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林甫历史评价如何

李林甫历史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87 更新时间:2024/4/5 22:30:06

李林甫在多数影视作品中,都是“口蜜腹剑”的小人形象,所以大家对他的评价自然不高。很多人视李林甫为唐朝由盛转衰的直接推手,不过这个说法恐怕有些夸大,唐朝的衰落具有多重因素,李林甫个人也没那么大的能耐。当然,李林甫自然是一位权术高手,但他也是一位实干家,只是李林甫会使很多卑劣的手段。李林甫的下场十分惨烈,他遭到杨国忠诬告,导致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1、拉拢关系,谋取升迁

李林甫的舅舅姜皎是个有心计很会见风使舵之人,唐玄宗李隆基还在当藩王时,他就瞅准了其有飞黄腾达之时,因此拼命巴结。李隆基上位后,深得皇上喜爱的姜皎权倾一时,得到的赏赐无数。

从小生长在舅舅家的李林甫从舅舅身上接受到了不少蒙教育,为入仕后不择手段谋升迁打下了基础。

李林甫最初担任从七品的千牛直长,后提拔为正五品的太子允中,但他不满足,打听到有个更高级别的长史官位空缺,找到了曾由舅舅姜皎推荐到朝廷做官,现任宰相的源乾曜的儿子源絮,请他给老爹传话为自己说情。殊不知源乾曜是个清官,不仅不同意,还给了李林甫一个低评:哥奴是个无赖,岂能担当此任?

在开元初期,唐玄宗非常注意整顿吏治,对官员的任用注重才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跑官”的李林甫只好收敛本性,老老实实干活,规规矩矩生活。熬了几年被提拔为从四品的国子司业。后来受到御史中丞宇文融的提携,官至刑部侍郎,有了生杀大权。接着又升迁至正四品的吏部侍郎,按现在级别套就是人事部副部长。总的来看,李林甫的仕途还是比较通顺的,但他心里远远没得到满足。

2、阴结惠妃,登上相位

唐玄宗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从孙女,她自幼入宫,倍受唐玄宗喜爱。武惠妃不仅天生丽质,看样子还继承了一些武则天工于心计的禀性,从后宫众多佳丽中拉走了唐玄宗。史载最好的证明是这女子先后为唐玄宗怀孕六次,生产后成活了三个。朝堂中的一些势利小人无不暗中巴结武惠妃。

李林甫还想往上爬,目标是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早就把武惠妃这条门路瞅上了。经过多方打听和反复琢磨,他知道了武惠妃想把自己的儿子寿王瑁立为太子的心愿,于是他通过武惠妃身边的太监给她传话,愿意为玉成此事效力。这件事给了野心勃勃者契机,从此以后这对男女走到一起来了。

开元二十一年,作为当朝宰相之一的裴光庭病逝,唐玄宗询问何人能补缺,最后定下了韩休。武惠妃得到消息后,授意李林甫在中书省起草诏书之前,写一道荐举韩休为相的奏折。这个作法有一石二鸟之妙,一来讨好了韩休,二来有荐贤之功,为以后的升迁打下基础。韩休由于过于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被罢相。就这样,李林甫脱颖而出,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诏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并列宰相。从此李林甫开始了他19年的宰相生涯。

3、频施毒计,排除异己

李林甫是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家伙,不说与其对着干,只要没看上眼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打整,不搞下课不罢休。

张九龄是开元时期有名的贤相之一,他敢于进谏,纠正朝廷的过失,唐玄宗十分欣赏他的才能,但初为宰相的李林甫感到受了牵制,就处处留心寻找机会搬掉这块绊脚石,当时担任范阳节度使的张守珪讨伐突厥斩其可汗立下了大功,唐玄宗打算将其提升为侍中(宰相),张九龄说宰相是重要职位,不能用来封赏,明确表示不同意,唐玄宗打算退后一步仅授名号,张九龄仍然表示不妥。唐玄宗默然了,心里很不高兴。站立在旁边一直没吭声的李林甫想出了打整张九龄的办法。

凉州都督牛仙客管理有方,节约了不少粮食,唐玄宗派人调查落实后,准备将其提拔为尚书。张九龄事前给李林甫表态他不同意,李林甫表示一定支持张九龄的意见。可上朝议事时,张九龄直言劝阻,李林甫在旁不开腔,唐玄宗大怒,罢朝而去。更为恶劣的是,第二天上朝,李林甫上奏唐玄宗:牛仙客应该得到提拔,张九龄过于拘泥于古义,有失大统….唐玄宗自此逐步疏远了张九龄。

李林甫在陷害张九龄的同时,也没放过另一个宰相裴耀卿。开元二十四年开春,在洛阳久住的唐玄宗准备返回长安。裴耀卿担心大队人马上路,会惊扰正在进行的春耕,延误了农时,建议过段时间启程。李林甫在议事时不开腔,退朝后有意掉在后边,给唐玄宗说,东都洛阳,西京长安,犹如天子的东西两宫,车驾往来有何不可?裴耀卿是小题大做。唐玄宗觉得不错,第二天就起驾回长安了。从此对裴耀卿也逐步疏远起来。

二十多年的承平天下,使上位之初励精图治的唐玄宗慢慢怠于政事,听不进不悦耳的话,他想听的是赞誉之词。偏偏张九龄、裴耀卿两人不会阿谀奉承,只会直言不讳挑刺儿,最终双双被罢相,李林甫成了“一枝独秀”。诡计多端善于迎合的李林甫后来进位至中书令,终于成为群臣之首,位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林甫搞阴谋诡计,陷害人的事真的是罄竹难书——

武惠妃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寿王瑁能够当上太子,与李林甫沆瀣一气,诬蔑太子李瑛及鄂王瑶、光王琚带兵进宫打算造反,借唐玄宗之手,将三人贬为庶人后全部赐死。

后来唐玄宗新立太子李亨(即唐肃宗),李林甫瞧李亨不上眼,设毒计陷害他。全靠李亨隐忍功夫强且有计谋,侥幸躲过劫难。

747年,唐玄宗下诏:天下之士,凡有一技之长者,可以参加廷事,合格者可以任以官职。包括35岁的杜甫在内的不少士子踊跃去应试,全都名落孙山。唐玄宗和众大臣感到迷惑,李林甫解释:说明陛下用人有方,使得野无遗贤了……

李林甫的儿子李岫见他权势炙手可热,累积的冤家太多,劝他早早收手,否则将来一旦有祸,恐子孙死无葬身之地。但李林甫仍我行我素。

真的是自作孽遭报应哦。李林甫死后不久,唐玄宗下诏,悉夺李林甫官职,抄其家产,从坟墓里取出尸体改为庶民礼下葬,诸子及诸婿均免职流放。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棣活剐3000宫女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明朝时期的明成祖朱棣,算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了,一生中可谓是政绩赫赫,相比明太祖朱元璋来说,也是有过之而不及。像对漠北的5次御驾亲征,稳定了我国漠北边境,改变了以前朝代采取的“和亲”和“签定和约”的妥协政策。直接强势镇压,宣示了当朝的国威

  • 朱翊钧不上朝原因是什么?为何国家还仅仅有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国力十分的强盛,但是却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皇帝。就比如说不喜欢江山,天天喜欢做木匠的皇帝朱由校,再比如一生就爱吃喝玩乐的顽童皇帝朱厚照。还有一位在位48年,20多年不上朝,却能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且内战外战全胜,还把倭

  • 官渡之战刘表为何不攻打曹操后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这场战役将直接影响今后北方的格局。当时曹操属于劣势的一方,但他最后却战胜了强大的袁绍,成为北方霸主,这一优势也是延续到了三国结束。当时刘表就在曹操后方,可能会有朋友问,刘表何为不出兵进攻曹操,如果刘表强袭有没有机会直接将曹操给击溃呢?当然,历史上没有那么多如果,不过我们可

  • 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是谁?不是高阳公主而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是哪一个,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高阳公主,高阳公主的确很受宠,以至于她做事情并不顾及其他,才有了她和辩机和尚的故事。但如果要把所有的公主都放在一起排个号,高阳公主却并不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第一名,而这个第一名应该是另一位,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也是和唐高宗同母的他的姐姐。那李世

  • 大秦赋赵姬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最后一部,我们都知道主线肯定是以嬴政一统六国为主。不过在这期间,吕不韦、赵姬和嫪毐这三个人物十分关键,吕不韦不用说,没有他可能就不会有秦始皇,赵姬则是跟嫪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让嬴政一度感到蒙羞。照理说,自己的儿子已经当上秦国国君,赵姬为何还要给嬴政惹出这样一个巨

  • 大秦赋申越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剧中,申越这个角色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秦国和赵国开打后,嬴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功出逃,但赵姬和嬴政被留在了赵国。此前,异人嘱托申越帮忙照顾他的妻儿,申越也是谨遵受命,并且成为嬴政的老师,将自己的所学都教给了嬴政,这一时期也是嬴政生平一大转折点。大家都很好奇申越是否有原型人物存在,历史上他是不是秦

  • 苏辙为何痛骂宋仁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历史上有哪个臣子敢骂皇帝的,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海瑞,但历史上却不止有海瑞敢这样做,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苏辙。说到苏辙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苏轼的弟弟,但能够与苏轼和苏洵并称为三苏,苏辙的文采绝对不输。但苏辙为何会痛骂宋仁宗,而且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写文章骂的?被骂之后的宋仁宗又是如何对待苏辙的呢?下

  • 宋康王是不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宋康王是宋国最后一位国君,历史上对宋康王的评价以负面居多。宋康王能够成为宋国君主是靠武力强取,他当时出兵攻打哥哥宋剔成君,宋剔成君不敌逃往齐国,此后他便自立。宋康王为人荒淫无道、穷兵黩武,妄想成为新任天子。实际上给宋国招至毁灭的人就是宋康王,通过下面几则故事,相信能帮助各位了解宋康王的为人,看看他究

  • 朱元璋是如何处置陈友谅的两个儿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在陈友谅败给朱元璋被杀之后,他的两个儿子随机也被朱元璋所俘虏。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个心狠手辣的人,那么他将怎么处置陈友谅的两个儿子呢?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会这样处置陈友谅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被流放朝鲜,天天吃辣白菜,如今子孙却遍布韩国各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鄱阳湖大

  • 溥仪退位后,原手下的9位封疆大吏最后去了哪里?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由于满清的闭关锁国,呆滞其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近代历史上,清朝在与西方列强有着多次冲突,都是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的。为了能够改变这种局势,开始大肆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还组建了装备西方武器的新军。晚清组建新军,就是为了壮大自身的武装力量,更好的抵御外敌和控制天下,但是不曾想到,这支新军最终落在了袁世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