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女子为何嫁妆比男子彩礼都高?

宋代女子为何嫁妆比男子彩礼都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1/22 19:57:49

说到这个彩礼的问题,到现在这个社会也还是都还是比较严峻的一个话题,说实话啊,很多爱情就是被这个彩礼的给断送的,其实不仅仅是现在,在古代这个彩礼的事情也非常的复杂的,而且好像在宋代,这个女子的嫁妆话说好像比较这个男子的彩礼都要高很多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为什么这个子女的家长还愿意选择这个把自己的女儿给嫁出去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宋代盛行厚嫁之风,女子嫁妆超过男子彩礼也是平常事。而宋代之所以盛行厚嫁,或者说女方父母甘愿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与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01、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对宋人的婚姻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不但形成了“婚姻论财”的普遍现象,同时也为厚嫁之风盛行奠定了物质基础

宋代女子的厚嫁之风源自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无论是人们的社会观念,还是生活方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婚姻观念的转变就是商品经济影响的方面之一。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带来的是“重利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冲击下,人们逐渐抛却了唐代那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男尊女卑”、“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门第声望不再是婚娶的首要因素,重视实利主义则成了宋代婚姻的主流观念。

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福州五戒》)这种“婚姻论财”的现象就是宋代婚姻观念转变以及商品化的最直接表现。

而经济高度发展,百姓普遍生活富足,家底殷实,又可以为女儿的厚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02、丰厚的嫁妆可以提高妇女婚后在夫家的家庭地位及社会地位,也体现了父母的爱女之心

受宋朝婚姻论财、重视实利主义观念的影响,百姓都看重对方家庭的经济实力。如果嫁妆足够丰厚,那么女方在婚后无论是家庭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会相应很高;如果你没有嫁妆或者嫁妆很单薄,那么你嫁到夫家之后就可能会受尽夫家的冷落,甚至连正妻的地位都得不到,只能给人家做小妾。

举正反两个例子吧。宋初名相王旦是出了名的惧内,王旦宅子后面有一堂名为“三畏”堂,大臣杨亿曾调侃他说可以改为“四畏”堂,“兼畏妻”。不光是王旦,宋朝很多名臣名流如晏殊沈括陆游周必大等,都是公认的怕老婆。而这种惧内的现象则充分说明了宋代妇女在家庭中较高的地位。

这种地位主要源自妇女出嫁时的丰厚嫁妆。因为厚嫁可以使夫家财产增值,也可以加大妻子的财产在婆家财产中的比重。而且宋代的嫁妆不光是金银、首饰、家具、衣物,还包括土地、房产等不动产,因为妻子对于自己的嫁妆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所以厚嫁的妇女在新的家庭中就会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尊重。

而宋人刘斧在小说集《青琐高议》中则又讲了另外一个故事:官宦之女王琼奴因父母过世,兄嫂不但霸占了家产还拒绝给其嫁妆,导致王琼奴的未婚夫拒婚,最后被迫给人做妾并常为正妻殴打。

因此说,妇女要想在新的家庭中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出嫁时的嫁妆必定要丰厚。而娘家为了维护女儿的权益,使得她出嫁后不受婆家的欺负,也为了女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则必然要狠下血本的置办嫁妆。这也体现了父母的爱女之心。

03、商人、宗室、士大夫等阶层以姻亲关系为纽带的各取所需

伴随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商人的经济实力也飞速发展,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集富者与贵者于一身,他们大多选择与权势之家联姻,或者通过“榜下捉婿”的途径绑定未来的官僚阶层。

这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儿女的婚姻无非是双方家族各取所需的纽带。在这种背景下,包括家族声望、官吏权势、士子前途等,一切都可以成为交换丰厚嫁妆的商品。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皇族宗室人数的增多,宗室中的贫困者也越来越多,为了摆脱这种贫困的窘境,他们选择有经济实力的富商联姻,“宗室以女卖婚民间”在宋代成为普遍的现象。而商人虽然花费了钱财,但是通过娶宗室女却提高了自己家族的身份地位。

因为宋代制度,娶皇族宗室女者可授予官职。官职虽然不高,但是社会地位得以大增,成了有特权的“官户”。于是商人们“争市婚(宗室)为官户”,如茶商叶孚德“结婚宗室,得将侍郎”;商人王永年“娶宗室女得右班典殿直,兼汝州税”等。

还有一种姻亲关系则是“榜下择婿”,这种在科举开榜当日,现场争抢进士女婿的现象,在宋代十分盛行。商人家庭通过丰厚的嫁妆来联姻及第的进士,其实是一种投资,因为进士及第等同于打开了通往仕途的大门,这些人虽然暂时一介穷困书生,但将来就是士大夫官僚阶层,拥有不可限量的权势,这时候以丰厚资产与之联姻,无非是一种变相的权钱交易,这也是身为女子父母为什么要准备丰厚嫁妆,甘愿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04、宋代法律对女子嫁妆以“妻财”的名义进行保护,加强了妇女对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宋代法律虽然规定所有财产都要登记在男户主名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嫁妆往往以“妻财”的名义被明确标示出来,予以法律保护。

另外,嫁妆在正常婚姻中可以夫妻共有,但是一旦双方离异或者丈夫亡故,则嫁妆还是归妻子所有和支配,并不能算夫妻共同财产,依旧是妻子的婚前财产。

如宋代一位判官禁止公公在分家时,将儿媳陪嫁的土地作为家庭共有财产,“在法: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名公书判清明集》)。

嫁妆作为宋代出嫁女子的主要财产来源,对嫁妆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终身所有权,这是受到宋朝法律保护的。也是女方父母放心大胆厚嫁其女的底气所在。

总结:

宋代之所以盛行厚嫁之风,主要是因为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人们传统的婚姻观念逐渐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取代,婚姻关系成为双方家族权钱交易的纽带。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门第、权势还是仕途都可以成为交换的商品。而宋代女子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也与自己的嫁妆是否丰厚息息相关,通过对受法律保护的嫁妆的支配和控制,宋代妇女在婆家享有了更多的家庭参与权和管理权,而这其中也夹杂了父母的爱女之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万贞儿比朱见深大几岁,万贞儿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和万贞儿之间的感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因为他们是姐弟恋,这在皇帝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8岁,但明宪宗并没有因为两人年龄上的差距就嫌弃万贞儿,反而对她宠爱有加。据说万贞儿不幸病逝后,明宪宗还大为伤感,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其实万贞儿的一生还挺励志的,她四岁就被送入宫廷参加宫女选举

  • 夜扣宫门是什么意思,徽柔为什么夜扣宫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宋朝夜扣宫门是大忌,所以哪怕是徽柔公主夜扣宫门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件事也是让宋仁宗十分为难,毕竟徽柔公主是他最宠爱的孩子,但在百官面前如果包庇子女犯下的过错,肯定会让他有失公正,加上谏官咄咄逼人,宋仁宗最后还是妥协。不能随便夜扣宫门徽柔肯定是清楚的,那她为何还要以身犯险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讲其中

  • 皇太极为何要将国号金改成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皇太极出生于明末万历20年,是尼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从小就深受努尔哈赤的疼爱。据说皇太极刚出生的时候就面红,长相非常的俊秀,举止也非常的端庄得体,而且聪明伶俐,让人父母不忘。当然,再好的天赋也需要后台的学习,皇太极从小就很爱学习,在父兄出征期间,他在家主持家务,将日常事务治理的井井有条,不用努尔哈赤

  •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男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过吧。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司马光砸缸救下的这个小男孩是谁呢?其实司马光这个故事最早是来自北宋和尚所编写的《冷斋夜话》。故事是这样的,一群孩童在院子里玩耍时,其中一个不小心掉进了装水用的大水缸里。如果不把他拉上来,恐怕有生命的危险。这里可能也是警醒世人,不要放松对孩

  • 八阿哥胤禩怎么死的,八阿哥为什么夺嫡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帝第八子胤禩从小就备受父亲喜爱,17岁被封贝勒爷,是所有封爵皇子中年纪最小的。在九子夺嫡这场明争暗斗中,应该说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机会最大,那八阿哥究竟是如何败下阵来的呢?其实八阿哥为人处世方面都没太大问题,但在太子被废后,他做了一件足以让他后悔终生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此事让八阿哥的形象在康熙帝

  • 宋仁宗子嗣为什么夭折,宋仁宗有几个孩子活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清平乐》近期的剧情都挺虐的,因为宋仁宗的孩子接二连三夭折,这无疑给仁宗带来无比沉重的打击。很多观众也在问这样的问题,历史上宋仁宗的孩子真有早夭吗?实际上这些都是真的。宋仁宗虽然妃子众多,但孩子真不多,大部分都是幼年便夭折了,儿子更是没有一位健康活下来,所以最后只能收养继子,不然连个接班人都没有。这

  • 刘邦为什么杀死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刘邦为什么杀死萧何这个问题,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刘邦杀了不知道多少功臣,但是就是没有杀这个萧何啊,唯一善终的人其实就是萧何了,所以不存在这个刘邦杀萧何的说法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其实小编觉得应该是有人想问的是,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只有萧何善终了,这个问题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

  • 安史之乱致使唐朝国力锐减,叛军为何还是没能取代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总共持续了8年时间,这起事件直接让盛唐不复存在,此后国力急转直下。在这场叛乱之中,叛军兵力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要优于唐军,甚至一度占领长安、洛阳两处重地,但为什么最后叛军却没能取代大唐呢?当时大唐仅剩最后一口气,还是奇迹般的活了下来。那今天就准备站在叛军的角度,来跟大家讲讲他们最后失败的原因

  • 吴三桂投靠清朝的时候兵力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清军入关是因为受到了线报说李自成攻取了北平,把崇祯帝给逼死了,于是便倾巢出动,想要尽快入关将中原控制住。多尔衮统率满洲、蒙古兵总数的三之二,及归顺的汉军与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启行。按照满洲与蒙古八旗兵抽调三分之二计,满八旗和蒙八旗兵力达到了八万人。据《沈馆录》卷七载:“孔耿两将四万骑,领

  • 宋朝皇宫为何爱吃羊肉?吃了多少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羊肉在现代已经不是一种在古代类似“贡品”的存在了,寻常百姓都可以吃,不过在古代,很多食物是有身份限制的,只有特定的阶层人群才可以吃,不过这是最初的情形了,虽然到了后来,阶层没有之前那么严格,但是有些食物依然能够享用的人并不多,因为价格昂贵,普通人一般也买不起。而在宋朝时期,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