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不削藩

朱元璋为什么不削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58 更新时间:2023/12/15 21:43:00

朱允炆因为一件削藩的事情,丢了皇位,最后连自己也失踪,不知去向,但削藩又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不能不去做。但其实这一点朱元璋未必不知道,从前的朝代不是没有教训,封对于王权的统一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朱元璋既然担心功臣不服朱允炆,而杀掉了那么多功臣,为何不干脆也直接削藩,然后再传位给朱允炆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朱元璋为了朱允炆杀掉功臣

大明建立后采取了分封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分到了全国各地。他死后,孙子朱允炆登基了,不过他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叔叔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把他赶了下来。

我们知道,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不惜与自己的昔日老兄弟撕破脸,对这些功臣下手,背上了诛杀功臣的帽子。

可是对于同样威胁建文帝皇位的诸多藩王,朱元璋并没有什么举动。

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诛杀功臣,可为什么不削藩呢?

有人说,朱元璋自己亲自安排的分封制,没有自己否定自己的,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可开国功臣难道就不是朱元璋分封的吗?

孙子皇位稳固和打脸这两种,到底哪一个对朱元璋来讲更关键和重要呢?相信谁都会算这个账。

2、朱元璋为何要分封藩王

起初,就是否建立分封制,其实朝中上下也是争执不休。反对者大概都是基于汉朝以来,分封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动荡而言的。可是朱元璋还是力排众议,对分封制情有独钟。

他是有自己的考虑的,老朱到底是一个农民,他考虑大明刚刚建立,问题太多了,还有蒙古人的袭扰,所以分封了诸子,这样对朝廷是个屏障。

对于分封制,朝野上下其实反对者还是居多的,只不过朱元璋多疑,性格狠辣,谁也不敢说。说了也没用,还有可能自讨苦吃。

史料中记载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建文帝曾和朱元璋有这样的对话: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谁)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你)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是也,无以易此矣。

意思是说,如果有外敌,那么藩王可以抵御。那么如果藩王不安分,谁来抵御?这个问题也难倒了朱元璋,沉默许久后朱元璋问建文帝你觉得要怎么办?

而建文帝就说了,不听话,能够以德、以礼治之最好,要不然就是削地换人,实在不行就是举兵镇压。朱元璋听完说到,也只能这样。

3、朱元璋为何没有削藩

由此可见,朱元璋慢慢也感受到了藩王对中央的威胁,但为时已晚,更关键的是他不可能为了朱允炆的一个假设,就像对待功臣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孙。

分封制,朱元璋可不是开创者。不过分封制有利也有弊,就看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政治局势了。要知道刘邦虽然采取的是分封制,也给后代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是最后还是成功地“削藩”了。

我们不能只说分封诸子有危害,同样是有好处的。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如此,扪心自问,你是信任自己的亲人还是外人呢?

再说了,朱元璋的分封制,远远没有秦汉时期“分封”来的那么大。

我们再说一下靖难之役。朱棣尽管比其他藩王实力要强,但是与朝廷这边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对于朱棣来说,造反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可是,似乎上天还是比较垂青他的。

他刚好遇到了朱允炆这样一个对手,没有能臣也没有武将,让朱棣顺势就夺得了皇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是帮助嬴政完成一统六国的功臣之一,他的很多政见也是影响了后世百年。李斯绝对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但从他的结局来看,李斯是晚节不保,选择和赵高私自篡改秦始皇遗诏,逼死长子扶苏,让胡亥继位。所以大家都很好奇,究竟该如何评价李斯这个人物,他到底是忠是奸呢?下面就和大家来分析下这个问题,如果你有不

  • 秦朝灭亡在谁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朝其实当时是真的很强大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的秦朝还是灭亡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秦朝到底灭亡在谁的手里面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值得一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大秦朝的灭亡,虽有其它各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应是毀在李斯手中。当年商鞅变法,秦孝公″唯命是从"

  • 多尔衮有很多机会可以当皇帝,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对于很多古代的位高权重的摄政王的人来说,他们的手中掌有大权,甚至能够在一时间比皇帝权力还大,而这类人也是非常受到皇帝的忌惮的,毕竟权力太大,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那时候就遭殃了。而多尔衮就是这样一个摄政王,而且对他来说当皇帝也不是没有机会,但他为什么没有下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胡亥继位后做了哪些恐怖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到了嬴政这一代好不容易攻灭六国,首次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秦朝的寿命却非常短,很多人会把秦朝早衰的原因归结到赵高、李斯和胡亥身上。赵高和李斯为了私欲扶持胡亥继位,胡亥也是阴狠手辣,他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他们一一除掉。这段历史在史记上也有部分记载,可以想

  • 元朝有多少年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最久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元朝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其实这个问题一般学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但是具体要说到底有多少年,那就不确定了,所以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吧!元朝前前后后一共存在了“98年”。元朝,

  • 战国时期蜂蜜是不是特别珍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都在看这个大秦赋的人说了,这个战国时期的很多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仔细的一研究会发现能学到很多知识,打比方最近这个太后赏赐了蜜水给这个吕不韦喝,这个就非常的少见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蜂蜜在战国时期是不是非常少见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从目前的历史资料来看的话,这个

  • 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多诸侯列国,其中楚国算是实力非常强大的一个。楚国前后800年历史,国君47呆,那么这些国君都有谁呢?楚国国君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楚熊蚤 熊蚤 原名鬻熊,始以熊为氏2、楚熊丽 熊丽3、楚熊狂 熊狂4、楚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

  • 李斯被腰斩时说了什么?预言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朝时期的丞相李斯,一名实践注意者,一生都在推崇着法家思想。在早年期间,秦国的丞相吕不韦非常的看中李斯,在秦国当了一名小官。之后有机会面见嬴政,于是便献上了灭六国大一统的谋略合方针。因早年师从荀子,学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而且他具有远见卓识。李斯最终辅佐秦王完成了这一目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也

  • 赵姬下巴和脖子为什么有一道白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中的女性角色,可以说赵姬最为突出。特备是赵姬的妆容独树一帜,细心的观众应该已经发现了,赵姬的下巴和脖子上会有一道白线,这是其他人都没有的。那这个妆容究竟有何说法呢?实际上秦国女子并没有这样化妆的传统,所以有人推测这或许是在暗示赵姬的人生走向。可能大家都会觉得赵姬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身为秦国

  • 王翦为什么不回救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王翦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小编觉得反正在秦国的历史上他也还是非常有地位,也是非常厉害的,为秦国统一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么有人要问了,当时秦国在灭亡的时候,这个王翦并没有回来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看看!王翦这个人很聪明,虽然是一名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