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为何要先拿下巴蜀两国,蜀地对秦国的重要性分析

秦国为何要先拿下巴蜀两国,蜀地对秦国的重要性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77 更新时间:2024/1/18 22:37:51

战国中期,巴国打算攻灭充国,充国自知不敌决定和蜀国联手,但一年后充国还是被灭。此后蜀地就由巴、蜀两国相争,在夹缝中生存的苴国打算寻求秦国的帮助。此时秦昭襄开始打起了蜀地的注意,不过蜀地多为山区,易守难攻,秦惠王为什么就盯上这根硬骨头了呢?其实秦国当时想要扩张,拿蜀地下手是最好的选择,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其中原因,一起了解看看吧。

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之间爆发矛盾,但谁也干不过谁,只好都跑来找秦国评评理。秦惠文王对于送上门来的战争理由,自然不可能不心动。他想将蜀地纳入自己的地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秦惠文王为伐蜀

但是秦惠文王却在这件事上犯了难,一方面他是真的想借着这个机会伐蜀,但伐蜀困难重重,首先秦国到蜀地距离比较远,“道险狭难至”。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原因,当时已经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成为主旋律,各个诸侯国之间只要找到机会就互相攻打,而韩国又来攻打秦国。

这让秦惠文王很为难,如果先去攻打韩国,到时候再去解决蜀地恐怕会陷入被动局面,但是如果先攻打蜀地,那么韩国很可能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搞偷袭,这不是秦惠文王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的秦惠文王就召开了一个会议,希望底下那一班臣子能给点好的建议。结果司马错和张仪又争论起来了,张仪的意思是先解决韩国,而司马错的意思和张仪正好相反,他是想攻打蜀地。

我们知道,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动动嘴皮子就能引起列国间的战争,他认为秦国应该先攻打韩国,攻打韩国确实重要。原先晋国就是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如果能够攻下三川,就基本到了洛阳的郊外,那么周王室很可能就害怕的献出九鼎,这正是秦国梦寐以求的,这不正是秦国的王业吗?

而反观蜀地,“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即便是攻下来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飞地,于秦国没有什么益处。张仪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就已经有了得天下的野心,现在韩国要攻打秦国,这不正是秦国稳定魏国和楚国,解决韩国进而逼近周王室的最佳机会吗?

但是张仪只想到了攻打韩国的好处,却没有想过韩国能不能攻下来,要知道,韩国虽然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属于比较弱的,但是这不等于韩国就是好惹的,要不也不会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而且唇亡齿寒,秦国一旦攻打韩国,攻下了三川逼近周王室,其他的诸侯国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不会允许秦国就这样东进。

在这件事情上,司马错看的就比较远,他认为先平蜀地对秦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首先平蜀地是非常容易的,他们本身就是戎狄的地盘,又正好有动乱,秦国出动强兵平蜀地就如同豺狼驱逐狼群,那简直太容易了。

蜀地对秦国的重要性

得到蜀地就能扩大秦国的地盘,得到蜀地的财富就可以富民缮兵,不伤己就能让他们屈服,这对秦国来说不正是好事吗?而且攻打蜀地不仅不会被诸侯们讨伐,甚至还能为秦国赢得平定动乱的好名声,这是一箭好几雕的事情,对秦国来说,利远远大于弊。

但是如果贸然攻打韩国,即便是攻下了三川,逼得周天子考虑献出九鼎,这对秦国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激起韩国和周王室的激烈反抗,甚至诸侯国们之间会结盟,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到那时候,秦国就会被置于很危险的境地。

秦惠文王听司马错这么一说就豁然开朗了,决定就按照司马错的建议先去平蜀地。让司马错、张仪等人领兵攻打蜀地。

这一年的十月,蜀地就成为了秦国的地盘,这件事在列国之间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浪花,毕竟蜀地本来就是戎狄的地盘,而秦国又离得远,所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蜀地对秦国的用处,等到他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后来蜀地就成为秦国的大粮仓,为秦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而且,经由蜀地,秦国开辟了攻打楚国的第二次道路。三十多年后的公元前280年,“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司马错领兵从蜀地进攻楚国的黔中郡,逼着楚国让出了汉北和上庸之地。

平蜀地的这一步走的是真好,而有意思的是,秦惠文王去世之后,其子秦武王继位,驱逐了张仪,但秦武王的野心不小他,他下令“伐宜阳,定三川”,顺利进入洛阳。到了洛阳的秦武王,非要去看九鼎,见到了九鼎,非要和身边的大力士举行举鼎比赛,结果绝膑而死,秦武王到底是太着急了一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平乐高滔滔是谁,高滔滔原型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观众对高滔滔这个角色感到好奇,其实历史上高滔滔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就是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亲。曹皇后第一次见到高滔滔时,她还只是一个小女孩,后来高滔滔嫁给了赵宗实,等赵宗实称帝后她就被封为皇后,而且高滔滔也曾有主持朝政的机会,但她并没有选择垂帘听政。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高滔滔这个人物

  • 历史上正德皇帝为什么没有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正德皇帝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这位皇帝还是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帝,如果小编说这个朱厚照和这个明武宗,那大家就应该知道了吧,这个就是正德皇帝了,正德皇帝在历史上也非常的厉害,应州大捷,诛杀刘瑾,平宁王及安化王叛乱这些都是正德皇帝的著名事迹,所以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但是正德皇帝话说并没有儿子啊,那么

  • 朱重八称帝后是如何报答刘继祖的,封其子孙世代享受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朱重八小时候的经历十分困苦,他生于一个贫穷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元朝末年,各民族之间矛盾激烈,汉人被压榨的十分凄惨,所以很多百姓都吃不饱,加上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害,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都没能坚持太久便去世了。当时朱重八连安葬费都拿不出,最后他的邻居刘继祖好心给了他一块地用来埋葬亲人。刘继祖的好心也是让

  • 秦始皇不准王翦班师回朝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不准王翦班师回朝是真实原因是要保住华夏族群!秦朝可以灭亡,但是靠南方的华夏族群一定不能灭,秦始皇要做的就是保护住华夏族群。“百万大军,不可勤王!”如果说谁可以被称为中华第一民族英雄,舍秦始皇再无第二人。很多史学家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暴君。那是你根本就没有认真的读过历史看

  • 鱼玄机为什么被处死,鱼玄机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鱼玄机是晚唐女诗人,《全唐诗》中共收录了50首她的诗词。可能我们对于鱼玄机的诗并不陌生,大家更好奇她的一生究竟是如何度过的。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鱼玄机的出生和去世时间,根据推测鱼玄机死时只有27岁,而且她是以打死婢女的罪名被处死,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想必大家都想知道鱼玄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那

  • 除了赵括和廉颇,谁还能做长平之战的主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王用赵括换下廉颇,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导致长平之战赵国最终战败的主要原因,很多人觉得,赵括根本没有任何军事方面的才能,只会“纸上谈兵”,最终导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国国力也是因此一落千丈,被灭只是时间问题了。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当时赵王不换成赵括,他还能换成谁呢?换句话

  • 福康公主离婚为什么这么难?宋朝女子离婚有什么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离婚这个词已经不新鲜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对古人的生活的想象,似乎是会觉得,古人想要离婚,尤其是女子想要离婚,应该是非常难的事情了。毕竟在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而且经常听说男子休妻,却很少见到女子休夫或者离婚的,这恐怕只有在小说里面才会存在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宋仁宗最疼爱的女儿

  •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各个诸侯为什么不起兵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决定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虽然有个“恩”字,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削弱各个诸侯的势力。推恩令规定,以后诸侯王需要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孙,一直到土地用尽为止,这样原本势力强大的诸侯领地便会被越分越小,大大减少对朝廷的威胁。各位诸侯肯定也明白推恩令的真正目

  • 秦始皇幼年在赵国遭到屈辱,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始皇,很多人呢对他的印象就是残暴。而秦始皇之所如此异常的残暴,追究其溯源的话,那就要从他幼年在赵国所遭受的屈辱开始说起了。那么问题来了,嬴政明明是秦国人,为何幼年是在赵国度过的?他都遭受过哪些屈辱?日后他又是如何进行报复的?嬴政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曾孙,孝文王嬴柱之孙,庄襄王嬴子楚之子,生母为赵姬

  • 范蠡救子故事简述,范蠡救子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范蠡救子是记载于《史记》中的一篇故事。范蠡共有三个儿子,但二儿子因为在楚国杀人,因为被囚。范蠡得知后,想让三儿子带钱去楚国救人,结果大儿子闹着要去,还以死相逼,最后范蠡没办法只能让大儿子前去。最后大儿子自作聪明害死弟弟,范蠡得知后非常后悔,觉得自己教子无方,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范蠡也是没有选择。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