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如何看待曹皇后,曹皇后虽不得宠但堪称母仪天下

宋仁宗如何看待曹皇后,曹皇后虽不得宠但堪称母仪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2/5 8:19:34

《清平乐》中,宋仁宗听信韩琦的话,以为曹氏相貌丑陋,新婚当夜都没去见曹氏一面。结果等此后宋仁宗见得曹皇后庐山真面目,瞬间被她的容貌所倾倒,看来官家应该很后悔冷落了曹皇后。不过历史上,宋仁宗的确不怎么喜欢曹皇后,两人关系也没那么密切,期间曹皇后还差点被废黜。在仁宗眼里,他究竟是如何看到曹氏的呢?曹皇后虽然体会不到太多夫妻之间的爱情,但对于大宋来说她是一位合格的国母。

1、政治婚姻

宋仁宗将扇自己一巴掌的的首任郭皇后郭氏废黜后,报复性沉浸在尚美人和杨美人的温柔乡里,天天当新郎,夜夜入洞房,最终累垮龙体,导致“累日不进食”。朝廷“内外忧惧,皆归罪二美人。”

在养母杨太后和有毒死郭皇后之嫌的阎文应苦口婆心劝导下,宋仁宗同意阎文应采取强制措施,将二美人强行拽上车“载送别宫”,并于次日下诏:尚美人当道士,杨美人做尼姑。作为补偿,杨太后诏令有高门大族背景的曹氏迅速入宫。

十八岁的曹氏应诏入宫,在宋仁宗不太友好的复杂眼神中,被杨太后立为皇后。曹氏从名门望族之女华丽变身母仪天下的皇后,貌似天上掉馅饼,实际上是被架到火炉上炙烤。

宋仁宗的爱情之路如同成长之路一样崎岖坎坷:他情窦初开时,对“姿色冠世,入京备选”的蜀人王氏女一见钟情。皇太后刘娥却“一见以为妖艳太甚,恐不利于少主”,干脆截胡把她嫁给自己的侄儿。

宋仁宗失望至极,“终不乐”,退而求其次,把目光转向杨淑妃的侍女张氏。强势的皇太后刘娥从政治需要出发,生生把代北望族之女郭氏塞给他做皇后。宋仁宗好容易盼到皇太后归天,废黜了郭皇后,正想与张氏鸳梦重温。不料。已经进位为太后的杨淑妃横插一竿子,又把姿色平平的曹氏硬塞给他。

连续两次被迫接受的政治联姻,使宋仁宗的感情受到极大伤害。他的无奈与郁闷,注定了曹皇后的有婚姻之实而无情爱可言的命运。

2、顾全大局

《宋人轶事汇编》载:曹氏入宫前的寒食节那日,“与家人戏掷钱。”她扔出一文钱,那钱竟然如被施了魔法般“盘旋久之,侧立不仆。”不久,曹氏接到入宫喜报。

曹皇后出身名门,性慈俭,熟读经史,擅长飞帛书法。但是,在宋仁宗眼里,她只是个“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的农妇,压根儿不懂风情和浪漫的配偶。所以,他把所有的爱倾注到张氏(已升格为张妃)身上。曹皇后隐忍克制,坦然自处。

张妃却蹬鼻子上脸,倚仗宋仁宗偏宠,向他提出想过一回使用皇后仪仗出游的瘾。宋仁宗让她自己去借,张妃还真乐颠颠跑去借。曹皇后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张妃乐得心花怒放,宋仁宗却一反常态,严肃警告她:“国家对车服旌旗仪仗等礼仪章法有严格的规定,从上到下必须遵守秩序!你擅自僭用皇后的仪仗出游,必定遭到朝廷处置!”张妃无奈,悻悻作罢。曹皇后凭借沉稳机智,漂亮地赢回一局。

3、临危不乱

1048年正月,曹皇后谏止宋仁宗正月十五夜再次过灯节计划。三日后,数名卫士趁夜飞檐走壁逼近宋仁宗寝室。曹皇后处变不惊,及时制止宋仁宗出门观察情况,并急呼殿前侍卫平乱。手无寸铁的嫔妃侍女们被乱兵无情杀戮,惨叫声清晰可闻。太监为稳住宋仁宗,谎称惨嚎声出自被奶妈殴打的宫女之口。曹皇后叱责:“这分明是乱兵在附近杀人,你们居然敢胡言乱语!”

曹皇后鼓励太监侍从们与殿前侍卫里应外合,歼灭乱兵。她亲手剪下出门平乱者的头发,激励他们:“明日论功行赏,以头发为证!”太监侍从们大受鼓舞,“争尽死力”杀敌立功。曹皇后为预防乱兵纵火焚烧后宫,又派人拎着水桶暗中跟随乱兵。乱兵果然黔驴技穷“举炬焚帘”,被尾随的太监侍从们及时浇灭。在曹皇后临危不惧的指挥下,乱兵很快被全歼。

宋仁宗非但不感谢曹皇后思虑周全,反而怀疑这是曹皇后精心策划的一场阻止自己再过灯节的双簧。张贵妃趁机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企图把脏水泼给曹皇后。

正巧,有个侍女与卫兵私通,事情败露后,曹皇后坚持依法判处侍女死罪。侍女哀求张妃饶命,张妃为她求情,宋仁宗答应赦免。曹皇后郑重地穿戴上皇后服饰觐见宋仁宗,请求依法判处死刑:"如不处决她,就无法肃清后宫淫邪之辈!”宋仁宗因为已经答应张妃赦免宫女,令曹皇后坐下慢慢商量。曹皇后态度坚决,笔直地站立着反复请求。宋仁宗最终被说服,答应按照宫廷规矩处死宫女。在与张妃的智斗中,曹皇后又扳回一局。

不久,曹皇后又躺枪被推到悬崖边:有个官员醉酒后,夜深人静时误闯皇宫,惊动了警卫。宋仁宗担心后宫安全,传话让曹皇后和张妃紧闭宫门千万不可外出。曹皇后“谨听命”,张妃却打开宫门跑去找宋仁宗。宋仁宗认定张妃是因为关爱自己,才不听圣命跑来与自己同生共死,感动得热泪盈眶,顿生废后之心。

宋仁宗认为,曹皇后已经操纵群臣,自己身边“左右前皆皇后之党”,必须立刻废后。宰相梁适劝谏:“普通市民百姓,尚不忍心随意休妻。官家乃万乘之主,岂可再次废后!”宋仁宗思前想后,终于彻底打消废后念头。

4、历侍三帝

杨太后因宋仁宗始终无子,劝他选择宗室中的贤德孩子进宫抚养。宋仁宗选中濮王赵允让年方四岁的第十三子赵曙,赐名赵宗实,“养于宫中。”

曹皇后视若己出,嘘寒问暖,躬亲抚养。赵宗实三十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后,曹皇后又不厌其烦传授他治国理政经验与心得,深得皇太子敬重。

1056年正月,宋仁宗正接受文武百官参拜时,怪病突发,形同癫痫发作。在接见辽国使者时,宋仁宗再次发病,语无伦次,胡言乱语,情况越来越严重。

宋仁宗突然冲出皇宫,大喊大叫:“曹皇后与张茂则合谋叛逆!”张茂则是宋仁宗素来不喜欢的内侍,听到宋仁宗这么喊叫,吓得魂飞魄散,上吊自杀,被人发现及时救活。曹皇后为避嫌,从此也不敢再靠近宋仁宗。

1063年4月30日,“帝夜暴疾崩。”曹皇后擦干眼泪后,沉着冷静地下令封闭所有宫门,收缴各门钥匙,派人请皇太子入宫。次日,与宰臣韩琦等人“奉英宗即位。”之后,曹皇后被宋英宗尊为为皇太后。四年后,宋英宗驾崩。宋神宗即位后,曹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1079年11月16日,曹太皇太后驾崩,终年六十四岁。她与宋仁宗合葬永昭陵,被追谥为“慈圣光献皇后”。

5、贤后轶事

宋仁宗执政期间,曹皇后就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派人到民间访贫问苦后,向宋仁宗汇报。宋仁宗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相关利民的政策法令,夫妻携手共创出“仁宗盛治”。在辅助儿孙皇帝期间,曹皇后表现出卓越的才智和能力,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其一,小殿听政。

宋英宗病卧期间,曹皇后被赋予全权处理军国大事特权。她在“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将朝廷内外每日几十份奏报的纲要记得一清二楚;她鼓励朝臣大胆行事,从不自作主张;她凭深厚的经史功底,解决了许多现实中的棘手问题,表现出卓越的女政治家风采。

其二,约束内外。

预防外戚干政,曹皇后随时检查制止曹氏家人是否以权仗势为非作歹,纠正左右大臣和仆人的错误行为。凡有违法乱纪行为,一概铁面无私处理。在她的严格管理监督下,“宫省(设于皇宫内的官署)肃然”。宋英宗病愈前,曹皇后果断诏令撤帘归政,丝毫不恋栈。

其三,公私分明。

为避免是非,曹皇后始终坚持不许曹家男子入宫拜谒。宋神宗时,她年事已高,正在侍奉宋神宗的弟弟曹佾也已是风烛残年。在宋神宗多次请求下,她终于破例同意弟弟入宫进见。姐弟白首相见,恍如隔世,感慨万千。宋神宗想给两个长者留下畅叙骨肉情谊的空间,起身避让。她马上提醒弟弟:“此地不是你留下的地方!”即刻派人将弟弟送出宫门。

其四,保护拗公。

拗公王安石变法,志在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理想。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百姓对青苗法和助役法叫苦不迭。曹皇后得知实情后,建议宋神宗取消这两条法令。她高度肯定王安石的确志存高远,才学过人,但因“怨之者甚众”,建议宋神宗如果想要“爱惜保全之”,暂且将王安石罢相,外放为官暂避风头。宋神宗因内心深处支持改革,此事不了了之。

其五,谏阻出兵。

燕云十六州自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后,中原大地就直接暴露在辽国枪口下百余年。宋神宗雄心勃勃,经过一番准备,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建立盖世功业。曹皇后了解实情后,语重心长劝诫孙子:“兹事体大!成败祸福就在瞬间。如得燕云,不过是在南面受到朝贺而已!万一失败,必将刀兵四起,百姓生灵涂炭!况且,燕云如能轻而易举收复,太祖和太宗早已纳入囊中了!何必等到今日!”宋神宗如梦初醒,取消计划。

其六,智救苏轼。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关押在御史台监狱中,身处“人以为必死”险境。曹皇后闻知,强撑病体找宋神宗求情:“我还清晰记得当年情形:仁宗在殿试中录取中苏轼兄弟时,喜出望外道:‘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日,听说苏轼因写诗被捕入狱,莫非遭仇人诬枉?在诗歌中寻章摘句找过错,即便有错也很轻微!我已病入膏肓,不可再因冤枉好人、滥加罪名而伤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气!苏轼此案,‘宜熟察之。’”宋神宗听得“涕泣,轼由此得免。”

在政治舞台上,曹皇后终生勤政爱民,关心民生,约束后宫,亲贤远佞,堪称母仪天下的贤后。北宋出现这样圣母般的贤后,可谓国家和百姓之幸。但是,在个人感情方面,曹皇后因种种原因,始终未得到丈夫宋仁宗的真爱,是一个典型的上对了花轿嫁错了郎的可怜女人!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为何没有宦官专权?皇帝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的很多朝代上,都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太监,而且大部分都是出现在这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比如秦朝末年的赵高,东汉末期的十常侍,明朝末期的魏忠贤,亦或者是在这个朝代动荡的时候,而这样的太监无一例外,都是一些“祸乱朝纲”的罪人,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灾祸,或者说灾祸更

  • 高览在历史中怎么死的,他究竟是不是被赵云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高览是东汉末年袁绍部下名将,官渡之战后投靠曹操,还被曹操封为偏将军。演义中,高览武力强大,从他和许褚、徐晃等人的交手中就能看出,基本都不落下风。此后曹操率军南下,刘备慌忙逃跑,高览前去追击结果被赵云一枪刺死,丝毫不拖泥带水。此役相信大家都记住了赵云的勇猛,高览则成了衬托赵云的绿叶。不过两人无论是资历

  • 契约华工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南洋,其实指的就是如今东南亚地区。这是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地方,地理条件非常的优越。在历史上,这里是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海上交通枢纽线上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都会互相影响。很早以来,就有中国人前往南洋的记录,有的人在那里定居。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就是华侨。不过,华侨这个

  • 广东抓猪仔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黄飞鸿1壮志凌云》这部老电影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在这部电影当中,黄飞鸿为了拯救那些被骗取当猪仔的华工的情节,相信不少人都记忆犹新了。那么如今的我们有多少人好记得当年那些可怜的华工被当成猪仔被卖号海外呢。广东话里面的“抓猪仔”是什么意思呢?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当年

  • 宋孝宗是明君吗,宋孝宗为什么主动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宋孝宗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和担当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不仅替岳飞平反,还重用主战派人士,此后发动隆兴北伐,创立乾淳之治。不过宋孝宗却在宋高宗去世后,主动禅位,退居二线,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这番举动究竟为何。宋孝宗在位27年时间,其实也不短,但皇帝会选择禅位始终比较罕见。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让宋孝宗产生这样

  • 公孙瓒武力在三国属于什么水平,公孙瓒有没有称霸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可以说是刘备的一大恩人,他曾在讨伐董卓,还有汜水关之战时帮助刘备渡过难关。但公孙瓒的经历就没刘备那么好了,公孙瓒生于贵族,全盛期是北方最强的割据诸侯之一。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便开始一蹶不振,而且失去部下的信任,最后兵败自焚。可能不少读者会对公孙瓒抱有一种好感,那这次我们就来简

  • 李世民为什么能逆袭李建成,原因在于他身边的人更敢放手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各个评选杰出皇帝的排行榜中,唐太宗李世民基本都能排进前十,因为他在位期间对大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功开创贞观之治。不过李世民继位的方式并非走的正常流程,而是通过大义灭亲,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杀死,然后迫使李渊将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李世民此举是剑走偏锋,不是生就是死,但他最后的确是胜出的那一方。当

  • 曹操杀吕布为何要先勒死后再砍下头颅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198年,曹操与刘备联手一起攻打驻守在下邳的吕布,并且还将吕布生擒活拿了。在刘备的挑拨下,曹操不顾吕布的爱囚,毅然决然要杀掉吕布。然而奇怪的就是杀吕布的这个过程,是先勒死,后砍头枭首。而在杀陈宫时,却是直接砍头了事。为何曹操要做这么麻烦的事?直接砍头不是更好吗?曹操之所以要这么做,还得从&ldquo

  • 宋朝女性社会地位高吗?为何刘娥曹皇后都是二婚还能当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古代的女子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事情了,似乎只要一说到古代女子,那就一定是一个以“三从四德”作为人生的主要纲领的人物形象,而不管做什么事情,也永远都比男性矮一头。然而最近一部《清平乐》,剧中不管是太后刘娥,还是皇后曹皇后,她们其实在历史上都是二婚

  • 徐晃为何是三国武将的标杆,徐晃参战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徐晃是三国时期名将之一,他曾击败关羽,解救樊城之围,深受曹操重用。据说徐晃为人节俭,一直对自己保持高要求,而且就算是立下战功,也很少替自己邀功。所以徐晃名声一直很好,后人对他的品行也十分崇敬。虽然徐晃不是三国中最强的武将,但我们能从他身上分辨出当时各个武将的实力基本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想必大家都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