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标镇得住朱棣吗

朱标镇得住朱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07 更新时间:2024/1/25 23:04:10

朱标如果晚死几年,那靖难之役大概率不会发生,明朝的历史也将就此改变。很多网友喜欢把朱标和朱棣放在一起比较,在朱棣眼中,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根本不是一回事,那朱标能否镇得住朱棣呢?就拿史籍中的记载来看,朱标身为朱元璋长子,他的威信最高,朱棣也难以挑战朱标。而且朱标手中的资源也和朱允炆不同,假如朱标不死,朱棣就算发动叛乱也很难成功。

1、朱标的权威

朱标在整个朱元璋的家族中,有着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是由朱标的地位所决定的,又是由朱元璋对他的尊崇,以及朱标自身的能力所决定。

朱标是嫡长子,而且很早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了,这一点是无法撼动的。其他的兄弟们,都不可能有任何非分之想,不会去和他争夺。

有人可能会说,李世民不是就和太子李建成争夺了吗?

确实,朱棣在战功方面,与李世民有点类似。不过总体上,朱棣是比不上李世民的。只能说他参与了打仗,但是并不像李世民那样,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还有一点,朱棣和朱标是没有什么矛盾的,不像李建成和李世民,矛盾尖锐对立。所以,朱棣不会想去夺朱标的权。

朱元璋还给予了朱标很高的地位。他不但很早就把朱标立为太子,而且还把自己的很多大臣,都同时分配给东宫,成为东宫的大臣。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历史上的皇帝,都害怕东宫提早夺权,明确规定大臣们不能交接东宫。一旦发现大臣交接东宫,都会给予大臣严厉的处罚,而且东宫的太子之位,很可能还保不住了。但是朱元璋却让自己的大臣都去交接东宫,让他们当东宫太子的老师,和东宫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

朱元璋这样做,所有皇子们都是看得很清楚的,都不会试图想去取代东宫。

还有一点,朱标的能力是很大的,他在几个兄弟之间的威信是很高的。朱元璋的老二和老三都是不怎么成器的,而朱标多次把他们找回来,教育他们。历史上并没有说过,朱标教育朱棣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对历史有所增删。但不管怎样,总之朱标在几个兄弟中就是权威的存在,没有一个兄弟敢对他不敬。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标不早死,谁与争锋呢?

2、手中握有精兵悍将

朱元璋当时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关于他为什么会杀这么多功臣,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朱元璋不够自信。毕竟他本身没有什么文化,又是草根出身,因此他害怕大臣们夺了他的皇位。二是朱标死后,他让朱允炆继承皇位。而朱允炆又年幼,所以朱元璋不放心,不把这些能力和权力都很大的功臣给拿下来,朱元璋害怕他自己的江山不保。

但是假设朱标不死,那么很可能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朱标在朝廷中是有极大的震慑力的。他的震慑力,很可能比朱元璋还高。为什么这么说呢?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他可不是。而且还有一点,朱标为人宽厚仁慈,他完全可以像李世民那样,做到与大臣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还有,如果朱标不死,那么蓝玉这些打仗能力强的大臣,肯定就不会被杀。朱元璋也知道朱标能够镇住他们,因此不用动他们。

如果蓝玉等强悍的大将存在,那么朱棣就不可能造反。就算造反,他的军队的实力又弱,同时又没有什么将领,要想打败这些开国大将带领的军队,显然是很难的。

3、不会武断削藩

“靖难之役”之所以发生,主要在于朱允炆强行削藩。

朱允炆无法承受这些藩王们自高自大,所以他上台以后,才会强行削藩。而且在削藩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和这些藩王们做很好的沟通,藩王们才会很恐惧,很不满,以至于最终造反。

朱标当了皇帝以后,这些藩王们不可能小瞧朱标。就算他们为所欲为,行为不检点。按照朱标的性格,他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削藩。他肯定首先要对这些藩王们进行教育,不可能一下把他们搞死。实在教育不听了,才会开打。这样一来,朱标打他们就是有理有据,引起的震荡就不发,他们的抵触心理也不大。

朱允炆不一样,那些藩王都是朱允炆的长辈,他不可能教育他们。就算教育,他们也不服气。所以朱允炆达不到朱标那样的效果。

总之,朱标不死,无论如何“靖难之役”不可能发生。或者说,朱标要是死得晚一些,他过渡一下,然后朱允炆再上台,整个政权也会很稳定,这样的悲剧也不可能发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白起知道秦王为什么要赐死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直到临终的那一刻,还是不懂秦王为何要赐死他,说来也是白起的悲哀。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白起其实是知道自己恐将命不久矣,长平之战秦王将赵国战俘的处置权交给白起,实际却是让白起将他们全部杀死。白起也因此事对秦王产生看法,加上他准备乘胜追击赵国被拒,此后也是不在打算为秦王出征。其实白起的死跟他性格有

  • 南宋名将吴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吴璘是南宋初年名将,如果你对吴璘这个名字感到有些陌生的话,那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兄长吴玠。吴璘和吴玠两兄弟都是当时的抗金名将,吴璘的军事才能也不输自己的哥哥。和其他我们熟悉的南宋将领不同,吴璘最后结局还算不错,得以善终,并没有像岳飞那样惨遭冤杀。那下面就来跟大家讲讲吴璘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 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叫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而统一之后,原本各国各自实行的制度等就不能继续使用了,因为每个国家的标准不同,就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因此才有了“车同轨,书同文”等统一的规定,而书同文指的就是大家要使用同样的文字,这样才更有利于交流传播。很多人知道秦朝的统一文字是小篆,但其实在小篆之外还有隶书

  • 秦朝有几个丞相,除了李斯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是秦朝时期的丞相,这一点很多人可以说都是非常了解的了,李斯帮助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也得到了丞相之位,说明李斯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物,但秦朝的丞相却并不是从头到尾都只有李斯一个人,那么除了李斯之外,还有哪些人也是秦朝的丞相呢?他们是如何成为秦朝的丞相的,他们又做过些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 战国七雄谁最先称王,各国第一个称王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战国七雄的原身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因此在称呼上面必然是有着很严格的称谓的,“王”这个字不能随便用,否则就是有不臣之心,但各种规矩到了战国时期,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了,尤其是到了后期,几乎各个国家的君主都称王了,而提到他们的时候也会说楚王、秦王、魏王等等,那战国历史上

  • 赵高为什么要杀死胡亥,杀死之后为何自己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在很多人看来,就是秦王朝的掘墓人,正是因为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才让扶苏和蒙恬被害死,胡亥登基成为秦二世,但后来赵高又杀死了胡亥,但其实这个时候赵高算是有机会将秦朝掌控在自己手中,他是有机会自己当皇帝的,为什么他还是让子婴当了皇帝,而自己却没有称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赵高为

  • 中国最后一位贵妃是谁?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1956年12月份,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中的溥仪正在焦急的等待着自己的妻子李玉琴的到来,这是溥仪在在祥贵人谭玉龄病逝以后娶的第四位妻子,同时也是伪满洲国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室贵人。溥仪从伪满洲国灭亡被苏联红军逮捕入狱,已经与李玉琴分别了长达十年的时间,看着其他的狱友时常有亲人来监狱探望的

  • 卫懿公被吃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卫懿公是卫国第18位国君,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奇葩事,导致自己被杀,死后身上的肉还被狄人分食,只剩下肝脏。这位卫懿公自幼养尊处优,根本不知民间苦难,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对卫懿公有很大意见。不过最令人惊诧的是,卫懿公竟然给鹤封官阶,还发放俸禄,将国库耗尽在此事上。有关卫懿公的故事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

  • 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两人一生贡献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将,而东吴也有名震天下的四英杰。而且东吴四英杰个个都是文武双全之人,对东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要说这四英杰排名前二的人选,肯定非周瑜、陆逊莫属,那周瑜和陆逊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轮官职,陆逊是吴国丞相,不过周瑜死时孙权还没称帝。那下面就来讲讲周瑜和陆逊一生的贡献,看看

  •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为何还能支撑那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可以说一次非常著名的战役,赵国可以说是因此元气大声,被灭国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但事实上赵国却并没有因此而马上就被灭国,相反,赵国尽管损失惨重,但却还是能够坚持了几十年,而且秦国也没有因此就将赵国列为第一个灭国的目标,这又是为什么呢?赵国的实力究竟有多大?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