是贵族的私产,即便是满腹才华,明天就可能被当作祭祀品杀了。

帝制社会则不同,除了皇帝一个人有特权,剩下的都叫平民,或者叫“编户齐民”,每个人都有从政的机会,消除了身份固化。从那时候起,士族阶级开始走向历史舞台,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当然,帝制相对于封建制还有很多优点,不一而足。总之,我们要很清楚一点,秦始皇创造了历史,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他把商鞅变法的成果,以国家机器的形式,转化成新的政治体系。

你还认为,“帝”和“王”只是文字游戏吗?你还认为秦始皇是“摘桃子”的人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杜月笙与林桂生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林桂生活了足足104岁,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结局。虽说他前夫黄金荣活了也有85岁,但是在后期的小日子却不是那么逞心如意的。但是林桂生的万年却是非常的安逸的。杜月笙本来就是在上海滩混饭吃的小混混,因为比较有脑子,所以想要靠黄金荣发家致富。结果到了黄公馆,他忽然发现,聪明人太多,像他一样需求的人也很多。

  • 如果刘备不伐吴会怎样?会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被杀,刘备一怒之下,完全不听诸葛亮劝阻,铁了心要伐吴,结果就是惨败。若是刘备不伐吴,那么会是什么呢结局呢?起码意味着张飞,黄忠两员五虎上将当时不会死,七十五万大军基本可以保全。还有,因为伐吴风声已经放出去了,孙权也已经认怂,答应送归夫人孙尚香,缚还糜芳,士仁两员降将,更关键的是:交还荆州,永结盟

  • 长坂坡活捉赵云,为何曹操的九大将都不出手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赵云,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长坂坡一站可以说是他的成名战了,也是赵云的巅峰之战。赵云为了拯救刘备的夫人和唯一的儿子,面对着曹操大军毫无惧色,七进七出杀向曹军大营,一路过关斩将,兵来杀兵,将来斩将,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成功地救出阿斗。赵云在此战前,其实并不出众,尽管他有很多的战绩,比如五六十回合战平

  • 秦始皇最宠爱的儿子是谁,扶苏和胡亥谁更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有众多儿子,不过在史籍上留有记录的很少,其中长子扶苏和胡亥最为人们熟知。很多人都把秦朝的灭亡归结为秦始皇没有早立扶苏为太子,才给了赵高等人可乘之机。所以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秦始皇迟迟不立太子,说明在他心中有疑虑,一时难以下定决心。虽然史书对于扶苏的评价很高,但是否全面不得而知。而且要是扶苏和胡

  • 绍熙内禅事件介绍,宋光宗为何被迫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1194年,宋光宗被迫禅位给儿子赵扩,这起历史事件便是“绍熙内禅”。那绍熙内禅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呢?宋光宗在位仅五年就被迫下台,据说这跟他精神失常有很大的关系。早年,宋光宗曾十分宠爱黄贵妃,但他的皇后李氏是一位心狠手辣之人,她趁宋光宗出宫祭祀,将黄贵妃杀掉。宋光宗明知此事是皇后

  • 刘璋投降后刘备如何安置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建安十九年,刘备率领大军将成都包围,对于刘璋来说已是生死存亡之际。当时城内百姓打算拼死抵抗,经过计算,所有粮食还够他们吃一年。但刘璋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开门投降。就这样益州落入刘备之手,此后刘备也没刻意刁难刘璋,让他搬到荆州居住。后来荆州失守,刘璋重新被孙权任命为益州牧,不久后病逝。历史上批评刘璋软弱

  • 齐国为什么不救五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在秦国攻灭六国的过程中,有五个国家都是被秦军攻灭的,还有一个国家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的,但也算是最为和平,因为齐国最后是不战而降的。但在此之前,其他五国都曾经向齐国求助,可齐国却始终冷眼旁观,对他们从不施以援手,以至于到最后五国被灭,划入秦国地盘的时候,齐国已经无力抵抗,只能投降。但齐国之前为什么不

  • 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哪个影响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比如有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等,而变法为的就是改变国家原本一些消耗国力的不好的制度,想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而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很显然都做到了这一点,秦国和赵国的实力各自都有很大的增长,那你觉得究竟谁的变法要更强一些,影响力要更大

  • 马皇后后期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有很多人觉得,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马皇后。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马皇后都给朱元璋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意见。后人对于马皇后的评价也是很高,算是古代各朝皇后中的典范人物。不过马皇后后期因为身患重疾,所以那段时间过的比较辛苦,朱元璋也是十分心疼马氏,不仅召集全国良医给皇后治病,还日夜祈祷。

  • 高渐离玷污了栎阳公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高渐离玷污了栎阳公主的事情,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依据呢?这个问题也挺不错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速度来试试吧!1、高渐离玷污了栎阳公主吗在电视剧中这个高渐离的的确确是玷污了这个栎阳公主的。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并无栎阳公主的存在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