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翦为什么不回救秦朝?

王翦为什么不回救秦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16 更新时间:2024/3/7 20:45:07

说到这个王翦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小编觉得反正在秦国的历史上他也还是非常有地位,也是非常厉害的,为秦国统一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么有人要问了,当时秦国在灭亡的时候,这个王翦并没有回来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看看!

王翦这个人很聪明,虽然是一名武将,但他深刻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他的功劳已经够高高了,这个人还是青年的时候就侍奉过秦王赵政(当时还不是秦始皇)因此可以说二人是亲密的少年之交,这种交情放在现在可以说是铁哥们儿了,但是王翦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你想一想在王的身边做一个出谋划策的门客有什么意义呢,于是王翦攻读军事,刻苦习武,渴望有一番作为了。他先后参与的战役有:

1、取赵邑阏与(这是他的第一战,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横扫朔方(攻打魏国,使得魏王魏假投降)继续攻打赵国,部分战役由其子王贲完成,并且俘虏了赵王赵迁。并且攻打燕国使得燕王燕喜逃亡到了辽东,从此以后燕国名存实亡。

3、攻打楚国,当时不少人认为攻打楚国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兵马就可以打下来了,但是王翦确认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认为带兵至少六十万才好,这个意见显然得不到同意,王翦因此称病回到故里,李信蒙恬认为只需要带兵二十万就可以灭掉楚国,秦王认为王翦年老不堪重用,加上王翦的言论不当于是王翦受到了排挤自己找了个台阶下,索性回到了故里,后来经过疏通,王翦再次回到了朝廷,准备伐楚,这一战杀掉了楚将项燕,俘获楚王负刍

综上所述,王翦不班师回朝并且最后退出朝堂的原因主要还是这么几点:

1、功高震主,自己屡次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在朝中也很有威望,害怕自己有取代秦王的嫌疑(许多功臣被杀掉的原因就是功劳和威望已经盖过了君主)这样朝中的不少人会拥立王翦形成一股与君主抗衡的党羽,历来结党营私都是大忌,虽然王翦无心,但怕被有的人利用自己的威望来对抗皇权。

2、朝中树敌,本来老资格很有可能有倚老卖老的嫌疑,加上后起之秀的李信,蒙恬等一直把王翦视作自己提拔生涯当中的绊脚石,ps:虽然王翦无心打击年轻的后起力量,但是为了避嫌王翦选择退出朝廷(ps:李信和蒙恬都认为王翦在阻挡自己的升迁)还是那句话,要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要对年轻人放心啦。

3、本身自己年龄已经很大所以看透了一些东西,淡薄了所谓的名利,名利太多会成为自己的包袱,是时候解放自己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嘛,要多培养一点年轻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真正恐怖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商鞅变法其实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也有一些让人看不透的地方,所以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商鞅变法还是非常恐怖的,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商鞅变法到底恐怖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其实说商鞅变法比较恐怖还是太夸张了,只能说商鞅变法让秦国变

  • 吴三桂为何一定要杀死逃亡缅甸的永历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1673年,康熙皇帝撤藩,吴三桂世守云南的梦想算是完蛋了。于是便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开始造反了,史称三藩之乱。不过又由于吴三桂把永历皇帝给杀了,并且无法洗刷掉这一污点,所以打着这个旗号基本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而这也是后来吴三桂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关于吴三桂杀死永历帝,有这么一个

  • 火烧圆明园曾国藩与左宗棠分别什么反应?谁更有爱国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问起我国历史上最痛心的损失是什么?那么清末年间被焚毁的圆明园绝对是要上榜的。这座美轮美奂的皇家原来就在一夕之间化为了残垣断壁,在整个清朝历史的发展上来看都可以称作奇耻大辱。但是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惨祸,面对皇族被外邦人踩在脚下的颜面,当时的清朝重臣曾国藩和左宗棠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应,今天就从这段

  • 楚幽王是春申君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好奇,历史上楚幽王熊悍究竟是不是春申君黄歇的儿子。根据《战国策》上的记载,楚考烈王一直没有儿子,春申君曾献上许多妇人,但始终无用。此后李园生出一计谋,让他的妹妹先怀上春申君的孩子,然后在将她献给楚考烈王,等孩子出生后便是太子,那楚国的未来就是李园的。如果史料记载为真,那楚幽王便是春申君的儿子

  • 嫪毐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原因和结局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秦始皇嬴政正式亲政之前,他需要扫除的就是吕不韦的势力,至于赵姬虽然也身居高位,但其实她并不太关心政事,然而赵姬身边的嫪毐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仗着自己和赵姬有两个孩子,尽管这两个孩子不可能被承认,但他越来越膨胀,到最后甚至发动了叛乱。那嫪毐自己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为何还要发动叛乱呢?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

  • 赵姬回秦国和子楚吕不韦没有生孩子,为什么却和嫪毐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赵姬的一生中,可以说都不算是一个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一开始她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被吕不韦送给了嬴异人,生下了嬴政。而嬴异人死后,嬴政成为秦王,赵姬成了太后,她又和吕不韦旧情复燃。但这当中,赵姬都没有和嬴异人或者吕不韦生下一个孩子,反而是后来和嫪毐在一起之后,接连生了两个孩子,这又是为何?下面就让小

  • 秦始皇摔死两个孩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嬴政已经知晓母亲赵姬和嫪毐之间所做的荒唐事,但他目前还没下定决心和母亲翻脸,除掉嫪毐。一方面是因为嬴政还没亲政,另一方面这毕竟是家中丑闻,不愿太过张扬。只是嫪毐决定做殊死一搏,他准备率先发动兵变,此后嬴政将其击败,嫪毐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但赵姬毕竟是嬴政的母亲,还有两个无辜的孩子,嬴政会如何处理他们呢

  • 明朝那么多昏庸皇帝怎么还维持这么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一个朝代能不能活得长久,其实和他们的皇帝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时候,除了傀儡皇帝之外,一个精明能干的皇帝,自然要比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更好,而好皇帝能将一个朝代发扬光大,一个昏庸皇帝甚至能毁掉一个朝代,但是为什么在明朝的时候,有那么多昏庸的皇帝,明朝还能够维持那么多年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赵国灭国时候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到了战国后期,唯一还能和秦国抵抗的便是赵国。赵国历经改革,国力不断强化,秦昭襄王自知想要完成一统六国的伟业,就必须啃下赵国这块硬骨头。长平之战对于两国来说其实就是决定生死存亡的一役,而最后秦国歼灭赵国40多万士兵,使赵国国内已无年轻的储备力量。当时其他五国基本都要仪杖赵国,所以赵国的情况也是最惨烈的

  • 明朝北京和南京两套六部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六部”我们知道,对于古代的王朝来说,六部就算是一种朝廷的象征,各自分别管着不同的事物,那么正常来说,一个朝代自然也就只有一个六部,毕竟这种东西不可能是越多越好的。然而在明朝时期,却在北京和南京各有一个六部,我们知道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朱棣迁都北京,但南京就算地位再高,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