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见深的儿子都谁生的叫什么

朱见深的儿子都谁生的叫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4/3/16 13:01:45

最近不少的人在看《大明风华》这个朱见深也是不一般的人物,话说朱见深好像一没有孩子,但是其实也并非如此了,朱见深有孩子话说在后宫里面隐藏了不知道多少年,所以这个故事就显得很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朱见深到底有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吧,感兴趣的别错过哈!

朱见深其实前前后后有好多儿子,准确的来说有14个,分别如下:

明宪宗朱见深共生十四子,其中长子、第十子未及命名就夭折了。

长子未命名:万贵妃生。

次子悼恭太子佑极:柏贤妃生。

三子即明孝宗,纪太后生。

四子兴献王佑杬:邵太后生。追赠为睿宗献皇帝。

五子岐惠王佑棆:邵太后生。

六子益端王佑槟:张德妃生。

七子衡恭王佑楎:张德妃生。

八子雍靖王佑枟:邵太后生。

九子寿定王佑榰:姚安妃生。

十子未命名:王敬妃生。

十一子汝安王佑梈:张德妃生。

十二子泾简王佑橓:杨恭妃生。

十三子荣庄王佑枢:潘端妃生。

十四子申懿王佑楷:杨恭妃生。

明宪宗儿子详细介绍

明宪宗在为一个皇帝,不论其有多么的宠爱万贵妃,该有的妃子一个不少,自然,该生的孩子也没见少一个,据悉,明宪宗一生中被记载再案的儿子有14个之多,由此可见,其生孩子的能力是极其强大的,且,这还不算上女儿的。而其儿子从大到小一次排列为:长子(夭折)——万贵妃所生,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极,三子明孝宗朱祐樘,四子兴献王朱祐杬,五子岐惠王朱祐棆,六子益端王朱祐槟,七子衡恭王朱祐楎,八子雍靖王朱祐枟,九子寿定王朱祐榰,十子夭折(无名)母为敬妃王氏,汝安王朱祐梈,泾简王朱祐橓,荣庄王朱祐枢,申懿王朱祐楷。

皇长子,夭折,无名未详,母万贵妃,成化二年正月十九日(1466年2月4日)生,成化二年十一月薨。

悼恭太子朱祐极(1469年6月7日-1472年3月5日),明宪宗第二子,母贤妃柏氏。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甲寅受封皇太子,成化八年(1472年)正月癸亥(3月5日)去世,追封为悼恭太子。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母孝穆皇后纪氏。在位期间,努力扭转宪宗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使明王朝得到了一次中兴的机会,史称“弘治中兴”。

兴献王朱祐杬(yuán),(1476年7月22日-1519年7月13日),孝惠皇后邵氏,明宪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妻为蒋氏。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兴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就藩。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逝世,明武宗朱厚照赐谥“献”,正德十五年四月初三日(1520年4月19日)葬于松林山之原。作有《恩纪诗》。

岐惠王朱祐棆(1478年11月12日-1501年12月2日),母孝惠皇后邵氏,明宪宗第五子。成化二十三年(1483年)受封岐王。弘治八年(1495年)就藩德安,弘治十四年(1501年)去世,谥岐惠王。岐惠王妃为中兵马指挥王洵女,弘治六年四月十八日(1493年5月3日)封妃,十四年七月初八日(1501年7月22日)薨,与岐惠王合葬于京城西山之原。岐惠王无子,国除。有两女。皇太后怜岐惠王两女早孤,接入宫中。岐惠王第二女为王妃王氏所生,生于1500年12月19日,秀丽聪慧,但于1503年7月12日即夭折,葬于其父坟侧。

益端王朱祐槟,明宪宗朱见深第六子,母庄懿德妃张氏。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正月初四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受封益王。弘治八年(1495年)到封地建昌府(今江西省抚州市),居住在原来的荆宪王朱瞻堈的府邸,生性俭约,衣服洗了又穿,每日都吃素食。爱好读书史,爱民重士,无所侵扰。嘉靖十八年(1539年)八月二十四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谥号端王。

衡恭王朱祐楎(1479年12月8日―1538年8月30日),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明孝宗朱祐樘异母弟,母德妃张氏。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封为衡王,1499年(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1538年8月30日(嘉靖十七年八月七日)去世,谥号恭王,葬于今青州市王坟镇王坟村北三阳山前。

雍靖王朱祐枟(1481年6月29日-1507年1月17日),明宪宗第八子、母孝惠皇后邵氏。成化二十三年(1483年)受封雍王。弘治十二年(1499年)就藩衡州(今衡阳),雍王就藩衡州后,看中了金鳌山的风水。在此辟山移土建造雍王府,形成了一条繁华街巷。正德二年(1507年)雍王薨,谥雍靖王,无子国除。1643年,张献忠率部攻占衡州(今衡阳),一把冲天大火烧掉了雍王府,宫室灰飞烟灭,如今只留下金鳌巷(金鳌巷因当年此地有一座形似金鳌的山头)地名。

寿定王朱祐榰,(1481年12月2日-1545年),明宪宗第九子、母安妃姚氏。弘治四年(1491年)受封寿王。弘治十一年(1498年)就藩保宁,正德元年(1505年)改就藩德安,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去世,谥寿定王,无子封除。

第十子,夭折,名字未被记载,母敬妃王氏(1483年8月19日-1483年10月8日)

汝安王朱祐梈(1484年10月13日-1541年),明宪宗第十一子,母德妃张氏。弘治四年(1491年)受封汝王。弘治十四年(1501年)就藩卫辉,嘉靖二十年(1541年)去世,谥汝安王,无子封除。

泾简王朱祐橓(1485年3月31日-1537年7月10日),明宪宗第十二子,母恭妃杨氏。弘治四年(1491年)受封泾王。弘治十五年(1502年)就藩沂州,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谥泾简王,子朱厚烇未封而卒,泾国封除。

荣庄王朱祐枢(1486年1月22日—1539年2月16日),明宪宗朱见深第十三子,明孝宗朱祐樘异母弟,母端妃潘氏。弘治四年(1491年)封荣王。正德三年(1508年)就藩常德府。嘉靖十八年正月二十八日(1539年2月16日)去世。谥号庄王。史称荣庄王。

申懿王朱祐楷,(1487年2月3日-1503年8月20日),明宪宗第十四子、母恭妃杨氏。弘治四年(1491年)受封申王,未就藩叙州,弘治十六年(1503年)去世,谥申懿王,无子封除。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宣宗弑父为何还被赞颂他是一位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大明风华》这部剧又带动了一次大家对于明朝历史的一定了解。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时期的第五位皇帝,天资英畅,敬礼大臣,谨慎用人,勤恤民隐,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国方针,竟治理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可以说是一位

  • 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下场如何?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和宦官曹吉祥被认为是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他们策划了朱祁镇复位一事。朱祁镇平安回归后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后来朱祁钰身体抱恙,石亨为了立功暗中联系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希望能让朱祁镇复位。计划成功后,这三人也是受到了朱祁镇赐予的奖励,但他们只是风光一时,最后的下场只有一人勉强善终。一起

  • 魏延的南郑侯地位有多高?在蜀国处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人可能都小看了魏延在蜀国的实际地位。诸葛亮在准备北伐期间,魏延升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来曹魏派出三路大军进攻汉中,魏延临危受命领兵攻击凉州,期间遇到了费瑶,郭淮大军,并且将其击败。立下大功的魏延再次升官,成为前将军,并且封南郑侯。那魏延的南郑侯爵位在蜀国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这其中的奥秘恐

  • 朱祁镇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英宗朱祁镇其实也很有争议的一个人,他又叫明英宗然后好像他差点把明朝搞得快灭亡了,然后又两次登上皇位,这看起来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那么有的人得问了,这个朱祁镇到底有历史功绩,让后人经常性提起他,真正的历史上朱祁镇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算好皇帝还是算昏君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大明

  • 孙皇后立朱祁钰为帝,朱祁镇归来孙皇后为何不让朱祁钰还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告急,瓦刺还打算以朱祁镇为筹码向明朝要好处。但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后来孙太后答应让朱祁钰即位,算是解救了明朝危机。谁知朱祁镇几年后竟平安归来,这下就比较尴尬了,朱祁钰到底要不要还位给自己的哥哥呢?虽然朱祁镇是孙皇后的亲儿子,但孙皇后并没有让朱祁钰主动还位,这又是为什么?下面就来讲讲这

  • 土木之变后,孙太后为何同意让朱祁钰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朱瞻基的儿子,但是只有朱祁镇是孙太后之子,朱祁钰却不是,然而土木之变中,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明朝失去了皇帝,虽然朱祁镇没死,可是人却不在大明,所以明朝还是需要一个新皇帝的。而为何孙太后会统一让朱祁钰当皇帝呢?朱瞻基还有没有别的儿子,朱祁钰为何是具有当皇帝的资格的呢?明代的朝

  • 季札为什么不愿继承吴国王位?他究竟有何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外交家,他曾访问多国,成功平息楚、陈之间的一场战乱。季札是吴王寿梦能力最强、最有德行的儿子,虽然他只是第四子,但吴王还是想把王位传给他。而且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夺嫡场景不同,季札的哥哥们也都非常疼爱他,觉得他能胜任王位。但季札却不愿接受,甚至主动归隐山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

  • 三国有哪些恐怖的地方?思极恐的5个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有句俗话说得好:“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所以“老不读三国”,那是因为三国中太多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这要是给上了岁数的人读了岂不是更加的老谋深算?其实,作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除了有战法谋略、阴谋算计之外,还有一些刻意描绘的细节,让人细思恐极,

  • 水镜先生为什么不出山?为何说: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寄居在刘表处的时候,士兵不过几千人,武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处境是非常窘迫的。虽说刘表收留了刘备,但是对刘备却有着猜忌之心。刘表让刘备驻扎在新野也是为了想利用刘备抵抗曹操的进攻。刘备在得到喘息之机后,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利用这一段难得的休整机会,整训部队,总结经验。他认为,自己的团队急需

  • 十常侍之乱对东汉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袁绍为何大杀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汉灵帝时期,东汉政权便已岌岌可危。当时以张让和赵忠为首的一批宦官将汉灵帝玩弄于鼓掌之间,朝中还没人能限制他们。汉灵帝死后,宦官集团和外戚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节,最后何进打算召集董卓入京将宦官赶尽杀绝,结果他却先被诱杀。导致袁绍等人开始对宦官下手,至此朝内一片混乱,皇帝成了权臣手中的傀儡,在也没办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