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何不重用嬴氏宗室

秦始皇为何不重用嬴氏宗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48 更新时间:2024/3/21 11:42:29

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古代的朝代,宗亲都是势力庞大的,皇帝的家人,都是一些兄弟、叔伯等等这些人,他们因为和皇家的关系,手握重权的大有人在,而且尤其是对于想要收回大权的君主来说,他们都是很棘手的存在。而秦始皇嬴政也是如此,他放着大批的嬴氏宗亲不用,却找了很多外来的人才,虽然说两方都有风险,但为何嬴政不愿意用更为知根知底的宗亲,却要用李斯等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嬴政依靠宗室的支持上位

宗室主要指国君祖上一脉传承下来且关系比较亲近的其他旁系分支,根据统治者的需要,一般会设立相应的职务管理宗室人和事物,正常情况下。宗室里面的人员拥有更多的机会在朝廷里担任官职、参与朝政、辅助君主,毕竟什么时候都更加愿意相信“自己人”,当然很多时候“自己人”只有他自己。

《大秦赋》中的剧情向我们展示了宗室的力量,尽管在秦孝公时期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为秦国所用。在昭襄王时期因为宣太后主理朝政,秦国朝廷形成一支以楚国人为核心的强大楚系力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被这三股力量所划分中,赢姓宗室力量依然占有重大的成分,决定了朝局以及王位继任人的稳定和走向。

《大秦赋》中秦始皇嬴政继承王位依靠宗室力量,庄襄王嬴子楚继位三年以来,身体越来越差,谁也搞不清那天就驾崩了。出于大秦朝局的稳定,也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吕不韦选择向嬴子楚建议及时立嬴政为太子。华阳太后早就对越来越不能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嬴子楚颇为不满意,一直暗中等待机会,当知道嬴子楚要立嬴政为太子,只能先下手为强,选择发起宫变,夺取政权。当嬴政落入圈套,及时把嬴子楚一家三口分别软禁,并且对嬴子楚进行逼迫就范。

当吕不韦得知宫变消息后,他知道仅凭自己这一股力量不足以推嬴政上位。此时的赢室宗亲选择站在哪一方,就决定了这次政变的走向。虽然有赢虞之流想立拥护之功,推举赢奚上位,如果真如其愿,那将三方各自为战,秦国也将备受打击,或许就此没落。幸好宗室选择了大义,正确的政治站位为嬴政成为秦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嬴氏宗亲的势力究竟有多可怕

《大秦赋》中秦始皇嬴政加冠亲政同样少不了宗室力量,秦王嬴政20岁时,请求以赢奚为首的宗室力量帮助自己亲政,收回王权。但是很可惜被相邦吕不韦和太后赵姬两股势力合二为一所阻止,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唯一的亲弟弟成蛟成为权力之争的炮灰,以及自己无奈的干耗两年。为了防止再次被阻止加冠亲政,嬴政下定决心采用李斯的计谋。

此时的大秦存在相邦吕不韦和太后的势力、华阳祖母太后的楚系势力,以及赢室宗亲的力量。赢蛟的死是很好的契机,嬴政从情感策略和权利许诺获得了楚系和宗室的力量支持。这两股力量仍不足以对抗相邦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联合,毕竟他们两个手握大秦最高的权利,只有打破这种组合,才有成功的机会。

嫪毐的出现,给这对密不可分的联合带来了缝隙,权利的蛋糕有限,而人的欲望无限。太后赵姬对吕不韦的依附,本身也是出于自己孤儿寡母、势单力薄。现在吕不韦送来的嫪毐,正好给了自己成为唯一一个手握至权的机会。当然赵姬可能想的没有那么复杂,她只是觉得嫪毐的权利来自于自己,对嫪毐有足够的控制力,她乐于接受这种享受。

最后嫪毐终究还是为了王权,在秦王嬴政的设计中开了反叛,等待他的结果自然是身死灭族。嫪毐就算成功夺取咸阳,吕不韦所代表的势力和楚系势力以及宗室势力以及效忠秦王的大秦将士,都不可能让嫪毐成功登上王位,更别说统一六国,俯瞰天下。至于赵姬下场更是不值得一点点可惜,自作孽而已,她的权力来自秦王嬴政,如果嫪毐成为大王,她又算得了什么,还能掌控住嫪毐,简直异想天开!

3、嬴政为何不用宗亲

在整个清除嫪毐之乱中,我们看到了赢室宗亲的力量,更见识到了老秦人的血性。在之前的关内侯入咸阳面王时,他就敢硬怼秦王,后又剑逼相邦,并且放出可以更换大王的话语,也可见宗室的势力,虽然渐弱,但还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弱。这些都决定了秦王嬴政亲政后不会重用赢室宗亲,不可能让威胁到自己王权的势力加强。

另一方面,嬴政要统一天下,偌大的天下需要天下的英才共同辅助自己来治理,而像赢室宗亲这种带有排外性质的势力,也不会拥有更多的机会!这也给二世而亡埋下了隐患,当然这是后话,每一个国策都将带来利和弊两方面,就看如何取衡和控制,大家觉得应不应该重用宗室力量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晋国为什么会被世卿以下克上,让韩赵魏完成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晋国是最早实行议政王大臣制度的国家,晋文公建立三军,每一军都有将、佐各一名,这六人便是六卿。此后六卿手握晋国军政大权,并且采用轮流执政的方式。因为六卿是世袭制,除正卿外世卿主要由十几个世族把控,其中便有韩氏、赵氏、魏氏。韩赵魏只是异氏卿族,但他们最后却完成了以下克上,将晋国瓜分。或许很多人还不太清楚

  • 芈启为什么反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昌平君芈启因为在嫪毐之乱中立有首功,因此他成为了吕不韦的继任者,担当秦国相邦。芈启虽然是楚国公子,但他生在秦国、长在秦国,所以算是秦人。加上芈启一直对秦王十分忠心,自然也是得到嬴政的重用。不过芈启伐楚期间却做出了反秦的举动,这令很多人不解,楚国被灭只剩时间问题,芈启为何还要倒戈呢?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

  • 廉颇和李牧是一个时代的人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廉颇和李牧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两个人也还是非常有特色非常有意思的两个人了,那么有人要问了,但是今天有的人对这个廉颇和李牧都非常的感兴趣,话说他们两个是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呢?具体又分别在什么时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廉颇和李牧是一个时代的人,廉颇出生于前327年~逝世于前243年,李

  • 韦贤妃一天105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韦贤妃是开封人,她入宫后先是宋徽宗的侍御,后来在乔贵妃的推荐下,成为宋徽宗嫔妃。不过韦贤妃并不受宠,此后的生活比较平淡,直到金人攻入开封,彻底打破了这份平静。当时宋朝皇室成员大部分都被抓,韦贤妃也被迫成为金人的俘虏,此后的日子是苦不堪言。有传闻称韦贤妃在金国遭到百人糟蹋,但具体真相不明,如果

  • 汉惠帝皇后张嫣为什么到死还是处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汉惠帝刘盈在位期间只立过一位皇后,她就是张嫣。不过他们之间的婚事并非出于爱情,而是两位当事人都无法选择的结果。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应该知晓,张皇后到死都还是处女,那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张嫣和刘盈属于近亲,张嫣是刘盈的外甥女。张嫣出嫁时只有12岁,她的一生过得并不如意,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别人的意愿在活,

  • 沐王府在云南哪里?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沐王府,其实并不是什么藩王的府邸,而是黔国公府。因为在整个明朝期间,沐家人一直掌握着云南地区,从第一代沐英到最后一代沐天波,前后共有18位黔国公,其权势和传承甚至超过了明代很多藩王,老百姓才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当年朱元璋派第一代沐(黔)王(国)爷(公)沐英镇守云南,从此沐氏就在云南扎根了。沐英是

  • 吕布死后方天画戟,赤兔马,貂蝉分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吕布,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猛的武将,刘关张三人合力PK他一人才有胜算,可想战斗力有多强。了解吕布的朋友们都知道,吕布身上有三件宝贝,分别是兵器“方天画戟”,坐骑“赤兔马”以及美人“貂蝉”。那么吕布被刘备坑死之后,吕

  •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有人说,朱瞻基如果不英年早逝,那明朝便不会提早步入衰亡,整个历史将被改写。从朱瞻基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确是一位明君,后人对他的评价在整个明朝皇帝中也是名列前茅。很多人对朱瞻基的死因抱有好奇,不过当时医疗技术有限,根本无人知晓他确切的致命因素,史籍中相关的记载也是比较笼统。后人也只能依据常识和

  • 杨业的父亲杨衮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在民间演义中,杨业父亲杨衮是金刀杨会之子,杨家将先人,他从小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武艺天赋,年纪轻轻就威震中原。后来面对辽军大举进攻,杨衮率领一众兵马成功击退敌人,但他看出刘知远并非是一位明君,因此拒绝了他的封赏。可以说在民间杨衮被当作是民族英雄看待,不过历史上真正的杨衮和演义中的身份大相径庭,他是辽朝大

  • 北宋名臣张齐贤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张齐贤是北宋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他是真正的文武双全,既可以率军抗敌,还能辅佐皇帝处理朝政。在军事、外交、政治三大领域,张齐贤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其才华少有人能比之。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有关张齐贤的故事,希望各位可以了解这样一位人物。实际上宋朝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只是对外战绩实在让人感到恨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