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却推崇李广贬低卫霍?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却推崇李广贬低卫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06 更新时间:2024/2/5 7:17:06

李广卫青还有霍去病,都是西汉时期的大将,他们三人也都与匈奴对抗过。而且李广号称飞将军,还留下了射石搏虎的美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最开始也是因为李广而诞生的。不过要说到功绩的话,李广还是比卫青霍去病要逊色了一些,但是为什么在后世的很多人眼中,卫霍二人却比不上李广,他们推崇李广却贬低卫青霍去病呢?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以至于后世人会对他们有这样的不同的看法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抵不过的功绩

李广、卫青和霍去病三人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在三人中,李广最年长,霍去病年纪最小。

相比卫、霍二人,李广成为武将是有家学渊源在其中的。战国末期击败燕国太子丹李信,就是李家的先祖之一,而李家世代也以武学传家,其中箭术尤甚。作为李家子孙,李广的箭术也是数一数二的,《史记·李将军列传》就说他,“用善骑射”。而卫、霍二人任武官则是因为身世地位低下和后来成为外戚的原因。

虽然,李广从小习武,又有家学渊源,但卫、霍二人的武艺也不在他之下。在功绩方面,李广虽然是三朝元老,但却比不过后来居上的卫青和霍去病。

公元前129年,匈奴大举南侵,汉武帝分派四路人马迎击。其中,卫青和李广分别率领了一路人马。李广带领士兵从雁门出发,打算击退匈奴。谁曾想,他们不仅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反而被人多势众的匈奴打得七零八落,身为将军的李广更是被生生活捉。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被擒的李广只得假装死亡,蒙骗敌军,趁匈奴迷惑不注意时骑马逃走。然而,李广虽然逃离了匈奴的营寨回到汉,却不得不面对战败被擒,将士因他指挥不力而死伤众多的惩罚。朝廷判他“当斩,赎为庶人”。

反观卫青,这次战役虽然是他第一次带领这么多士兵,第一次上战场,但他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在一起被派出的四路人马中,只有卫青这一支大获全胜,给匈奴以迎头痛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相比被贬为庶人的李广,卫青则被封为关内侯。

而霍去病的功绩则更不用多说,年纪轻轻地他第一次出征就斩杀匈奴贵族高官甚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言,“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

不仅如此,相比兢兢业业为汉朝征战几十年的李广,霍去病仅凭十几二十岁的稚龄,花费几年时间就令匈奴失掉了大片土地,退守漠北,不敢来犯。

总的来说,相比卫青和霍去病,李广虽然为汉朝据守边塞多年,击退匈奴多次,但他的功绩确实比不上卫、霍二人。那为何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2、屡被怀念的原因

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后世诗人在诗中提及李广比提及卫、霍二人多,相反,他们的诗中不乏这二人的身影,只是比较起来,他们对于李广的慨叹和感触总是更深一些。

王昌龄的《出塞》感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的《燕歌行》写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严武的《军城早秋》中说,“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这些诗句,无一不表达着后人对李广的敬佩与赞叹,刻画出他的英姿与情态。而纪念卫、霍二人的诗句多是点到即止,引述他们的事迹,如“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霍嫖姚”等。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比起卫、霍二人因功获封,顺心顺意的人生,李广要悲惨许多。

他为大汉半生戎马,征战无数,但人生却大起大落,虽然也做官,但并未封侯拜相。他荣耀过,也落魄过,他做过太守,也被贬为庶人过,他有因战功而被嘉奖的时候,也有因失败而被贬斥的时候。而最终,他满腔的报国之情无处安放,甚至在大漠中迷路,没有参加战斗还要被论罪。为此,操劳半生的他因羞愤而自刎。

两相对比,李广的人生经历更容易引发世人的感慨,也更容易引起郁郁不得志、有才无伯乐、不被重用的后世诗人共鸣。故而,后世对于李广的感慨于怀念更深重一些。

3、李广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

汉军出塞后,卫青捉到匈奴兵,知道了单于驻地,就自带精兵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迂回绕远,而且缺乏水草,势必不能并队行进。

李广就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与匈奴对阵的一次机会,我愿做前锋,先与单于决战。”卫青曾暗中受到汉武帝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与单于对阵,恐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

当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卫青出征,卫青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李广调开。李广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卫青改调令,卫青不答应,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

李广不向卫青告辞就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路,结果落在卫青之后,卫青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卫青没能活捉单于只好收兵。卫青南行渡过沙漠,才遇到李广与赵食其的军队。李广谒见大将军后回自己军中。

卫青派长史送给李广干粮和酒,顺便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情况,卫青要给汉武帝上书报告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卫青派长史急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道路,我现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到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李广否,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有多少?刘备真有七十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而言,很多人都会将夷陵之战看作是又一次三国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而且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也有不少人认为,刘备发动了七十万大军,最终却全军覆没,这可实在是损失惨重。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兵力,并不足以作为实际参考,毕竟在书中,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百万人参与战争,这种规模很显然并不符合当

  • 曹操雄才大略兵力强盛,为何汉中之战却打不过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作为刘备和曹操之间的一次战役,意义还是非常大的。汉中之战刘备的胜利,使得他最终赢得了汉中的所有权,也促进了他后来称王。不过刘备和曹操两个人,其实如果要从能力上来看,还是曹操更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当时的兵力也是曹操更加强盛,曹操又有那么多的优势,为什么最终却还是败给了刘备呢?曹操在汉中之战打不过

  • 夏侯惇勇武未必输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关羽就好比战神一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庞德、擒于禁,有关关羽的事迹几乎都是经典。关羽被曹操擒获后,始终不愿归降曹操,后来得知刘备下落,关羽千里走丹骑,一路连闯五关,斩杀了六员大将。最后关羽面对夏侯惇,势如破竹的他却放了夏侯惇一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夏侯惇可不是一般

  • 胡惟庸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胡惟庸案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大的案子,不过朱元璋却凭借此案,前后杀了3万多人,才使得胡惟庸案成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朱元璋称胡惟庸及其朋党有谋反之嫌,于是将他们全部处死。这也使得胡惟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朱元璋此后彻底废除了丞相制,使得皇帝的权利来到顶峰。所以胡惟庸案绝不是审判胡惟庸一人这么

  • 春秋战国典故故事40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500多年间,虽然全国处于分裂状态,但却出现了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使得当时的学术氛围十分高涨,所以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孔子、老子、孟子等。到了战国末期,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首次完成了统一大业。这百年间发生了无数值得记

  • 夺门之变怎没没人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的清早,此时的明景帝朱祁钰还迷迷糊糊的躺在病榻之上,突然间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钟鼓声。朱祁钰猛然惊坐起来,狐疑的问身边的宫女:“是于谦来了吗?”正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了,向朱祁钰汇报:“不好了!不好了!太上皇,太上皇复辟了。&rdqu

  • 曹丕称帝后非但没有为难曹植,还多次包容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曹丕和曹植的嗣子之争,最后是由曹丕胜出。其实他们之间的胜者未来注定会坐上皇位,因为曹操已经替他们把路铺好了。虽然曹植文采出众,但综合能力还是曹丕更强。在世人眼里,曹丕称帝后肯定会处处刁难曹植,想将他除掉,《七步诗》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不过曹丕明着逼迫曹植,并不像他的处事风格,这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

  • 不管是雍正还是乾隆,为何都不敢重用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岳钟琪是清朝时期的一员名将,也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身为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还是非常厉害的。只不过,岳钟琪在雍正和乾隆两个时期,都没有得到重用,这又是为什么呢?岳钟琪能力并不差,却得不到重用,那么原因自然和他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雍正和乾隆都没有重用岳钟

  •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和朱元璋都是起义军领袖,而且他们都推翻了上一个统治的朝代。不过朱元璋建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明朝,李自成入住京城没多久,就被多尔衮击败,此后只能在河南、陕西等地对抗清军,为什么李自成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呢?当然,朱元璋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奇迹当然不好复制。不过李自成是有这个机会的,他到底哪一步

  • 雍正皇帝有没有篡改康熙遗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立嗣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对于皇帝来说立嗣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天下太平,还有朝代的寿命。不过让康熙皇帝选择继承人这件事实在太过头疼,按照惯例,直接立长子就行了,也不会有那么多麻烦。偏偏康熙长子没这个能力,所以太子位一让出,其他皇子自然转化成争斗形势,而且康熙孩子众多,所以才会变成九子夺嫡的紧张局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