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死时商朝的十五万大军去哪了?为何突然消失了?

纣王死时商朝的十五万大军去哪了?为何突然消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21 更新时间:2024/2/5 7:18:50

作为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一直以来都是以暴君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中的,人们对于纣王的印象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不过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关于纣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而是商朝在灭亡的时候,还有十五万大军,但是这十五万人却似乎突然之间就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但在商朝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何十五万大军却消失不见了,他们究竟是去了哪里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商朝的灭亡

两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发展是古代中国原始部落争权夺利的基地。然而,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洪水的泛滥又成为了夏朝建立的开端。自此,中国进入了王族世袭、宗亲分封的时代。然而,即使夏朝在政治制度上改变了部落统治的缺点,让王朝的统治基础有了一定的诸侯制衡、稳定的保障。但三皇五帝时期的部落争夺以及夏朝自身的建立过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王朝由盛转衰、诸侯争霸、朝代更迭是一个不容忽视无法逃避的历史宿命。

500多年的寿命已经是这个苟延残喘的王朝最大的极限了。历经战火走向灭亡是商王朝建立的特殊仪式,武丁开创的太平盛世,最终还是毁在了王朝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内讧上,毁在了后人纣王的荒淫无度中。猜忌诸侯、烹饪伯邑考、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是纣王走向自取灭亡的第一步。牧野之战的惨败是这个王朝覆灭的终结。成王败寇,商朝的败落在后人的眼中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无论有多少悔恨与不甘它都已经在3000多年的时光中消亡了。要说,让人无法忘记的一件事当属攸侯喜带领手下15万大军不知所踪。

当纣王自焚,周军入驻都城的消息传来时,这位赶赴在班师回朝的诸侯攸侯喜顿觉得自己的勤王举动已经没有多大的用处了。要么投降新任国主。要么保留自己的一世英名,追随先主,与商朝共存亡。然而,手下的十五万大军的性命让他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性,他不能让15万人的生命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买单。最后,史书记载:商朝灭亡、纣王自杀、攸侯喜勤王未果与手下15万大军不知所踪。

近年来,攸侯喜是如何做到带领15万大军消失在世人的眼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同时中国历史研究学家经过几代的研究和探索,初步为攸侯喜与15万大军的去向做出了如下的几个猜想。

2、纣王的军队究竟去了哪里

一、投降宋国、隐身市井。

有史学家猜想,当时攸侯喜带领着手下大军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如果继续前进的话,就算投降,新任统治者也不会全心信任他们,搞不好会全军覆灭。于是,他改道投降了宋国让手下大军全部脱下了那一身盔甲,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在宋国分割生活。

二、埋身洛阳,改换商户身份

攸侯喜知道自己已经是手下败将了,于是带领着手下的大军来到了洛阳。在这里,他们将自己手中的所有物资全部卖了,发展起来一条商业路线,以商户的身份开始重新生活。

三,全军覆灭

有人猜想,当时攸侯喜一行人已经被西周势力灭亡了。为了防止被世人耻骂和营造一个好的统治形象,西周派人到处宣传攸侯喜一行人不知所踪的假象。

四、横跨太平洋、东渡南美洲

有人认为当时攸侯喜带领着手下大军历经重重困难,到南美洲定居,成为了今印第安人的祖宗。而他们做出这个猜想的理由是,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与中国人的体征相似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而且他们的语言发音在某种程度上与汉语非常相近。最重要的是,当地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叫《侯喜王歌》,讲的就是攸侯喜带领大军一路到达南美洲艰辛苦难的事迹。

3、大军真的去了玛雅吗

关于此事,中国史书没有任何明确的记载。后人猜测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牧野战役后,这十五万军队回到河南洛阳,开始从事商业,成为中国"商人"的先驱;二是这些人归顺了箕子,从此生根于箕子的朝鲜封地,成为了高丽人的祖先;三是说这十几万大军被逐渐消灭,已经于世无存了。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看似最荒唐、最不可能,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那就是:攸侯喜带着他的十五万大军东渡太平洋,去到了玛雅,成为了印第安人的先祖。而且这种说法是有证据的:

一、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蒙古人种,是黄种人,头发黑长直,肤色偏黄,婴儿出生时臀部会有青色胎记,这些特征都是黑种人跟白种人所不具备的。

二、印第安人虽然有自己的预言,但他们的词汇发音有很多都与汉语十分相似。比如他们称小孩子为娃娃,称你、我、他为宁、内、侬,把河流称之为河等等。而且印第安民族中也有着与中国类似的传说,比如:造物主狗酋达造了十个太阳十个月亮,本来是轮流值班的,但后来却全部出动,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狗酋达就将太阳和月亮各毁掉九个,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一个月亮。

三、1955年在墨西哥出土的玉圭,上面刻有四个符号,经过考证发现,这四个符号是我国3000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隐含着的意思为"统治者建立了王国的基础"。此外,在美洲出土的许多其他文物上也都有中国文字,而且都是先秦甲骨文或者是金文。

四、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首歌,名为《侯喜王歌》,记录了当年侯喜率领十五万人历经艰险抵达美洲的事迹。

这种种迹象表明,当年的十五万商朝大军,跟随首领攸侯喜,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了玛雅,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繁衍延续到现在。

那他们又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去往玛雅呢?我们不得而知。斗胆猜测,他们是带着特殊使命,或者有其他高人指点而去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隋炀帝被困雁门,他最后是如何逃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杨广继位后,东突厥慢慢崛起,615年,突厥始毕可汗带领大军将杨广困在雁门,这也是杨广称帝后经历的最危难的一役。隋朝末年,天下局势逐渐出现动乱,当时契丹、西尽吐谷浑等都臣服于突厥,就连中原的窦建德、王世充等也都被突厥纳入麾下,突厥可谓是来到了最强盛的时期。那隋炀帝最终究竟是如何逃脱突厥包围的呢?下面就

  • 清朝人口为何猛增?真的是因为土豆玉米的传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与当时的整体环境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虽然古代人口普遍数量比现代要低很多,基本上都没有超过一亿人口,但纵观古代的人口,也还是有巅峰时期的。清朝时期就经历过一个人口猛增的阶段,居然一下子增加到四亿人口,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清朝的人口数量突然变得那么多?有人认为

  • 曹昂战死曹操都不哭,为何典韦死了却痛哭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曹昂对于曹操来说,不仅仅是大儿子,而且还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发生宛城之战,曹昂未来将会是曹操的接班人。但是宛城之战,曹昂为了保护曹操战死,这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自己的继承人都没了,但是曹操却都没有哭,可是当典韦战死的时候,曹操却痛哭不已,难道典韦对于曹操来说,地位竟然比曹昂还要更

  • 汉宣帝为什么不废太子,刘奭并非最佳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宣帝刘询是汉朝著名贤君,在位期间,开创“孝宣之治”,使得汉朝国力来到鼎盛期。汉宣帝死后,是由他的长子刘奭继位,刘奭才能并没有他父亲那么好,刘奭虽然多才,善史书,但他性格懦弱,还宠信宦官,导致西汉没能延续强盛的势头,最后转为衰落。汉宣帝也曾看出刘奭的弱点,为什么他没有选择废太

  • 商朝为何杀死大批奴隶祭祀?鬼神崇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人对于鬼神之说是非常信奉的,但这种对鬼神的崇拜也有一些起源。在商朝时期,人们是非常信奉鬼神的,也会因此杀死大批的奴隶来用于祭祀,不光是祭祀,还有殉葬制度在当时也是非常流行的,奴隶地位低下,在贵族们的眼中,奴隶就只是一件私人物品,自己想要怎么处置都可以,那么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 关羽死后张辽作何感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和张辽都是三国出类拔萃的名将,根据史料记载,张辽和关羽关系要好,曹操曾让张辽劝关羽留下,但遭到关羽拒绝。这让张辽感到为难,因为他担心如实汇报,曹操会杀掉关羽,“曹公,是君父;关羽,是兄弟”,张辽的这句话也是道出了他的无奈。可见他们二人之间的友情的确不一般,不过张辽和关羽毕

  • 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以及在位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汉朝的二十位皇帝封闭都有谁,还有他们在位的时间又分别是多长时间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也是值得大家一起来学习的,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学习看看吧!一、汉高祖刘邦在位时间:8年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

  • 唐朝女人怎么化妆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我们经常能听到人家开玩笑说亚洲有四大邪术,泰国的变性术、韩国的整容术、日本的化妆术以及中国的PS技术。在如今这个颜值控的时代中,这些“邪术”可谓是让女人脱胎换骨,从“东施”转变成为了“西施”。爱美是女性的天性,整容术成本虽高

  • 为何清朝兴亡都在抚顺?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抚顺现如今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座城市,但是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抚顺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因为清朝的发展是起源于抚顺,然而最终清朝的灭亡也是源于抚顺。历史上其实这样的“巧合”也有不少,那么在明清时期,抚顺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清朝来说,抚顺到底代表着什么,为何清朝

  • 为何只有齐国灭宋国遭到五国伐齐,其他国家就没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打来打去,就算是被灭国了其实也算是常有的事,很多小国家被大国打的灭国,也不算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毕竟就算是战国七雄,最后不也还是只剩下了一家独大吗。不过宋国在被齐国灭掉了之后,却遭遇了五国伐齐,齐国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灭小国就没有事,唯独齐国会遭遇其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