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春秋五霸有四个都出自晋国?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有四个都出自晋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24 更新时间:2024/1/24 9:22:15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对霸主的定义不尽相同,每本书里面记载的霸主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却也有春秋五霸四出于晋的说法,意思就是五霸当中有四个都出自晋国。晋国在当时的国力真的是有这么强大的吗?这四个出于晋国的霸主又是哪些人呢?

1.春秋五霸有哪些

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2.为什么有四个都出自晋国

说起春秋五霸,学习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几个人。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个人。还有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五人。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都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个。这三个在春秋时期绝对都是风云人物,带领自己的国家称霸天下。不过,这也只是一种说法,如果真的按实力算的话,晋国应该占春秋五霸其中四个。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我们看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晋国是姬姓封国,和周王室是同宗。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开始崛起,史书记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成为北方的霸主。之后晋文公即位的时候,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不过,晋国的霸业并没有因为晋文公去世就消失了,和齐国完全不一样。晋文公去世后,他的后人继续自己的霸业。

晋文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也就是晋襄公。晋襄公一生主要功劳有五个方面,一是北伐狄人,二是南略楚国,三是东征卫国,四是西征秦国,五是重组六卿。晋襄公在位期间秦国是秦穆公在位,刚刚崛起,秦国和多次爆发大战,结果秦国全部失败。也正是因为晋襄公的原因,秦国开始转变发展战略,开始往西发展。而晋襄公也继续继承自己父亲的霸业。

晋襄公之后把晋国推向霸主地位的是晋景公。晋景公在位期间楚国的楚庄王在位,要知道楚庄王也是春去五霸之一。不过在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即派兵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使楚国霸业结束。

最后一个是晋悼公。晋悼公在位期间,他的文治武功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铸造军国霸权,挟天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终得以再次称霸中原。当时晋国镇齐、慑秦、疲楚,天下不能与之争衡。没有一个大国敢于和晋国对抗。

我们看一下晋国上面的四个君主,都是一时的霸主。晋文公继承齐桓公的霸权。晋襄公打败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晋景公打败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晋悼公打败所有大国。真正按实力算的话晋国这几个君主绝对都是春秋霸主。而晋国的实力也绝对是当时最强大的。不过由于记载历史人的安排,才导致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霸主。

3.晋国实力有多强大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把三家分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虽然至今学者对此观点仍有争议。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曾是多次击败楚国北进,数世争雄于天下。事实上,整部春秋史就是南方楚国与北方诸国的战争史,而北方诸国的主力正是晋国。由于它的存在,秦国根本没有崛起的可能。正是它的瓦解,才给了其他国家出路。那么,当年的晋国到底有多强?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与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来,才将唐改为晋,曾先后迁都于曲沃、绛、新田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并杀死自立的周携王,受到平王的奖赏。

春秋初,晋昭侯将其叔叔成师分封到曲沃。从此,晋国出现了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战争,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斗争,终于,曲沃一支取代了正宗公族,重新建国。获得重生的晋国大肆扩张,先后灭掉了耿、霍、魏、虞、虢等国。此外,还击败了骊戎、赤狄等族。晋献公害怕公室子弟效仿自己的先祖,,便将他们不是杀戮,就是驱逐。至于重耳等人外逃,除了受人挑拨外,还有猜忌的嫌疑。

晋国经过短暂的斗争后,重耳,也就是晋文公,掌握国家争权,并将晋国的霸业推向了顶峰。当然,晋国公室力量被晋献公摧残,晋文公只能依靠异姓大臣,也就开了诸卿执政的制度。其实,异姓诸卿与同姓公室没有区别,他们权利也是世袭,并且也有封地。如果碰到弱势君主,这些权臣就可以将其玩弄于鼓掌之中,比如,赵盾曾杀君更立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君主权威也就衰落,而诸卿不满足于自身的利益,便开始争斗。经过长久的斗争淘汰,最终形成了韩赵魏三家,并瓜分了老东家晋国。

齐桓公率先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齐国衰落后,晋文公接过了霸主的接力棒。事实上,整个春秋就是晋国与楚国的斗争,而其他诸侯小国也就游摆于这两国之间,当然齐国和秦国除外。整个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发生了三场大战,晋国二胜一输,而唯一失败的一次是楚国出了个牛人楚庄王。

当年晋国的存在,秦国曾东出函谷,碰了一鼻子灰后,只好务实的开发西部地区。整个春秋时期,秦国都没有迈出函谷一步,还差点被晋国灭国。三家分晋的初期,韩赵魏三国经常联合行动,其他国家都是苦不堪言。而秦国的崛起,除了自身的图强外,还和韩赵魏三国不联心有着莫大的关系。纵然如此,秦国统一六国的历程中,对三晋还是不能轻心,除了一边拉,一边打,还要离间三国关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错过了姚广孝,此后他助朱棣逆袭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曾剃度出家,不过当时的他是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才选择当和尚。因为元朝的一些政策,当时不少附有学识的汉人都没办法在科举上证明自己,也就在民间被埋没了起来。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曾招揽懂儒术的僧人,结果朱元璋此时错过了一位重要人物,这个人此后帮助朱棣逆袭,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相信不少网友都对姚广

  • 刘表既然不信任刘备,为什么又要内纳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刘表和刘备的真实关系一直让人捉摸不透,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刘表内心是不怎么信任刘备的,那既然如此当初刘表干嘛还内纳刘备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刘备脱离袁绍投奔荆州,刘表还厚相结纳,但值得注意的是,刘表仅仅是让刘备驻扎在新野,如此看来刘表对刘备的态度就比较清晰了,如果真的把他视为同一阵线的好友,

  • 神龙政变时狄仁杰已经死了,为什么说是狄仁杰策划了神龙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作为皇帝,虽然现代人对她非常的敬佩,但在当时的人看来,武则天不是李氏后代,更不是男子,当皇帝这件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或许是因为武则天势力很大,所以很多人才选择了隐忍,但是一旦有机会能够把她拉下皇帝宝座,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做的,这也就是神龙政变。然而神龙政变发生在狄仁杰死后,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

  • 柔福帝姬是谁?柔福帝姬的历史疑案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靖康之变爆发后,柔福帝姬被押送到北方。几年后,柔福帝姬突然回到了中原,她自称是从金国逃回来的公主,一听是皇帝的女儿柔福帝姬马上被送到临安。当时宫中的宫女已经记不清柔福帝姬的样子,但觉得眼前的女子和柔福帝姬很像,而且问她一些相关的问题也都能回答的上来。关键是这名女子能叫出宋高宗

  • 朱高煦为什么要拌皇帝?朱高煦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朱高煦是朱棣次子,朱瞻基的叔叔。据说朱高煦从小性格凶悍,曾被太祖召到京城学习,但轻佻的态度让太祖十分不满意。靖难之役爆发后,朱高煦跟随朱棣一同作战,期间朱高煦多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间,因此朱棣觉得次子骁勇善战的样子更像自己。不过最后的皇位还是传给了他的哥哥朱高炽,这也让朱高煦有了谋位之心,等到朱瞻基登

  • 成蟜和嬴政什么关系?成蟜为什么要叛秦投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成蟜是嬴政的弟弟,不过他们兄弟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嬴政曾派成蟜出兵攻打赵国,但成蟜却在屯留叛秦投赵,结果他的部下因为连坐被处死,成蟜则在赵国得到封地。有一种说法称,秦王子婴其实是成蟜的孩子,成蟜虽然逃到赵国,但他的儿子还在秦国,不过目前还缺乏决定性的证据,只是一种猜测。那成蟜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背叛嬴政

  • 明英宗为何追复他爹的废后胡善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英宗其实这个人也还是很给力的,竟然在残酷的夺门之变后又复位了,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的,然后又做了一件十分给力的事情,那就是废除了“殉葬”制度,这个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明英宗真的挺给力的哈,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这个明英宗话说他追复了他爹的废除的皇后胡善祥,那么这到底

  • 孙殿英盗慈禧墓后为何能够逍遥20年?遗体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盗墓这种事,从古到今都是一种“缺大德”的事情,然而当年的孙殿英却能够将这个被万众所唾骂的勾当变得微妙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孙殿英盗墓的微妙之处,看看他到底为何能够盗墓后能够逍遥法外20年。一、盗墓惊动乾隆,漂棺阻挡墓门传说孙殿英部队在挖掘裕陵,企图打扰乾隆老爷子安息的

  • 萨尔浒战役明军为什么会败?明军和后金兵力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萨尔浒战役是明清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明军约有11万兵力,却输给了后金的6万士兵,使得后金从此掌握了主动权。为什么明军兵力占巨大优势,结果却是惨败呢?当时努尔哈赤制定作战计划,使得后金部队在五天内连破三路明军,并且缴获了大量物资。这场战役明朝也知道其重要性,但从结果来看几乎是呈溃败之势,当时明军究竟

  • 为什么说吕蒙偷袭关羽是缺乏战略眼光,而姜维北伐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偷袭关羽,直接导致了关羽丢失荆州,还被杀掉了,这件事情看上去似乎是东吴大获全胜,可是后来孙权处理起来却很苦恼,因为他明明是胜利者,然而却比失败者更加失败,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情从战略上来说,是非常缺乏眼光的。但是为什么在后来姜维北伐这件事情上,却没有人这样认为呢?1.白衣渡江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