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山国是现在的哪里?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国力有多强?

中山国是现在的哪里?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国力有多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4/2/4 15:06:48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最早是由白狄建立。当时中山国位于河北一带,都城是定州市。而在中山国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了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中山国有着除七雄外,第八国的说法,那中山国在当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中山国初期曾长期和中原各国交战,后来被魏国占领,直到中山桓公复国,中山国的国力一度来到鼎盛期。

中山国的来源

春秋时期,白狄的一支鲜虞氏开始建立国家,把肥氏、鼓氏、仇由等氏族都统一起来。鲜虞人在山中地形险要的中人城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而得名中山国。

中山国的来历非常特殊,国君姓姬,可能是华夏人文初祖黄帝的后裔,与周朝始祖后稷属于不同的分支。最早生活在北方,后来逐渐迁徙到太行山一带,中山国位于农耕区域和游牧区域的过渡带,同时具有农耕和游牧文化。

因为中山国不是周天子册封建立的国家,风俗习惯与其他中原诸侯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长期以来被视为异类,建国之后就成为中原诸国的心腹大患。而鲜虞人也与周边各诸侯国十分不友好,时常想着攻打它们。

中山国是一个非常顽强的国家,它多次被灭又多次复国,甚至还曾经打败过强大的晋国。最终,在享国三百五十多年后,在公元前296年被赵武灵王所灭。

中山国的发展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攻略中山和赵灭中山的事件。

邢侯搏戎

根据史料记载,邢国曾多次打败戎狄(中山国前身),有力的捍卫了周王室的国土与威严。

春秋早期,鲜虞尚且比较弱小,多次遭到邻国邢国的打击。后来邢国逐渐衰落,鲜虞在公元前652年出兵南下,击败邢国、卫国,迫使邢国国君出逃、卫国国君被杀。因为齐桓公崛起,联合了宋、曹、邢、卫等诸侯国才把鲜虞击败,阻止了鲜虞进一步扩张动作,然而这场战争也让各诸侯国意识到了鲜虞的巨大威胁。

晋侯抗鲜虞

春秋中后期,鲜虞又惹上了另一个国家晋国,两国长期交战。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附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

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又以荀吴统帅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兵行险招,打进晋国平中,大败晋军,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一年之后,鲜虞人在中人城建立国家,史称“中山国”。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获得喘息机会,开始介入列国纷争。

公元前494年,中山国与齐国、鲁国等国家联合起来进攻晋国,打下晋国的棘蒲,这下两国彻底撕破了脸,彼此之间争斗不止,互有胜负。公元前489年,晋国大夫赵鞅率军击败中山,这次大战重创中山国。

接着,晋国又把矛头指向中山国的最后一个附属国仇由,晋国的智伯(名荀瑶)诡计多端,唯恐仇由国路险难行,遂新铸大钟一口,诡称送给仇由国君,使仇由国"斩岸堙溪"以迎钟。仇由身边重臣看透了荀瑶的诡计,多次劝说国君,但仇由国君得钟心切,不听劝阻,七天后仇由被灭。

外围扫清后,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公元前459年开始,晋国发动大军入侵中山国本土,一日之内连下两城,中山国遭到毁灭性打击。以至于二十年间史书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

此时晋国国内却迎来噩耗,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名存实亡。三家分晋之后,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基本形成,而中山国也在动荡中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开始了复兴之路。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部众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趁着中原内乱迅速崛起。

魏攻略中山

不久中山武公就去世了,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魏国抓住机会卷土重来,魏文侯派遣乐羊吴起率领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

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又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赵灭中山

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将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但都遭到中山国的抵抗没有成功。

史书记载,中山国东迁后得到了齐国的支持,疆土扩展至五百里,并修筑长城抵御外侵。

鼎盛时期的中山国有兵“九千乘”,国力仅弱于七雄。一乘是多少人呢,有两种说法:“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即七十五人;“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即三十人。按少的来说,中山国有兵二十七万人!要知道战国后期长平之战时,赵国总兵力也就在四十万至六十万之间。

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史称“五国相王”,一时间中山国成了战国第八强。

中山国称王,失去了齐国支持,使自己陷入孤立。公元前314年,中山国趁齐国出兵干预燕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燕国,占领了数百里领土。后来各国干涉,齐国撤兵,燕国又收回了领土,于是中山国和燕国又成了死敌。

赵国一直想灭掉中山国,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富国强兵。公元前307年开始,赵国先后5次攻击中山国。公元前296年,赵国终于吞并了中山国。中山国自春秋晚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回过头来看历史,中山国虽不是强国,却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书写了华丽的篇章。自从诞生起就不断与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对抗,几次被占领灭国都死而复生,顽强的精神举世少见,在诸多强国的重重包围中不断发展自己,几次复兴国家,一度让人刮目相看。

中山国本有机会成为战国群雄当中的一个,“战国七雄”之一,可惜最终还是被它国所灭。中山国的灭亡不仅仅因国土面积狭小,还在生于忧患,却在发展过程中丢了忧患意识。

自桓公复起之后,继任者并没有吸取教训,盲目树敌、目光短浅,且在各国的挑拨下,贪图虚名执意称王,最终招来祸患。两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山国的兴衰也一直影响着后人: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应该有忧患意识,以史为镜知兴替,牢记历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有四个都出自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对霸主的定义不尽相同,每本书里面记载的霸主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却也有春秋五霸四出于晋的说法,意思就是五霸当中有四个都出自晋国。晋国在当时的国力真的是有这么强大的吗?这四个出于

  • 朱元璋错过了姚广孝,此后他助朱棣逆袭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曾剃度出家,不过当时的他是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才选择当和尚。因为元朝的一些政策,当时不少附有学识的汉人都没办法在科举上证明自己,也就在民间被埋没了起来。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曾招揽懂儒术的僧人,结果朱元璋此时错过了一位重要人物,这个人此后帮助朱棣逆袭,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相信不少网友都对姚广

  • 刘表既然不信任刘备,为什么又要内纳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刘表和刘备的真实关系一直让人捉摸不透,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刘表内心是不怎么信任刘备的,那既然如此当初刘表干嘛还内纳刘备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刘备脱离袁绍投奔荆州,刘表还厚相结纳,但值得注意的是,刘表仅仅是让刘备驻扎在新野,如此看来刘表对刘备的态度就比较清晰了,如果真的把他视为同一阵线的好友,

  • 神龙政变时狄仁杰已经死了,为什么说是狄仁杰策划了神龙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作为皇帝,虽然现代人对她非常的敬佩,但在当时的人看来,武则天不是李氏后代,更不是男子,当皇帝这件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或许是因为武则天势力很大,所以很多人才选择了隐忍,但是一旦有机会能够把她拉下皇帝宝座,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做的,这也就是神龙政变。然而神龙政变发生在狄仁杰死后,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

  • 柔福帝姬是谁?柔福帝姬的历史疑案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靖康之变爆发后,柔福帝姬被押送到北方。几年后,柔福帝姬突然回到了中原,她自称是从金国逃回来的公主,一听是皇帝的女儿柔福帝姬马上被送到临安。当时宫中的宫女已经记不清柔福帝姬的样子,但觉得眼前的女子和柔福帝姬很像,而且问她一些相关的问题也都能回答的上来。关键是这名女子能叫出宋高宗

  • 朱高煦为什么要拌皇帝?朱高煦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朱高煦是朱棣次子,朱瞻基的叔叔。据说朱高煦从小性格凶悍,曾被太祖召到京城学习,但轻佻的态度让太祖十分不满意。靖难之役爆发后,朱高煦跟随朱棣一同作战,期间朱高煦多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间,因此朱棣觉得次子骁勇善战的样子更像自己。不过最后的皇位还是传给了他的哥哥朱高炽,这也让朱高煦有了谋位之心,等到朱瞻基登

  • 成蟜和嬴政什么关系?成蟜为什么要叛秦投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成蟜是嬴政的弟弟,不过他们兄弟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嬴政曾派成蟜出兵攻打赵国,但成蟜却在屯留叛秦投赵,结果他的部下因为连坐被处死,成蟜则在赵国得到封地。有一种说法称,秦王子婴其实是成蟜的孩子,成蟜虽然逃到赵国,但他的儿子还在秦国,不过目前还缺乏决定性的证据,只是一种猜测。那成蟜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背叛嬴政

  • 明英宗为何追复他爹的废后胡善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英宗其实这个人也还是很给力的,竟然在残酷的夺门之变后又复位了,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的,然后又做了一件十分给力的事情,那就是废除了“殉葬”制度,这个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明英宗真的挺给力的哈,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这个明英宗话说他追复了他爹的废除的皇后胡善祥,那么这到底

  • 孙殿英盗慈禧墓后为何能够逍遥20年?遗体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盗墓这种事,从古到今都是一种“缺大德”的事情,然而当年的孙殿英却能够将这个被万众所唾骂的勾当变得微妙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孙殿英盗墓的微妙之处,看看他到底为何能够盗墓后能够逍遥法外20年。一、盗墓惊动乾隆,漂棺阻挡墓门传说孙殿英部队在挖掘裕陵,企图打扰乾隆老爷子安息的

  • 萨尔浒战役明军为什么会败?明军和后金兵力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萨尔浒战役是明清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明军约有11万兵力,却输给了后金的6万士兵,使得后金从此掌握了主动权。为什么明军兵力占巨大优势,结果却是惨败呢?当时努尔哈赤制定作战计划,使得后金部队在五天内连破三路明军,并且缴获了大量物资。这场战役明朝也知道其重要性,但从结果来看几乎是呈溃败之势,当时明军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