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圣通几个儿子的命运如何?

郭圣通几个儿子的命运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88 更新时间:2024/1/1 13:32:31

说到这个郭圣通想必大家也应该是知道的,他和刘秀之间的感情啊,话说是这个政治联姻了,所以说还是比较尴尬的,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郭圣通和刘秀的感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其实小编想说,如果不是真的话,那这前前后后的几个儿子又是怎么来的哦,所以还是有感情的,那么又有人问了,这个郭圣通的几个儿子最后的命运如何呢,也就是这个结局又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圣通,东汉光武帝第一任皇后,她能被立为皇后完全就是刘秀与真定王室之间的一场政治交易。当时东汉初立,刘秀本想立“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的阴丽华为后,可是因此时东汉四周强敌环伺,内部又有人怀有异心,政权并不稳定,刘秀急需拉拢身边的实权派,而这之中尤以郭圣通的娘家最需刘秀的拉拢,于是刘秀为了大汉的江山,他只得立郭氏为后。

当然,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政治交易,刘秀的心中始终只有阴丽华,所以等东汉政权稳固之时,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就以郭圣通“行事有吕霍之风,不可以托以幼孤,恭承大位”为由将其废去后位,封为中山国太后,迁居北宫,同年阴丽华被立为后。

建武二十八年(52年),郭圣通因病去世,入葬于邙山北陵。死前,郭圣通一共生有五子,分别是皇长子东海恭王刘彊、皇次子沛献王刘辅、皇五子济南安王刘康、皇七子阜陵质王刘延和皇十子中山简王刘焉

1、皇长子东海恭王刘彊

刘疆本为东汉开国太子,建武二年(26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刘疆这人虽无大才,但却很聪明,知道审时度势,建武十七年(41年),其母郭氏被废,阴丽华被立为皇后,所以刘疆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他由嫡长子变成了庶长子,再加上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并不太喜欢他,而是喜欢阴丽华所生之子刘庄

因此,此时的刘疆很聪明的主动提出“引愆退身”,两年后在刘秀“《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的诏书下,刘疆失太子之位,封东海王。

可以说正是因为刘疆自己的主动退出,所以之后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皆待之不薄。在刘疆初封东海王的时候,刘秀就特许刘彊兼食富庶之地鲁郡,并以鲁为国都,一人获封两国,合二十九县,这等恩宠可谓是无比丰厚。之后刘庄登基,刘疆也被厚待,最终也是得以安享荣华富贵,直至善终。

2、皇次子沛献王刘辅

刘辅,郭圣通次子。建武十五年(公元40年),受封右翊公,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郭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因此刘辅被封中山王,食常山郡。建武二十年(公元45年),刘辅改封沛王,不久刘辅因被宠臣寿光侯刘鲤(更始帝刘玄之子)擅杀刘盆子之兄故式侯刘恭而牵连,被刘秀关到牢房三天后才被放出。

此后,在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3年),刘辅前往封地。在封地,刘辅因谨慎有节,爱民如子,因此深受封地百姓的尊敬,时称“贤王”。同时在封地期间,刘辅从不干预中央政府之事,只在封地安心讲解经书,及修书,其中较有名的《五经论》就是他编著的。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六月,刘辅去世。

3、皇五子济南安王刘康

刘康,建武十五年(40年)封为济南公,建武十七年(42年)进封济南王,建武三十年(55年),刘秀将平原郡的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丘六县增加为刘康的食邑。

刘康人不同于他的两位哥哥。在封地期间,刘康是胡作非为,不守法度,肆意剥削百姓,因此在明帝时期,就有官员上书告刘康招来州郡奸猾之徒渔阳颜忠、刘子产等,谋议不轨。只是因明帝顾念他是自己的兄弟,所以并未深究,只是削除他祝阿、隰阴、东朝阳、安德、西平昌五县的食邑。

当然此后刘康并未因这次惩罚而改过,相反是变本加厉。此后刘康就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养奴婢至一千四百人,厩中养马一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奢侈恣欲,游观也无节制,其封地的百姓是被他弄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但是因他始终是皇族中人,所以并未受到什么惩罚,是继续安心的做他的诸侯王,直至去世。

4、皇七子阜陵质王刘延

刘延,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被封为淮阳公,十七年(公元41年)进爵为淮阳王。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刘秀将汝南郡的长平、西华、新阳、扶乐四县增加为刘延的封地。

同刘康一样,刘延也是一个不守法度之人,性格更是骄傲奢侈。在明帝永平年间,就有官员上书弹劾刘延与爱姬谢氏胞兄谢弇以及姐姐馆陶公主夫婿驸马都尉韩光招纳奸诈狡猾之人,意欲谋反,后来明帝查证属实,韩光、谢弇等人皆被诛杀。而刘康因是皇室中人,所以并未收到严重的惩罚,明帝只是将他迁徙为阜陵王,食邑两个县。

可刘延被宽恕后,并未悔改,相反因被徙封,他心生怨恨,反而再次欲谋造反。此后章帝查证属实,遂下诏“贬爵为阜陵侯,食一县”,同时让一人去专门监护阜陵国,不得让刘延与官吏接触。章和元年(公元87年),章帝驾幸九江郡,在看到刘延的窘迫后,怜悯刘延,于是再次下诏“今复侯为阜陵王,增封四县,并前为五县”,同时加赐钱千万,布万匹,并将寿春赐予他为国都。二年后,刘延去世。

5、皇十子中山简王刘焉

刘焉,建武十五年封左翊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王,建武三十年,徒封中山王。永平十五年,刘焉因擅自杀害宠妾,被国相上报,明帝削安险县。章宗元和时期,安险县被归还于刘焉。永元二年刘焉因病去世。

总得说郭圣通的五个儿子结局都不错,虽然有几个儿子都涉嫌造反,但都因明帝、章帝的仁慈得以幸免于难,即使是刘延,他曾数次预谋造反,但章帝都顾念亲情,未对其严惩。只能说郭圣通的五个儿子生在了一个准确的时代,此时东汉的第二任、第三任皇帝皆是仁义之君,皆是重情重义之人,如此他们才能逃过一次又一次的惩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巡狩礼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巡狩”一词在多部古籍中都有出现,是古代君王的礼仪制度之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这句话出自《孟子》,我们大致可以把巡狩理解为天子视察邦国州郡,早期属于军礼之一。到了唐朝则是变成吉礼,成为以礼治国的典范,算是把这个礼仪逐渐趋于完善,

  • 邬思道怎么知道叛军主力在法轮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一部《雍正王朝》让大家认识了邬思道这个人物,邬思道心思缜密,是雍正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剧中有一幕展现出了邬思道惊人的智慧,年羹尧奉命在西北剿灭叛军,但迟迟完不成任务,朝廷只能不断往前线输送军费。邬思道应该已经猜到其中必有蹊跷,他直接点破叛军藏在法轮寺,助年羹尧一举消灭叛军。那邬思道是怎么知道叛军的藏身

  • 鲁智深吃饭为什么从来不给钱,当“提辖”要给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水浒传》中,鲁智深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小日子也算过的潇洒,反正出门吃饭,买些小物件就没见他掏过钱。可能很多小伙伴都对这样一个场景感到不解,为什么鲁智深就能吃饭不给钱呢?就连赊账这个步骤都给免了。鲁智深并非没钱付账,原因还就出在“提辖”二字身上。照理来说提辖也不是什么大官,竟还

  • 魏延武艺如何,放在曹魏能排在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魏延虽然不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但他依然是蜀国非常重要的将领,曾深受刘备重用。魏延镇守汉中立下大功,北伐时期献上子午谷奇谋,虽然没有被诸葛亮采用,但证明了魏延在谋略方面同样有着一技之长。魏延武艺究竟如何令人好奇,如果放在曹魏能排在什么位置呢?这次就准备用夏侯惇和张辽来做个对比,看看在战场之上,他们三位到

  • 秦桧为什么被称为佞臣,千古罪人难以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想要知道秦桧为什么会被称为佞臣,就必须了解“佞臣”一词的含义。佞臣是专指奸邪谄媚的臣子,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贬义词。秦桧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这种词语放在他的身上也不为过。可能会有朋友不明白,要说奸臣每个朝代都会有,而且数量也不少,为什么偏偏秦桧是被骂的最多的呢?因为在多数人心

  •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为何还差点灭掉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赵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惨重的失败的战役,对于赵国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打击的。虽然一直流传有赵国四十万大军被白起坑杀的说法,但其实这中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漏洞的。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这件事情,而是在战后,赵国竟然还差点灭掉了燕国的事情。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必然是有非常重大的打击的,然而赵国居然

  • 吕布对战许诸、典韦有胜算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是不是吕布被捧得太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吕布,怀疑他究竟是不是三国第一战神。其实吕布能在三国历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头衔,的确有演义的功劳,不过历史上真正的吕布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能和他一对一并且取得上风的人不多。对于吕布来说,战场上的他有绝对强悍的一面,就拿许诸和典韦这两位猛将举例,如果

  • 励精图治的崇祯为何比不上魏忠贤?他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大家可以说都还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明朝末期著名的宦官,魏忠贤给明朝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有不少人认为,明朝最终之所以会灭亡,都是魏忠贤一手造成的,但是一个朝代的灭亡,绝不仅仅是魏忠贤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他只不过是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不过也有人认为,崇祯皇帝一生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但是即便是到了最后

  • 秦朝的法律并不残暴,为什么却被人说是暴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暴秦”这个词可以说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秦朝的一种固定的印象,对于秦始皇也是“暴君”,总之就是会认为,秦朝时期人们必然是生活的苦不堪言,因为他们有一个残暴的统治者和很严苛的法度。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献文物等的出土,越来越证明了一点,那就是秦朝的法度其实并

  • 阿克敦与张廷玉什么关系?为何被打入死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1729年七月,是雍正皇帝执政的第七年,江淮一带一直下着大雨,致使水位暴涨,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大洪水。知道此事的雍正皇帝立即决定派遣一名钦差大臣前去指挥救灾,然而在选人上却犯难了,因为能够担当此众人的,又能够得到他信任的人没有多少。十三爷怡亲王胤祥前不久病倒了,此刻正卧病在床;深受器重的李卫还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