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夺取荆州到底是对是错?为什么说这是非常没有远见的?

孙权夺取荆州到底是对是错?为什么说这是非常没有远见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17 更新时间:2024/1/24 10:10:10

三国时期的荆州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块地方,而荆州的“主人”也是几次换人,而孙权夺取荆州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征兆的,毕竟只有孙刘联盟才能与曹魏一战,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任谁也不会想到,孙权竟然会对荆州打起主意。而很多人也认为,孙权此举其实是大错,是一件极其没有远见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孙权这样做虽然出乎意料,但是到底是对是错?

1.孙权为什么要夺荆州

三国历史上,曹魏一方势力最强,其次是孙吴势力,再次是蜀汉势力。在赤壁之战之后,三方实际上处于一个脆弱的平衡中,曹魏可以轻松与两方开战,但是孙吴和蜀汉只能联合一致勉强抵抗。基于现状,孙权集团和蜀汉集团结盟是正确选择,那么为何孙权一方一直对荆州念念不忘,继而最终趁刘备集团大意夺下了荆州并且杀害了关羽。就是这个行为,使得刘备不得不率兵攻吴,从而使得这两方势力更加虚弱。

东吴并非由孙权打下来,而是他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的功劳。若非孙策早逝,孙权未必能成为一方势力的首领。孙策是三国中相当厉害的一个人,他从一名因父亲早逝而无处落身到最后成为东吴之主,这比刘备厉害多了。因此,小编认为,孙权接替了哥哥孙策之后,他需要有所发展,那就是再为东吴增加势力。对于东吴来说,它有三个方向,但向南意义不大,那个时候南边并不值得;向北不是没有尝试,但不是对手,若是对方愿意,随时都可以将他们赶回来;因此只有向西,而向西只有荆州。

对于荆州,不仅东吴想要,曹魏也想要。不然曹魏就不会在荆州北部南郡虎视眈眈了,这一块地方,谁占住了,谁就有了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失去荆州之后,要举全国之力攻取东吴;这也是为什么,在刘备起兵之后,诸葛亮并没有阻止。有人说诸葛亮不支持,小编不这么认为,在诸葛亮的策略中,荆州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但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攻打吴国,反而是刘备率兵。这是因为刘备比诸葛亮善于带兵,而诸葛亮比刘备善于政事;这其实秦末很像,刘邦带人打仗,而萧何在后方支援。但是刘备差了一些,那就是他手下智谋之士太少,以至于中了吴国的计谋。

这是诸葛亮料不到的,也是诸葛亮失算之处。

同样,对于孙权,荆州也是一样。占据了荆州,就等于占据了主动。由于长江天险,北方的敌人如果要攻打东吴,其实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从荆州方向攻打,其实就简单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大军南侵,孙权和刘备合作。但是这是一个要害之地,也是东吴想要发展就必须攻占之地。所以,尽管是联盟状态,东吴也一定会把荆州拿下。这也是为什么,蜀汉要将关羽安排在这个位置。作为蜀汉最厉害的武将,刘备和诸葛亮都相信他有能力镇守荆州。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东吴攻下荆州之后,难道不怕曹魏和蜀汉联手攻来?考虑到了,但曹魏和蜀汉是天然的敌人,这一点和孙吴不同,所以孙吴早早地就投靠了曹丕。这也使得,刘备攻吴时,短视的曹丕并没有趁火打劫,从而让东吴获得了喘息之机,这也让成了三国里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

但是如果没有占据荆州,那么首先受到攻击的应该就是东吴了。所以尽管得罪了蜀汉势力,但也占得了先机。在刘备去世后,孙权不是又自己称王称帝了吗?可惜,孙权还是短视了一些,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任何一方都很难对付曹魏。但一场荆州的争夺,使得两方即便是再次联盟,也再难以达到亲密无间的合作状态了。所以,两国只能各自为战,最后先后被灭掉。如若不然,小编认为,三国状态极有可能长期保持。

2.为何说孙权夺荆州没有远见

三国中,魏国,蜀国,吴国都围绕荆州地区展开争夺,当时荆州有关羽镇守,曹操虽然派兵攻打,但并不是真的想要夺取荆州,但对于吴国来说荆州犹如根刺在喉,不仅魏国威胁着吴国,现在连蜀国也对吴国构成威胁。

荆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北可进击魏国,东可威胁吴国,孙权对于荆州是势在必得。最后,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被吴军所杀,也可以说吴蜀两国就此结下梁子。关羽首级被献于曹操后,曹操震惊万分,下令厚葬关羽,此时曹操进军蜀国,联军已经不可能向之前那样同仇敌忾。

最后的结局是被魏军逐个击破,蜀国和吴国相继灭亡。按照当时的形式,吴军得荆州也无法对北方的曹军形成威胁,但对于蜀国来说,北可进,南可退,如果没有失荆州,诸葛亮北伐就不会那么艰难。

但两国都有自己的考虑和打算,曹操正好借此机会坐山观虎斗。也可以说吴国夺取荆州对于曹操来说,是利大于弊,曹操借助吴军的力量削弱蜀国力量,对以后的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3.孙权究竟是对是错

实当初赤壁一战时,刘备趁着周瑜主力在与曹操对峙的时候派兵占了荆南四郡,而周瑜大胜曹操之后则是占据了南郡。这下刘备尴尬了,北边是盟友,南边是交州,不好啃,而西边则是不毛之地,想要入蜀,交通要道南郡又被东吴占了。于是乎在鲁肃和诸葛的牵线下,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当初说好了等刘备有了根据地就归还。

结果刘备入蜀之后,孙权几次派人索要荆州,刘备却迟迟不肯归还。于是孙权不高兴了,派遣悍将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刘备闻后,见形势危迫,匆忙从蜀郡赶到公安,令关羽争夺三郡。

看到没,刘备都从成都跑到荆州来指挥战斗的,摆明是不想把南郡还给东吴,想要赖账嘛。结果就在双方准备大战的时候,曹操不长眼的横插一脚,他派兵攻打汉中,刘备慌了神,为了稳固后方,连忙和东吴议和。而孙权也想趁机攻打淮南,于是双方议和,决定以湘水为界,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东吴,西边的零陵和武陵还有南郡则归刘备。

结果孙权在淮南大败而回,而刘备则是惨胜曹操,得了一个空的汉中。这时候原本双方应该并力向北,抗衡曹操的,结果双方都没安好心。关羽呢,他有事没事就派兵跑到东吴的地盘割他们的军粮,要么就抢人口。而吕蒙则是与孙权秘密商议,打算夺取整个荆州,驱逐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势力。

而关羽也不傻,他在攻打曹仁的时候还留了大股部队镇守南郡以防东吴。于是吕蒙就开始耍诈了,他让孙权公开召他回建业养病,让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代替他镇守陆口。

关羽上当了,将大部队调到前线去了,只留老弱病残守南郡。而且为了解决前线军粮危机,他居然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正愁没借口拿你呢,这不,自己送上门来了。当机立断,吕蒙率领大军直奔南郡,留守的傅士仁和糜芳望风而降,整个荆州都落入东吴之手,关羽也被生擒斩首。从此之后,东吴只要派一支人马守住夷陵、秭归等出川要道,就可以安心派兵北上襄阳,与曹魏争锋。

也是从此之后,东吴的战略缓冲地带大大增加,俗话说守江必守淮,但东吴失了先机,迟迟突不破淮南封锁线,如果再任由荆州被他人占据,那么东吴就完全无险可守了,只能任人宰割。而之后东吴连年与曹魏争夺襄阳、樊城,也体现出他们的决心。

其实东吴做得没有错,如果任由关羽北伐成功,刘备的势力就会极速膨胀壮大,到时候以东吴的势力以及刘备和关羽的野心,别说荆州,只怕他们会把主意打到江东来。

事实证明,东吴夺取荆州之后,即便最危险的时候也能够凭借江防和江南的支持,依靠江陵城挡住曹魏的攻势,完成防守反击,使得江南以及江东稳若泰山。

所以说,东吴袭荆州做得没有错,反而干得漂亮,只是关羽就那么被杀,着实可惜了。更可惜的还有关平和王甫,更间接导致夷陵之战爆发,毁了季汉大批精锐。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一直被看作是春秋时期的结束,以及战国时期的开端,曾经强大的晋国,最终却被三国瓜分,从此战国历史上就没有晋国了,战国七雄里面也没有晋国了。而在当时,晋国内部有晋国六卿,其中智氏是最为强大的,可是为什么强大的智氏最终反而被灭掉了?智氏被灭是怎样的过程,为何最厉害的只是却没有能够撑到最后呢?春秋未

  • 中山国是现在的哪里?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国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最早是由白狄建立。当时中山国位于河北一带,都城是定州市。而在中山国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了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中山国有着除七雄外,第八国的说法,那中山国在当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中山国初期曾长期和中原各国交战,后来被魏国占领,

  •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有四个都出自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对霸主的定义不尽相同,每本书里面记载的霸主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却也有春秋五霸四出于晋的说法,意思就是五霸当中有四个都出自晋国。晋国在当时的国力真的是有这么强大的吗?这四个出于

  • 朱元璋错过了姚广孝,此后他助朱棣逆袭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曾剃度出家,不过当时的他是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才选择当和尚。因为元朝的一些政策,当时不少附有学识的汉人都没办法在科举上证明自己,也就在民间被埋没了起来。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曾招揽懂儒术的僧人,结果朱元璋此时错过了一位重要人物,这个人此后帮助朱棣逆袭,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相信不少网友都对姚广

  • 刘表既然不信任刘备,为什么又要内纳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刘表和刘备的真实关系一直让人捉摸不透,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刘表内心是不怎么信任刘备的,那既然如此当初刘表干嘛还内纳刘备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刘备脱离袁绍投奔荆州,刘表还厚相结纳,但值得注意的是,刘表仅仅是让刘备驻扎在新野,如此看来刘表对刘备的态度就比较清晰了,如果真的把他视为同一阵线的好友,

  • 神龙政变时狄仁杰已经死了,为什么说是狄仁杰策划了神龙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作为皇帝,虽然现代人对她非常的敬佩,但在当时的人看来,武则天不是李氏后代,更不是男子,当皇帝这件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或许是因为武则天势力很大,所以很多人才选择了隐忍,但是一旦有机会能够把她拉下皇帝宝座,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做的,这也就是神龙政变。然而神龙政变发生在狄仁杰死后,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

  • 柔福帝姬是谁?柔福帝姬的历史疑案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靖康之变爆发后,柔福帝姬被押送到北方。几年后,柔福帝姬突然回到了中原,她自称是从金国逃回来的公主,一听是皇帝的女儿柔福帝姬马上被送到临安。当时宫中的宫女已经记不清柔福帝姬的样子,但觉得眼前的女子和柔福帝姬很像,而且问她一些相关的问题也都能回答的上来。关键是这名女子能叫出宋高宗

  • 朱高煦为什么要拌皇帝?朱高煦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朱高煦是朱棣次子,朱瞻基的叔叔。据说朱高煦从小性格凶悍,曾被太祖召到京城学习,但轻佻的态度让太祖十分不满意。靖难之役爆发后,朱高煦跟随朱棣一同作战,期间朱高煦多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间,因此朱棣觉得次子骁勇善战的样子更像自己。不过最后的皇位还是传给了他的哥哥朱高炽,这也让朱高煦有了谋位之心,等到朱瞻基登

  • 成蟜和嬴政什么关系?成蟜为什么要叛秦投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成蟜是嬴政的弟弟,不过他们兄弟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嬴政曾派成蟜出兵攻打赵国,但成蟜却在屯留叛秦投赵,结果他的部下因为连坐被处死,成蟜则在赵国得到封地。有一种说法称,秦王子婴其实是成蟜的孩子,成蟜虽然逃到赵国,但他的儿子还在秦国,不过目前还缺乏决定性的证据,只是一种猜测。那成蟜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背叛嬴政

  • 明英宗为何追复他爹的废后胡善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英宗其实这个人也还是很给力的,竟然在残酷的夺门之变后又复位了,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的,然后又做了一件十分给力的事情,那就是废除了“殉葬”制度,这个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明英宗真的挺给力的哈,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这个明英宗话说他追复了他爹的废除的皇后胡善祥,那么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