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3/12/30 9:49:15

在人类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物让人看起来非常的反感,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提到的倒戈将军冯玉祥。冯玉祥是有名的墙头草,哪边强大哪边倒。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左右摇摆的性格,也让很多人受到了伤害。其实个人认为无论是在哪一个组织或者是军队中任职,忠诚是最重要的,当然了,历史上像他这种人也真是少见。别人都是以忠诚让大家敬佩,而他则是让大家反感。

第一次倒戈――滦州起义

关于冯玉祥的第一次倒戈是与清政府有关,是在滦州起义中,倒清政府。当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当时的冯玉祥也是一位将领,清军陆军第20师,80标第三营营长。作为清朝的一名将领,他的许多行为应该保护清政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他后来的很多行为也足以印证了这样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位仪表堂堂的将领,发动了滦州起义,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其实客观来讲,清政府那个时候比较懦弱,倒戈清政府也是大势所趋,毕竟大家都想拥有一个好出路,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从今天看来,冯玉祥的这一系列行为也是明智之举。

第二次倒戈――护国运动

第二次倒戈是在袁世凯时期,袁世凯只当了几十天的皇帝。虽然他有着很强烈的野心,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当时,正值他势力期间,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其中还包括他的许多亲信。

但是袁世凯依旧背道而行,他的许多行为,也让很多人纷纷倒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南方的爱国将领蔡锷发动护国运动,想要讨伐袁世凯的诸多罪行。当时冯玉祥率领的部队本来要帮助袁世凯,但是他确在暗中与蔡锷所在的部队进行勾结,让袁世凯受到了许多损失。

第三次和第四次倒戈

袁世凯去世,段祺瑞掌握了大权,但是随后孙中山也发起了讨伐段祺瑞的运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本来段祺瑞派冯玉祥去与孙中山的部队进行作战,但是当时的冯玉强看清了事实,在作战中选择停兵。

之后,在1923年,吴佩孚得到了北京政权,也是在同年的三角联盟中,包括冯玉祥在内,决定推翻吴佩孚。当时战争爆发之际,冯玉祥被吴佩孚派出,率兵出战,但是在与作战过程中,却带领军队返回北京。

其他的倒戈事件

包括他的第五次,甚至是第八次倒戈,冯玉祥都是选择背叛自己所在队伍的那一方,而倒戈其他的队伍。其中第五次倒戈是配合郭松龄,讨伐张作霖。但是他的第六次倒戈也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的心,倒戈北洋政府。

那时,冯玉祥积极响应,相信这一次倒戈应该值得被夸赞。后来冯玉祥也是联汪反蒋,并且在中原大战中倒戈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中国的时候,总会暴露出许多弊端,当时蒋介石在位,也总有一些人想要发动力量对战蒋介石,这也是后来冯玉祥选择倒戈蒋介石的部分原因吧!

个人认为评价冯玉祥的多次倒戈事件,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在当时的人们眼里,这种墙头草行为,哪边强向哪边倒,是非常令人嗤之以鼻的,以至于大家对他的评价不是特别的好。因此,现在大家在谈及到冯玉祥时,可能都剩下了对他不好的评价。但是这些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在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一方时,也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方式,并且是正义的方式。

我想,当时的冯玉祥选择倒戈,一方面也有自己的许多原因,包括当时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被倒戈一方的能力等等诸多因素。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说法去评价他,但是相信当时的他除了自身原因考虑之外,也要考虑当时的社会现状。毕竟当时的中国,并不像现在一样天下太平,而是有军阀混战,袁世凯当政,还有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等等。

不知道,再给大家介绍完冯玉祥的八次倒戈事件之后,你对这个人有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或者是有没有收获更深层次的含义呢。民国本就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时代造就英雄,我们在记住英雄的同时,也能记住一些比较特别的人物。我们经常感叹,在民国时期,很多厉害的大军阀,比如说吴佩孚,张作霖等,但冯玉祥的倒戈史也总是令人唏嘘,也许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感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郑和下西洋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歌德曾经在很早以前说过一句话:“辩证法是一种辩驳的精神文化,人类有了辩证法就能学会觉察出事物之间的差别。”人类的历史从来就不缺评判,与其并存的,不论是赞美好事批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历史的的。但如果有人否认一段历史呢?旨意一段历史的真假呢?那么我们该如

  • 为何郑和郑成功被赐国姓后,不姓朱却姓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赐国姓”一般都是古代皇帝给立了大功的臣子的一种规格非常高的封赏,古代以姓氏划分家族,同一个姓的人天生就多了几分亲近,然而臣子被皇帝赐国姓,和皇帝是同一个姓,这本身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荣耀了,因此在古代被赐国姓的话,那就是相当厉害的。而在明朝时期,有两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

  •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会觉得,曹操有一个“嗜好”,就是霸占别人的妻子,曹操的妻妾当中,有不少人原本都是人妻,但是后来都被曹操霸占。曹操收的人妻虽然有不少,但是有两个人却似乎他并没有动过,那就是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甘夫人曾经差一点被曹操抓到,多亏赵云保护她和刘备幼子刘禅,而糜夫人

  • 曹皇后为何想废黜宋英宗?为何会有这样大的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最近都在看《清平乐》,而这部剧剧情只到宋仁宗过世就结束了,但是其他人在之后的故事还在继续。历史上宋仁宗死后,宋英宗继位,曹皇后自然就成了曹太后了。不过,虽然历史上的曹太后从来不干政,不管自己是身为皇后还是太后,都绝不允许外戚干政的事情发生,但她和宋英宗之间却曾经发生过很大的矛盾,甚至一度想要废

  • 乾隆子嗣众多,为什么没有出现九龙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的历史上,为何争夺皇位而产生的皇子之间的夺嫡事件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了,比如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有名的,皇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可以说是争的头破血流,只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可能是很难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惨烈的,然而最终成为皇帝的,却是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 范仲淹提高米价反倒救助灾民,一生都在为百姓立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每当提起范仲淹,可能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所做的散文、诗歌。其实对于范仲淹来说,他肯定更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天下百姓,让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可以说范仲淹一生都在为百姓立命。今天就跟大家讲一件和范仲淹有关的事情,其中也展现出了范仲淹的智慧,看看他是如何帮助灾民解决粮食问题的。当然,这也只是范仲淹

  • 张巡吃人的争议,张巡是英雄还是魔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唐朝时期,皇帝发明了一种管理地方的制度,就是设立节度使。皇帝会给这些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节度使很高大权力,可以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而且还允许发展自己的实力。这样虽然能够保住一方土地的安宁,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和弊端。随着节度使势力的渐渐扩张,他们已经拥有了与唐朝中央对抗的实力,这就对唐朝的管

  • 诸葛亮死后,马岱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马岱作为马超的弟弟,两人在汉末三国时期,可以说一直都还是关系比较好的,马岱一直都跟随马超,不管是追随张鲁还是效命刘备,两人始终都还是在一块的。而马岱后来也是奉杨仪的命令斩杀了魏延,不过在后来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事迹了,算算时间,正好是在诸葛亮死了之后,马岱似乎就销声匿迹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或者事件,

  • 张巡吃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鲁迅经常同批旧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而这句话中更多的实质封建社会中的礼教逼死人。然而事实上何止是礼教“吃人”,在历史上,真实的吃人事件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频频出现。即便是在文化昌明的大唐朝,也是经常会出现吃人事件的。我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不少,比如张

  • 历史上杨国忠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杨国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杨国忠是唐朝宰相,但他的能力并不出众,在职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此后安禄山反叛就是打着“诛国忠、清君侧”的名号,所以后人对杨国忠的评价基本是以负面为主。不过早在李林甫为相期间,唐朝就已经慢慢步入衰落,只不过到了杨国忠上位时,来了一场彻底的爆发,但杨国忠身为宰相依然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