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身边最大的卧底是谁?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刘备身边最大的卧底是谁?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30 更新时间:2024/2/5 7:50:18

卧底这类人,在历史上也并不在少数,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卧底来对人的行动和想法进行监控,必要的时候还会出手。不过在三国时期,似乎就很少听闻有卧底的存在了,但是有些人的行为却还是无法忽视,比如在刘备的身边,就存在一个非常像是卧底一般存在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对于刘备所做的事情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个卧底在刘备身边,为何一直都没有被人发现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赵云被诬陷但刘备并没有相信

话说刘备辛苦半生,终于有了自己的天下,手下能人异士也层出不去,早期有关羽,张飞对他始终不离不弃,后来又招纳了赵云。徐庶临走前又向他推荐了隆中的诸葛亮,刘备不顾身份,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后,从此如久旱逢甘霖,一发不可收拾。

接着又破格提拔了魏延,赤壁之战后,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快速出手拿下了荆南四郡,自此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地盘,站稳了脚跟。后来经鲁肃和诸葛亮推荐,刘备又得到了“凤雏先生”庞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人足可安天下,刘备当时已经有了“卧龙先生”诸葛亮,现在又得到了“凤雏先生”庞统,可以说老天对刘备真的是宠爱有加了。

后来蜀中的刘璋向刘备求救,刘备便和庞统一起率大军入川,后来与刘璋闹翻,因刘备不听庞统建议,一度陷入被动,最后导致庞统身死。庞统死后,诸葛亮率张飞进驻蜀地,最终干掉了刘璋,得到了蜀地的统治权,从此成为了一方霸主。而刘备入川以后,又得到了武将严颜,还有谋士法正等一班文臣武将,队伍更加壮大,也有了与曹操一较高下的实力。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刘备慧眼识人,使得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能臣武将,但是谁能想到,在刘备身边却隐藏着一个最大的内奸!

刘备驻守新野时被曹操攻打,当时刘备兵微将寡,无法与曹操大军抗衡,只得率军撤退,由于百姓不忍离开,刘备便决定带着老百姓一起后撤,可是百姓拖家带口,行动缓慢,这时候此人便建议刘备抛弃百姓,被刘备训了一顿才住口。

但由于行进速度缓慢,还是被曹军赶上了,于是便有了长坂坡之战,在这一战中刘备阵营受曹操大军冲击,被打的四散奔逃溃不成军,刘备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弄丢了。简直如丧家之犬一样狼狈。

赵云本是刘备安排护送两位夫人的,可是这时候夫人不见了,赵云哪能不着急,于是四处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云终于找到了糜夫人,便要带着糜夫人一起冲出去,但糜夫人也不肯连累赵云,于是就把自己的孩子交到赵云手上说:“夫君辛苦半生,只留下这一点骨血,还望将军能够将他带出去交给我夫君,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糜夫人说完这句话便把刘备的儿子阿斗交到赵云手里,自己转身投进了身边的井里。于是赵云推倒了一堵墙盖住井口,算是当做糜夫人的坟墓了,然后带着阿斗一路横冲直撞,还杀了夏侯恩,从他手里抢走了曹操的青釭剑,然后一路冲杀,在曹军阵营中七进七出,终于成功的带着阿斗逃出生天,顺利的交给了刘备。(历史上确实是长坂坡之战中赵云救了阿斗,但七进七出的是三国末期的名将文鸯,罗贯中为了凸显赵云功绩,更本着扬刘抑曹的思想,便把七进七出的桥段给了赵云。)

而在赵云浴血奋战的时候,这个内奸却向刘备说赵云投降了曹操,刘备当然不相信了,还说子龙绝对不会背我而去,原话是这样的:慌乱中,刘备仅率赵云、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奔走间,又遗失了赵云,当时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已经北降曹操,但刘备并未相信,并挥短戟打那个放谣言的人,说“子龙不弃我走也。”

这一战刘备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不仅死了糜夫人,还被曹纯率领的虎豹骑劫走了辎重和两个女儿。但索性整体建制还在,而刘备也没有相信这个人诬陷赵云的话。

2、卧底究竟是谁

后来刘备在汉中称帝,封了五虎上将(历史上是四镇将军,没有赵云,五虎上将里的赵云是罗贯中凑上去的)。并让关羽驻守荆州,总领荆州事务。

公元219年十月,关羽率大军围攻樊城,一路高歌猛进,水淹七军,擒于禁,斩杀庞德,甚至吓得曹操有了迁都的打算。就在这个时候,东吴的吕蒙率军白衣渡江攻破了内部空虚的荆州,关羽腹背受敌,便派人去请救兵,身在上庸的刘封听信了孟达的谗言不肯出兵相救也就算了。而此人当时驻守南郡,是荆州大后方的粮草保障,却在这个时候突然投降了东吴,导致关羽进退无路,最后落得了被杀的悲惨下场。

这个人就是刘备的大舅哥糜芳,糜芳可以说曾经也是与刘备共患难的人,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糜芳散尽家财帮助刘备,曹操曾经封糜芳为彭城相,但糜芳和自己的哥哥糜竺并没有接受封赏,而是继续跟随刘备东奔西走。而关羽和糜芳也是老相识了,糜芳在最关键的时刻为什么要背叛关羽呢?

首先,关羽心高气傲,连东吴的孙权都看不上,当初孙权向关羽给自己的儿子提亲时关羽就曾说过“虎女焉能嫁犬子”,气得孙权差点炸毛。孙权好歹也是一方霸主,关羽连孙权都看不上,更何况是靠关系上位的糜芳呢?平时言语上自然会对他有些轻视。

其次,当时驻守在公安的傅士仁首先投降了东吴,公安可是荆州的军事重地,丢了公安,在形式意义上就等于是丢了荆州,糜芳或许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投降的吧。

最后,只能说糜芳是个靠关系上位的软骨头,纵观糜芳一生,虽然一直跟随刘备,但从未带兵上过战场,荆州之战是糜芳的战场首秀。而且糜芳在跟随刘备之前是个商人,而商人的特点就是唯利是图,之前不惜散尽家财帮助刘备,估计也是看中了刘备是个潜力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我看来以上三点并不足以让糜芳叛变,试想一下,当初糜芳散尽家财,铁了心跟随刘备,连曹操给的高官厚禄都不为所动,一直追随刘备,整整二十年,显然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至于和关羽的关系不好嘛,两个人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了,一起共事了这么久,关二爷什么脾气他糜芳会不知道?

何况糜芳效忠的是刘备,又不是关羽,害死了关羽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其实我觉得吧,糜芳之所以选择投降,还是跟刘备有关,怎么回事呢?

话说当年刘备落魄的时候,糜芳散尽家财帮助刘备东山再起,多大的恩情啊,何况自己的亲姐姐还嫁给了刘备当老婆,可是刘备呢?始终把糜氏兄弟放在一个不足轻重的位置,刘备称帝后给了糜竺最高的官爵,但是却没有实权,说白了就是只有富贵,没有权利。

当然了,糜竺本身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三国志》是这样描述糜竺的“雍容大方,敦厚文雅。但不擅长谋略。”看吧,糜竺不擅长谋略,为人敦厚,文雅大方,刘备给他这样的安排说白了就是让他安享晚年了。

但是糜芳不一样啊,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而你刘备却二十年不给他实权,糜芳心里自然有很多不满了,而且荆州这一战竟是糜芳在历史上唯一的一战,可以说是百战百败了!而投降东吴以后,孙权不但没有对他有所猜疑,还给了他军队,让他带兵去征讨敌国,如果糜芳没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孙权为什么要对他委以重任?咋滴,孙权脑子进水了吗?

3、糜芳是什么结局

据说糜芳还是一位饱读兵书的人,对兵法有一定的研究,就是这样一位有一定才华的将军,跟随刘备二十年却得不到重用,没有任何的征战记录,换作是谁,他能不憋屈啊?

可能是刘备害怕糜氏兄弟做大,危协到自己吧,要知道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中,每一次动乱似乎都离不开外戚的兴风作浪,刘备又以汉室后裔自居,自然也会留意这些弊病。

糜芳跟随刘备这么多年,或许也看透了刘备的心思,也看淡了当初的理想,但是糜芳不死心啊,论家产,糜芳家大业大,早已经富可敌国了,论官职,刘备只给了他一个太守,不比当初曹操封的彭城相大多少,这和自己当初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完全不符,所以吕蒙攻打荆州时,索性就投降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关羽在发动樊城之战时,驻守在南郡的糜芳因为喝醉了酒,导致失火,烧掉了不少粮草军械,由于当时关羽急着北伐,就没有责罚糜芳,但是糜芳认为,关羽北伐回来一定免不了重罚,搞不好还可能丢了性命,糜芳自然是害怕关羽的。

而后来镇守公安的傅士仁先投降了东吴,糜芳便随波逐流跟着投降了,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糜芳最终还是坑害了关羽,背上了叛徒的骂名。说他是刘备身边的内奸也不为过。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赤兔马巅峰期助关羽立奇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被认为是三国第一坐骑。据说赤兔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乃马中王者。赤兔马原先为吕布所有,等吕布死后,曹操是将此马赠与关羽。当时正处赤兔马的巅峰期,关羽和赤兔并肩作战,立有不少功劳。可能一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马身上,不过赤兔的名声,不比某些三国

  •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朱升为何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朱升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谋臣,最为出名的就是他向朱元璋提出来的九个字的非常重要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虽然只有九个字,非常简单,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却非常的重要,直接影响到了朱元璋后来当皇帝的过程。而作为开国功臣之一的朱升,却和其他很多功臣的结局大不一样。朱升不仅

  • 汉武帝四子刘胥为什么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胥是汉武帝第四子,刘旦同母弟。据记载,刘胥身体壮硕,力大无穷,能和猛兽搏斗。不过刘据死后,汉武帝并没有立刘胥为太子,等汉昭帝继位后,刘胥逐渐觊觎皇位,曾请女巫李女须诅咒汉昭帝。到了汉宣帝时期,刘胥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帝梦,但诅咒一事已被察觉,刘胥赶忙将巫师以及知晓此事的二十多人全部毒死。不过汉宣帝

  • 齐泰和黄子澄结局如何,他们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登基后,决定实行削藩,他命齐泰和黄子澄共同制定削藩策略。结果削藩非但没成功,还让建文帝丢了皇位,最后是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直接攻入京城取代了建文帝的位置。有人问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还是忠臣,其实他们削藩本无错,但错就错在,没有把握好分寸,所以藩王才会动了异心。而且朝廷明明是兵力占优的一方,

  • 靖康之耻宋徽宗真的很惨吗?其实可能没那么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一直都认为,靖康之耻作为宋朝历史上一件非常屈辱的事情,当时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虏,那么他们被掳走之后,自然是过的非常悲惨,金人对宋朝皇室还有当时的文武大臣自然是百般羞辱,也因此这件事情才被称为是“耻”。不过徽钦二帝在金国真的就过的是非常糟糕的阶下囚的生活吗?宋徽宗真的

  •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却推崇李广贬低卫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李广、卫青还有霍去病,都是西汉时期的大将,他们三人也都与匈奴对抗过。而且李广号称飞将军,还留下了射石搏虎的美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最开始也是因为李广而诞生的。不过要说到功绩的话,李广还是比卫青霍去病要逊色了一些,但是为什么在后世的很多人眼中,卫霍二人却比不上李广,他们推崇李广却贬低卫青霍去病呢?他们

  •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有多少?刘备真有七十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而言,很多人都会将夷陵之战看作是又一次三国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而且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也有不少人认为,刘备发动了七十万大军,最终却全军覆没,这可实在是损失惨重。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兵力,并不足以作为实际参考,毕竟在书中,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百万人参与战争,这种规模很显然并不符合当

  • 曹操雄才大略兵力强盛,为何汉中之战却打不过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作为刘备和曹操之间的一次战役,意义还是非常大的。汉中之战刘备的胜利,使得他最终赢得了汉中的所有权,也促进了他后来称王。不过刘备和曹操两个人,其实如果要从能力上来看,还是曹操更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当时的兵力也是曹操更加强盛,曹操又有那么多的优势,为什么最终却还是败给了刘备呢?曹操在汉中之战打不过

  • 夏侯惇勇武未必输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关羽就好比战神一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庞德、擒于禁,有关关羽的事迹几乎都是经典。关羽被曹操擒获后,始终不愿归降曹操,后来得知刘备下落,关羽千里走丹骑,一路连闯五关,斩杀了六员大将。最后关羽面对夏侯惇,势如破竹的他却放了夏侯惇一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夏侯惇可不是一般

  • 胡惟庸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胡惟庸案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大的案子,不过朱元璋却凭借此案,前后杀了3万多人,才使得胡惟庸案成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朱元璋称胡惟庸及其朋党有谋反之嫌,于是将他们全部处死。这也使得胡惟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朱元璋此后彻底废除了丞相制,使得皇帝的权利来到顶峰。所以胡惟庸案绝不是审判胡惟庸一人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