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北宋灭亡时皇室那么惨,南宋灭亡时皇室却被优待

为何北宋灭亡时皇室那么惨,南宋灭亡时皇室却被优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15 更新时间:2024/2/5 7:23:26

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遭到的可以算是历朝历代最惨的待遇了,靖康之耻在历史上一直都被都当做是一段非常耻辱的历史。而同样都是宋朝,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的待遇却比之前好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金国灭亡北宋的时候将皇室赶尽杀绝,百般侮辱,而元朝灭亡南宋时为何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北宋和南宋的结局为何差别那么大

1127年,金国大军攻陷北宋京城开封,灭亡了北宋。

1279年,崖山海战后,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宣告灭亡。

虽然都是灭亡,但灭亡的姿势不一样。

北宋灭亡的姿势太难看。当金军攻陷了开封后,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尽数劫掠到北方。一同被带走的还有大量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文籍舆图、冠服礼器、珍宝玩物等。换句话说,开封被洗劫得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史称“靖康之耻”。

宋徽宗、宋钦宗和后妃、皇族被劫掠到北方后,更是受尽羞辱,最终葬身于异国他乡。

南宋灭亡的姿势则稍好一些。元朝对于投降的南宋宗室,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优待政策。宋恭帝赵㬎投降后,被送到元大都,被封为瀛国公,开府仪同三司,还迎娶了一个元朝公主。宋理宗的皇后谢太后、宋度宗的皇后全皇后等人都被送到元大都,悉心安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2、金国为何将北宋皇室赶尽杀绝

金国之所以要对北宋皇室赶尽杀绝,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战略目的决定的。

金国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牧民为了适应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实施游动放牧的畜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在战争中进行劫掠,来维系国家运转的办法。金国派遣大军攻打北宋,并不是想侵占北宋的国土,来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而是“捞一把就走”——这才是他们的战略目的。只不过,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北宋太不禁打了,竟然一打就熄火了。

饶是如此,金国也不打算长期呆在开封。他们没有能力驾驭农业生产方式。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为了阻止北宋王朝死灰复燃,他们将北宋皇室成员全部带到了北方;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他们对开封进行了彻底的洗劫。随后,他们像强盗一样扬长而去。

元朝之所以善待南宋皇室,主要也是他们的战略目的决定的。

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的蒙古。蒙古也是由游牧民族建立,曾经与金国一样,依靠对外劫掠来生存。因此,不管是成吉思汗,还是窝阔台、贵由、蒙哥等人担任大汗时期,都曾经在对外战争中进行冷酷无情的洗劫。攻占一座城市后,立即赶尽杀绝这样的事情,对于蒙古铁骑来说是家常便饭。不管是正史,还是文学作品里,都有很多记载。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南宋是在1259年之前就被蒙古灭亡,恐怕下场不会好于前面提到的“靖康之耻”。

一切只因为,1260年忽必烈上台后,制定了不一样的战略目的。

3、元朝为何对南宋皇室很好

忽必烈是蒙古第五任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与自己的祖父辈和兄弟们不同,还没有当上可汗时,就结识了许多中原文人,作为自己的幕僚,如窦默、姚枢、刘秉忠、赵璧、王鹗、张文廉、张德辉、元好问等人。元好问就是那位写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名句的著名文学家。在这些中原文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忽必烈接纳了中原文化,熟读《大学》。《孝经》《尚书》《易经》等典籍作品,还接受了“儒教大宗师”的称号。1271年,忽必烈按照中原王朝的政治构架建立了“大元”,定都于大都,是为元世祖。“大元”二字,正是来源于《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随即,忽必烈制定了统一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战略目的。

在那以后,忽必烈的军队在攻占南宋的城市后,不再像以往那样抢杀一番后就跑,而是派驻军队和文武官员,实行了政权管理。甚至就连襄樊军民拒守孤城达6年,让蒙古军队伤亡惨重,忽必烈也没有在拿下襄樊城后大开杀戒。

基于这个战略目的,忽必烈一定要优待南宋皇室成员和汉人知识分子,利用他们来笼络中原民众的人心,稳定混乱不堪的形势,最终实现统一中原的远大抱负。

有人说,蒙哥是忽必烈的哥哥,当初南宋军民在钓鱼城打死了蒙哥,忽必烈为什么不报仇?

其实,忽必烈还得从内心深处感谢守卫钓鱼城的南宋军民呢。正因为蒙古意外死于钓鱼城,没有确定继承人,忽必烈才有机会依靠武力击败竞争对手,成为蒙古新的大汗,继而创建了元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的时候即位,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达5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受到掣肘的君权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

  • 鲁班天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妥懽帖睦尔”,这是一句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后的意思是“铁锅”。元朝时期的第11位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也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元明宗长子,元宁宗的哥哥,生母为明宗妃哈剌鲁·迈来迪。天历二年

  • 宋朝那么富有,为何宋皇陵那么寒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随着《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这些盗墓小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探墓探险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追剧之余也有不少人把探索求知的目光伸向神秘的“墓葬文化”。古人认为‘阴宅阳宅是一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死了也该把这些带进坟墓,所以越是有地位的古代人,其墓葬规模越是

  • 宋朝皇帝头骨酒杯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头骨酒杯,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及其原始,极其血腥,一种非常残忍的器皿,通常只有古代蒙古和匈奴这种蛮族才会制作。但是上图中的头骨酒杯,可是帝王的头骨。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觉得更加可怕和唏嘘了呢?而且这头骨酒杯的背后可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宋理宗赵昀的傀儡皇帝之位偏安一隅的南宋持续了152年,

  • 大秦赋吕不韦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吕不韦对于嬴政以及秦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吕不韦,可能嬴政就不会成为秦国国君,那完成一统六国壮举的人也就不是他了。更何况,有人推测吕不韦或许才是嬴政的生父,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的确是有这样的可能。而在历史上,嬴政和吕不韦最后却是不欢而散,嬴政更是将吕不韦给逼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吕不韦

  • 秦国统一最大的障碍是谁,若他不死秦国将没有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最终统一了全国,但其实在秦国统一的路上,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最后关头,可以说很多事情都给了秦国好机会,而且对秦国来说有一个最大的障碍,他就是赵国名将李牧,如果李牧还活着的话,秦国的机会或许渺茫,但是李牧之死,对秦国来说却是一件好事,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天地会是什么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看过《鹿鼎记》的人应该对书中的一个组织很有印象,叫做天地会,而且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反对清朝的统治,想要恢复明朝统治,也就是反清复明。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天地会是真的存在的吗?真实的清朝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所谓的天地会组织,他们又是做什么的呢?对清朝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又是如何对待天地会的呢

  • 杂号将军是什么,三国时期为什么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听过“杂号将军”这个称呼,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有不少武将都是“杂号将军”。这个称呼就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光凭“杂”这个字,听起来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那么历史上这些杂号将军究竟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称为杂号将军

  • 大秦赋嫪毐和赵姬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秦始皇是第一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一生的成就足以担当“千古一帝”这一称号。不过秦始皇的家事却有不少丑闻,包括他自己的身世都模糊不清。其中最让秦始皇感到耻辱的一件事,就是她母亲赵姬和嫪毐私通,还生有两个儿子。嫪毐是吕不韦送给赵姬的男宠,当时是将

  • 大秦赋历史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的收官之作,自然是备受期待,终于可以看到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的成果了。这次嬴政将带领秦国完成六国一统的壮举,这里面也有很多关于秦国内部的精彩故事,例如嫪毐和赵姬之间的关系,以及嬴政生父的秘密,相信都会是《大秦赋》中比较重要的剧情。如果你是第一次关注大秦系列,还不太了解背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