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严虽被贬却一直对诸葛亮抱有期望

李严虽被贬却一直对诸葛亮抱有期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2/1 5:52:48

李严诸葛亮虽然都是托孤大臣,但无论是个人威信还是受认可的程度,诸葛亮均在李严之上。此后诸葛亮将李严贬为庶民,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不过李严被废后,他始终对诸葛亮抱有期待。因为李严知道,他想要东山再起,也只有诸葛亮会将他重新用,所以当他得知诸葛亮去世后,才会因激愤发病,最终不治身亡。可以说李严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的微妙、复杂。

李严和诸葛亮关系

史上最奇怪的对手,莫过于诸葛亮和李严了。诸葛亮完全称得上是李严的最大政敌,就是评价诸葛亮和李严有故共戴天之仇,这句话也不过分。但是诸葛亮死了的时候,哭得最伤心的,却恰好就是李严。而且李严不是假哭,是真哭,没过多久,他就因为悲伤过度,跟着去世了。

那么明明诸葛亮是李严最大的政治对手,为什么诸葛亮去世的时候?李严却偏偏哭得那么伤心呢?

原本李严在刘备的集团里面地位是不高的。一直以来,他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后来刘备在打败了夷陵之战以后,突然格外地重视起李严起来。他把李严提拔成尚书令,让李严到永安去。因为当时刘备驻扎在永安。刘备在那里驻扎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壮志未酬死在那里。刘备在去世之前,进行了所谓的“托孤”。他在这次“托孤”中,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迷惑不解的决定,就是让诸葛亮和李严成为他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作为丞相,负责朝廷事务。李严作为中护军,掌管兵权。

刘备的这个安排后,后人普遍认为,他是为了避免诸葛亮权力独大。不过笔者觉得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李严的资历很浅。前面我们也说了,最先的时候,他在刘备的集团里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而且也没有建立过多大的战功。只不过被刘备火速提拔起来,作为托孤大臣而已。显然,要让他来牵制诸葛亮,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备之所以要重用李严,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刘备担心益州闹事。毕竟刘备对于益州来说,是一个外来户。一旦刘备去世了,益州的地主集团以及原来刘璋的部门,可能会不满刘备而闹事。

事实上,刘备的判断是没错的,确实刘备去世了以后,益州出现了很多闹事的事情。刘备之所以提拔李严,是因为李严本来就是益州人,是益州最具有代表性能够说得起话的人。有他在,各方面要好说话一些。

不过刘备的这种安排,事实上对诸葛亮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刘禅是一个小孩儿,又是一个性格比较软弱的人。当刘备去世以后,对于整个蜀汉来说,应该有一个权势人物出现,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确保蜀国的稳定。而诸葛亮认为,他应该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刘备却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这让诸葛亮感觉被掣肘了。所以,诸葛亮当时必须要进行一个夺权行动,把兵权从李严的手里,转移到自己的手里。

李严对诸葛亮抱有期望

诸葛亮当时的做法,是继续让李严镇守永安。毕竟永安这个地方,是吴国和蜀国交界的地方,是蜀国的大门。所以诸葛亮的这个安排,李严也无话可说。这样一来,平定内部动乱,平定南方,还有后来的北伐工作,李严就不可能再去做了,只能靠诸葛亮亲自上阵。而诸葛亮通过这种亲自上阵,事实上就把李严手中的兵权全部夺了过来。

李严本来和诸葛亮是平起平坐的人,可是最终他却成了一个地方长官。你说他怎么会不愤恨诸葛亮呢?

好在,诸葛亮没想当权臣,他只需要把兵权夺过来就可以了,也没有极力打击李严。后来他在进行北伐的时候,还把李严从永安调过来,一起组织北伐。不过他并没有让李严掌管军队,只让李严负责粮草押运。

这个工作事实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粮草对于整个蜀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李严身上的担子并不轻。但是毕竟他手中没有实权,同时又要做这么艰巨的工作,因此他内心的不满就更深。

李严内心有不满,加上他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所以有一次,他在押运粮草的时候,因为自己没有及时把粮草押运到,就给诸葛亮说粮草不够。这样一来,诸葛亮就不得不撤军了。

但是,当诸葛亮撤军后,李严却又在刘禅的面前冤枉诸葛亮,说本来粮草很充足,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偏偏要撤军。一是就是说诸葛亮劳民伤财。

李严之所以要说这样的话,一来是逃避责任,二来是发泄内心不满,三来也可能是想搞倒诸葛亮。

不过这一次,诸葛亮没有给李严客气,他在刘禅面前,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最终,刘禅严厉处罚了李严,把他的职爵都夺了,让他回去养老了。

由此可见,李严确实和诸葛亮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为什么,诸葛亮去世以后,李严却非常悲痛呢?

这是因为,在李严看来,诸葛亮在世,他还可能得到重用。毕竟诸葛亮就算不满李严,但是从诸葛亮的性格以及他要团结所有人实现朝廷和谐的目的来看,他启用李严的可能性是比较高的。

但是诸葛亮去世以后,一来,李严本身是元老重臣,包括蒋琬费祎董允等人都会很忌惮他,自然不会再用他,二来,李严确实自身的本事也不大,经常误事,还心怀嫉妒。这样的人,谁会用他呢?三来,李严在刘禅的心中名声已经坏了,刘禅也不可能主动用他。

总之,谁都不会再用李严了,李严的前程完全就断了。所以他怎么可能不伤心呢?最终也就忧惧而死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嬴政最喜欢的儿子是扶苏,为何不把扶苏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太子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立了太子并不代表一定能够成为皇帝,但是从国家安定方面来说,太子是能够在皇帝死后继承大业的,万一皇帝死于非命或者来不及交代后事,太子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然而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却始终没有立下太子,即便知道自己将死,也没有明说让谁当太子,只是留下遗诏让扶苏

  • 如何评价李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李斯的评价有一定的争议,可以说秦朝的建立和灭亡都和李斯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是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当然,李斯能够得到嬴政的重用,靠的是真学实才,但他在某些方面的目光还是过于短时,所以最后才会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很多人好奇,李斯为何没有选择站在扶苏这边,而是选择胡亥,这跟他之

  • 吴起变法为何会在楚国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楚国鼎盛时期曾是第一大国,但此后渐渐走衰,最终是被秦国所灭。楚国最强大的时候,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以当时各国的情况来看,想要脱颖而出,就只能实行变法。在战国初期,楚悼王曾任用吴起实行改革,此后楚国国力再次走强,但楚悼王去世后,吴起遭到王室贵族的排挤,最后吴起惨死,也宣告变法就此失败。其实楚国的衰落

  • 秦国真的没有灭掉卫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秦灭六国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但也有人说,秦国最后其实还是少灭了一个国家,那就是卫国,而至于原因,有人说是因为卫国太小,以至于嬴政都没有注意到,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商鞅或者吕不韦的原因才没有灭卫国,但其实不管哪一种说法都站不住脚,那卫国究竟有没有被灭,卫国又是怎么灭亡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 朱允炆活了100多岁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根据史籍上的记载朱允炆最后下落不明,朱棣还动用了不少力量寻找朱允炆,但都无果。民间有一种说法,称朱允炆其实并没有死,而且还活到了100多岁,因为朱允炆选择剃度出家,所以才没有被朱棣找到。不过这种说法还是缺少直接证据,而且朱棣人不傻,不可能不搜寻寺庙这种地方,对于

  • 赵高是想毁掉秦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秦二世胡亥能够继承皇位,全靠赵高一手扶持,为何赵高最后却要杀死胡亥呢?恐怕谁都想不到,一扫六国的大秦最后竟然亡在一个宦官手上,但历史就是如此。如果不是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让长子扶苏继位,那秦朝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至于如此快速的走向灭亡。有人认为,赵高此举就是想毁掉大秦,这个说法不太能站得住脚,赵高只

  • 清朝官员帽上的珠子是什么材质?不同官职的顶珠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清宫剧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了,里面各种不同的官员服饰也都非常的熟悉了。相信很多观察仔细的朋友们会注意到,官员的帽子顶部都有个顶珠,不清楚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这珠可不能随便戴,根据品级不同,有着不同的材质,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吧。九品、八品——黄金清朝九品和八品的小官顶珠材质都是黄金其中九品

  • 朱棣为何要黑晋王?其中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朱棣的对头,那肯定要属他三哥朱棡了。在夺取了江山之后,朱棣还专门欺负了大侄子朱济熺,把三哥不待见的朱济熿送上了晋王宝座,对晋王一系极尽打压。朱棣还修改了史书,让晋王变成了无能、狂暴的废物。可惜的是他并不能修改全部历史资料,否则我们还真被他给骗了。朱棣诋毁三哥最经典的著作就是《奉天靖难记》,这本书

  • 张作霖有航空母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随着我国的国力不断的提高,各种新型武器装备不断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一半,一个个的往外冒。其中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完备的海上打击力量,就要看它们有没有独立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中国航母的历史,远比大家想的要久远。20世纪20年代,张作霖便另辟蹊径,通过引进加改装方式,得到了一艘类似于航空母舰的装备。

  • 宋朝为何能被称之为大一统王朝?四面楚歌,疆域丢失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自从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我国便迎来了首个大一统王超秦朝,同时我国的大一统王朝都以统一华夏故地为衡量标准。在对于中国历史朝代的叙述中,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唐宋元明清”。这句顺口溜中,明确把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跟其他大一统王朝划分在一起。但是宋朝到底是不是大一统王朝呢?宋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