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末秦军主力消失去哪了

秦末秦军主力消失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05 更新时间:2024/2/5 8:07:10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秦国的灭亡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都在说了,这个秦国灭亡是可以制止的,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要怎么理解呢?其实也不难的,也就是说当时很多的秦军主力部队是都消失了的,不知道这些主力部队都去什么地方了,这个还是比较尴尬的啊,所以很多人就问了,这个秦亡到底是不是这个秦国主力部队不救呢?这个问题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秦末秦军主力其实并未消失不见,只是他们都不听秦国中央的调遣了,所以才会出现这个秦国灭亡,却没有出现这个主力来救的情况发生,具体的原因接着往下看。

秦军主力确实挽救过秦国命运,但最终无力回天,于巨鹿一战惨遭团灭。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国军队主要分为三部分:

1、郡县军,分散驻守于秦国各郡县。

2、长城军,驻扎秦北方边境,抵御匈奴。

3、南越军,攻略经营南越三郡。

秦始皇横扫六国,手中雄狮劲旅多达几十万,战力超强。但在秦二世时期,秦国大厦瞬间倒塌,而卫护秦国大厦的秦国劲旅仿佛不存在一般,销声匿迹。其实不然,秦国劲旅一直陪伴在秦国左右,在秦国面临危机时,还曾一度试图挽救秦国国运。

下面对秦国遭受起义军围攻时,各秦军布防及做为进行一一阐述。

一、郡县军: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担心再出现类似于周朝后期各诸侯国拥兵自重的局面,决定放弃以往的诸侯王子分封制,而采用郡县制。

李斯的建议下,秦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设有三套班子:①以郡守为首的执政班子。②以监察御史为主的监察班子。③以都尉为主的军队班子。

所以,大量的秦军劲旅摇身一变,化整成零,成为了地方部队。郡县驻军的办法,虽然有各地维稳的好处,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坏处。由于郡县较多,军队要做到处处布防,因此单位地域军队数量变少,在面对数量较为集中的起义军时,不能形成合力聚而歼之,反而被起义军分而攻之,步步蝉食。这就好比将一只拳头拆开成手指,管的地方多了,但也更容易受伤。

举个例子:刘邦在沛县起义时,就是凭借数百部众便占领沛县的。而项梁项羽起事时,直接斩杀数十百人,便成功掌握了会稽郡八千精兵。分散在各地的十几万秦军主力就是这样被各地义军一步步蝉食的。

二、长城军:

秦始皇非常迷信,有个叫卢生的人,搜寻到一本《录图书》,说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的是胡。所以,秦始皇将北边的匈奴做为秦朝头号敌人,派出大将军蒙恬统率三十万大军,向北修筑长城并对匈奴进行征伐。

蒙恬所率领的这三十万军队,是秦军绝对的主力,军中王牌。后来,蒙恬受到秦二世和赵高的残害,军队由副将王离统帅。

在后来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时,秦将章邯组织几十万劳役的刑徒抵抗各地义军。最后,章邯率领刑徒军,和奉秦二世命令赶来援助的王离长城军一起,将赵地义军兵围巨鹿。各地义军前来救援赵地,大败秦军,王离战死,长城军覆灭。

王离长城军的覆灭,对秦帝国是最沉重的打击,这意味着秦再不可能阻挡义军步伐。

三、南越军:

秦始皇统一后,把逃亡的流民、倒插门的女婿、商人征发为兵,对南越地区进行攻伐,并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后来又把五十万囚犯流放到南越戍守边境。

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

根据上述描述,秦军在南越的数量最少有五十万。但南越这五十万的军队并算不上秦军主力,当然在整个秦军与起义军对抗过程中南越驻军始终未参与战斗。

南越军队未助秦国一臂之力,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南越军队多是秦朝犯法流放人员,对秦朝怀有不满,不愿意援救。

②南越首领赵坨早有私心,在秦国与起义军斗的不可开交时,他在南越自立为王,隔岸观火。

③南越军队看似庞大,实为纸老虎,没有多大战斗力。

估计所说的秦军主力不救秦,就是指的南越军队吧。不过,南越军队压根算不上秦军主力。秦军在整个保卫战中投入了三十万的长城军主力,十几万的郡县军主力,外加章邯临时组织的几十万骊山劳役军,整个损失近乎百万。

南越军在赵坨的领导下,闹了独立。不过,在刘邦称帝后,赵坨就被招安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军主力为什么不救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秦朝末期的这个秦朝的军队非常的有意见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朝灭亡的时候这个秦军的主力是都没有来救秦的,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的人说这是秦始皇为了保留华夏血统,让南越的赵佗不要救秦,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真实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 蜀国五虎将除了关羽,谁还能击败华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温酒斩华雄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三国典故之一,就算没看过小说,应该也了解这个故事。这也算是关羽早期的成名之战,当时董卓手下华雄不可一世,就连孙坚也曾败在他的手下。没想到后来关羽竟然能如此轻松的将华雄斩落马下,从此关羽的名声也是响彻天下。作为蜀国五虎将之一,关羽武力水平位列顶尖,如果是换做其他四人,他

  • 童贯为什么能握有兵权20年,童贯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童贯一介宦官,却能掌管大宋兵权20年,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一定非常好奇,为什么童贯手中能握有这样的权利,他究竟是空有一个头衔,还是真的有出色的军事能力呢?其实童贯一生争议颇多,他被列为“六贼”之一,可见后人对他的评价肯定不会高到哪去。不过童贯在职期间,的确打过一些胜仗,所以才能

  • 真实的赤壁之战曹操实力如何?其实他没有什么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一直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争,对战双方是曹操对抗孙刘联军。在很多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面,都将曹操的兵力描绘成“百万雄师”,以此来说明曹操的实力非常强悍,而且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也是由此来突出两方差距悬殊,孙刘联手打赢曹操有多么不容易。但是实际上,当时真实的情况刚

  •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内讧过,他们是如何保持同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在他人生最后几年里,帮后辈铲除了上位的障碍,为晋朝奠定基础。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都有希望成为魏国的掌权者,甚至是日后的皇帝,这种诱惑应该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住。不过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并没有内讧争权,反而一直保持兄弟同心,这也让后人对他们的兄弟情义刮目相看。司马昭野心之

  • 宋朝突火枪射程有多远?用什么制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259年,在我国宋朝时期发明了一种名叫“突火枪”的火器,从而正式拉开了现代管状喷射武器的发展序幕。但是不同的是,宋朝突火枪的主体赫然是用“竹筒”打造的,不是使用金属所打造的。正如史书所记载的,“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远闻百

  • 明代首辅刘吉为什么被戏称刘棉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刘吉曾在明朝担任内阁首辅一职,后人称其刘棉花。因为刘吉在职期间经常遭到弹劾,但每次都能不丢官位,也没有阻挡他的升迁之路,反倒是弹劾他的人频频遭殃,甚至被贬官,因为才会叫称他为“刘棉花”。如此看来似乎刘吉带有天运,不过事实却是刘吉深得权术,为人经常性的自我伪装,所以才能在官场如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第一件事为什么要杀了太子府的厨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作为玄武门之变最终的胜利者,不仅夺得了太子之位,也顺利成为了皇帝,更是成为后世人眼中的千古一帝,在历史上的名气也是非常大的。不过在玄武门之变当中,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疑点,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在玄武门之变结束之后,李世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掉了太子府的一个厨子。这里所说的太子府,自然还是李建成

  • 秦始皇给赵佗的密令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这个人都在说这个秦始皇对赵佗的一些话还是挺有意思的,可以看出秦始皇的胸怀非常的广阔,秦始皇想的不仅仅秦帝国,更多的想的是华夏名族,所以才对赵佗说了,中原有难,不要勤王的话,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秦始皇给赵佗的这个密令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秦始皇真的对赵佗说过这句话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

  • 《宋史》里的宋仁宗真实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庙号凡是叫“仁宗”的,一般都是评价很高的皇帝,其中宋仁宗最为出名。宋仁宗开创了“仁宗盛治”,使得北宋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昌盛。《宋史》里的宋仁宗的确担当的起“仁”这个字,因为古代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