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有必要主动退位吗

李渊有必要主动退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38 更新时间:2024/1/23 11:29:56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仅是将了大哥李建成一军,同样把自己的父亲李渊也给逼得无路可走。李世民看似给李渊留有选择,其实李渊根本无路可选。当然,李渊身为皇帝,如果他坚持不退位,李世民似乎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站在李渊的角度思考,这个皇位恐怕会成为他今后的噩梦,每做一天就不安稳一天,所以才赶紧禅位退休。加入李渊坚持不退,可能就要“晚节不保”了。

说起来,李渊是没有必要把皇位交给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敢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杀他。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是当太子,想要的是兵权。而在“玄武门政变”发生后,尉迟敬德就冲进宫来,以保护李渊为名,向李渊要兵权。当时李渊不但把兵权交给了李世民,而且还把太子之位交给了李世民。对于李世民来说,他无非想的是兵权和太子之位。而李渊已经给他了,他自然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再说了,李世民其实是一个相当注意自己形象的人。从“贞观之治”中,李世民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为了团结绝大多数人,消除“玄武门政变”对他产生的不良影响。不但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党羽没有进一步追究,而且还尽量听取大家的意见。尤其是对魏征

尽管魏征多次不给他留情面,指责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但是,他都没有处罚魏征,而且还对魏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方面固然表明李世民有宽广的胸怀,另一方面也表明,李世民是在刻意地在天下人面前,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

既然李世民是非常在乎自己形象的人,因而他绝对不可能杀李渊。毕竟在古代,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杀”父亲,都叫做“弑君弑父”,这在礼教社会里,是第一等的大罪。谁愿意轻易顶着这样的大罪呢?再说了,有了兵权,李世民就有恃无恐。而有了太子之位,皇位迟早都是自己的。所以,李世民也没有必要做出那样极端的事情了。

但实际上,李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显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李渊要在第二天就宣布退位呢?

1、李渊无法善后

李渊不退位,也没有关系。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李渊无法解决的。就是如何对“玄武门政变”进行善后的问题。

这个事件,李渊是不能不处理的,是必须要给一个说法的。如果李渊认为,这件事是李世民残杀自己的兄弟,做得不对。那么,李渊就必须处理李世民。

但问题是,李世民手中有兵权,身后还有一大帮人,他处理得了李世民吗?显然是办不到的。

如果李渊给出的意见是李建成、李元吉不对,是他们谋反,李世民这样做,是主持正义。对于李渊这个父亲来说,他是不忍心发布这样的结论的。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那些儿子们,都已经被残忍杀害了。现在再把污水泼到他们身上,认为他们是谋反。李渊良心上怎么过得去!而且,就算李渊昧着良心做出这样的结论,他也无法面对天下人对他的指指点点。

所以,李渊干脆把皇位让出来,让李世民自己去解决。不管李世民如何解决,别人就算要指责,也都会指责他李世民,不会指责李渊了。

2、李世民手下可能夺位

李渊如果不让出皇位,就算李世民不急着当皇帝,李世民的手下也是会反复逼迫李世民夺位的。如果李世民不同意,他们说不定还会铤而走险,自己干,让李世民默认。总之,李渊如果当皇帝,他将一直处在危险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李世民的手下看来,李渊就算不处罚李世民,但肯定会处罚李世民的手下。李世民是李渊的亲儿子,但李世民的手下与李渊没有关系。再说了,为了打击李世民的势力,避免他做大,李渊也会这么干。

总之,李世民的手下,肯定也认为他们处在危险之中。为了避免掉脑袋,所以他们肯定会逼迫李世民的。

3、李渊不愿再当皇帝

李渊当初就不太愿意起兵造反,是李世民逼迫他,并且还把隋炀帝的宫女送到李渊的家里,李渊脱不了嫌疑,才不得不这么干。

李渊当了皇帝以后,由于儿子们一直争闹不休,他自己也烦心透了。他的儿子们一直争斗不休,谁都想当皇帝。李渊给他们调停,也不知调停过多少次了。历史记载中,李渊曾三次说过要把李世民立为太子,就可以看出,他的心中有多烦恼。

总之,皇帝这件事,李渊干起来不如意。所以趁机把皇位让给李世民,正是一个借坡下驴的恰当时机。

事实上,李渊交出皇位后,他的日子还是过得很逍遥的。从李渊退位以后,还不断地生孩子就可以看出来,他还真的有点喜欢退休后的生活。

人各有志,怎么说得清楚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忽必烈征日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和愿望,也为了使得蒙元帝国的权威,并且同时打击南宋,先后两次派遣使者去日本,要求日本对元臣服。不过日本拒绝了,遭到拒绝后,1274年和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大军两次攻打日本,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

  • 孙策和马超哪个厉害,孙策马超战绩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历史中,孙策和马超并无交集,不过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属于年少成名。孙策十几岁就与名士结交,他的名声也在当地逐渐传开,战乱爆发后不少上流人物都会投奔孙策。孙坚死时,孙策只有17岁,但他很好的继承了父亲的遗业,此后一步步拿下江东五郡,为孙吴政权打下坚持基础。如果仅仅比较武力值,孙策和马超到底谁更胜一

  • 越王勾践剑为什么享誉世界,还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越王勾践在《荀子·王霸》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相信大家对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不陌生。不过放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来看,越国并非一个持续强盛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也没有越国,那为什么越王勾践剑的知名度却能享誉世界,而且这柄剑还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呢?其实越王勾践剑就已经体现了当时

  • 九成宫谋反事件是怎样的?对大唐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630年3月15日,大通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于突厥苏尼失部的沙鉢罗设营,擒获东突厥君长颉利可汗,并于同月二十九日将颉利可汗执送长安,东突厥灭亡。东突厥覆亡后,唐廷将入降和被俘的大量突厥部众安置于河南之地,设立羁縻都督府州统辖管理,其酋帅则“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已上百余人,殆

  • 栗特人是什么人种?为何都是安禄山集团的核心成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安史之乱,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唐朝时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一起非常重要的事件。这起事件是由大唐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介绍安史之乱的文章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安禄山的种族问题。史书上说安禄山是“营州杂种胡”,之所以这么说,

  • 项羽封的十八个王地图详细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项羽分封的这个十八王非常的感兴趣了,这十八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那么这个十八王都分布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呢?这个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值得大家探究一番的,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具体的情况!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坑杀20万降卒,然后带领诸侯联军

  • 法正原本是刘璋部下,为何却能深的刘备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备身边的谋士,可能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诸葛亮,其实刘备账下还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军师,他就是法正。刘备能够占领益州和汉中,法正功不可没,他也是刘备时期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不过法正最早是刘璋的手下,后来转投刘备,此后深的主公的信任和敬重。不少朋友可能会好奇,面对这样一位外来人,算是敌人的部下,刘备

  • 明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河时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了解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所导致的,而其中的原因可以说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明朝的灭亡,其中就有一个原因是小冰河时代的到来,天气寒冷而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听起来似乎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朝代灭亡会和天气有关?那么小冰河时代究竟对明朝产生了多大的

  • 赵武灵王有可能灭掉秦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赵武灵王作为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君主,正是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之下,赵国进入了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然而这样一位将赵国带入更好的时代的君主,最终竟然被自己的儿子给饿死,也实在是令人觉得十分可悲了。也有很多人对赵武灵王的死觉得很可惜,那么,如果说赵武灵王没有死的那么早,他后期是否有可能会灭掉秦国

  • 刘关张三人打一个人,为何还被称之为三英战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三国的历史相信大家也了解了不少了,三当年那个天下大乱之中,魏蜀吴三分天下,而其中代表汉室正统的蜀汉虽然有继承大统之名,却也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个。但就算是蜀汉实力再弱,也是小道最后的人。蜀汉麾下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几人,却也还是武力十分高强的。尤其是关羽和张飞二人,此二人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