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迅真的说过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这句话吗?

鲁迅真的说过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这句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50 更新时间:2024/3/6 14:25:41

近代时期有不少学大家相互之间会产生一些对骂的情况,这一点也是确有其事的,所以当一些话真真假假说出来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人信以为真了。比如就有一句非有名的,很多人认为是鲁迅批评郭沫若的“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这种话,用来批判郭沫若,说不定会有很多人相信,但是事实当真是如此吗?鲁迅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

作为中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文学家之一,鲁迅是个耿直可爱的人。他不喜欢你就用文字儿狠狠地“批斗”你。作为严肃文学代言人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令人震惊的话:“远看是是条狗,近看条东洋狗,仔细一看,郭沫若!”

同为中国近代文学家风云人物非鲁迅和郭沫若究竟有什么过节,以致于鲁迅竟然这样“破口大骂”?

1.两个名气大家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从1918年他发表《狂人日记》起,鲁迅的一生都在为中国新文学而奋斗。他钻研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等多个领域并且先后发表了《朝花夕拾》、《呐喊》等著名文集。他的散文、小说还被录入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

他以犀利的文笔力图唤醒当时麻木的中国人民。因为他在五四运动后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他被人们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他在1921年第一次发表了新诗集《女神》。《女神》内容和它的名字一样,处处弥漫着浪漫与清新。作为中国新诗的奠基石,《女神》自发表后就备受瞩目。郭沫若也因此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郭沫若不仅仅是一名文学造诣颇高的文学家,他同时还是一名历史学家。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郭沫若因为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而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按理说,这样两个对中国文学功不可没的人应该心心相惜视对方为知己才对。可事实似乎不是这样的。

2.素未谋面的笔墨相击

鲁迅和郭沫若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宿敌”。

1928年,中国文坛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学论战。以郭沫若等人为代表的创造社文学社团与另一个文学社团联手发动革命文学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鲁迅不幸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抨击对象。

看过鲁迅书的人都知道,鲁迅喜欢幽默,辛辣干脆,全近讽刺的文字,也因此他的文章具有伟大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可郭沫若的作品却偏于浪漫自由、清丽缠绵。如果说鲁迅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那郭沫若就应该是一把温润秀气的长剑。他看不起鲁迅的文章,他嘲笑讽刺鲁迅是封建孽、二重反革命、法西斯。并且郭沫若还化名杜荃发表文章猛烈攻击鲁迅。用词凶猛而杀气腾腾。

两个人因此结下了仇。

3.冲突加剧

鲁迅是一个喜欢“骂”别人的人,他狠起来甚至连自己都骂。数不清有多少“名人大家”都被鲁迅犀利的笔刀给“批斗”过。郭沫若更是惨。

因为1928年郭沫若发表文章狠狠地讽刺鲁迅,鲁迅和他结下梁子。到了1931年,鲁迅发起了回击。他在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作了演讲时,多次提及郭沫若所在的创造社并给予尖锐批判。

鲁迅的这篇演讲太过刁钻刻薄,甚至还有些浮夸扭曲事实。他毫不掩饰对郭沫若的恼怒和厌恶,这篇演讲在当时大火。甚至还被翻译为了日语版本发表在日本。由于抨击蒋先生而被通缉被迫流亡在日本的郭沫若在报纸上看到鲁迅的演讲后气愤不已。于是他立刻撰写了《创造十年》反击鲁迅。

两个人就这样你来我往、你进我退的展开了“骂战”。

4.郭沫若的“几宗罪”

除了郭沫若对自己的讽刺嘲笑,鲁迅还特别看不惯郭沫若这个人。

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一个还算比较富裕的家庭,他14岁那年去了新式学堂,接受学习新文化思想。年轻的他风流倜傥,喜欢结识朋友,留恋于烟花之地。也许是父母看他太过浪荡,于是在他20岁那年为他选择了一个性格温顺贤淑的女子张琼华。

接受过新思想冲击的郭沫若不愿娶这个“旧时代”的女人,却被逼无奈与之成亲。可新婚没多久,他就抛弃了张琼华。两人没有离婚,张琼华为他活守寡了六十多年。后来郭沫若回乡时对还在活守寡的张琼华鞠躬道歉。

流亡日本时,郭沫若爱上了温柔大方通情达理的护士佐藤富子并与之同居。为了和郭沫若在一起,家庭富裕的佐藤富子和家里人断绝了关系。郭沫若很开心,他给富子改名为郭安娜。等到二人好不容易结婚,有了五个孩子后,恩爱的日子却被打破了。“七七事变”爆发,郭沫想也没想的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个相濡以沫十几年的日本妻子。

是的,他抛弃了她。阔别了十一年,安娜得知丈夫在中国。欣喜若狂的她本以为这一次他们能一家团聚,她能和丈夫共度余生、安享晚年。安娜几经辗转和孩子们来到中国时却诧异的发现自己的丈夫已经和其他女人结婚还有了五个孩子,并且闭门谢客不愿意见自己。安娜在门外深情的凝视,期待他可以开门。可他没有,于是三天后,伤心欲绝的安娜只得回到日本。

可真真是,“渣男”郭沫若,一生风流债。

除了私生活的混乱,鲁迅最看不惯的,还是郭沫若阿谀奉承拍马屁的怂样。

也许是文人的通病,郭沫若追求自由浪漫的文字,写出的作品太过华而不实。他写了不计其数的歌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诗篇,可他的作品太过谄媚,质量不怎么好不说,还通篇都在拍马屁。喜欢讽刺文学的鲁迅自然是看不惯甚至看不起这个人的。

5.缓和

且不说二人在文坛上如针锋相对。但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中日两国文化民族矛盾的加剧。这两人在文学上的观念还慢慢的趋和起来。鲁迅放下昔日二人的“仇恨”,发表了一篇文章表明对郭沫若某些文学观点的赞同和支持。喜欢骂人的鲁迅也用这篇文章委婉的向郭沫若提出“和解”,并且为二人的骂战画上了句号。

6.真相

其实鲁迅根本就没有说过“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这样的话。翻看鲁迅大大小小的文章,都有发现这句话。这连出处都没有的“名言”很明显是现代人伪造的。

记得读书那会儿,尤其是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有人会擅自“创造”出所谓高大上的“名言名语”。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丕想要登基称帝有哪些阻碍?这三人帮助曹丕顺利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虽然将曹丕选为接班人,但曹丕继位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算是有惊无险。曹操去世时,曹丕并不在他的身边,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如果有大臣像赵高、李斯那样,篡改曹操遗嘱,又拿兵权相逼,可能曹丕非但当不上魏王,还会死于非命。曹丕最终能顺利过度,登基称帝,实际上离不开这三人的帮忙,下面就来讲讲当时

  • 赵武灵王本有机会重挫秦国,却错过关键契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能够快速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抗争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功不可没。在赵武灵王的领导下,赵国内部结构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加上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力日益强盛,一跃成为当时能和秦国比肩的超级强国。实际上赵武灵王本有机会重创秦国,但却措施关键契机,此后他想重新当赵王,结果失败,被困沙丘幽禁而死。对

  • 古代没有水泥,明朝是用什么将长城砌的稳固如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1796年的时候,英国人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来了外观为棕色的罗马水泥;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约瑟夫·阿斯谱发明了水泥,并且还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在这俩人发明个水泥之前,水泥这种东西在世界上就是个神话。然而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明朝城墙已经是墙历了600年的是历史,依然是坚不可摧。那么这是为何呢?当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为何一生难以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生立下战功无数,结果却始终不能封侯,那冯唐又是个什么情况呢?冯唐是汉文帝时期大臣,他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但始终得不到重用。冯唐出仕较晚,在文帝时期因直言不讳,还惹得皇帝不高兴。等到汉景帝时,又罢免了他的楚相一职,等到汉武帝即位,冯唐已经年过古稀,从而心有余而力不

  • 穆桂英是真实存在的吗?杨家将有哪些虚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穆桂英在国内,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穆桂英是杨门女将之一,曾率军征卫国,破西夏,立下显赫战功,五十三岁还能冲锋陷阵,其战力不输男将。不过穆桂英这个人物是出自明朝小说《北宋志传》,此后又被加入到各种文学还有影视剧中,才造就了穆桂英的知名度。而历史上是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的,杨家将中也有很多将领

  • 咸丰四春娘娘分别是谁?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咸丰帝时期,据说后宫中有四位姑娘最被皇帝宠爱,她们分别是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和杏花春,也被称之为四春姑娘。不过这四春姑娘的故事出自《清史演义》,既然带有演义二字说明就不是正史了,那历史上真的存在这四春姑娘吗?这次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按照这四位姑娘的芳名,咸丰帝几乎是把她们当做自己的护花使者,想

  • 张作霖被炸死后大帅府是如何做到将消息滴水不漏的隐瞒了十多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1928年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发生了爆炸,但是在张作霖被炸死后的十多天里,消息一直没有外露,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么大帅府又是如何做到滴水不漏的将张作霖的死讯隐瞒了十多天的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了解一下吧。这个事情能够瞒住,有两个条件。第一,张作霖被炸后,并没有立即死在现场。这个条件至关重要。因为日

  • 若是张作霖没有被炸死,东三省会沦陷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当年张作霖的家就是目前沈阳的大帅府,从中西合璧建筑的格局就能看出张作霖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张作霖有着极大的睿智以及知人善用之大才。若是当年张作霖没有被炸死的话,绝对不会像他儿子那样就这么直接扔给日本了。就算是东北最后要亡,那也多半是跟日本人拼了个两败俱伤。日本也没有什么能力打全面侵华战争,那咱下面就

  • 张作霖火车被炸之前有两人悄悄下车,这两个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1928年6月4日的凌晨,皇姑屯一代的铁路上一声巨响,曾经的东北王张作霖就此陨命。作为东北地区的一带枭雄,因为有了他的存在,使得日本在东北的计划一拖再拖,所以他本身也很清楚日本人想要把他除掉。在皇姑屯事件爆发之前,张作霖对日本在山海关袭击专列这一消息早已有所耳闻,所以他也因此做足了准备,关于沿线的铁

  • 平定三藩之后康熙帝为何要将众多降将通通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后世对于康熙皇帝的评价都算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受到很多反应清朝的电视剧的影响,甚至还有人说康熙是”千古一帝“。不可否认,康熙在位期间多次用兵,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康熙帝也有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比如在三藩之乱期间,康熙帝多次下诏宣称,只要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