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修和狄青有何恩怨,一场多重巧合造成的悲剧

欧阳修和狄青有何恩怨,一场多重巧合造成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96 更新时间:2024/1/16 17:08:11

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抑武,皇帝和文官对武将的猜忌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宋朝对外战绩不佳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很多忠诚的武将因此惨遭冤杀,让人感到十分荒荒唐,其中最出名的想必就是岳飞的故事。当然除了岳飞还有一位名将惨遭文官集团的陷害,这个人就是狄青。而且这起事件还跟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关,欧阳修与狄青之间是有恩怨吗?其实这是一场由多重巧合造成的悲剧。

欧阳修和狄青有何恩怨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句词写得温柔小意,像是哪个闺中女子在抱怨天色将暗的苦恼,但其实这首词出自于一个男子笔下。没错,这首词《蝶恋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著。

说起来,这欧阳修和我也算是半个老乡,同样是四川人,不过他出生于四川绵阳,我出生在内江。如果看到《蝶恋花》这首词,您还是感到十分陌生,那就提醒您一句,《醉翁亭记》也是由六一居士欧阳修先生所著。

欧阳修是宋朝文官集团著名的人物,前不久热播剧《清平乐》中主角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他就和韩琦范仲淹等人同框出镜,更是被戏称为“背诵天团”。毕竟中学时代要背诵最多的古文,也多是这几位在贬官失意时所写。说一句欧阳修是中学生们的噩梦之一,也不为过。

狄青则是跟欧阳修同一时期的神勇武将之一,因为出身贫困家庭,年少时便入伍,当了个大头兵,也幸亏是他武艺了得加上运气不错,不然这种冲锋在前的炮灰小兵怎么能在凶恶的修罗场中捡回一条命呢?

他骁勇善战,在宋朝对抗西夏的战争之中,身披铠甲,面上更戴着一顶有独特标识的铜面具,就这样冲锋陷阵,最后立下了赫赫战功。

“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狄青这一生经历了二十五场大的战役,场场都骁勇善战,走在前面,即使身负重伤,也在所不辞。

我觉得明眼人很能看出他对大宋社稷的一片爱护之心和他的将领才干。果不其然,不止我这么想,连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这么想。在狄青夜袭昆仑关之后,皇上给他记下重重一笔功绩,将他任命为枢密使,这也是他人生之中最高的官位了。

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将领,按照道理,应该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建功立业,一生戎马倥偬,死后得到美名。

可狄青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贬陈州,抑郁而亡。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欧阳修为什么要害死狄青?”欧阳修这种文化素养极高的人,从小一定读了圣贤书,我想并不会轻易害人,那么他害死狄青,我想其中也有一定隐情,接下来就让我们细细讨论一番。

三次上书——狄青之死

“帝嘉其功,拜枢密使”,话说那狄青,在战场上建立功绩之后回到京都便被封为了枢密使,这可是个大官位,可以说是掌握了北宋整个军队之事,很难不惹一众人眼红嫉妒。

而狄青这个人也和我们往常印象中粗鲁的武将不同,文韬武略样样在行,又有战功,还对北宋忠心耿耿。对于这样的武将,要是我是当时的君王,一定好好重用他。但是他却在50岁的时候含冤而死,真是可惜可惜。

狄青在枢密使的官位上没当两年,便有人在朝中弹劾他,“狄青为枢密史,自恃有功,骄蹇不恭”。都在说他仗着自己的功绩,目中无人也藐视了皇帝的权威。但是狄青也自觉无辜,去询问为官的朋友,人家也只是淡淡说一句:“无他,朝廷疑而。”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朝廷内有人盯上你了,所以狄青的死简直就是一场政治谋杀。

而文章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欧阳修在此次政治谋杀中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从实际上来看,狄青的死亡其实只是一个文官群体不断运作的结果,而作为文官群体中的一员,欧阳修占比作用很大。

欧阳修上书的《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和《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中都严重批评过狄青,并且这三篇文章都极富有煽动性和说服力,都强烈要求罢免狄青枢密使之位。

单说一个煽动性和说服力,可能大家并没有一定的参考,还记得《清平乐》中可爱的徽柔公主曾经被文官集团弹劾,连皇帝爹爹都承担不了吗?那就是狄青的处境,宋仁宗最后没有扛住以欧阳修为首的臣子们的弹劾,将狄青贬官发配前往陈州,而作为一个有傲气雄性的男子,狄青建立过这么多功绩,怎么忍得下这般屈辱?仅50岁的他,最后在远离京城的陈州抑郁而亡。

其实一代名将冤死陈州是北宋年间重文轻武风气和专制主义制度运作的必然后果,而欧阳修作为文人的代表,只是起了一个推动作用,可能他也是无心伤害狄青的。

在欧阳修的三次上书中都没有说要直接狄青的性命,而欧阳修所主张的将他贬去远离京城地方,我觉得也是对狄青的一种变相保护而已,只是狄青此人有些心高气傲,受不了这般侮辱,最后才英年早逝。

所有的巧合构成了悲剧

早年间狄青平步青云扶摇而上,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皇帝的宠幸以及边关战争频繁所带来的契机。当他回到京城,便和文官之间产生了利益上的冲突,在朝堂之间,谁都无心害谁失去性命,只是想要争斗利益罢了。

他们之间的巧合是皇帝都不够重视狄青身为一代名将的傲气,以及文官集团对武将拿到权力的惶恐。这三个重心不断争斗,最后力量最弱,根基最浅薄的狄青便成了最大的失败者。也就是这些种种巧合,构成了一代名将抑郁而亡的悲剧。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有种种的巧合,处理不当也会构成糟糕的结果。这不是说谁要陷害谁,这真的可能是一个悲伤的巧合,就好比欧阳修,他也并不是真的想要去陷害狄青,只是身处那个位置有许多的不得已。

而我们也不用太过沉浸于那段历史之中,我只希望所有的人再遇到这些巧合和争斗时,不要太过在意身外之物,保全自己才是最为重要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后汉建国到灭亡只有三年,究竟是怎么亡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朝代,除了大一统的王朝,还有很多割据所创立的朝代。而作为一个朝代,不管是不是统一的,自从创立开始到灭亡,至少也能撑十几年,然而却有这样一个正统朝代,从建立到亡国,竟然只有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然而后汉的历史却是非常短暂的,但既然是一个正统王朝,为何时

  • 太后为何封王莽为假皇帝?这个称号究竟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王莽曾经被太后封为“假皇帝”?假皇帝这个词现如今看来,就是冒牌货的意思,假冒的一个皇帝,用这个称号赐给王莽,难道说太后已经看穿了王莽的心思?但这样将一个假皇帝的称号赐给王莽,这样的举动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有很多字词的含义,在古代和现代是并不

  • 五代十国最厉害的后唐,为何只存在了14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五代十国是我国古代一个出于唐宋之间的群雄割据的时代,不过这一时代各方势力比较多又很复杂,因此很多人的了解也并不多。而在这一时期,各个势力的实力不一样,但其中总有一个最强的,那就是后唐。然而,即便是五代十国最强的国家,却从建立到灭亡,也只有短短14年的时间,这是为何?后唐既然实力强劲,为何却只存在了1

  • 孙策和孙坚谁的成就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孙坚、孙策父子都是东汉末年非常出色的将领,只可惜两人都是在壮年去世,特别是孙策,只活到了26岁。如果孙坚、孙策、孙权三人都在世的话,可能东吴势力会更加强大。那这次,我们52诗经网的小编,打算给各位对比下孙坚和孙策两人的综合实力,看看他们谁更厉害,谁的成就更高。不知道在大家眼里,这对父子谁给你留下的印

  • 司马迁之女司马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籍之一,不过当年司马迁写完《史记》后,想要将这部通史保存下来却没那么容易。要不是他的女儿司马英,可能我们就看不到《史记》了。司马英自幼聪明机智,时常帮助父亲收集史料,后来他发现父亲准备在文中替李陵辩护,因此感到此事具有风险。后来司马英将《史记》初稿送往华阴,这才把这部作

  • 唐朝亡于气候变化?天气变化与唐朝兴衰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每一个朝代,最终都走向了灭亡,但是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却并不一样。而且能够颠覆一个王朝,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原因就可以的,除非具有足够强大的破坏力。那你知道唐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吗?唐朝灭亡也是有很多原因的,除了人为的之外,自然因素同样也是非常重要而不可忽略的。那么如果从自然因素来说,天气的变化和唐朝

  • 徐达好歹是开国元勋,为何他的儿子被朱元璋一剑劈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的开国功臣们,或许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比较惨的一群人了,很多人最后都是死在了他们效力的皇帝朱元璋的手里,可以说他们在朱元璋面前,远远没有立了大功的存在感和优越感。而徐达,作为开国元勋之一,据说他自己就是被朱元璋送的烧鹅给害死,而徐达的儿子更是比徐达更惨,他好歹也是开国元勋的后人,竟然就被朱

  • 李氏当为天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隋炀帝继位后,隋朝百姓怨声载道,各方动乱不安。隋炀帝内心也是有些焦虑,此时民间流传一句谶语触动了隋炀帝神经,叫“李氏当为天子”。皇帝听到这样的话,自然会觉得不吉利,便让宇文述调查此事,结果李浑、李敏等人遭到冤杀,然而隋朝灭亡后还真是由李氏接班。历史上的确是有这样一件事,不过李

  • 汉朝元始元年是公元元年,这只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人计算年份,是按照当时的皇帝的年号来计算的,而年号又是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汉武帝的时代是公元前,因此很多人应该也很好奇,公元元年又是什么年号呢?这一年其实让人感到非常的惊奇,那就是公元元年,正好是王莽扶持的汉平帝的元始元年。一说到王莽这个名字,一定有很多人都会非常的好奇,因为他可

  • 刘备更欣赏庞统还是诸葛亮,凤雏能否顶替卧龙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喜爱三国历史的朋友,都喜欢把诸葛亮和庞统放在一起比较,因为水镜先生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证明他们二人都是当时最顶尖的人才。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庞统在刘备征讨蜀地时,不幸战死。而诸葛亮则是成为蜀汉丞相,并且名垂青史。如果庞统还活着的话,他能不能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