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登基之后,为何要将紫禁城的玄武门改称神武门?

康熙登基之后,为何要将紫禁城的玄武门改称神武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4/2/5 8:07:55

故宫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了,而故宫有几个大门,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名为神武门,是故宫的北门。不过,神武门其实最开始并不叫神武门,在明朝建好之后是叫做玄武门,后来是在康熙皇帝登基之后,才改成了神武门。那么,康熙为什么要把玄武门改名呢?玄武门这个名字是有什么不好吗,改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古人避讳究竟是要避哪些讳,什么样的人需要避讳,避讳又要怎么改呢?

1、玄武门为什么改成神武门

相传“玄武”是北方之神,是一种龟蛇合体的灵兽,我国古代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之说。明成祖朱棣在建北京城时,按照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方位,在故宫的北面修建了玄武门。玄武门上有钟楼,可以鸣钟报时,此外,它还供皇帝的后宫人员进出。清代选秀女,秀女们也是从此门进入。康熙即位后,这个“玄武门”因避讳被改成“神武门”。

我国古人的避讳之风起于周,定于秦汉,盛于唐宋,极于清。《说文解字》解释“讳,忌也。”《礼记·曲礼上》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的是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古代也有避讳的原则,据《公羊传·闵公元年》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面,如国讳、家讳、内讳、圣讳、宪讳等。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2、神武门的建造历史

据《养吉斋丛录》等书载,清代“三楼”,即神武门钟楼与地安门北的钟、鼓楼,都由銮仪卫掌管。并由负责天象和历法的钦天监逐日委派漏刻科博士一员,轮值神武门,指示更点。每到黄昏,神武门钟楼先鸣响一百零八声而后再“起更”。

当时,一夜分为五更,亦称五夜或五鼓。一更约两小时。每到一个“更次”,则由旗鼓手鸣鼓,直至第二天早上,五更已尽,再鸣晨钟,也是一百零八声。

地安门北的钟、鼓楼,同样如此,所以古有“晨钟暮鼓”之说。但皇帝住在宫中时,规定神武门不再鸣钟。据《宸垣识略》载,按明朝制度,在内皇城周围,共设四十铺,每铺有护军十名,昼夜进行守卫。并备有铜铃二十八个,每夜起更时,即从午门前西侧的右阙门第一铺发铃,军提一铃,摇至第二铺,连续传递,至左阙门第一铺止,已自西北而东南绕皇城一周,夜尽天明,将铃仍送右阙门第一铺收存,待次日再行传用。

清入关后,皇城守卫仍依明制,亦从右至左巡护,只是改“传铃”为“传筹”。宿卫大内的护军统领,在神武门内值夜,由其掌握神武门南顺贞门钥匙。封建时代的帝王都城,依据古制应为“前朝后市”,即都城正中的前方是朝廷,后方是市场。明代的“后市”除在地安门(明称北安门)北一带外,还于神武门前设有“内市”,每月逢四开市营业,届时听凭商贾贸易,以备宫内及达官显贵们采购。

在这条横贯东西的长街上,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如宣德的铜器,成化的瓷器,永乐果园厂的髹器,景泰宫内监造的珐琅,无不应有尽有。至于清代,亦有内市之设。慈禧太后居住西苑时,命宫监在北海承光殿团城旁,开设市场,陈列百货。慈禧还亲自去游逛问价,竟将此举称为“考镜商贾之情”(《清宫词注》)。

3、清朝选秀制度和神武门的关系

清代皇帝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它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而神武门则是被选看八旗女领进和带出宫廷所必经的皇城大门。这种严格的选秀女活动,由户部主管,每三年举行一次。

选看的前一日,各旗的参领、领催等要事先排定车次,然后按顺序鱼贯衔尾而进。每辆车上挑挂双灯,各有标志。傍晚发车,入夜经地安门至神武门外,等候门,再以次下车入宫。所乘车辆,即由神武门夹道出东华门,再由崇文门大街一直向北,绕道仍进地安门回到神武门,估计时间已是次日中午左右。

选看完毕的秀女,复按次序退出神武门,登车各归其家。虽千百辆车,却井然不乱,所以人们称之为“排车”。据说乾隆年间,选秀女时,车马杂沓,先后凌乱,应选者各自争路,车不得进,不仅时有堕珥遗簪的旗女,且有交通事故发生。

嘉庆间额驸丹巴多尔济提出上述车辆由神武门向东而西绕行的方法,人皆称便,秀女的车辆就不再因抢道而拥挤不堪了。鉴于选看秀女时,这种车马辐辏、人员麇集的情况,嘉庆六年(1801年)谕旨规定,应选当日,进宫的大臣官员不准走神武门,皆须由东华门、西华门入内,就连王子也不准由神武门行走。

神武门既是皇后妃嫔及选看秀女出入的主要宫门,所以在顺治初年,参与大政的孝庄皇后就颁有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清宫词注》),这道懿旨清宫早年便高悬在神武门内。清朝初期,满汉分别,极为严格。满族女子本是“天足”,“缠足”的只有汉族妇女,所以孝庄的谕旨,具体反映了清入关之始强烈的民族观念。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侄女被张飞抢走,为何夏侯渊一直没来算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张飞的妻子,是他在路上抢回来的一个姑娘,而这个姑娘还是夏侯家的人,是夏侯渊的侄女,所以很多人认为,三国纷争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家人之间的各种争斗。不过,虽然说张飞抢了夏侯渊的侄女,然而既然是夏侯家的人,丢了为什么好像没有人知道呢?夏侯渊难道都从来没有来找张飞算过账吗?夏侯家对家里人被张飞抢走

  • 岳钟琪和年羹尧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岳钟琪是清朝名将,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期间在军事以及民生方面都颇有成就。岳钟琪乃岳飞后人,康熙年间率兵平定西藏,后来又招抚青海,拿下大小金川,并且推行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不过论名声,似乎和岳钟琪同时期的将领年羹尧会更出名一些,不少朋友也喜欢拿他们作比较。年羹尧和岳钟琪结局大不相同,年羹尧因

  • 秦80万军不回师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看到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秦朝的80万军师在秦朝要灭亡的时候竟然不回师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那这个秦军的80万军队为什么不动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这个秦80万军不回师的说法不对的,其实有的是回了师的

  • 大明盔甲样式大全,明朝盔甲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娱乐的多元化,审美的提升,如今的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娱乐之一,而类型也是越来越丰富了,而那些关于历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相比以往也是有着大大的进步了。而这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涉及到各朝各代的服装话道具和应用,更是为广大观众尽可能还原了千百年前真实的历史原貌。譬如,今天小编要和大

  • 秦末秦军主力消失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秦国的灭亡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都在说了,这个秦国灭亡是可以制止的,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要怎么理解呢?其实也不难的,也就是说当时很多的秦军主力部队是都消失了的,不知道这些主力部队都去什么地方了,这个还是比较尴尬的啊,所以很多人就问了,这个秦亡到底是不是这个秦国主力部队不救呢?这个问题值得

  • 秦军主力为什么不救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秦朝末期的这个秦朝的军队非常的有意见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朝灭亡的时候这个秦军的主力是都没有来救秦的,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的人说这是秦始皇为了保留华夏血统,让南越的赵佗不要救秦,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真实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 蜀国五虎将除了关羽,谁还能击败华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温酒斩华雄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三国典故之一,就算没看过小说,应该也了解这个故事。这也算是关羽早期的成名之战,当时董卓手下华雄不可一世,就连孙坚也曾败在他的手下。没想到后来关羽竟然能如此轻松的将华雄斩落马下,从此关羽的名声也是响彻天下。作为蜀国五虎将之一,关羽武力水平位列顶尖,如果是换做其他四人,他

  • 童贯为什么能握有兵权20年,童贯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童贯一介宦官,却能掌管大宋兵权20年,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一定非常好奇,为什么童贯手中能握有这样的权利,他究竟是空有一个头衔,还是真的有出色的军事能力呢?其实童贯一生争议颇多,他被列为“六贼”之一,可见后人对他的评价肯定不会高到哪去。不过童贯在职期间,的确打过一些胜仗,所以才能

  • 真实的赤壁之战曹操实力如何?其实他没有什么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一直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争,对战双方是曹操对抗孙刘联军。在很多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面,都将曹操的兵力描绘成“百万雄师”,以此来说明曹操的实力非常强悍,而且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也是由此来突出两方差距悬殊,孙刘联手打赢曹操有多么不容易。但是实际上,当时真实的情况刚

  •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内讧过,他们是如何保持同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在他人生最后几年里,帮后辈铲除了上位的障碍,为晋朝奠定基础。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都有希望成为魏国的掌权者,甚至是日后的皇帝,这种诱惑应该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住。不过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并没有内讧争权,反而一直保持兄弟同心,这也让后人对他们的兄弟情义刮目相看。司马昭野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