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在位41年,为何不替刘备报仇?

刘禅在位41年,为何不替刘备报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4/1/23 0:30:30

刘禅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也是很长的,长达四十多年,最终投降,成了司马昭的阶下囚。不过刘禅在位这么长的时间,他为何始终没有要去替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刘备,为他复仇呢?刘备的死和东吴孙权也是有莫大的关系的,刘禅为何始终没有与孙权对立?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汉时期,为官者非常重视孝道,甚至还一度成为了朝廷内提拔官员的主要指标之一,刚入仕的官员也有"孝廉"一称。所以能看见东汉末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遇害,随后曹操便以为父报仇的借口进攻徐州,甚至多次在徐州屠城,但很多人觉得这都是正常行为,并没有指责曹操。

作为那个时代另外一个势力的蜀汉,其开国皇帝刘备也因为被东吴击败导致郁郁而终,但新上任的后主刘禅却不为父报仇,再加上他"乐不思蜀"的态度为自己招来了千古骂名。其实这不是刘禅不愿意,而是时代不允许。

1、上位时权力被诸葛亮把持

这件事是刘禅被软禁在洛阳时,趁着酒兴和身边人说的。父亲刘备因为夷陵之战的惨败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把蜀汉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还让自己任诸葛亮为相父,不论什么事都要听相父的话,更加要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对待相父。所以当刘禅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批准设立丞相府,允许丞相开府治事,甚至还把让丞相兼任益州牧,直接把蜀汉的军政大权交给相父诸葛亮。

诸葛亮掌权后的表现极好,当时整个国家实际上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是诸葛亮果断停止战争进行战略收缩。然后对内修生养息,大力发展农桑和贸易,仅仅几年时间就让蜀中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有了足够的税收。后来和东吴调解完毕,因为曹魏势力过于庞大,吴国蜀国再一次结成联盟,这虽然让刘禅非常不舒服,但实际上他干涉不了。

当内部和外部稳定之后,蜀汉再一次开战略攻势,但作战目标并不是东吴,而是曹魏。刘禅曾经问过相父原因,得到的回答就是现如今曹魏的实力最强,也最有压迫性。蜀国吴国以两家人联合起来才能有一线生机,假如各自为战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曹魏逐个击破,到时候连国家可能都要灭亡。

所以在相父的操作下,蜀汉开启了接近时间的北伐战役,期间相父总共领导蜀军六出祁山,曾经也夺取过陇西三郡,为蜀汉拓展了极大的疆域和人口,但因为多方面原因,总是没有好好守住这份战果。直到相父诸葛亮去世之后,国家的军政大权才重新回到自己手里面,但那个时候想要对东吴复仇也没人支持。

2、掌权后吴蜀联盟已经牢固

相父诸葛亮虽然身死,但他留下来的人都秉承他的志愿。比如他的继位者蒋琬,虽然也是荆州人,自己的家族生意也因为荆州沦陷之后被东吴夺走,但他却不想和东吴对立。他任职大司马主政朝廷的几年时间里,多次派遣使者到东吴巩固联盟。东吴也投桃报李,多次和蜀军拟定作战策略,不是让吴军从荆州方向出兵曹魏,牵制魏军主力然后让蜀军从汉中地区攻击曹魏关中;就是让蜀汉出兵上庸地区牵制曹魏襄樊地区的兵力,让吴军北上攻打寿春。虽然计划看似完善但实际上一无所获。

蒋琬之后的继任者是费祎,他的理念对于蒋琬来说更保守。在费祎看来,现在的蜀汉国力太虚弱了,战争只会加重国家的负担。而且上一届蒋琬和东吴的联手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倒不如彻底变为防守策略,以汉中作为屏障进行被动防御,继续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用心经营南中地区,为国家补充足够的人口并提升实力。

等以后曹魏国内出现内乱,届时我国国力已经强大,再派出精兵强将攻略魏国,再一次扛起北伐大旗。费祎的理念得到了朝廷内大多数人的认可,刘禅身为皇帝也不能左右政局,只能同意。

费祎掌权近十年后离世,而他的继任者就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姜维,到了姜维时代,曹魏因为司马家族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直接导致曹魏政局混乱,各地起义不断,姜维也趁机请示刘禅可以北伐。刘禅虽然能力平庸,但也能明显感觉到曹魏的虚弱,于是再一次掀起北伐大旗,开启了为期十余年间姜维主导的北伐战役。

3、东吴在荆州部署大量军队

其实在姜维请示北伐的时候刘禅并不是没有想过东征东吴为父报仇,毕竟曹魏内乱对于蜀汉来说是进攻的机会,同样也可以减轻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减少了这部分的压力之后自然而然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对付东吴,甚至还可以因为出其不意,像当年东吴夺荆州一样再一次把荆州夺回来。但刘禅能想到的事,东吴也已经想到了。

两家人虽然作为盟友,但东吴多次当过反骨仔,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彻底信任蜀汉。在曹魏爆发内乱的时候,孙权就以从荆州北伐的理由,持续调军队增援到荆州地区,几次调动结果就是荆州部署了2万水军和4万步骑兵。单单在南郡、夷陵、公安三个地区就部署了接近3万兵力。这种阵势哪里是要进行北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吴担心蜀汉再一次开启夷陵之战,震中部署是用来防御蜀汉的。与其硬碰硬博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不如先北上拓展领土资源,等回头再收拾东吴。

小结

从刘禅上位到退位的这41年时间的表现来看,他其实也算是知人善用,也善于采纳意见。自己心里对东吴有仇恨不假,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的原因强行左右国家发展,而是赞成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算得上一个明君。

但为何蜀汉最终还是被灭呢,这其实怪不了刘禅,也怪不了当时的大将军姜维或者是其他将领,而是蜀汉和曹魏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被歼灭其实也就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从这一点来看,刘禅其实也是挺悲哀的。毕竟身为一个皇帝却保不住国家,身为一个人子却不能为父报仇,又有人多少人知道他的苦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重茂为什么不算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在唐朝的皇帝世系中,唐少帝李重茂算是被忽略的一位,虽然他曾登上皇位,但却不被承认。唐中宗死后,韦皇后拥立李重茂为帝,不过当时李重茂只有16岁,根本无力亲自处理朝政,所以只能由韦后代为称制。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李隆基便发动政变,将韦后、安乐公主等人诛杀,李重茂的皇位自然也是保不住,他只能主动禅位,继

  • 大汉匈奴百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在公元前201年,韩网信被迫降于匈奴。次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亲征,在白登,如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区,被产于的40万骑兵围困了7个昼夜,最终用计突围了出去。汉惠帝,吕太后忍受冒顿单于挑衅,继承汉高祖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生养。汉文帝、汉景帝时,汉匈边境时有摩擦,但文景之治,大汉国力迅速发展。汉武帝时,马邑之

  • 商汤灭夏是什么之战?并非王朝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商朝取代夏朝与唐灭隋、明灭元等等都没什么区别,简单的说就是王朝更迭,两个王朝之间的较量。但是商朝取代夏朝的真实情况,很有可能并不是王朝更迭这么简单了。商灭夏的过程,因为史料的匮乏,我们很难窥其全貌。只能从《史记·殷本纪》、《孟子·滕文公下》的只言片语中,了解部分信息。在这些史料

  • 最会撩妹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最会撩妹,那绝对算是宋徽宗了,他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若是把宋徽宗放到现在,那绝对是有着各种才艺,能够各种讨妹子欢心的主。宋徽宗在古代琴棋书画茶样样精通,还是汝瓷的开拓者。“徽宗多能,唯不能为君耳。”多能的宋徽宗,撩妹可是他最拿手的。他坐拥后宫佳丽一万

  • 武则天死后,李显为何力排众议将她与李治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我们知道,武则天和李治是合葬在乾陵的,而且武则天也是以李治的皇后的身份安葬的,尽管在此之前,武则天成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但她还是愿意舍弃掉这些身份。但尽管如此,按照规定,武则天死后是不能与李治合葬的,最后力排众议的是李显,他完成了武则天的这个愿望,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

  • 汉中王有什么寓意,刘备为何不称蜀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曹操士气大涨,进而称王。很多网友好奇刘备为何要自称“汉中王”,都说汉中这个地方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刘备占据蜀地,他为何不封“蜀王”呢?实际上汉中王背后还有更加深层的寓意,和蜀王相比其实前者才表明了刘备的决心。蜀地并非刘备集团的

  • 唐朝十五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历史当中,该如何进行区域划分,这个问题成为了很多大一统王朝的难题。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在建立秦朝的时候,选择在天下全面推行郡县制,在此之后,郡县制变成为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区划。汉朝时期,在郡县之上设立了州刺史。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逐渐增多,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

  • 张绣在谁的劝说下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张绣曾给曹操一击重创,差点是将曹操给拿下。原本张绣联合刘表,后来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但张绣从来没有真正服过曹操,此后他心生不满,决定发动突袭,曹昂、典韦等人拼死户主,这才换来曹操一线生机。后来张绣的经历也是极具戏剧性,谁能想到他再次投降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难道张绣就不怕被报复

  • 晚清四大名臣里,为何只有张之洞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清朝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落后腐朽的代名词,但清朝也是经历过发展、没落、中兴等等过程的,而清朝历史上就有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虽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但最为人所认可的还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人了。而这四个人当中,最后也只有张之洞最后得到了善终,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他三人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

  • 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东陵,这里曾经是一块与世隔绝,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在这里埋葬着清朝历代帝后,陵墓被打造的固若金汤,布满机关,堆积了无数价值不菲的珍宝。1928年7月,一伙神秘的盗陵大军兵分两路,一支奔向埋葬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另一支则进入了埋葬乾隆帝的裕陵。在关于谁是真正的盗墓者这一问题上,特别是法庭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