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死前是如何安排传位的?为什么想要传给朱高煦?

朱棣死前是如何安排传位的?为什么想要传给朱高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4/2/5 10:48:38

在明朝朱棣时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先不说他发动的靖难之役,今天主要来说一说他传位的事情,历史上在朱棣之后的皇帝是朱高炽,但是实际上朱棣其实一直都在朱高炽和朱高煦这两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甚至朱棣临死之前还是在想要把皇位传给朱高煦。但是很显然最终他的选择还是朱高炽,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一直都在这两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最终选定了朱高炽呢?

1.朱棣为何传位朱高炽

朱棣临终前,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思想挣扎了很久,甚至打算传位给汉王朱高煦。但最终在杨荣的坚持下,决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朱棣嘱咐杨荣,要和杨士奇杨溥辅佐太子朱高炽即位,保大明万世。最后由杨荣坐镇统筹,朱瞻基秘密潜入京城回去报信。朱高炽的江山才算是没被朱高煦夺走。

虽然朱棣的话有些穿越,此刻正史上至少杨溥还在诏狱读书。而太孙也没在军中,更不可能冒险回去报信。

但是这其实运用的手法和《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临终托咐后世的手法是一致的。实际上也就是把诸葛身后发生的蜀汉历史通过诸葛亮的预言来交代了。

诸葛兵法授予了姜维,承丞相之志的定是姜维;丞相百年以后,继任者蒋琬,蒋琬以后是费祎,然后诸葛亮就死了。

所以朱棣的遗言也涵盖了两个历史事实:一个是朱高炽能够顺利即位,杨荣功不可没,而是的确有人悄悄回京城报信了;另一个是在“三杨”内阁的主持下,实现了“仁宣之治”。

2.朱高炽怎么继位的

永乐22年7月18日,朱棣在第四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而朱棣的贴身宦官马云找到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如何处理?

杨荣和金幼认为,时局微妙,三军无主,稍又差池,便会造成混乱,应该秘不发丧,一切照常,稳定军心,继续班师回朝。同时应该秘密告知监国的太子,提前做好稳定时局的准备,国不可一日无主,应该让太子提前即位,然后再行发丧。

于是秘密派杨荣和少监海寿连夜秘密先行回到京师,向朱高炽汇报了情况,让朱高炽提前做好了准备,顺理成章地即位。

而对于朱棣身前是否有遗言,实际上就并不重要了。

作为支持朱高炽的不多的军中勋贵,张辅表示自己曾经临危受命,力保朱高炽即位。但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认为张辅这人实际上有点墙头草的意思;

朱棣的随侍太监马云,也声称自己在朱棣临终前听到过要传位给太子朱高炽的话。马云作为重要的当事人,算是朱高炽的拥立功臣之一,如此言论实属必然;

此外“听到朱棣临终遗言”的还有关键的杨荣。《大明风华》实际上也是按照这个逻辑进行展开延伸的。

所以朱棣极有可能时暴毙身亡,临终前很有可能和康熙一样,什么话都没留下。

3.朱棣究竟选择了谁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当时他父亲朱棣还是燕王,年仅18岁。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朱棣,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朱棣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但是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

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逝世,朱高炽继位。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棣死后秘不发丧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帝死了,这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皇帝死了之后,如果继承人不能马上继承皇位,就会造成大乱,这对于国家的统治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事情。而如果说到历史上皇帝死后秘不发丧,这种情况其实还算是比较多见的,为的就是保证政局的稳定,但是说用咸鱼掩盖尸体发臭的味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了吧,但是,在一

  • 朱瞻基为孙氏废胡皇后,晚年却又后悔承认年少冲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胡皇后并不是什么坏人,她无过被废也是让百姓感到惋惜,而朱瞻基这样做都是为了孙氏。朱瞻基和孙氏朝夕相处,感情深厚,立胡氏为皇后并非他本意,可以说胡皇后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她的皇后之位注定是要被替代的。后来明宣宗也曾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认为自己是年轻冲动,可见他并不讨厌胡皇后,只是对孙氏更加

  • 袁绍谋士郭图怎么死的?官渡之战郭图坑惨袁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一度僵持不下,但天平正慢慢向袁绍这边倾斜。后来曹操夜袭乌巢,使得战局成功扭转。但此时袁绍还有机会补救,只不过郭图献计让张郃率兵进攻曹营,结果粮仓没保住攻势也被曹军化解,等于错失了弥补损失的最佳机会。郭图为了逃避责罚将责任推给张郃等人,导致张郃投奔曹营,而郭图的结局则是被曹操所杀。

  • 唐岛之战宋军是如何以少胜多,击败七万金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宋军事偏弱,对外一直没有太大办法,实际上也并非如此。南宋军事基本沿袭北宋,后来经过重建,也形成了几支拥有强大战力的军队,例如岳家军、韩家军。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唐岛之战就发生在南宋,当时宋军和金军在黄海上展开了一次战役,而最终结果是宋军以少胜多,全歼金军七万水军,这场战役宋军究

  • 晚清名妓赛金花是如何阻止八国联军的?她哪来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妓女这个职业,从古至今,这一种都是遭到很多人所唾弃的一个职业,很多人都很排斥的。可以说妓女这个群体就是跟“下作”、“无耻”这些名词画上登高。不过有一些妓女,她们虽然身份卑微,却做出了足以传于后世的大事,清末民初的赛金花就是代表之一。其实,晚晴的名妓

  • 李永芳为什么会投靠满洲?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李永芳是明朝末年将领,抚顺最高长官。但李永芳却选择成为大明的叛军,努尔哈赤率军包围抚顺,李永芳出城投降,是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不过据说当时李永芳是为了城中百姓才缴械投降,因为努尔哈赤答应他,只要出降便能保住百姓的性命。如果说李永芳是逼不得已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他此后帮助后金占领辽东就是有意而为之了。

  •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肺炎十分的严重,其实主要还是就是比较容易传染了,所以显得十分的可怕,但是做好防护作用就好了,最近在看大明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明末的北方好像有发生过鼠疫,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在当时的话,还有当时的这个的瘟疫的危害又有多大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崇祯十六年七月,通州

  • 邓奉为什么反刘秀?邓奉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邓奉是东汉初年将领,刘秀姐夫邓晨的侄子。王莽死后,天下陷入大乱,当时邓奉起兵占据了淯阳县,刘秀担心自己家属的安全,就让家人还有阴丽华回老家,后来得到了邓奉的保护。等刘秀登基称帝后,邓奉一起入了汉军,而且升为破虏将军。邓奉为人正直,他看到吴汉放纵下属掠夺百姓,因此和吴汉产生冲突,最后将他赶出南阳。但邓

  • 董卓是如何害死丁原的?丁原和董卓恩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董卓入京打算废少帝,丁原反对,两人商谈无果,最后丁原愤而离席。董卓知道丁原会是一个麻烦,便设计诱使吕布将自己的义父给杀害,丁原就这样下线了,他的势力还被一并吞下。吕布虽然被称为“三姓家奴”,不过他杀丁原还有董卓都是被他人所设计,只能说明吕布本身思想太简单,被借

  • 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制么?为什么说都是骗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尧舜禹禅让的故事,长久以来,很多人都以他们的故事作为例子,很多人都对当时的人们,为了家国天下的安定,将自己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一个贤能之人感到非常敬佩。而经过人们长久的传颂,人们已经默认了尧舜禹的禅让是非常贤明的一种选择。但是,尧舜禹之间的禅让真的就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非常美好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