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为何死在五丈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4/1/20 21:29:30

说起五丈原,相信了解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朋友们觉得不会陌生了。在公元234年期间,诸葛亮率军最后一次北伐,最终因为劳累过度成疾就死在了五丈原,这也使得五丈原这个地方被很多人所知晓。可是,五丈原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会被困在这里,既不能前进,也愿不后退,最终只能心力憔悴的含恨而死呢?

一、五丈原的地理位置

长安城坐落在关中平原上,北边是黄土高原,南边是秦岭,中间又有渭水横穿而过,形成了一个"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八百里秦川。因此,在长安的南侧环绕着许多地势高耸的山原,比如白鹿原、鸿固原、乐游原、五丈原等等。

从蜀国的汉中到魏国的长安,中间隔着一条绵长的秦岭山脉。想要从汉中穿过秦岭到达长安,自古以来只有4条路线可以选择,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这4条道路虽然都可以直达关中,但由于要穿越秦岭,所以每一条都是崎岖凶险,非常难以行军。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五丈原,正好就是位于褒斜道(又称斜谷)的最北侧的出口位置。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五丈原坐落在秦岭以北的山麓地带,它的北边就是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东边则是渭河的一条支流——石头河。所以,五丈原恰恰处于斜谷的出口位置,并且被南边的秦岭、北边的渭水和东边的石头河三面环绕,形成了一个军事上的封闭空间。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正是从关中出发,兵出斜谷,最终抵达了五丈原这个地方。实际上,从五丈原到长安城只有200多里地的距离,当时诸葛亮屯兵在这里,距离他心心念念想要攻克的长安城已经非常的近了。

那么,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为什么要走斜谷这条路线呢?

二、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

说起诸葛亮的北伐,我们通常会说他"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只进行了5次北伐,其中只有三次走的是祁山方向,另外两次中,一次是走的陈仓道,一次是走的斜谷。

所谓的祁山方向,实际上是避开秦岭的四条崎岖山道,从祁山古道转一个大弯,然后从陇西方向自西向东进入关中平原。从地图可以看出,这样行军虽然绕了一个大大的远路,但是却避开了秦岭4条崎岖的山道,利于大军的行进和后方粮草的补给。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没有走祁山,而是选择了兵出斜谷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1.曹魏方面已经加强了祁山方向的戒备;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是从祁山绕道。他在绕道的同时,还安排赵云率领一支部队从斜谷进军,让曹魏误以为这是蜀军的主力。而实际上诸葛亮却声东击西的出现在了祁山附近,把曹魏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可惜,由于马谡大意失街亭,使得蜀军失去了钳制曹魏援军的战略要地,曹魏援军源源不断的赶来,迫使诸葛亮只能前功尽弃的退回了汉中。

从这次北伐之后,曹魏一方就加大了陇西地区的战略防守力量,并且牢牢把守住了街亭这个隘口。因此,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仍然从祁山出兵,却完全没有讨到太大的便宜。公元234年,已经53岁的诸葛亮自知时日无多,因此抱定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所以选择了从斜谷出兵。

2.这一次出征,诸葛亮做了充分的战略准备

从斜谷出兵最大的短板在于粮草的运输和补给,由于秦岭山路的崎岖,靠马车车轮行进的运粮部队很难高效的通过。

面对第五次北伐,诸葛亮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一方面,他在汉中一带实施大规模的劝农政策,鼓励百姓耕种;另一方面,他在斜谷沿线修造了很多粮仓,进行粮草的储备。同时,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也就是一种通过人力推动的木质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在山路中的粮草运输。

这些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从斜谷出兵,在确保后方有充足的粮草供应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关中平原,对曹魏实施军事威胁。为了这次北伐,诸葛亮足足筹备了三年的时间,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北伐都准备充分。可以看出,他想利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时光,为蜀国争取最大的战略优势。

三、蜀军为什么会停驻在五丈原上?

那么,既然诸葛亮准备的如此充分,为什么还会一出斜谷就停滞在了五丈原这个地方呢?原因也包含两点:

首先还是跟五丈原的地理位置有关。我们刚才说了,五丈原的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背靠秦岭,北面是渭水,东面是石头河,处于一个被山川河流包围的地理空间上。诸葛亮想要向东攻打长安,就必须要设法渡过河流。

而此时,魏国一方的司马懿早已在渭水沿岸扎下了长长的营垒,以逸待劳的等待蜀军的到来。同时,他还严防诸葛亮偷偷绕道渡河,所以安排大将郭淮沿渭河北岸机动防守,日夜巡视。可以看出,诸葛亮一进关中就遇到了魏军的迎面拦截,双方沿着渭河一带相互对峙,一时之间无法决出胜负。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选择在五丈原驻军。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懿的防守策略。司马懿精准的分析到蜀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粮草问题和诸葛亮的健康问题,因此时间拖得越久,对蜀军就越不利。基于此,司马懿采取了"坚壁拒守"的战术策略,不管诸葛亮怎么挑衅,他就是坚守不出。诸葛亮为了激对手出战,甚至还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服,借此讥讽他是个胆小懦弱的妇人。但即便是这种方式,司马懿仍然无动于衷。

可以想象,当时的诸葛亮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窘境。他想要向前行军,却遭到了司马懿的拦截;他想和司马懿决一死战,而对方又坚守不出;假如绕过司马懿的营垒偷偷渡河,又会在半渡之时遭遇郭淮的截击。

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五丈原成为了诸葛亮最终的受困之地,而不是其他的地方。恰恰是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战略,导致了他最终无法前进半步的困境。

四、既然无法前进,诸葛亮为何不选择退兵

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了,诸葛亮既然无法前进,他的身体又每况愈下,为什么不选择退兵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分析一下诸葛亮当时的心态。在这次出兵之前,诸葛亮已经发起了四次北伐,全部都无功而返。在第五次北伐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就是为了利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在和魏国的战争中占到一些便宜,尽量为蜀汉争取领土和战略上的优势。现在,他又一次出师未捷,面对时间不多的余生,当然心有不甘,不愿意就此退兵。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打魏国呢?双方和平相处不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曾经表达过自己的心迹,他认为,蜀国只有一州之地,想要和坐拥九个州土地的魏国抗衡,就必须尽快北伐,尽最大可能占据领土上的优势。否则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和蜀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将拉得更大,蜀国的灭亡将会是迟早的事情。

诸葛亮曾说:"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意思是说:我现在伐魏,是以弱对强,胜算不高。但如果不进行北伐,蜀国迟早也要灭亡。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集中力量对魏国发起一次进攻,争取获胜换回一些优势。

这句话总体概括了诸葛亮当时的心态。他打出来"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的旗号,以一种近似穷兵黩武的方式连年对曹魏发起北伐,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死了,蜀汉将没有人再可以和魏国周旋,到时候只能面临灭亡的结局。

所以,53岁的诸葛亮受困于五丈原上,虽然无法向前行军,却始终不甘心撤兵。他宁肯选择派士兵在五丈原上屯田开垦,以此来减少后方军粮的损耗,也始终要和司马懿对峙下去。

最终,在234年的八月,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上。而此时,他已经在这里和曹魏对峙了长达一百多天的时间。

结束语:

在《三国演义》的第113回中,当诸葛亮死在五丈原时,罗贯中题写了这样的一句诗: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的确,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是在和命斗,和天斗,和一种早已注定了的结局斗。他以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践行着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然而,历史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蜀国和魏国的实力毕竟悬殊,天下统一的大势也不由人力可以阻挡。即便他有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也无法扭转历史车轮的走向。只能留下了一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的慨叹,永远的回荡于五丈原的山川之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岳飞后代岳钟琪被判斩刑,为何又被雍正改为斩监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岳飞的事情,其实大家也知道他的故事要说几天也说不完的,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话说他的后代也非常的厉害,有一位叫这个岳钟琪的,也是功绩满满了,但是他后来也差点被斩了,但是好在后来被雍正改为这个斩监候了,那么这个雍正又是什么做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解谜看看怎么回事吧!这里说的岳飞的

  • 伏羲女娲的九个儿子分别是谁?又分别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伏羲女娲话说生了很多儿子,前前后后有九个之多,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九个儿子分别是谁呢?他们又分别叫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伏羲女娲的九个儿子分别是:传说、王龙、王蛇、王雷、后羿、王素、傩兄、傩妹、少典等都是女娲的子女。而历史上记载的比较明确

  • 女娲补天的恐怖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女娲补天的故事,相比大家都知道的吧,挺有意思的,拯救了人类,但是最近有人研究发现,这个女娲补天的真相可不一般了,这个女娲的补天的真相好像还挺恐怖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其实说女娲补天真相比较恐怖,是因为女娲补天的真相不是那么简单了,也不是我们常

  • 陆抗一生功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陆抗虽然名气不如自己的父亲陆逊高,但他同样是东吴名将之一。陆抗曾率军进攻西陵,大败晋军,立下战功。对内,陆抗时常上书孙皓,希望他能多多关心朝政,维护朝内稳定。有人说,陆抗要是能晚点死,或许东吴的命运会被改变,那陆抗能力究竟有多厉害呢?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陆抗,看看他的生平事迹如何,想了解的

  • 为什么上古神仙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上古时期的一些神仙怎么都消失了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非常的深奥了,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有感兴趣的下面可以一起来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吧,感兴趣的可以来看看哦!发生了封神之战。“神”分为两种,一种是修炼有成的神仙;一种是在封神之战期间,被册封的神仙。自我修炼

  • 女娲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女娲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上古历史里面的人物,是中国神话里面的创造人类的首领,简单的说,那就是没有女娲就没有现在的人类,但是最近有人非常关注这个女娲的死亡原因,那么有人问了,这个女娲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很多人说是伏羲杀死的,那么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

  • 假如庞统北伐会成功吗,庞统会采取何种策略对阵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和诸葛亮曾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他们也被认为是刘备实现大业最为关键的人物之一。可惜庞统早逝,这也给蜀汉此后的命运产生了不可预测的影响。刘备死后,诸葛亮展开了北伐策略,但效果甚微。有人说,如果当时是庞统指挥,那结果会不会变得不同呢?其实从性格来分析,我们大致能推断出庞统和诸葛亮在制定战略方面的不同,那

  • 战国七雄当中,各个国家的第一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期了,这一时期其实国家有很多,只是最厉害的有七个,因此他们在当时就是“七雄”。而战国七雄相互之间的实力差距也是有的,不仅如此各个国家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名将,他们在历史上也都是很有名的,那么这七个国家当中,自己最有名的名将分别是谁呢?今天就让

  • 吐蕃为什么不占领印度,却要和大唐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吐蕃是处于我国古代唐朝时期最为有名的一个国家,而吐蕃和大唐之间也不是一直都是和平的,有和亲,但也有战争,为的不过是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但是当时吐蕃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印度,而且也是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的,但是为什么吐蕃不去攻打印度,却一直要和大唐打仗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刘焉是刘备的什么人?最终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刘焉这个人物很多人应该都也是比较熟悉的了,他是汉末时期群雄之一,而他姓刘,自然很多人也会联想到刘备,而他也的确和刘备之间有很多的来往,那么刘备和刘焉两人之间究竟是谁什么关系呢?刘焉手里可以说原本也是有一手好牌的,但是最终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一手好牌最后被他自己给打烂了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