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阿哥胤禩怎么死的,八阿哥为什么夺嫡失败

八阿哥胤禩怎么死的,八阿哥为什么夺嫡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4/1/17 4:08:36

康熙帝第八子胤禩从小就备受父亲喜爱,17岁被封贝勒爷,是所有封爵皇子中年纪最小的。在九子夺嫡这场明争暗斗中,应该说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机会最大,那八阿哥究竟是如败下阵来的呢?其实八阿哥为人处世方面都没太大问题,但在太子被废后,他做了一件足以让他后悔终生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此事让八阿哥的形象在康熙帝眼中大打折扣,最后丢了太子之位。而历史上八阿哥是因染疾卒于监所,但后人怀疑是有人给八阿哥下毒,其真正死因至今都是个谜。

胤禩温和有礼、进退得当、博学多才又有大臣支持,父亲喜爱,可九子夺嫡,他不是最终的胜利者。难道选他,大清必亡?

历史上的八阿哥

其实说起康熙的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笔者会立马想起几年前大热的一些穿越剧,比如《宫锁心玉》、《步步惊心》,虽说这两部电视剧能算是古代言情,和真实历史有些差距,但是他们的主要故事线还是和历史相符的。

《宫锁心玉》中八阿哥直爽活泼,好友众多且自己至情至信,是皇帝康熙最爱的那个孩子。而《步步惊心》中,虽然看不出康熙皇帝喜好哪个孩子,但是八阿哥却被塑造成为一个温尔雅的翩翩君子,好像他一笑,寒冰都会融化。

八阿哥自幼长于宫中,熟悉诗书骑射,在他11岁的时候便跟着自己的兄长们去塞外打猎,这个年纪在现代明明还是个爱哭闹的小学生,可在马背上,他可没有输过,兄长能打到多少猎物,他也可以,甚至更多。

马背上他很威风,像极了爱新觉罗的子孙,这也就是历史中的那位风姿绰约的爱新觉罗·胤禩。

夺位优势

在真正的历史中,八阿哥托生在良妃肚子里,这位良妃也是个人物,她出身低微,但根据《清实录》一书记载,被封为良妃时,她已经年老色衰,是康熙的五位妃子中,资历最浅,而且生育最晚的一位。看来,八阿哥在皇位斗争中,母亲受宠,已经有了先天优势。

八阿哥为了皇位,自幼便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能干有德的皇子,他担任过总理事务大臣,管理工部事务,还被皇帝封为了和硕廉亲王,最后在第一位太子被贬时,他被父皇康熙留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内务府总管,在当时讳暗不明、太子之位空缺的情况下,这一举动表现出父亲对他非同一般的信任。

在他的拉帮结派中,朝中重臣很多评价他“朴实”“极有正气”。母亲能助力他,父亲给予他重要职位,大臣们也被他收服,他差一步就登上了太子宝座。

与“太子”失之交臂

一天,江湖道士张德明去给八阿哥算了一卦:“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本就拥有野心的八阿哥有些飘飘然,感觉自己马上就是真龙天子了。但是张德明提出,前任太子始终是个威胁,而自己有些朋友武功高强,只要八阿哥一声令下,除去这个隐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八阿哥还是谨慎,把这件事情偷偷告诉了自己交好的兄弟九阿哥和十一阿哥,这时正逢满朝大臣推举八阿哥当太子。这时皇帝不乐意了,我的儿子真是心机,装作单纯无害,想要靠朝堂老臣威胁我,简直不孝,我的皇位我想给谁就给谁,不接受威胁。

“其母又系贱族,今尔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为皇太子,不知何意?岂以胤禩庸劣无有知识,倘得立彼,则在尔等掌握之中,可以多方簸弄乎?如此,则立皇太子之事,皆由尔诸臣,不由朕也!“

正所谓天子发怒,伏尸百万,康熙一发作,谁还敢言八阿哥的好。

接着八阿哥找人算命,还企图残害兄弟的事情败露了,你觊觎皇位就算了,还去残害兄弟,康熙知道更加气愤了,有你这种子孙称帝,我大清的基业如何安稳,大清必亡!

可想而知,八阿哥彻底没了争夺皇位的资格,这位一生为皇位奋斗的他凉了。后来,康熙驾崩,他选了门的四阿哥当皇帝,八阿哥也就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回想八阿哥这一辈子,都在为了占上皇位而不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迎合他人的圆滑之人,最后连自己本来的模样都认不清楚,真是可悲。又加上他太过急于求成,忽视了皇帝对自己的猜忌,也认为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太高了,他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自己的一切优势变化为乌有。最后反而让冷酷的四阿哥捡了便宜,可惜可惜。

其实并不是选了八阿哥当皇帝大清就一定会灭亡,只是说皇位的传承对于一个朝代都是很重要的事情,选对人、选好人才能让大清朝走得更远,来自八阿哥的冲动和康熙的猜忌让他临门一脚失了权,也间接促使后世造福万民的雍正登上舞台。

由他想到我们,希望大家不要再为了上位的争斗中迷失自我,只要做好自己,脚踏实地,相信你一定可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仁宗子嗣为什么夭折,宋仁宗有几个孩子活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清平乐》近期的剧情都挺虐的,因为宋仁宗的孩子接二连三夭折,这无疑给仁宗带来无比沉重的打击。很多观众也在问这样的问题,历史上宋仁宗的孩子真有早夭吗?实际上这些都是真的。宋仁宗虽然妃子众多,但孩子真不多,大部分都是幼年便夭折了,儿子更是没有一位健康活下来,所以最后只能收养继子,不然连个接班人都没有。这

  • 刘邦为什么杀死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刘邦为什么杀死萧何这个问题,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刘邦杀了不知道多少功臣,但是就是没有杀这个萧何啊,唯一善终的人其实就是萧何了,所以不存在这个刘邦杀萧何的说法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其实小编觉得应该是有人想问的是,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只有萧何善终了,这个问题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

  • 安史之乱致使唐朝国力锐减,叛军为何还是没能取代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总共持续了8年时间,这起事件直接让盛唐不复存在,此后国力急转直下。在这场叛乱之中,叛军兵力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要优于唐军,甚至一度占领长安、洛阳两处重地,但为什么最后叛军却没能取代大唐呢?当时大唐仅剩最后一口气,还是奇迹般的活了下来。那今天就准备站在叛军的角度,来跟大家讲讲他们最后失败的原因

  • 吴三桂投靠清朝的时候兵力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清军入关是因为受到了线报说李自成攻取了北平,把崇祯帝给逼死了,于是便倾巢出动,想要尽快入关将中原控制住。多尔衮统率满洲、蒙古兵总数的三之二,及归顺的汉军与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启行。按照满洲与蒙古八旗兵抽调三分之二计,满八旗和蒙八旗兵力达到了八万人。据《沈馆录》卷七载:“孔耿两将四万骑,领

  • 宋朝皇宫为何爱吃羊肉?吃了多少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羊肉在现代已经不是一种在古代类似“贡品”的存在了,寻常百姓都可以吃,不过在古代,很多食物是有身份限制的,只有特定的阶层人群才可以吃,不过这是最初的情形了,虽然到了后来,阶层没有之前那么严格,但是有些食物依然能够享用的人并不多,因为价格昂贵,普通人一般也买不起。而在宋朝时期,宋

  • 三国陈登才华被小看,若他加入刘备恐成就一番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陈登可能是三国最被小看的人才之一,陈登从小就有经世济民之志,此后博览全书,25被举孝廉,在东阳担任县长。陈登为官期间兴修水利,秔稻丰积,深厚百姓爱戴,军事上,陈登还帮助曹操攻灭吕布、击退孙策。可惜曹操身边人才如云,陈登始终没办法发挥出自己的全部的才智。有人说,如果陈登选择跟随刘备,或许能成就一番霸业

  • 李绅是怎么从“悯农”变成一位滥施威严的贪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悯农》是我们上小学时必学的一首古诗,他的作者是唐朝宰相李绅。如果你不了解李绅的话,从他的诗词中应该会觉得他是一位懂得体恤农名的好官。但事实却是,李绅从刚开始的“悯农”一步步走向了“坑农”,最后变成一位滥施威严的贪官,这个形象落差就比较大了。李绅到底是

  • 假如关羽攻下樊城,蜀汉能否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在《三国演义》里面,关羽被描述成了一代大将,在加上后世人对他的推崇,现如今关羽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武圣的形象,因此会觉得,关羽在当时也是非常厉害的。但其实不然,真实的关羽在三国时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厉害,一切都只是源于小说而已。而对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一直以来也是有颇多争议的。有很多人认为,

  • 欧阳修真有诬陷狄青吗,浅谈宋朝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狄青是北宋一代名将,一生建有战功无数。狄青心思缜密,据说他在每次打仗前都会推演胜负几率,做到有致胜的把握才会出击。而且狄青奖赏分明,虽然是将军但甘愿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因此深受下属拥戴。但狄青最后却遭到陷害,导致出判陈州,而这一切都跟名臣欧阳修有关,欧阳修真有陷害狄青吗?其实这件事正好反映出了宋朝文官

  • 为什么在官渡之战的几年里,刘备毫无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汉末时期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之一了,不仅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同时也是奠定了当时势力格局的战役之一。而作为官渡之战的主角,曹操和袁绍两人斗的不可开交,但是虽然是在打仗,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两位大佬在打仗,那么其他有些原本还很小的势力,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壮大,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