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吗?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66 更新时间:2023/12/9 18:35:38

很多看过一些清朝剧的人应该都知道清朝的一些著名的人物i,比如有孝庄皇太后、多尔衮等等。而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是存在一些私情的,只是这些事情虽然传的很多,却始终带有一种野史不可考的意思。而当时多尔衮权势也是非常大的,只是为何这种情况下的多尔衮却并没有选择称帝呢?多尔衮没有当皇帝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难道真的和孝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多尔衮不称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爱江山更爱美人

虽然后来多尔衮死后的结局并不好,但他和张居正一样,生前都是享尽人间富贵的。

作为一个男人,不但娶了前任皇帝的老婆,还娶了现任皇帝的妈。更令人羡慕的是,即便是皇帝也要恭恭敬敬地喊他一句“爹”。在满人入关的八旗劲旅中,多尔衮自己手里就占有三旗。

对于明朝的灭亡,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戏言,那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我坚信,能相信这个故事的人既低俗又无知。作为一代大将军,吴三桂的格局即不会那么低,也不会为一个女人拿几十万人的身家性命去赌气。

而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福临还幼小的情况下,面对无数人的支持和纵容,他为什么不称帝呢?在电视剧里说,这是因为大玉儿孝庄的控制。

孝庄这个女人,14岁如宫,嫁给了比自己大三四十岁的姑父和姐夫。作为蒙古贵族出身的孝庄不但天生丽质,而且有着惊人的政治头脑。在自己丈夫死后,她眼看刚刚入关不久的大清就要内部瓦解,她做出了一切的妥协。

作为皇帝的女人,孝庄曾靠着自身特有的女性魅力,通宵达旦地睡服了明朝旧臣,为后来清朝的组织结构和重大国策搞定了一个制度奠基人。同样,在面对多尔衮的司马昭之心时,孝庄也选择了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毫不保留地屈服给了多尔衮。

但作为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软硬兼施,一靠自己飘香万里的石榴裙,二靠争斗力超强的娘家人。在一打一拉之间,多尔衮最终还是被孝庄给征服了。但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后、太皇太后,在死前决意不让自己的遗体埋入皇陵,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2、多尔衮不敢称帝的外部因素

作为三旗旗主和进军中原的虎狼之帅,多尔衮是有资格和能力成为君王的,但和他一样有能力和资格的不止他一个。

顺治刚上台之初,刚刚成立不久的清朝危机四伏。如果这个时候因为皇位之争而闹得内部分裂,那么,整个大清都可能被敌人趁机赶出中原,甚至彻底铲除。此时,无论是以孝庄为代表的蒙古势力,还是以多尔衮、铁帽子王爷为代表的其他旗主,他们都各怀鬼胎。

这个时候,让一个还是孩子的人来当皇帝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无论是先前的“八王议政”,还是后来的摄政王制度,都是清朝内部贵族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至于后来顺治的出家或暴毙,有人说,这很可能这个小家伙不想当傀儡了,是各方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至于凶手是谁,有人说是孝庄,有人说是其他野心家……

关于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的男女私情,这在满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事。很多人并不知道,满族女人不裹脚,地位很高,被称为姑奶奶,那可不是虚的。另外,满人内部也根本就不推崇三从四德和贞节牌坊那套虚伪和毒害女人的玩意。谁创造出来的东西,让谁自己去买单吧!

最后作者想说的是,不是多尔衮不想当皇帝,而是他真的不敢造次!

3、多尔衮的结局

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接着,当权者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分别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勋,几乎句句在理,但被济尔哈朗骂了个狗血喷头,流放宁古塔充军。迟至一百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如此铁案又再度被翻了过来。到此时,有清一代对多尔衮的评价算有了定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大明为什么守不住辽东?真是自己断送了有利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和清朝交界的时期,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而在后世人眼中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就是发生在辽东的战役。明朝明明可以说是举国之力都在支援辽东,然而却还是无法阻挡清兵的铁骑,自此之后清兵更是势不可挡,直到攻下明朝,建立起了清朝。但为什么明朝当时会守不住辽东?当真是自己把所有的有利条件都断送了吗?辽东失守的原因

  • 十大贤后为什么没有卫子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历史上的十大贤后还是非常知名的,但是但是大家估计也发现了,这十大贤后里面非常有争议的,为何这么说大家可以看看,那就是这十大贤后里面并没有什么这个卫子夫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卫子夫在真正的历史上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贤后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历史上的十大贤后分

  • 为什么说西汉始于蛇亡于莽,西汉被谁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总共有400多年时间,但中间经历了王莽篡汉,导致有了西汉、东汉之分。西汉共有210年的历史,有一句话叫做“西汉始于蛇,亡于莽”,这其中的含义了解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陌生。那今天就准备趁此机会更各位讲讲,西汉和蛇到底有什么关系。其实蛇跟“莽”会让人感觉

  • 庞统能否帮助刘备不失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有庞统和诸葛亮的辅佐,刘备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可是后来庞统意外身亡,刘备失去了一位核心成员。虽然刘备成功拿下汉中,其势力达到顶峰,但此后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失守、夷陵之战大败,这些事件的发生,让蜀国国力迅速走向衰退。如果庞统还活着的话,他能不能帮助刘备守住荆州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

  • 刘邦明知自己死后戚夫人会遭报复,为何不立她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惨遭吕雉的毒手,最终也是死的很惨,这件事情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了解的,戚夫人被做成的“人彘”可以说是非常骇人听闻的,刘盈看到之后也是非常震惊,因此郁郁寡欢而死,可见究竟有多可怕。然而在刘邦还没死的时候,他明明已经预料到,自己死后吕雉不会放过戚夫人的,为什么他不直接把戚夫人

  • 扶苏为什么自刎,他是被谁逼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自刎似乎令不少人感到难以理解,他明明手握重兵,为什么没有选择起兵反抗呢?或许这便是扶苏的弱点之一。因为触怒秦始皇,扶苏被派到上郡,和蒙括一起修筑长城。此后秦始皇突然病逝,他的遗诏遭到赵高的篡改,最后是把继承人扶苏活活逼死。扶苏看似是被赵高等人害死,实际上秦始皇也需附上一定责任,在这件事上秦始皇做

  • 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把兵权给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宋太祖赵匡胤用了一种还算是比较温和的方式,让当初手握兵权的人都把兵权交了出来,毕竟功臣手中的权力如果太大的话,任何时候对皇帝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威胁。不过不管是什么时候,总需要人来带兵打仗,原本功臣的兵权回到赵匡胤手里之后,他自己又不能每

  • 郭圣通几个儿子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郭圣通想必大家也应该是知道的,他和刘秀之间的感情啊,话说是这个政治联姻了,所以说还是比较尴尬的,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郭圣通和刘秀的感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其实小编想说,如果不是真的话,那这前前后后的几个儿子又是怎么来的哦,所以还是有感情的,那么又有人问了,这个郭圣通的几个儿子最后的命运如何呢,也就

  • 唐朝巡狩礼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巡狩”一词在多部古籍中都有出现,是古代君王的礼仪制度之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这句话出自《孟子》,我们大致可以把巡狩理解为天子视察邦国州郡,早期属于军礼之一。到了唐朝则是变成吉礼,成为以礼治国的典范,算是把这个礼仪逐渐趋于完善,

  • 邬思道怎么知道叛军主力在法轮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一部《雍正王朝》让大家认识了邬思道这个人物,邬思道心思缜密,是雍正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剧中有一幕展现出了邬思道惊人的智慧,年羹尧奉命在西北剿灭叛军,但迟迟完不成任务,朝廷只能不断往前线输送军费。邬思道应该已经猜到其中必有蹊跷,他直接点破叛军藏在法轮寺,助年羹尧一举消灭叛军。那邬思道是怎么知道叛军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