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四次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另外三次是怎么回事?

唐朝的四次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另外三次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38 更新时间:2024/1/29 19:58:18

一说到玄武门之变,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是唐朝时期李世民发动的一场夺取太子之位的政变,而玄武门之变的最终结果也是李世民获得了太子之位,李建成被杀,才有了后世的唐太宗。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朝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总共有四次,其中以李世民的这一次最为有名,那么剩下的三次又是怎么回事呢?是发生在什么时期,又是为什么会发生的呢?这几次玄武门之变的最终结果又是如何,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武则天嗣圣二十二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强硬派,决定以强对强,用强硬的手段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重新恢复李姓天下。张柬之入朝为相,立即推荐杨元琰为羽林军将军,控制京城军权。同时又阴结玄武门守卫,伺机起事。当时武则天生病甚笃。把同道桓彦范等都安插在羽林军中当将军,直接控制保卫皇宫的禁军。

诸事安排停当,张柬之便率左右羽林军五百余人,直入玄武门,并派人强行从东宫找来胆怯疑惧的太子李显,一起突入内殿。带兵敲响了武则天卧室的大门。武则天听到人声杂沓,料知有变,便竭力支撑起身子,厉声问道:“何人胆敢作乱?”张柬之带着太子已拥兵到了床前,齐声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恐致漏泄,故不敢预闻……”

武则天仍以一贯的强硬态度,对太子怒目而吼:“汝敢为此么?但二子既诛,可速还东宫!” 张柬之等以硬对硬,大声道:“太子不可再返东宫。”武则天实不甘心,不愿马上传位,见人势汹汹,刀光闪闪,她也只能一下子软瘫下来,口中说:“罢罢!”第二天,张柬之等把异己分子或捕或杀,干净利落消除后患,然后让太平公主直接找武则天,劝迫传位。不多时,唐中宗李显复位,真正掌握了国政。

2、第三次玄武门之变

是在景龙元年就是公元707年,七月初六,李重俊等人,假托诏令发动羽林千骑的士兵300多人,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与亲戚,十几人全部于武三思家中杀死。李重俊又让左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和他的儿子天水王李禧各自带兵守住宫城的各个城门,自己则和李多祚带领士兵从肃章门砍断门闩入宫。

唐中宗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一起登上玄武门门楼躲避搜捕,派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领羽林飞骑100多人屯兵楼下进行保卫。杨再思苏瑰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带领两千多士兵集中在太极殿前,闭门坚守。李多祚率先来到玄武楼下,企图登上城楼,但被卫兵阻拦。

李多祚与李重俊犹豫不决,按兵不动,希望唐中宗召见他们。唐中宗扶着栏杆,俯下身子对楼下李多祚带领的千骑士兵说:“你们都是朕的卫士,为什么要跟随李多祚谋反?如果能杀掉谋反的人,你们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是千骑士兵斩杀了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其余的人都四处逃散。李重俊带着100多名骑兵逃奔终南山,在树林里休息的时,被左右侍从杀了。

唐中宗把李重俊的首级献到太庙,并用以祭祀武三思和武崇训的灵柩,最后悬挂在朝堂上示众。另外,中宗又改成王李千里的姓为蝮氏;李重俊他们的同党全都被处死。

3、第四次玄武门之变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的政变。其年六月,韦后和安乐公主等密谋毒死了中宗李显,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想效仿武则天,于是在京畿要害部门安插韦氏子弟,广聚党众,准备废黜重茂自立。但又害怕相王、太尉李旦反对,故欲寻机杀之。

相王之子、临淄王李隆基接到密告,即联合太平公主等先发制人,冲入羽林卫军,杀了韦后派来统领卫军的韦璿、韦播,占领了玄武门,随之纵兵闯入皇宫,斩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相王李旦和隆基父子二人掌握了军政大权,后来威慑少帝重茂让位,相王登基,就是唐睿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欧阳修和狄青有何恩怨,一场多重巧合造成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抑武,皇帝和文官对武将的猜忌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宋朝对外战绩不佳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很多忠诚的武将因此惨遭冤杀,让人感到十分荒荒唐,其中最出名的想必就是岳飞的故事。当然除了岳飞还有一位名将惨遭文官集团的陷害,这个人就是狄青。而且这起事件还跟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关,欧阳修与

  • 后汉建国到灭亡只有三年,究竟是怎么亡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朝代,除了大一统的王朝,还有很多割据所创立的朝代。而作为一个朝代,不管是不是统一的,自从创立开始到灭亡,至少也能撑十几年,然而却有这样一个正统朝代,从建立到亡国,竟然只有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然而后汉的历史却是非常短暂的,但既然是一个正统王朝,为何时

  • 太后为何封王莽为假皇帝?这个称号究竟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王莽曾经被太后封为“假皇帝”?假皇帝这个词现如今看来,就是冒牌货的意思,假冒的一个皇帝,用这个称号赐给王莽,难道说太后已经看穿了王莽的心思?但这样将一个假皇帝的称号赐给王莽,这样的举动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有很多字词的含义,在古代和现代是并不

  • 五代十国最厉害的后唐,为何只存在了14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五代十国是我国古代一个出于唐宋之间的群雄割据的时代,不过这一时代各方势力比较多又很复杂,因此很多人的了解也并不多。而在这一时期,各个势力的实力不一样,但其中总有一个最强的,那就是后唐。然而,即便是五代十国最强的国家,却从建立到灭亡,也只有短短14年的时间,这是为何?后唐既然实力强劲,为何却只存在了1

  • 孙策和孙坚谁的成就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孙坚、孙策父子都是东汉末年非常出色的将领,只可惜两人都是在壮年去世,特别是孙策,只活到了26岁。如果孙坚、孙策、孙权三人都在世的话,可能东吴势力会更加强大。那这次,我们52诗经网的小编,打算给各位对比下孙坚和孙策两人的综合实力,看看他们谁更厉害,谁的成就更高。不知道在大家眼里,这对父子谁给你留下的印

  • 司马迁之女司马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籍之一,不过当年司马迁写完《史记》后,想要将这部通史保存下来却没那么容易。要不是他的女儿司马英,可能我们就看不到《史记》了。司马英自幼聪明机智,时常帮助父亲收集史料,后来他发现父亲准备在文中替李陵辩护,因此感到此事具有风险。后来司马英将《史记》初稿送往华阴,这才把这部作

  • 唐朝亡于气候变化?天气变化与唐朝兴衰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每一个朝代,最终都走向了灭亡,但是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却并不一样。而且能够颠覆一个王朝,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原因就可以的,除非具有足够强大的破坏力。那你知道唐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吗?唐朝灭亡也是有很多原因的,除了人为的之外,自然因素同样也是非常重要而不可忽略的。那么如果从自然因素来说,天气的变化和唐朝

  • 徐达好歹是开国元勋,为何他的儿子被朱元璋一剑劈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的开国功臣们,或许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比较惨的一群人了,很多人最后都是死在了他们效力的皇帝朱元璋的手里,可以说他们在朱元璋面前,远远没有立了大功的存在感和优越感。而徐达,作为开国元勋之一,据说他自己就是被朱元璋送的烧鹅给害死,而徐达的儿子更是比徐达更惨,他好歹也是开国元勋的后人,竟然就被朱

  • 李氏当为天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隋炀帝继位后,隋朝百姓怨声载道,各方动乱不安。隋炀帝内心也是有些焦虑,此时民间流传一句谶语触动了隋炀帝神经,叫“李氏当为天子”。皇帝听到这样的话,自然会觉得不吉利,便让宇文述调查此事,结果李浑、李敏等人遭到冤杀,然而隋朝灭亡后还真是由李氏接班。历史上的确是有这样一件事,不过李

  • 汉朝元始元年是公元元年,这只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人计算年份,是按照当时的皇帝的年号来计算的,而年号又是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汉武帝的时代是公元前,因此很多人应该也很好奇,公元元年又是什么年号呢?这一年其实让人感到非常的惊奇,那就是公元元年,正好是王莽扶持的汉平帝的元始元年。一说到王莽这个名字,一定有很多人都会非常的好奇,因为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