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的时候,藩王们为什么不出来保护?

明朝灭亡的时候,藩王们为什么不出来保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79 更新时间:2024/1/16 22:52:41

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最终还是都走向了灭亡,不过各个朝代最终灭亡时候的原因各不相同,情况也都不一样。而且很多人都觉得,即便是在灭亡的时候,仍然还是存在很多可能会挽救局势的人的存在,但是他们却出于种种原因并没能将这个朝代拯救回来。比如在明朝灭亡的时候,那些被皇帝分封的藩王们,他们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出来保卫自己的国家呢?那些藩王们究竟都去了什么地方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皇帝不放心

明朝的藩王最初是有很大权力的,属于真正裂土封王,朱元璋设置藩王的目的就是为了拱卫朱家江山。但是朱棣的夺位行动开了一个好头,那就是做大的藩王有能力反抗中央政权,所以朱棣在夺取江山后继续削藩的政策。

即使是削藩,但是明朝后来还是出现了汉王朱高煦和宁王朱宸濠发起的叛乱,这种前车之鉴让历代的皇帝非常警惕藩王势力。明末的唐王曾经站出来起兵协助朝廷平叛,但是遭到了崇祯的严厉制裁,可见皇帝对藩王多么忌惮。

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了一批在北部边境的藩王,这些藩王一个个都握有重兵,最为出名的是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太宗朱棣和宁王朱权。朱棣“靖难之役”,将建文帝赶下皇位,自己坐上皇位之后,将建文帝没有做的事情做了——把所有藩王的兵权全部拿掉,圈禁起来,如果没有皇帝召见,一生不得离开封地一步。一旦离开,轻则关入国家级别大牢,重则直接处死。

在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平,亲自镇守国门之后,将全国的兵权拿在手里死死的。一方之长巡抚用兵都要向朝廷请示,才能调动兵马。连拥有自由之身的巡抚调动兵马都要向朝廷请示,那些藩王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将手伸到国家兵权里面。如果有机会的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造反就不会跟土匪合伙了。

2、其次是藩王没能力起兵

因为皇帝的忌惮,导致中后期的藩王被严格监视着,他们的行动自由甚至还不如平民百姓。虽然拿着高薪,但是被地方官吏严密监视着,只要有一丝的不轨,立马会传到皇帝的耳中,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这些被豢养在鸟笼里面的鸟,长得再好看也只是宠物,平时让他们搜刮一些钱财,多繁衍繁衍后代还行,要是让他们上阵打仗,恐怕没那么容易。要是真有那个能力,估计也早被锦衣卫传给了皇帝,被干掉了。

明朝的藩王除了手中没兵权之外,也不能私自募兵,不管在什么时候,一旦募兵被朝廷发现,直接视为造反,关入国家级别大牢。

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唐王为了保住明朝的江山,私自在当地用钱财人脉募兵勤王。在国家根基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藩王募兵勤王,可以理解。但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却直接将募兵勤王的唐王废为庶人,关入国家级别大牢。

当时的明朝藩王基本上大多数都是废物,如今见到唐王私自募兵勤王被贬为庶人,剩下的那极少数能人基本上都消沉了下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张献忠一步一步攻向京城,将自己的铁饭碗拿走,或者攻占自己的封地时,把自己杀死。

3、最后是时间上来不及起兵

崇祯17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就开始征东征北京,可能连他自己都想不到过程会很顺利。首先是在二月初五就攻占了太原,不到一个月又占领了重镇大同,最后直取京师门户宣府,直接就兵临北京城下了。

从当年的正月开始出兵,到三月十八占领北京城,中间仅仅有不到三个多月的时间,谁都没有料到闯军能够这么快的取得胜利。北京的迅速陷落,导致藩王们根本来不及组织兵力勤王,只能眼睁睁看着明朝灭亡。

综上可知,皇帝的猜疑防范,藩王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京师陷落的速度过快,导致了藩王们根本无法起兵勤王,支援京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宁献王朱权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号称涵虚子。朱权为人十分有才华,不仅是善勇善战,而且用兵以谋略著称。除此之外,朱权兴趣十分广泛,戏曲、经子、九流、医卜等学术,他都有所研究,并且还写有著作。靖难之役,朱权原本并没有急着插手此事,但朱棣却用计让朱权只能站在自己这一方。等朱棣登基称帝后,朱权虽改封南昌,但跟他当时和

  • 杨仪性格有哪些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死后,谁能成为他的接班人成了一大问题。其实诸葛亮早已留下密奏,他最心仪的人选是蒋琬。杨仪得知此事后,内心难免产生情绪,在此后的工作上也是时不时就流露出愤怒的样子,导致旁人都不敢与他交往。后来杨仪出言不逊,刘禅下令将其贬为庶民,杨仪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其实杨仪有才,但他的性格有着非常明显

  • 萨尔浒之战戚家军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万历年间的一场战役,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队在萨尔浒与明军展开交战。最后后金是连破明朝三路大军,以少胜多完成了逆袭,这场战事的结果则彻底改变了此后明清史的历程。不少朋友好奇,在这场关键战役中,有着战无不胜之称的戚家军去哪了。其实那时的戚家军,已经不胜当年,此后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萨尔浒

  • 年羹尧血屠江夏,雍正为何不治年羹尧的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刘八女和任伯安带着《百官行述》逃到江夏镇。因为《百官行述》记录了众多百官的隐私,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个巨大隐患,此后年羹尧带兵血屠江夏镇,几乎是将整个镇上的人全部处死,手段极其残忍。其实雍正的本意只是想让年羹尧缉拿刘八女和任伯安,但年羹尧却滥杀无辜,雍正本可以治他的罪,最

  • 秦国最后灭齐国,为什么还是大费周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了,秦国以虎狼之师,第一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并且推行的还是统一的国策。而秦灭六国途中,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掉的,之前的齐国一直都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其他国家都已经变成了秦国的地盘,最终不战而降,这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其实,秦国灭掉齐国的过

  • 王莽篡汉为何没有反对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这件事情,一直被当作是西汉和东汉的分界,后世人看当时的情况,可能会觉得,王莽篡汉是违背了汉朝宗室的意愿,自己强行篡权建立新朝,所以后来才会被刘秀所灭掉。但是,篡位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那么简单,自己一个人说篡位就篡位,没有其他人的支持,王莽是绝不可能会成功的,换句话说,当时一定是有人支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向刘禅推荐蒋琬做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很多大臣,尤其是受到皇帝倚重的大臣,在临死之前,可能会推荐一个人,当做自己的接班人,继续辅佐皇帝,比如萧何就推荐了曹参,而曹参也的确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而在诸葛亮临死之前,他向刘禅推荐的人则是蒋琬,让蒋琬做自己的接班人。那么蒋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诸葛亮会推荐他来接班呢?蒋琬

  • 王忠嗣不死安禄山敢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王忠嗣是唐朝中期名将,一生战功显赫,是当时最厉害的将领之一。王忠嗣曾多次上书唐玄宗,称安禄山必将作乱,但唐玄宗却无警惕之心。安禄山则是利用李林甫将王忠嗣扳倒,最后他被贬为汉阳太守,郁郁而终。就在王忠嗣死后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就此走向下坡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王忠嗣不死安禄山就

  • 三国排名前三的武将,除吕布外会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三国最厉害的武将,几乎没有争议,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吕布,没什么好讨论的。那要是除开吕布,再次选出三国排名前三的武将,究竟会是哪三位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看看。这次我们主要还是拿战绩说话,比拼战斗力还有成就,不得不说蜀汉虽然人才不如曹魏、东吴那么多,但质量都是顶尖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下文,要

  • 晚清四大名臣为何全是汉人?他们最终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一个由满族人统治的朝代,朝廷官员等大多数与皇室有联系的,也都是满人,汉人其实数量不算是特别多的。但要说到晚清四大名臣,虽然说说法不一,人物也不一样,但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是汉人而没有满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汉人,那时候满人的官员都在干什么呢?这几位名臣最终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