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军入关真的让中华民族倒退三百年吗?

清军入关真的让中华民族倒退三百年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2/5 8:10:26

清军入关中原,这便意味着一个蛮化的种族统治着中国这篇大地。而此时的英国已经在西方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改造,整个中原大地已经开始远远落后于世界了。清朝统治开始之后,整个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开了300年的倒车,逐渐地与世界拉开差距,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上百年的屈辱史。

虽然清政府一直被说的腐败、堕落,没有出息,甚至把百年来任人欺负的责任都推给了清王朝。但是清政府真的是那么差劲吗?当你的八旗兵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甚至康熙年间还击败沙俄,保全了领土!从客观事实来看,清王朝有些地方还是值得我们称颂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

一直重视火器的研究

宁远之战的结果是努尔哈赤大败,但这只能说明当时的后金,也许和明军相比,他们没有火器方面的武装优势。其实努尔哈赤的每辆战车前都设有铳眼,躲在后面的鸟铳手便举枪透过铳眼射击。在宁远之战后没多久,努尔哈赤就去世了,但继任的皇太极却更加注重火器装备的发展,并且想大规模的投入到战场中去。在野战中,火器兵无法离开冷兵器步兵的保护而去单独作战,且受弹药量及武器质量的影响,火器兵连续作战能力差。因此清军首先将进攻用的火器主要配属于汉军、三顺王等部队,作战时则配合自己行动。

根据历史记载,1629年皇太极率代善、多尔衮、多铎等人赴蓟州巡视,在随同巡视的军队中,竟然还有“火器营兵五百名”。清军的火器程度再一次得到大幅度提高,都和孔有德等一些明朝将领的归降有关。皇太极后来在与明朝交战时,就更注重缴获红夷炮及使用、制造人员,从而进行集中仿制。

雍正即位时,火绳枪已达50000余支,红夷炮已达千门以上。这个时候的清军,野战、攻城、装备等多方面都已属于世界一流水平,自此以后,南明军队和八旗军对战时的火器优势已经没有了。

人口大规模增长

清朝的人口增长远远多于其他朝代。清末时期,中国已经拥有了四万万人口,也就是四亿人。四亿人口,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了不起的人口数量,这些其实都跟当时清政府的政策有关。

康熙年间就开始废除了人头税,也就是不用再考虑因为生儿生女而纳税的问题。紧接着,雍正继续颁布了"摊丁入亩"的政令,废除了原先以人丁征税的标准,大大刺激了人口增长。再者一直是出口大国,享受着了大航海时代的福利,大量的贫田,废田被利用起来,粮食大量增产,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清朝是少数民族出身,因此更加注重联络少数民族,他将许许多多的民族都纳入了中华民族的体系之中,增加了中华民族的人口基数,自然人口增长量会上升。

确定了现在的中华版图

清朝的地图,与我国当下的地图基本相似。令人惋惜的是,如今外蒙古还有外兴安岭地区已经脱离了我国的版图。除了元朝以外,清朝的土地面积远远大于其他的汉人王朝。

汉民族是属于农耕文明,而满族是属于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塞外土地不适合耕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对于草原民族就不一样,生长在马上的满清深知草原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对草原的管理不敢松懈,能够很好的治理好草原之地。

准噶尔叛乱,康熙非常重视,三次带兵亲征蒙古,终把风险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之后几百年间,西北地区都没有发生大规模叛乱。沙俄入侵新疆,汉族大臣左宗棠抬棺作战,终于驱除外辱,维护一统,对于边疆、草原地带的维护,清王朝还是很厉害的。

排汉政策,导致亡国

在清朝的制度中,旗人是优等人种,而汉人被视为二等臣民,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公平的待遇,受尽了满清贵族的歧视。早期皇帝早朝时,满蒙官员在前,而汉人官员只能在后,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汉人,军队将领只用满蒙官员。

虽然最后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荣登高官厚禄,但是清政府还是排斥、怀疑。关键的时候,不会把信任汉地主贵族的,这个梁子也接了很多年。到清末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汉人已经对清王朝完全失望了,都在摩拳擦掌,一心一意要推翻清王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在疆域、人口、科技上面有所成就,但是统治稳定之后,开始滋养了满洲人的堕落、腐朽。清朝统治期间,无人敢说真话,人民麻木不仁,奴性十足,毫无斗志,民族气节全无,坐失发展良机。

这个时候西方全面发展,进入工业革命,中国错失了百年的发展机遇。一旦错过了历史的发展机遇,落后挨打,在所难免,也导致了百年的耻辱,使得清王朝背负更多的坏名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叫冯玉祥为倒戈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物让人看起来非常的反感,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提到的倒戈将军冯玉祥。冯玉祥是有名的墙头草,哪边强大向哪边倒。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左右摇摆的性格,也让很多人受到了伤害。其实个人认为无论是在哪一个组织或者是军队中任职,忠诚是最重要的,当然了,历史上像他这种人也真是少见。别人都是以忠

  • 郑和下西洋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歌德曾经在很早以前说过一句话:“辩证法是一种辩驳的精神文化,人类有了辩证法就能学会觉察出事物之间的差别。”人类的历史从来就不缺评判,与其并存的,不论是赞美好事批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历史的的。但如果有人否认一段历史呢?旨意一段历史的真假呢?那么我们该如

  • 为何郑和郑成功被赐国姓后,不姓朱却姓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赐国姓”一般都是古代皇帝给立了大功的臣子的一种规格非常高的封赏,古代以姓氏划分家族,同一个姓的人天生就多了几分亲近,然而臣子被皇帝赐国姓,和皇帝是同一个姓,这本身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荣耀了,因此在古代被赐国姓的话,那就是相当厉害的。而在明朝时期,有两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

  •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会觉得,曹操有一个“嗜好”,就是霸占别人的妻子,曹操的妻妾当中,有不少人原本都是人妻,但是后来都被曹操霸占。曹操收的人妻虽然有不少,但是有两个人却似乎他并没有动过,那就是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甘夫人曾经差一点被曹操抓到,多亏赵云保护她和刘备幼子刘禅,而糜夫人

  • 曹皇后为何想废黜宋英宗?为何会有这样大的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最近都在看《清平乐》,而这部剧剧情只到宋仁宗过世就结束了,但是其他人在之后的故事还在继续。历史上宋仁宗死后,宋英宗继位,曹皇后自然就成了曹太后了。不过,虽然历史上的曹太后从来不干政,不管自己是身为皇后还是太后,都绝不允许外戚干政的事情发生,但她和宋英宗之间却曾经发生过很大的矛盾,甚至一度想要废

  • 乾隆子嗣众多,为什么没有出现九龙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的历史上,为何争夺皇位而产生的皇子之间的夺嫡事件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了,比如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有名的,皇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可以说是争的头破血流,只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可能是很难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惨烈的,然而最终成为皇帝的,却是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 范仲淹提高米价反倒救助灾民,一生都在为百姓立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每当提起范仲淹,可能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所做的散文、诗歌。其实对于范仲淹来说,他肯定更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天下百姓,让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可以说范仲淹一生都在为百姓立命。今天就跟大家讲一件和范仲淹有关的事情,其中也展现出了范仲淹的智慧,看看他是如何帮助灾民解决粮食问题的。当然,这也只是范仲淹

  • 张巡吃人的争议,张巡是英雄还是魔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唐朝时期,皇帝发明了一种管理地方的制度,就是设立节度使。皇帝会给这些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节度使很高大权力,可以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而且还允许发展自己的实力。这样虽然能够保住一方土地的安宁,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和弊端。随着节度使势力的渐渐扩张,他们已经拥有了与唐朝中央对抗的实力,这就对唐朝的管

  • 诸葛亮死后,马岱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马岱作为马超的弟弟,两人在汉末三国时期,可以说一直都还是关系比较好的,马岱一直都跟随马超,不管是追随张鲁还是效命刘备,两人始终都还是在一块的。而马岱后来也是奉杨仪的命令斩杀了魏延,不过在后来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事迹了,算算时间,正好是在诸葛亮死了之后,马岱似乎就销声匿迹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或者事件,

  • 张巡吃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鲁迅经常同批旧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而这句话中更多的实质封建社会中的礼教逼死人。然而事实上何止是礼教“吃人”,在历史上,真实的吃人事件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频频出现。即便是在文化昌明的大唐朝,也是经常会出现吃人事件的。我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不少,比如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