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安国贪嗜钱财,为何汉武帝还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韩安国贪嗜钱财,为何汉武帝还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29 更新时间:2024/2/5 6:56:30

韩安国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从小饱读诗书,口才了得,此后成为小有名气的辨士。入仕后,韩安国多次帮助梁孝王化解危机,还深的汉景帝信任。等到汉武帝时期,韩安国也迎来了他的人生巅峰,成为朝廷核心人物,对外主张与匈奴和亲,来避免战事。不过韩安国本人贪财成瘾,品行不算端正,但汉武帝依然觉得韩安国是治国之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韩安国的一生慢慢了解。

(一)巧释嫌疑

公元前154年,七王之乱爆发。叛军气势汹汹直扑长安途中,遭到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的顽强抵抗。中大夫韩安国临危受命,出任将军,配合名将张羽作战。张羽作战英武勇猛,韩安国防守严密稳固,珠联璧合,死死遏住叛军进攻长安的咽喉之地。七国之乱平定后,韩安国与张羽由籍籍无名的郡国大臣,变成蜚声汉廷的梁国文武双雄。

战后,韩安国被梁孝王任命为使者,率使团入觐汉景帝。汉景帝正对梁孝王一肚子火,拒绝接见使团。窦太后也对梁王的有些行为不满,让使团吃了闭门羹后,还派人到使团调查询问梁王的所作所为。

遭遇朝廷冷遇的原因,韩安国心知肚明:梁孝王因为是窦太后的小儿子而受宠爱,先被窦太后赋予在郡国自选国相和提拔二千石级高官的特权,源源不断获得赏赐,因平定七国之乱功劳又受封天下最肥沃之地。梁孝王由此自我膨胀,把国都建得与京师一般富丽堂皇,出入宫廷排场摆得与汉景帝不相上下,明显超越人臣本分。汉景帝得知后心情极为不爽,才拒绝接见梁国使团。窦太后被夹在中间,不便表态,因此拒不接见。

面见圣上无望,求见太后无果,韩安国决定迂回包抄。他买通门人,跪倒在长公主刘嫖膝下,泪如雨下为梁孝王解释:“七王之乱时,梁王时刻为太后和皇上的安全夜不能寐,忠孝之心,感人肺腑。如今,太后仅仅因梁王某些礼节不妥就责怪他,实在冤枉啊!梁王出入,是讲究排场,但所有车马和器物,全是皇上赏赐。梁王炫耀这些东西,只是想让天下人知道太后与皇上如何疼爱他而已。梁王听说使团未获接待,反而被太后查问责备,吓得日夜以泪洗面,手足无措。梁王作为儿子足够孝顺,作为臣子无比忠心。太后为何不能体恤梁王的赤诚之心啊!”

这番花言巧语被刘嫖原封不动转告窦太后,窦太后立刻对汉景帝复述,汉景帝摘帽子向母亲谢罪后,召见梁国使团,给予优厚赏赐。韩安国巧言令色为梁王辩解,使皇上兄弟冰释前嫌,给汉景帝留下深刻印象。窦太后和长公主也因此赏赐“安国可直千余金。”韩安国名利双收,笑纳赏赐的同时,也直接与皇家建立了直线联系,可谓收获满满。

因此,韩安国回国后不久,开始肆无忌惮圈钱。在因贪腐罪入狱期间,韩安国始终坚信朝廷会让自己死灰复燃。果然,梁王内史职务空缺时,梁王奏请朝廷,拟安排心腹公孙诡补缺。窦太后得知后,诏令梁王任命韩安国出任内史。

(二)力谏梁王

汉景帝未立太子前,曾在款待梁孝王的家宴上喝得披头散发,醉醺醺搂着弟弟说:“朕千秋万岁后,把帝位传给你!”窦太后见两个儿子亲密无间,心情无比欢畅。

梁孝王却把哥哥酒后的棒槌当了针(真),对皇位是“十二月的白菜----开始有心了。”汉宣帝废除太子刘荣改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后,梁孝王如同“猫咬尿泡----空欢喜一场。”他恼羞成怒,迁怒拥立太子的袁盎等大臣,与心腹谋士公孙诡和羊胜密谋策划,暗遣刺客“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

汉景帝查知幕后主使是公孙诡和羊胜,诏令特使前往梁国缉捕。朝廷使者先后十批络绎不绝来到梁国,对梁国国相以下官员家展开大搜查月余,依然一无所获。原来,公孙诡和羊胜一直被梁孝王藏匿在后宫里。

韩安国见梁孝王引火烧身,心急如焚,入宫觐见梁孝王,涕泗交流劝谏梁孝王,以先朝太上皇无权过问政事的往事,和当今原太子因母亲失宠而被废黜自杀的现例,苦谏他遵纪守法,维护皇上和朝廷尊严,体恤太后与皇上的苦心。

这番声泪俱下的谏言精辟入里,犹如醍醐灌顶惊醒梁孝王。梁孝王泪如泉涌,满口答应立刻交出嫌犯。他为图自保,勒令公孙诡和羊胜自杀,把尸体交给朝廷使者。

汉景帝大张旗鼓缉拿嫌犯月余,最终只落得两具把秘密带进棺材的尸体,对梁孝王极为不满。梁孝王唯恐东窗事发,放低身段恳请韩安国缓颊。韩安国即可入京,为梁孝王编造一份天衣无缝的说辞,通过长公主向窦太后谢罪。窦太后又做通了汉景帝的思想工作,汉景帝终于宽恕了梁孝王。

韩安国彻底摆平梁国之事,再次通过长公主和窦太后,与汉景帝巩固了联系,使得“景帝、太后益重安国”,铺平了日后进入朝廷的道路。

梁孝王去世,韩安国故态复萌,趁乱大捞特捞,捞得钵满盆满。事情败露后,被新即位的梁王毫不客气地开除官职,回家养老。

韩安国在经济上严重贪腐,政治上却高瞻远瞩,善于荐举比自己高明的廉洁贤才。在他的大力举荐下,壶遂、臧固、郅他等天下名士都得以入仕,在政坛上大放异彩。韩安国因此被天下士人视为伯乐,连新任皇帝汉武帝都认可他是治国安邦之才。

(三)入朝进谏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家闲得发腻的韩安国终于盼到武安侯田蚡出任朝廷太尉(相当于今国防部长)良机。他拿出五百金贿赂田蚡,田蚡在窦太后和皇帝面前力荐韩安国。皇帝“素闻其贤”,窦太后心怀感恩,韩安国顺风顺水入朝为官。田蚡出任丞相后,韩安国水涨船高,担任御史大夫(相当于今国监委主任兼副宰相)职务。

汉武帝即位后,匈奴主动“来请和亲。”汉武帝令朝臣讨论是否可行。外交官王恢多年与匈奴打交道,熟悉匈奴翻云覆雨本性,建议置之不理且出兵攻打匈奴。

韩安国则颇具前瞻性地建言:“我朝夺取其土地不算开疆拓土,控制其百姓显示不出我朝强大。我军跋涉千里攻击匈奴,恰似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强风吹尽时刮不起雁毛,反而会被匈奴以逸待劳制服。故不如因势利导,答应和亲。”因大多数朝臣赞同,汉武帝批准匈奴和亲请求。

(四)首鼠两端

田蚡因与灌夫不和,被灌夫在酒席上借酒撒风的攻击。田蚡怒其不逊,将其逮捕下狱,判处死刑。魏其侯窦婴全力搭救好友灌夫,奉诏与田蚡在东宫展开唇枪舌剑的辩论。汉武帝见是非难以定夺,便征询群臣意见。

韩安国刀切豆腐----两面光:“陛下,魏其侯说,灌夫之父为国战死,灌夫在平叛中率先冲锋陷阵,受伤数十处,名冠三军。臣以为,像灌夫这样天下闻名的壮士,如非罪大恶极,仅仅因为酒后失言就援引其他罪状判处死刑,的确难以服众;田丞相揭发灌夫与大奸巨猾结交,鱼肉百姓,家财万贯,横行乡里,凌侵皇族,好比‘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最后不是折断、便是分裂!’臣以为,田丞相同样言之有理。孰是孰非,臣等仰仗圣明天子圣意裁决!”

田蚡对韩安国的模棱两可极为不满,退朝后责备他:“我和您同心协力对付魏其侯,您却为何如此首鼠两端?”

韩安国沉默良久,待田蚡消气后才缓缓开口:“魏其侯毁谤您时,您就该摘官帽、解印绶,归还皇上,同时谢罪说:‘臣因是陛下的心腹,才侥幸高居相位。臣本来就不称职,魏其侯说的话都对!’这样儿,皇上必然赞赏您的谦让美德,不会罢免您。魏其侯也一定会羞愧难禁,闭门咬舌自杀。而您怎么做的?别人诋毁您,您也以牙还牙,和他对骂,把自己降低到商人和女人的吵架水平,实在是不识大体!一点儿都不自爱自重!”田蚡恍然大悟,诚心认错。

在这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宫斗中,两宫皇太后插手干预、相关朝臣被迫参与、汉武帝不露声色主动过问。在如此凶险的节点上,韩安国稍有不慎便会惹火烧身。所以,韩安国的首鼠两端貌似两面讨好,实则充满政治智慧。

果然,此事最终迫于王太后压力,灌夫被执行死刑并遭灭族,窦婴以“伪造诏书罪”遭弹劾被处死,田蚡与韩安国安然无恙。

(五)渐行渐远

田蚡去世后,韩安国代理丞相职务。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他唾手可得的相位变成了煮熟的鸭子。韩安国被免职居家养伤数月间,被甩下仕途直通车。伤愈回朝后,韩安国开始走背字。

他先从原副丞相职位上跌落,担任中尉(相当于今京师警备司令员兼首都公安局长)。一年后,降为皇宫宫门最高守卫官卫尉。卫青攻打匈奴时,韩安国以“材官将军(逢战事则率郡国步兵出战的临时性官名)”身份驻守(今北京密云区一带)。

韩安国误判形势,以为匈奴不会卷土重来,奏请汉武帝暂停屯军、抓紧农耕。不料,月余后,匈奴大举入侵。韩安国硬着头皮,率留守的七百多军士迎敌,不胜回营。匈奴趁机大捞一把,掠抢千余人及无数牲畜财物扬长而去。汉武帝闻讯震怒,派特使训斥韩安国,并把他调往匈奴入侵必经之地驻防。

韩安国伤愈复出后,官越做越小,离朝廷越来越远,距匈奴越打越近,内心深感失意郁闷。又因到达新驻地后,防区屡遭匈奴欺侮,损兵折将伤亡惨重,驻地百姓朝不保夕受尽掠抢,他心理无比愧疚,抑郁成疾,数月后吐血而亡。

鲁迅先生曾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感慨:“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韩安国是个优缺点分明的人:作为臣子,他高风亮节荐举贤才,公正无私评判人物。晚年,他虽命交华盖被贬职远调,却能忧国忧民,为不能造福和保护一方百姓而“甚自愧”,以至悲愤交集染病身亡,堪称贤臣;作为贪官,他利欲熏心索贿受贿,又以金钱开道贿赂依附田蚡,遭世人鄙薄。但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韩安国堪称具备人臣应有素质和气节的“有缺点的战士!”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顺治真的是被鱼吃掉的吗?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顺治帝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作为清朝历史上第三个皇帝,顺治可以说是给清朝做出过很大的贡献的。顺治帝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关于他的死因,却一直都是众说纷纭的。而除了一些比较常见的说法之外,居然还有人认为,顺治是被鱼吃掉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鱼怎么吃掉顺治的,他身为皇帝怎会被鱼吃掉呢?1

  • 赵匡胤最爱的皇后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光义和赵匡胤其实也真的是很纠结的两个人,如果要说他们的故事也得说几天几夜,所以今天我们不说这个赵光义和赵匡胤的故事,我们来说说他们的爱情故事,看看这个赵光义到底喜欢哪一位皇后,这个赵匡胤又最爱谁,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赵光义的皇后是谁?赵光义的一生,共有4个皇后,分别是尹皇后、符皇后、李

  • 赵匡胤为什么不传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匡胤那真的是有太多的话说了,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赵匡胤别看厉害,建立了宋朝,但是传言他好像没有传子,也就是没有下一代,所以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赵匡胤一脉绝了?这个问题其实问得不过份,野史也经常性说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具体的原因吧!赵匡胤为什么不传子?第一、赵匡义那时候已经拥有十

  • 斧声烛影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斧声烛影小编记得以前还是挺著名的一个成语的,但是小编一直不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背后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含义,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斧声烛影的真相到底是为什么呢?话说和这个赵光义是有非常非常大的联系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1、戛然而止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八月,宋太祖赵匡胤

  • 巫蛊之祸究竟是一起怎样的事件?导致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巫蛊之祸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一重大事件,最后牵扯人数高达数十万,而且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被逼死,更有数万人因此事丧命。汉武帝英明一生,为什么会听信巫蛊,致其名声毁于一旦呢?或许缺乏科学的支撑,生活在封建时期的人多多少少会听信一些巫术之说,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皇帝听信的下场应该是最惨烈的,等汉武帝

  • 历史上许褚儿子许仪怎么死的?许仪死因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许仪可能略显陌生,但他的父亲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就是三国著名武将许褚。许褚一生战功累累,是曹操最为信任的手下之一。但他的儿子许仪却死的蹊跷,因为钟会的马踏入泥坑,导致钟会一怒之下将许仪斩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般来说,这样的错不至于杀人,而且杀的还是功臣之子,钟会此举到底有何目的?下面就来简单

  • 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什么全都禅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皇帝来说,谁都想自己在皇位上多待几年,毕竟手握大权,皇位也是被众人争得头破血流,皇子中想要当皇帝的绝不在少数。但是在南宋时期,南宋的前三位皇帝却是一些“另类”,每一个都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把皇帝之位禅让给了太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这是为什么?他们就这么喜欢当太上皇吗?南宋

  • 庄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些人在说这个“庄姬之乱”,这个小编就算是第一次听说了,那么这个庄姬之乱到底是什么事件了,下面也一起来看看这个庄姬之乱的前后经过和结局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学习下!庄姬之乱有称下宫之难,又称下宫之役、原屏之难、孟姬之乱,据《左传》、《史记·晋世家》是指前583年

  • 孤城闭曹皇后喜欢谁?曹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曹皇后是宋仁宗第二位皇后,但她始终得不到仁宗的宠爱,还差点将她废黜。从《孤城闭》的剧照来看,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肯定会觉得仁宗和曹皇后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在原著中他们的感情会更纯粹一些。不过曹皇后和张茂则似乎有一条隐蔽的故事线,导致仁宗起了疑心。很多朋友对于曹皇后真正喜欢的人是谁感到不解,其

  • 无心法师有第四季吗?韩东君暗示无心的故事还没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无心为什么没有心,为什么可以长生不死?这些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将会在第三季的剧情中一一揭晓。虽然这次是前传,但有不少隐藏了两季的答案,终于可以解锁了。对于广大网友来说,大家都非常关心无心法师还有没有第四季,毕竟无心和岳绮罗之间的故事还没完。其实这点韩东君已经有暗示了,大家可以好好期待,无心的历程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