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人才众多,为什么没人投靠周天子?

战国时人才众多,为什么没人投靠周天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4/2/5 10:41:07

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人才众多的时期了,当时可以说是各方面都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厉害的人才,在不同的国家效力,但是这些人才选择的国家有很多,却从没人选择去效忠于周天子,这是为什么?当时周天子的确是势力微弱,可是毕竟还是有天子的名义,为何都不去跟随周天子,却都纷纷效力于其他的各个诸侯国呢?

1.周天子

周朝君主,周朝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姬姓,黄帝后裔,又称周天子,如周武王、周平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为天下之主,共传30代37王,后期周天子大权旁落,但仍为名义上的华夏最高统治者。

周天子其实进行过多次改革尝试,而且远比各诸侯国改革图强要早,只不过都失败了而已。

受生产力所限,西周建立之初无暇有效统治广袤的国土,所以沿用了以前的分封制度来进行统治,即周天子把自己没有能力管辖的土地人口分封给宗亲、功臣、贵族,这些人通过对周天子效忠的方式,来实现周天子对全国的管辖。

最初,周天子军事实力强盛(西周全盛时控甲十万,是大诸侯国兵力的数倍),又对各诸侯国兵力做出了严格限制,因而诸侯对天子的效忠还是十分有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实力逐步上升,与之相对的却是周天子实力的下降。为什么会下降?因王位的争夺,西周多次内讧,兵力受损,而新继位的天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又将有限的土地人口再次分封出去。

所以,周厉王继位时有了实力下降的忧虑,就希望做出一些改革,来确保西周的实力继续凌驾于各诸侯国之上,但可惜,这次改革失败了,国人发动暴动(国人暴动本质上是周厉王改革损害了贵族的利益),西周实力进一步受损。

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继位后,依然尝试着推行改革,通过“不籍千亩,借民力治公田”的方式,重新壮大了西周的实力,在周宣王带领下,西周重新崛起,并且发起了对楚国的战争取得了胜利,也扩大了土地人口,但可惜西周运气不佳,在此后与周边蛮夷的战斗中,西周多次大败,实力再次受损。

更倒霉的是,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又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导致申侯引犬戎攻入镐京,西周最后的家底全部拼光,继位的平王不得不靠秦、郑等诸侯国的护送迁都洛阳,这一迁都直接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周天子的实力下降到了中等诸侯国;二是周天子失去了故土(赐给秦国换取对方对付西戎),将自己局限于一个四战之地。

东迁后的周天子依然希望通过改革重新崛起,比如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就多次向郑国索要土地,压制郑庄公的权力,但可惜这次努力也失败了,率兵攻打郑国不仅大败,还被郑军射了一箭。

那么这次战役也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各诸侯国看到了周天子的真正实力(不堪一击);二是周天子压箱底的家底拼没了。据《左传》记载,周桓王、周襄王去世时,周朝甚至穷到拿不出下葬的钱,不得不求助鲁国。

2.为什么不投靠周天子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里,最珍贵的无疑是人才,只要有了人才就不愁没有机会将国家发展壮大,深谙其理的君主纷纷礼贤下士,比如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楚庄王绝缨、秦王颁布“求贤令”等,但是人才也是有想法的,不会因为简单的几句忽悠、画大饼就不计酬劳的替你卖力,尽管周天子有想留下人才的想法,但是人才肯不肯来却是另一回事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天子没钱!

周朝在经过两次王位之争、晋灭掳灭虢、诱迁陆浑戎、兵败姜戎等事件后周天子的国土更是萎缩了不少,失去了领土就代表失去了人口、税收,在财政减少的情况下,周国已不足以提供维持王朝体制的国力,为此周天子不得不遣散了许多侍从以减少开销,甚至周襄王死后,其儿子周倾王因为拿不出举办葬礼的钱只好向鲁国借钱了,由此可见周王室之衰弱、贫穷。

到了东周最后一个君主周赧王的时候,周天子的土地,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几个县而已,不但比不上秦、楚这样的大国,甚至连这些大国底下的臣子封地也比不上,后来周赧王深感秦国的威胁,于是听从楚王联合攻秦的建议,没钱的周赧王向富商接了一批钱组建了6000多人的军队打算攻秦,结果却给楚国放鸽子了,最后不仅惹怒了秦国,自己还搞的负债累累,为了躲避富商们追债只能灰溜溜的躲起来。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周天子自己都混不下去,自然没有太多钱财来供养这些名士了。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以周王朝为信仰,忠于周天子的人谋士吗?答案自然是有的,否则周朝不可能苟延残喘这么久,比如庄王问鼎时就有谋士站了出来让周度过了危机,不过,周朝的政治制度约束了周天子的选才范围。

在周的政治制度下,名士们是没有资格侍奉天子的越级了!而且还是越了好几级!简单来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你看,大家只听说过卿大夫养士,比如战国四公子门客几千,但是诸侯养门客的就少很多了吧,一层阶级做一层阶级该做的事情,名士是没有资格侍奉周天子的,而且周王他们看不上这些士子,别说像张仪苏秦这样的寒门子弟,就是孙武,商鞅这样的贵族子弟去给周天子当门卫都没人要,周王室从周王到马夫等等都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生存,他们很难会有大的改变,因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念已经深入其心了。

在种种制约之下,周天子的人才可能有那么几个,但是也是矮个子里挑高的,相比于战国七雄的人才质量,那像萤烛之火一般的暗淡,而且经过周王室的种种作死之举后,周王室本钱实在是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此小的舞台,这些人才实在难以发挥实力,这样就显得周天子无人了。

3.周天子为什么没有招兵买马

那么看完这些背景脉络,我们再来说下,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变法图强,为什么周天子却没有招兵买马、招揽人才。

战国诸侯国变法此起彼伏,但变法的前提却是这个诸侯国有实力(军力+财力)支撑起变法改革,以秦国为例,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实力无法与魏、楚等相提并论,但秦国在变法前依然可以多次击败强大的魏国,这也说明,秦国还是有基础的。

再来看周王朝,前文已述,周王朝的持续衰落,一度穷到没钱安葬天子,这种实力想要招兵买马,招揽人才,难上加难,毕竟人才也是看国度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周王朝的改革难度最大,因为他的贵族体系太过庞大,积重难返,稍微一点变动都可能触动贵族的利益,导致图强失败。典型的就如东周公和西周公,原本就已经衰弱到小诸侯级别的东周王室,却还要被贵族继续割裂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公国,这不是作死吗?

前面已经提到,东周王室地处洛阳,坐享天下商贾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军事上的隐忧,即你稍有招兵买马变法图强的迹象,必然触动周边各大诸侯的神经,毕竟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实际上在诸侯眼里你也就是个小诸侯,如果你强大了,岂不是要威胁到我?魏国强大后又迅速衰落就是因为他出于四战之地,先后受到秦、楚、齐等国的围攻,而实力更弱小的周王室显然更是如此。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孤城闭宋仁宗爱皇后吗?宋仁宗喜欢曹皇后还是张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宋仁宗共有三位皇后,分别是郭皇后、曹皇后和张皇后。不过张皇后是死后追封,生前并没有皇后之名,但最得宋仁宗宠爱的嫔妃是张贵妃。我们都知道宋仁宗是一代仁君,就宋朝皇帝来说他的评价能排至前几。不过对于宋仁宗和他后宫的故事,可能大家就没那么了解了,这次正好可以通过《孤城闭》,看看宋仁宗和曹皇后以及张

  • 陈宫为什么坚持要死?陈宫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陈宫因为看不惯曹操粗鲁对待名士的手段,因为决定离他而去,辅佐吕布。但最后的结果是吕布不敌曹操,两人双双被擒。在曹操眼里,陈宫依然是一名人才,所以想要留他一命,但陈宫却坚持要死,根本不会为了保命投靠曹操。陈宫的品质相信折服了很多人,起码能做到向他这样的是少之又少。那陈宫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内心为何会

  • 军阀混战时为什么只有张作霖搞出了全国最大的兵工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军阀混战时期,很多事情都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但是当时只有张作霖搞出了这个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了,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这个张作霖非常非常有本事吧,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原因如下:第一,有钱。兵工厂是非常烧钱的。尤其想要大规模生产武器,必须购买的大量的加工机器和相关材料

  • 康熙为什么要处死王辅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帝其实也是让人很喜欢的一个人,也非常的厉害,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康熙有些事情我们也看不懂的,比如说这个康熙帝把这个王辅臣给处死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王辅臣是畏罪自杀的,不过若是没有自杀这一出,康熙也会下令处死王辅臣,为什么

  • 清朝皇帝上朝的具体时间以及清朝大臣上朝的具体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人都有什么上班时间要求,那么古代人有没有呢?那想必是有的,今天就拿清朝的皇帝来说这个事情吧,那么这个清朝的皇帝和清朝的大臣都分别是什么时间怎么上朝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大清朝当官就别想睡懒觉,这可是在大清律法中有明文规定的,四更天起床,五更天之前务必要赶到金銮殿

  • 八国联军入侵清朝的时候,为何没有一个国家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的国际局势还是有说法的,一些国家有难其他的国家还是会帮助的,一些国家如果被入侵了其他国家也会谴责的,那么有的人问了,当时清朝这个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其他国家来援助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正是大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大家都看出来了,

  • 李鸿章死后他的家人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鸿章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厉害,他不仅仅厉害,而且非常的爱国,所以在清朝时期真的非常的受人爱戴的,但是人也总有一死,那么这个李鸿章死了之后,这个清朝当时是怎么对待李鸿章的家人呢?又是怎么处理李鸿章的后事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1901年,就是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

  • 为什么左宗堂比曾国藩的评价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小编并不想把这个左宗堂比曾国藩拿出来对比的,但是这两个人就是得拿出来比一比,名气都不小,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但是大家有感觉没有,那就是左宗棠好像比这个曾国藩要更加厉害些?也就是左宗棠比曾国藩的评价要高很多了,那么这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作为晚清的中兴名臣左宗棠和曾国

  • 慈安太后死因何为多出于野史?慈安之死真相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朝廷八位辅臣处死,一举夺取朝政大全。当时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两宫并尊,一同垂帘听政。但后来慈安太后突然暴毙,死因成迷,慈安的死慈禧无疑是最大受益者,所以难免让人将嫌疑人怀疑到慈禧身上。毕竟慈安太后是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可见咸丰帝对她的宠爱。那慈安的死和慈禧到底有没有

  • 康熙为何要带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这个做法有什么讲究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鳌拜大家也知道的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也非常的狠,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鳌拜再狠也没有这个康熙狠啊,话说康熙只用几个小孩子就把这个鳌拜给生擒了,而且还把鳌拜制服得服服帖帖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当鳌拜被一群孩子生擒,怒火中烧的他看着此刻不再是8年前6岁孩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