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点茶的过程示意图

宋代点茶的过程示意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80 更新时间:2024/1/22 10:23:44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代的点茶法非的感兴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宋代的点茶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实这个还真的挺复杂的,非常的繁琐了,但是其实问题不大的,小编下面给大家收集看看,下面也给大家说说这个宋代的茶好不好喝吧,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别错过了!

宋代点茶好喝不好喝,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观赏性,也就是说能看到点茶就已经是最好的事情了,所以茶好喝不好喝是其次,其实喝茶好喝不喝,也看个人口味,也看茶的品种,所以不能妄加定论。

闲话少叙,直接上宋代点茶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字版:

1、炙茶:取出茶饼在微火上稍炙烤,去除水份;

2、 碎茶:白纸包裹茶饼放在木质茶臼捣碎;

3、碾茶:碎茶放入碾槽碾成茶末;

4、罗茶:罗绢筛网细筛碾磨好的茶末待用。

5、 入盏:沸水二次冲涤茶盏,趁盏还有温拨入茶末;

6、注:执壶注水,把茶末调成茶膏;

7、击拂:注水时用茶筅击拂茶汤出现持久泡沫,产生饽沫,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图纹;

8、置托:茶汤呈现美丽花色图纹之后,置于茶托之上分享,也叫分茶。

图画版:

第一步,投茶。

据茶盏大小,量茶而入,投茶末0.8g。

(注:此处以11*6cm的盏具为例。)

第二步,注汤调膏。

注入少量嫩水(水温不宜过高),

其量刚浸过茶末即可,不宜多。

用茶筅贴盏壁旋转搅拌,其目的为融合茶与水,同时打开茶粉可能存在的结块,视茶末与水相融形成粘稠的膏状即可。

第三步,注汤击拂。

注水至3-4分盏位。

(注:切忌超出4分盏位。)

以茶筅来回击拂茶汤,需幅度大、速度快。

(注:只能直线来回,切忌打圈。)

此时茶汤末饽会迅速泛起,并产生明显的“粥面”效应,视末饽泛起至4-5分盏位时即可。

(注:此步需将茶汤末饽击打出一定的厚度浓度才可再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添汤击拂。

添一分水位,来回运筅击拂茶汤,为避免溅出,运筅幅度和力度不需要太大,均匀击拂,此时末饽会逐渐变得洁白、浓密,茶与水达到了一定高度的结合点。

第五步,轻拂调细。

经过击拂后的茶汤表面难免有参差不齐的大小气泡,此时就需要将茶汤调细。于茶汤表面,保持来回的击拂轨迹和一定的速度,交替游走左右盏壁。调细的茶汤末饽会变得非常细腻绵密,所谓 “结浚霭,结凝雪”,即是如此。

(注:调细时,茶筅末端需要保持在末饽之下,可将握筅手势改为指握来增加运筅的灵活性。)

接下来就是享受一盏好茶的时刻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曾问张居正朱允炆下落如何,张居正巧答显功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一共48年,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不过万历皇帝基本只有前10年是在力求上进,而这段时间主要也是因为有张居正辅政,后面四十多年从勤奋到懒惰,最后更是有近30年不上朝的记录,比他爷爷嘉靖皇帝还夸张。所以张居正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轶事典

  •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位寡情、刻薄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提到汉景帝刘启肯定会想到他开创了文景之治,还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位拥有丰功伟绩的皇帝。不过汉景帝也并非完人,他骨子里始终透露出一股狠劲,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下棋一事竟然将刘濞的儿子刘贤用棋盘砸死,实际上这也暴露出了他的一些问题。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周亚夫也是含冤入狱

  • 民国“三大文妖”指的是谁?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什么是“文妖”?直面的理解就是文化人里面的“妖怪”,或者是很“妖怪”的文化人。那么什么是“妖怪”呢?不按常规,另类怪异,叛逆出格,伤风败俗,惊世骇俗,甚至“变态”重口味;也就是说这

  • 宋仁宗知道生母是谁后,为什么没有对刘娥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近期热播的《清平乐》中,宋仁宗赵祯在剧情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的生母竟然是先帝顺容李兰惠,而不是当今太后刘娥,因此急匆匆想要去见母亲,还想把她接回宫里。但其实在历史上,宋仁宗知道自己生母的身份的时间是很晚的,晚到了生母李氏死去,后来才从自己的乳母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母的真实身份。然而在这样一件事情当中,

  • 郑庄公为什么敢挑战周天子权威,郑庄公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东周初年,周桓王想要重新提振周室权威,便打算拿郑庄公下手。此后周桓王亲征郑国,还把陈、卫等诸侯国一起带上,但结果却是郑庄公一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且周桓王的肩膀还被射中。这一仗彻底让周桓王颜面扫地,各个诸侯国也都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当时郑国也不算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郑庄公就敢挑战周桓王

  • 袁天罡预言武则天可为天子是真的吗,此话有一大破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袁天罡是唐朝初年玄学家,善于凭借风声风向,来推断吉凶祸福。当年,唐太宗在了解袁天罡的一些事迹后,便决定将他纳为智囊,可见当时唐太宗也很信这一套东西。历史上,有关袁天罡的预言传说实在太多,基本把他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甚至还说袁天罡成功预测武则天能成为天子。虽然这个故事在史籍中有记载,不过这句话有一大

  • 宋仁宗如何看待曹皇后,曹皇后虽不得宠但堪称母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清平乐》中,宋仁宗听信韩琦的话,以为曹氏相貌丑陋,新婚当夜都没去见曹氏一面。结果等此后宋仁宗见得曹皇后庐山真面目,瞬间被她的容貌所倾倒,看来官家应该很后悔冷落了曹皇后。不过历史上,宋仁宗的确不怎么喜欢曹皇后,两人关系也没那么密切,期间曹皇后还差点被废黜。在仁宗眼里,他究竟是如何看到曹氏的呢?曹皇后

  • 宋朝为何没有宦官专权?皇帝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的很多朝代上,都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太监,而且大部分都是出现在这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比如秦朝末年的赵高,东汉末期的十常侍,明朝末期的魏忠贤,亦或者是在这个朝代动荡的时候,而这样的太监无一例外,都是一些“祸乱朝纲”的罪人,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灾祸,或者说灾祸更

  • 高览在历史中怎么死的,他究竟是不是被赵云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高览是东汉末年袁绍部下名将,官渡之战后投靠曹操,还被曹操封为偏将军。演义中,高览武力强大,从他和许褚、徐晃等人的交手中就能看出,基本都不落下风。此后曹操率军南下,刘备慌忙逃跑,高览前去追击结果被赵云一枪刺死,丝毫不拖泥带水。此役相信大家都记住了赵云的勇猛,高览则成了衬托赵云的绿叶。不过两人无论是资历

  • 契约华工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南洋,其实指的就是如今东南亚地区。这是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地方,地理条件非常的优越。在历史上,这里是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海上交通枢纽线上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都会互相影响。很早以来,就有中国人前往南洋的记录,有的人在那里定居。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就是华侨。不过,华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