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严武艺如何,和黄忠交战不落下风

李严武艺如何,和黄忠交战不落下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36 更新时间:2024/1/19 16:32:56

三国历史上,蜀国大臣李严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位,而且因为他和诸葛亮交恶,导致很多人并不喜欢李严。不过就能力来说,李严算是文武双全,他曾和黄忠大战并且不落下风,说明李严在军事方面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刘备临终托孤,将军事大权交给李严,这在外人看来耐人寻味,刘备应该也不想自己死后诸葛亮一人独大。不过诸葛亮为人值得信赖,李严则是把自己的仕途都给弄丢了。

李严对阵黄忠

公元223年,一代枭雄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在历史上刘备临死前文托诸葛亮,武托李严。都知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官拜丞相,作为托孤重臣理所应当。但李严为何人呢,刘备居然把蜀国的内外军事都托付给了他,一时之间李严成为了仅次于诸葛亮的蜀国二号人物。

《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李严到底有多大能耐,刘备居然如此重用。李严曾和五虎上将中的黄忠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负,他到底有多厉害?

公元211年,刘备在张松的引荐下,随法正入川,名为帮助刘璋抵御汉中张鲁,实为要夺取西川,占据蜀地。刘备抵达葭萌关后,左右徘徊,从不进兵。刘备忙着收敛人心,怎么能去攻打张鲁呢,竟在葭萌关待了一年之久。时间长了,刘备也腻了,于是脱了羊皮大举进攻成都。刘璋大惊,不过此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刘备攻下涪水关,取下雒城,在诸葛亮,张飞等人的辅佐下击杀了蜀中大将张任,收降了老将颜严,可谓兵锋正盛。但刘璋还是负隅顽抗,不想轻易将父辈基业拱手让人。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刘璋命妻弟费观引兵把守绵竹以拒刘备。费观保举一员大将,姓李名严字正方,一同领兵。

由此可以看出,李严在蜀中还是很有威望的,不然也不会临危受命,与国舅一起出兵。刘璋当然心里也犯悬,不知道李严能否守住绵竹,把刘备拒之门外,于是又采纳董和的建议,命人入汉中求援张鲁。

刘备率领大军攻打绵竹,命魏延与黄忠继续进兵。费观知道刘备率军而来,于是命李严率兵三千在阵前与刘备军对峙。黄忠作为先锋大将,率先出马,与李严对战,二人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诸葛亮见黄忠不能胜李严,于是命人鸣金收兵。

李严武艺

《三国演义》中描述到:费观听知玄德兵来,差李严出迎。严领三千兵也,各布阵完。黄忠出马,与李严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孔明在阵中教鸣金收军。

黄忠可是刘备点名入川的大将,武艺过人,在长沙之战中曾与关羽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连关羽都认为黄忠刀法纯熟,毫无破绽。而李严能与黄忠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确实难得了。作为刘璋最后的抵抗,派李严率军抵御刘备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李严毕竟只是一人,双拳难敌四手,对面的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不是一人可敌的,李严见大势已去,在诸葛亮设计围困后,也借坡下驴,投降了刘备。

诸葛亮见李严能与黄忠大战不分胜负,心生爱才之心。认为想入主成都,必须大结蜀人之心,李严作为蜀中名将,必定很有名望,收降李严也就成为了当时的第一任务。李严又来挑战,黄忠出马交战,这次交手十多个回合后诈败而走。

估计李严觉得刘备手下没有什么猛将,于是紧随其后追赶黄忠。不想李严随黄忠进入了峡谷,待到李严猛然想起的时候,魏延等人已经把李严包围了。诸葛亮说道:“你再不投降,我就要为庞统报仇了!”李严自思刘备早晚必得成都,于是下马投降,归顺刘备。

《三国演义》中描述到:次日,李严再引兵来,黄忠又出战,不十合诈败,引兵便走。李严赶来,迤逦赶入出峪,猛然省悟。急待回来,前面魏延引兵摆开。孔明自在山头,唤曰:“公如不降,两下已伏强弩,欲与吾庞士元报仇矣。”李严慌下马卸甲投降。

李严武艺不下黄忠,要不然诸葛亮怎能鸣金收兵,诸葛亮和黄忠说:“我见李严的武艺,不可力取。”其实就是说明黄忠不好拿不下李严,只能用计谋取胜。

李严投降刘备后,很受刘备赏识。历史中曾说道:刘备死后,诸葛亮入川辅佐后主刘禅,而李严就被留下来,镇守永安,防御东吴。李严可独当一面,为蜀国从刘备到刘禅的过渡时期提供保障。

诸葛亮把李严与马超等并称,并称赞其可以抵挡陆逊,足可见李严为智勇双全之将。

而黄忠作为三国时期与关羽,张飞等同一档的超级武将,李严能与之大战,李严至少也是属于一流名将,而李严见被魏延包围,不能冲出。其冲锋陷阵的能力不及张飞,赵云等,甚至不如张辽,张郃等,所以应排在一流下等。在人才稀少的蜀国,也算是十分显眼的存在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孙权迟迟不称帝,他到底在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三国时期的划分,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很多人认为,孙权称帝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三国时期的开端,因为这时候魏蜀吴才正式成为了三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孙权称帝相对刘备和曹丕来说都很晚,他是最晚一个称帝的,前面两人既然已经相继称帝了,为何孙权迟迟没有动静?孙权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究竟是在等什么呢?下面就

  • 贾南风为什么要杀死力挺她的杨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贾南风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其实不好说,因为这个人是真的非常的奇怪了,今天就说说她比较奇怪的一个地方了,话说这个贾南风把这个杨芷给活活饿死了,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这个杨芷其实以前是力挺这个贾南风的,也就是超级无敌舔狗了,但是最后贾南风却还是把这个杨芷给杀掉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五子良将合力能否击败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有网友开脑洞,称曹魏五子良将如果联手能否击败吕布。不过这样对比是不是有点太小看五子良将了,吕布再怎么厉害难道还能以一敌五?所以结果很明显,只要他们五位不一个个上,而是一起发起进攻,吕布应该是没有招架之力的。其实吕布强是强在一对一,如果多对一,像三英战吕布的情况,时间拖得越久对吕布越不利。或许吕布唯一

  • 朝天女户为何可以追赠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不理解,朝天女户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是出自明朝的一个词语,而背后的含义十分残忍。明朝重新启用殉葬制,皇帝死后会有活人给他陪葬,而那些陪葬者的亲属便是朝天女户。朝廷为了安抚她们的家人,往往会给一定好处,追赠谥号便是常用的一种手段。不过殉葬制是一种极为残忍,而且不合理的制度,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

  • 清朝没有昏君,为什么也会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我国古代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而很多人人认为,清朝皇帝十几个,每一个都不是昏君,但既然如此,为什么最终清朝还是灭亡了?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和清朝的皇帝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清朝既然没有一个皇帝是昏君,为何最终还是沦落到了灭亡的地步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张郃真的胜过夏侯渊十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定军山之战,老将黄忠击杀夏侯渊立下大功,但刘备却觉得夏侯渊不及张郃,如果斩杀张郃更胜夏侯渊十倍,为何在刘备眼里夏侯渊如此不堪?其实在曹操阵营中,夏侯渊同样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他在官渡之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还率军征伐关中、平定凉州,立有显赫功劳。虽然刘备不看重夏侯渊,但就夏侯渊和张郃两人相

  • 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直接起兵让朱元璋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走了皇位,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从李渊手里得到了太子之位,基本上也就差不多相当于得到了皇位了。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朱棣不能像李世民那样,直接起兵逼迫朱元璋退位呢?朱棣和李世民之间的差距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朱棣学

  • 董卓死后他的后人为什么没站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早先因为立有救驾功劳,因此开始掌权,后来利用吕布除掉丁原,顺势吞下两大军阀的兵力。此时董卓势力在朝中已无人可挡,所以他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不过等董卓死后,他的军队变的群龙无首,这就比较奇怪了,难道董卓就没有想到让他的儿子接班吗?而历史上对于董卓的儿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甚至连名字叫什么都

  • 汉王朱高煦怎么死的,朱瞻基为何一定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论战功,朱高煦要强于自己的哥哥朱高炽,但他只是次子,朱高炽才是长子,所以从出生开始就基本注定他与太子位无缘。但朱高炽又接受不了,一个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仅仅因为比自己早出生就可以继承皇位,所以他曾多次想方设法谋取太子之位,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朱瞻基继位,朱高炽依然没有死心,还打算起兵造反,最后是被贬

  • 曹操在十八路诸侯中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回中,讲的是曹操发动了十七路诸侯联军共同讨伐董卓的故事。在演义中,曹操以一己之力策动十七路联军,这样强大的号召力在当时的确是让人刮目相看。但是在正史当中,曹操的号召力可并没有这么夸张。这“十八路诸侯”也并非是他一路号召而来的,甚至在“十八路诸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