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在朝鲜做了什么,袁世凯朝鲜发迹史简介

袁世凯在朝鲜做了什么,袁世凯朝鲜发迹史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17 更新时间:2024/2/5 8:12:26

对于袁世凯的评价一直都是功过参半,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了贡献,说他是“窃国大盗”也有一定道理,所以他的一生一直充满各种争议。那今天是来准备讲讲有关袁世凯早年的经历,看看他在朝鲜的12年里,到底是如何发迹的。可以说袁世凯正是因为有了朝鲜的这段经历,才让他有“知兵”之名。袁世凯在留镇朝鲜期间,曾广受好评,就连朝鲜人都把他视为恩人,下面就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总督朝鲜,不辱使命

1882年,那一年的袁世凯年仅23岁,按照现代的成长录,他还是个翩翩少年。而此时的袁世凯正赶上了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

此时,朝鲜正值壬午军乱,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之父兴宣大院李昰应利用军乱成功夺取政权。而朝鲜王妃闵妃与太院军又有嫌隙,彼此看不惯对方,于是闵妃便请求清廷出兵平复军乱。清廷允了,清帝便派袁世凯跟随淮军提督吴长庆带领军队东渡朝鲜,帮助朝鲜国王平定军乱。

而在平乱之中,袁世凯英勇善战,精进勇猛,带领军队冲在前端,将士们深受其感染,一顿猛攻,平复了军乱。正是在此行之中,让吴长庆看到了袁世凯的闪光点,这也是后来袁世凯不断发光发亮的起点,以至于后来清朝重臣李鸿章也对袁世凯刮目相看,对他是十分欣赏!

镇压兵变之后,袁世凯就在朝鲜开始了改变他人生的12年。

1882年,23岁的袁世凯被任命驻藩属国朝鲜,在朝鲜帮扶军务、训练朝鲜新兵。三年后,1885年,袁世凯被李鸿章重用,命他前往朝鲜作为长驻使节,顺便送问罪的太院君回朝鲜。

在这几年内,袁世凯也并非一帆风顺。正是因为袁世凯锋芒毕露,风头太盛,压制了日本对朝鲜的野心,成功带领清军击退野心勃勃的日本,还巩固了中国在朝鲜的地位,才使得他被日本人记恨。而他展露才能,混得风生水起,也难免被身边人妒忌。

所以,顶不住这种高压的他最终回到家中。庆幸的是,李鸿章慧眼识珠,重新重用了袁世凯,也正是因为李鸿章的重用,袁世凯才开了在朝鲜最辉煌的九年。

作为常驻使节的袁世凯,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政治见解、强大的个人魅力。在朝鲜朝廷中,他训练了一大批精锐的朝鲜军队,为自己培养了强大的势力,手握重权。于此同时,他用自己的手段力持大局,稳定了多年来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还纳了朝鲜皇亲国戚做自己的姨太。

为了巩固清廷与朝鲜的宗属关系,维护清廷在朝鲜的利益与尊严,袁世凯一步一步,运筹帷幄,掌握朝鲜局势,暗中监视朝鲜政府的一举一动,甚至还干涉起了朝鲜内政、外交,朝鲜国王还总对他称赞有加,十分感谢。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在朝鲜俨然成为了朝鲜的太上皇。

光鲜亮丽之后,无奈“退位”

年轻的袁世凯,在朝鲜开启了他飞黄腾达的一生,虽然过程中有些许小风波、小困难来阻挡他的前进道路,但实在是微不足道。可最终,他却放弃“太上皇”之位,打道回府。这又是为何呢?

自然不可能没有原因,分析了解当时情况,才知道他的放弃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权位哪里有性命重要。所以,从袁世凯本身出发,回国是他无奈之举,也是必须之举。

这还得从1894年的东学党叛乱说起。东学党此次叛乱,袁世凯和李鸿章并没有太过于重视,不过觉得就是朝鲜内部的小打小闹。而狼子野心的日本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打算趁此机会,打压清廷在朝鲜的势力。日本耍心机带了一批又一批丙来到朝鲜。

面对日本的“大军”,袁世凯只能去搬援兵,但援兵并未理会他。因此身为“太上皇”的袁世凯不仅颜面尽失,身处险境,甚至还差点命丧黄泉。这一年恰好是甲午战争的前夕,种种坏事都给了袁世凯一种不好的预感,让他明白朝鲜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他果断告病回国。

回首再看,一失足成千古恨

其实单从袁世凯在朝鲜做太上皇的12年经历就可以看出,袁世凯并非庸才、愚昧之人。虽然他文学之才略微欠佳,但是他的带兵能力、政治手段、利害的权衡、对各种事物的自如应对、慧眼识人才的能力、以及其领导能力都是非凡的。说他是乱世枭雄、治世能臣也不为过。

吴长庆在82年的那场平乱战役中赞扬他:“治军严肃、调节有度、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李鸿章也为他写过评语“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可见当年的袁世凯多么优秀,又得到了多少人的认可。

可惜他空有枭雄的手段,却少了英雄气概。利欲熏心,对权力和个人利益的渴望让他毁了自己一生累积的名誉,最终身败名裂,背负上百年骂名。一代枭雄,一失足成千古恨!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夏侯惇如果眼睛没瞎,他的武力值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夏侯惇是最早跟随曹操起兵的将领之一,在军中深受爱戴,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演义中,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战中,被敌军曹性射中左眼,但夏侯惇却强忍着痛苦将箭拔出,还把自己的眼睛给吞下,场景十分震撼。虽然“拔矢吞睛”这个故事并非真实发生,但突出了夏侯惇的勇猛,还印证当时人们对&ldqu

  • 郑庄公靠忍换来春秋霸业,郑庄公到底有多能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繻葛之战,郑庄公重创周桓王军队,使得周天子从此颜面扫地,对其他诸侯国的话语权从此一落千丈。郑庄公也就此开启了霸主之路,不过郑庄公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其实多亏了他善于隐忍的性格,不然他可能连郑国君主之位都坐不稳。因为郑庄公是难产,因此他的母亲武姜并不喜欢她,武姜更加宠爱次子叔段。这兄弟俩之间的明争暗斗

  • 林庚白怎么死的,林庚白真的是“神算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辛亥革命以后,林庚白被推举为众议院议员,创立“黄花碧血”社,对付清朝余孽。后来在林之夏的介绍下,林庚白加入“南社”,成为社团里知名的诗人,还有“诗怪”之称。其实林庚白除了这个称号以外,他还有“神算”这样的

  •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刘邦为什么要杀这个樊哙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对这个历史有了解的人那当然是知道的,如果对历史不了解的人那就是不知道的,所以下面给大家解析的是这个对历史不了解的人,欢迎大家来学习看看,看看这个刘邦到底为什么要杀樊哙了!刘邦要杀樊哙的核心原因:1、刘邦信任的卢绾被认定谋反,逃亡匈奴,令

  • 楚平王为何被伍子胥鞭尸,伍子胥和楚平王恩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楚平王,对于危险的征兆异常敏感,他既不能容忍嚣张的权臣,也不善待资历深的贤臣,一旦发现会对他产生威胁的人,便尽早将其铲除。楚平王继位初期口碑还是比较不错的,但他后来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看上了太子的妻子,从而诛杀伍奢,因此伍子胥才会出逃,这就给著名典故“掘墓鞭尸”埋

  • 历史上李玮有纳妾吗,李玮对徽柔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李玮小时候和徽柔关系还挺不错,徽柔还曾亲过李玮。谁知两人长大后,竟然是要结为夫妻,但此时李玮根本就不被公主所爱。这场婚事对于李玮来说,无论他喜不喜欢公主,都是能够接受的,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荣耀。但徽柔不愿受这份委屈,所以婚后根本没有同房的意思。不少观众好奇李玮后面对徽柔到底好不好,他有没有纳妾,其实历

  • 陈平盗嫂受金人品不佳,为什么还能得到刘邦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陈平是秦末杰出人才之一,刘邦能够一统天下陈平功不可没。当时陈平替刘邦制定了六个计谋,不光是战胜项羽,还除掉韩信,解决了异姓王这一难题。不过陈平也并非完人,他也有不光彩的事情,直接影响到了后人对他的评价。不过刘邦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依然愿意重用陈平。其实这件事并非刘邦不在乎这些,而是陈平用自己的智慧得到

  • 鸦片价格很高昂,为什么晚清时期很多穷人也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末期的时候,鸦片在当时绝对可以算是一个“主角”了,当时的清朝正是被鸦片战争强迫打开了国门,开启了屈辱的历史,然而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很多人其实是考虑不到更多层面的,他们吸食鸦片,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的照片里面,瘦骨嶙峋的清朝人抱着大烟袋抽鸦片。然而我们知道,鸦片的价格并

  • 曹魏军队给弓箭上涂的什么毒,关羽和周瑜都中过此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很早就有使用毒药的记载,战争年代,两军交战为了增加致命性,会在弓箭上涂抹毒药,就算箭伤不致命,也会死于毒性。三国时期,关羽就曾中过箭毒,还因此诞生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刮骨疗毒。不过刮骨疗毒应该是杜撰出来的,以当时的医疗技术还做不到这些,但弓箭上的毒应该是真的存在。那曹魏军队到底是用的何种毒

  • 梁怀吉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的梁怀吉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清平乐》中,是把梁怀吉设定为徽柔公主身边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梁怀吉其实早就喜欢上了徽柔,但他们因为身份问题永远都不可能在一起。剧中将这段感情演义出来后,就变的十分动情。梁怀吉一直在默默守护徽柔,看着她有了喜欢的人,看着公主嫁给李玮,梁怀吉虽然嘴上不能说什么,但内心早已是翻江倒海。那历史上的梁怀吉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