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什么敢吊唁周瑜

诸葛亮为什么敢吊唁周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1/25 20:55:52

诸葛亮吊孝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在演义里,周瑜算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要知道周瑜可是东吴的二号人物,他的离世对于孙权和整个东吴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那诸葛亮为什么还敢前去吊唁周瑜呢?实际上诸葛亮有这份自信也是经过了仔细的考量,而且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想寻找一些闲士来辅佐刘备。下面就来简单讲讲这段历史,看看这二人之间的精彩故事。

三气周瑜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的故事,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

一气周瑜发生在周瑜和曹仁争夺南郡时。周瑜辛辛苦苦击败曹仁,结果最后却让诸葛亮捡了便宜,占领了南郡,周瑜对此气愤不已。

二气周瑜发生在周瑜使美人计骗刘备时。周瑜计划将孙尚香嫁给刘备,让刘备来到东吴,就地软禁,然后趁机夺取荆州。不过刘备魅力大,竟然让孙尚香爱上了他,自愿护送他离开了。周瑜发现刘备逃走,领兵来追,结果被诸葛亮击败,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发生在周瑜借道取荆州时。周瑜假借进攻西川,实际上是挥兵进攻荆州,结果反而被诸葛亮包围,计谋又被识破,周瑜大怒,气倒在船上。

而这三气周瑜之后,周瑜旧伤复发,最终一命呜呼了。

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为何诸葛亮还敢过江吊唁?

诸葛亮并非一人前往

赤壁之战,东吴虽然击败了曹操,暂时缓解了曹操对东吴的威胁。但是曹操并不甘心失败,一直在厉兵秣马,对东吴虎视眈眈,所以东吴一直都不敢掉以轻心,一直和刘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就算刘备不归还荆州,东吴也不敢翻脸。

因为一旦把刘备这个唯一的盟友给逼到了曹操那方,东吴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曹操和刘备的联手一击的。所以就算诸葛亮前去吊唁周瑜,东吴众人最多给他点脸色看,是万万不敢动手伤害诸葛亮的。

诸葛亮过江前往吊唁周瑜,带了五百士兵,还带了一个超级猛将赵云!自长坂坡之战后,赵云的名声已经是响彻了天下,他在东吴众将心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当时赵云护送诸葛亮前去,东吴一些将领还想给诸葛亮一点颜色,结果看到赵云后,立马收起手来,不敢有丝毫越线行为。

演义原文:孔明径至柴桑,人报鲁肃“刘皇叔遣孔明来,与周都督吊丧。”肃乃接入相见,礼毕。周瑜部将皆欲杀之,因见子龙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要说赵云也真的是厉害,一人往那里一站,就震慑得东吴众将不敢动手了。

化险为夷

在演义中,周瑜的死是和诸葛亮有关的,至少东吴众将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对诸葛亮的仇恨是非常大的。不过诸葛亮并不担心,他做事都是比较自信、有分寸的,他认为此次前往吊唁周瑜,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化解危机。而事实上,诸葛亮真的不是一般人,当发现东吴众人的怒气之后,他上演了一出好戏,成功的化险为夷。

演义原文: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上而读祭文……孔明祭毕,伏地而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三军众将皆自言曰:“人尽道公谨与孔明不睦,观此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伤感,自思曰:“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因此再三敬劝孔明。

诸葛亮在吊唁周瑜的过程中,祭文写得非常有文采,而且表现得对周瑜非常惋惜,甚至直接痛哭流涕,惹得东吴众人都以为诸葛亮是真心佩服周瑜,并没有加害周瑜之意,一切都是因为周瑜心胸太过于狭窄,曲解了诸葛亮的意思。从众人的表现来看,诸葛亮成功博得了他们的同情,成功的化敌为友了。要是周瑜泉下有知,估计会被气得跳起来。

真正目的

诸葛亮在来吊唁周瑜前,刘备曾经劝阻过他,说东吴众人肯定是怀有敌意的,让诸葛亮别去,然而诸葛亮坚持前往,而且他还想去为刘备拉拢一位大才,而这个大才,正是庞统

诸葛亮给庞统带来了一封引荐信,他知道庞统高傲,不一定会被孙权重用,所以提前拉拢庞统,而事实上,正是诸葛亮亲自前来,最终成功促使庞统转投刘备。

诸葛亮气死周瑜后,为何还敢过江吊唁?其实主要是因为从大局来看,东吴暂时不敢和刘备翻脸,所以诸葛亮是安全的,而且还与高手赵云护送,可防止万一哪个武将脑抽了,给诸葛亮一刀。除了赵云的贴身护卫,诸葛亮自身也比较自信,他认为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可以化解东吴众人对他的敌意,当然,最终他确实也是成功做到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顺治为何传位康熙?为什么不传福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顺治皇帝,他当上皇帝也是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毕竟豪格与多尔衮的明争暗斗,只要清白人都能看出皇位肯定会在二者之间产生。但谁知最后俩人居然让还是孩童的福临坐上这万人之上的位置。但是好景不长,顺治帝不幸染上疾病,在无药可医的疼痛中逝去,年仅二十四岁。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顺治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三皇子玄烨,

  •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大家一定都有听说过,那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是怎样的吗?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其实“说曹操,曹操到”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当面错过,岂不好笑”,实际上这两句话都各自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典故,只是前一句更

  • 历史上方腊是谁抓住的,真是鲁智深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通过《水浒传》认识的方腊,在小说中方腊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四大寇”之一。不过后来方腊是被鲁智深所擒,但在民间大家一般认为抓住方腊的是武松,因为“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要早于《水浒传》,更加深入人心,在电视剧中方腊也是被武松拿下。不过这些

  • 刘秀称帝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与汉武帝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建立了东汉,汉朝也得到了延续,但不管怎么说,东汉相对来说也算是一个新的政权了,那么原先的那些西汉的宗室们,他们在这个时候,刘秀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宗室都是一股不可忽视又很不好处理的势力,那么刘秀使用的又是什么办法?汉武帝的推恩令可以说是阳谋中极为厉害的一招,那刘秀又是怎么

  • 唐朝为什么频繁发生政变,和早期的玄武门之变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虽然是一个综合实力非常强盛的朝代,但它并非是一个安定的朝代,因为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就发生过七次政变。如此频繁也是给唐朝政权的稳定性带来破坏,毕竟不是每位皇帝都是李世民,有能力把控全局,那唐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政变呢?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正是因为他开了个不好的头,所以才会招来

  • 天可汗是唐朝的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朝,相信大家都很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中最强盛,最开放的朝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也被认定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明,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当时,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仅是得道了来自本国天下百姓的支持与爱戴,同时也受到了周边各部各民族的拥护,被尊称为“天可汗”,意思就是&

  • 大礼议事件一共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帝继承皇位,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一个元素非常重要,那就是皇位继承的正统性。而在明朝嘉靖皇帝时期,还曾经因为这件事情引发过一次“大礼议事件”,就是针对于正统的一次长达三年的争论,而这一次争论,也导致了不少人的死亡,究竟这件事情是

  • 姜维如何击杀郭淮和徐质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演义中,郭淮曾多次和蜀军交战,并且战绩出色。不过有一次姜维率军将司马昭困于铁笼山,此时郭淮带领魏军杀入,和司马昭里应外合,从而击败姜维。此后郭淮决定乘胜追击,结果却被姜维反杀。不过正史上,郭淮并不是这样死的,他于255年病逝,死后被追赠大将军。演义里为了突出姜维,才设计让郭淮死于他的手上,如果双方

  • 唐懿宗之后谁继位?为何加速了唐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唐懿宗李漼,在整个历史上不算是一个特别出名的皇帝,但是在唐朝历史上,却是一个评价不太好的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认为唐懿宗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唐懿宗并不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那他到底是做了什么,才导致了唐朝更快的灭亡呢?唐懿宗之后的皇帝又是谁,他对于唐懿宗的作为有没有进行什么补救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

  • 刘禅在位41年,为何不替刘备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也是很长的,长达四十多年,最终投降,成了司马昭的阶下囚。不过刘禅在位这么长的时间,他为何始终没有要去替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刘备,为他复仇呢?刘备的死和东吴孙权也是有莫大的关系的,刘禅为何始终没有与孙权对立?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