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蓝玉为什么必须死?和朱标之死有关系吗?

蓝玉为什么必须死?和朱标之死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85 更新时间:2024/2/14 10:37:52

朱标作为朱元璋首选的继承人,结果却还没当上皇帝就死了,无奈之下朱元璋才选择了朱允炆。可是太子朱标一死,蓝玉也被朱元璋的“蓝玉案”给弄死了,而且蓝玉死的极惨,是被剥皮了。朱标之死和蓝玉之死之间,是否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为什么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对于曾经自己给朱标留下来的辅佐他的臣子,为什么会下这样的狠手呢?

1.蓝玉为什么会死

朱元璋从小就把儿子朱标当接班人培养。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至朱标病逝,27年的接班人生涯,朱元璋就从没想过换人。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到立朱标为太子时,命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等功臣元勋,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本来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早逝。

由于蓝玉骄横跋扈,因此至少犯了三大罪:第一,骄横跋扈,不仅炮轰喜峰关,而且和还元妃有染;第二,目无法纪,蓝玉的义子多达几百人,蓝玉的家人不仅侵占民田,滥杀无辜,而且蓝玉还屡放厥词,认为朱元璋给他的封赏太低了;第三,意图谋反,锦衣卫指挥蒋瓛找到了蓝玉谋反的证据。

蓝玉不仅身材高大,满面红光,而且富于勇气和谋略,有大将的才华。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死后,蓝玉屡次统帅大军作战,多次立功。太祖待他十分优厚。蓝玉渐渐地骄傲自满,畜养了很多庄奴,这些人都仗着蓝玉的威势暴虐凶横。蓝玉曾经抢占了东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问此事,蓝玉大怒,赶走了御史。

蓝玉北征元军回来时,半夜敲击喜峰关关门,关吏没有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纵容士兵打破关门长驱直入。太祖听说这件事很不高兴。先前,太祖想封蓝玉为梁国公,因他犯错改封凉地,还把他的过错刻在铁券上。蓝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会上出语傲慢。

蓝玉在军中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皇帝多次责备他。他西征回朝,太祖让他做太子太傅。蓝玉对位居宋、颍两公之下感到不高兴,说:"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等到他入朝上奏。太祖往往不听他的,他更加不高兴。

蓝玉居功自傲的性格,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孙朱允文能镇得住的,因此朱标死后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也屠戮了。

2.蓝玉怎么死的

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念及蓝玉与自己是儿女亲家,朱元璋心一软,宽大处理:碎剐改成剥皮。这样,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文物"。

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蓝玉统领朝廷优势军力,哪有李景隆、朱棣的事情。朱棣靖难起兵"清君侧"的理由就牵强的。朱元璋为他的儿子朱标留了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而据史料记载蓝玉本人更对朱标忠心耿耿,然而天不遂人意朱元璋计划被打乱,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3.蓝玉为何必须死

在古代皇帝位置至高无上,而那些能在乱世中开创出一片基业的开国帝王,无不是本事能力都俱全的人,他们手底下也围绕着一大批能人巧士,这些人因为历史原因常常把握着国家的大权,虽然说效忠于皇帝,但皇帝也比较忌惮他们。因此君臣之间便失去了和谐,后世常有皇帝屠戮功臣就是这个原因。

在古代的开国君主中有一位,出身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最为低下,但却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的人,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的一生南征北战,一统了天下,最终建立了大明。大明初立,当初跟随朱元璋的一大批武将都封赏颇大,地位权力都很大。这在几年后,朱元璋想要加强中央皇权的时候,当时的功臣就变成了一大批阻碍,为了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朱元璋先是废除了宰相制度,确立了文官内阁大学士制度。之后为了让自己的继承人太子朱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防止军队中有人权力过大,他下旨将一些不听话的功臣去除掉,并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能够辅佐的文武大臣。

几年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异常的伤心,后来他看自己的皇孙很有才能,便有心立孙子为太子,精明的朱元璋为了孙子能够顺利上位,原本围绕在自己故太子身边的一大批官员便遭到了清算,由此导致了闻名后世的蓝玉案。蓝玉是朱元璋征讨天下时,手下大将常遇春的手下,他和常遇春都是太子朱标的支持者,但蓝玉起初并不得朱元璋的看重,直到后来常遇春死后,继承了常遇春勇猛打法的蓝玉,率领军队北征元蒙,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朱元璋的下旨封他为国公。

性格酷似常遇春,打仗勇猛的蓝玉,也非常的暴躁急躁,当时因为军队夜里打了胜仗回关时,被阻挡在关外,一气之下下令攻入关内。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听说之后,特地把原本要封赏给蓝玉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以示惩戒,还特地的告知了蓝玉此事。但蓝玉的武人性格并没有因此改变,因为功劳很大,他还大肆的收养义子,多达上千个义子,搞得军中都是自己的人马,这是朱元璋都不敢做的事,这上千个义子一个个鼻孔朝天,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很不高兴,说道我收的义子都没有你蓝玉收的多,你这是想跟干什么。因为这时蓝玉和太子朱标关系非常的要好,而且对朱标也很忠诚,加上此时朝廷中能战的老臣都所剩不多,朱元璋便只是让人小小的惩戒了蓝玉一番。

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怕自己的孙子无法压制住蓝玉这样的悍将,加上蓝玉不知轻重,经常纵容自己的手下作恶一方,危害政府权威,于是便命人搜集蓝玉的罪证。不久,锦衣卫便状告蓝玉意图谋反,朱元璋便趁此机会,牵连了一大批掌握大权的贵族,为自己的孙子即位扫清了道路。正所谓将军身经百战或未死,朝堂之上鲁莽则身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盛庸原本可以击败朱棣,却被建文帝一道圣旨绑住手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盛庸是明朝著名将领,也是靖难之役时期建文帝一方的主要指挥官。当时盛庸和朱棣作战多年,并且战绩胜多负少,曾斩杀好几位朱棣账下的大将。盛庸曾在一次战役中有机会拿下朱棣,但却被建文帝一道圣旨给绑住手脚,导致功亏一篑,那建文帝到底下了一个怎样的命令呢?这场战役朱棣也是损失不小,自己的岳父也是战死沙场,下面就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什么意思?这句口号说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的开篇,就写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次起义黄巾起义,这是在东汉末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很多人也把这件事情看作是三国故事的开端。而在黄巾起义当中,有一句口号非常响亮,它的前半句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但是对于这其中所说的“苍天”“

  • 雍正皇帝和孝圣宪皇后关系如何?孝圣宪皇后一生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孝圣宪皇后是雍正帝后妃,也是乾隆帝生母。可能多数朋友都是通过影视剧或者小说了解到的孝圣宪皇后,她是清朝岁数最高的皇太后,一生活了84岁,这个年纪放在整个历史当中看也是非常长寿的。不过孝圣宪皇后和雍正帝的关系似乎并没有那么要好,不少朋友都好奇雍正帝和孝圣宪皇后感情究竟如何?那这次就将主视角放在孝圣宪皇

  • 刘子鸾死前所说的话是什么?刘子鸾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刘子鸾在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刘子鸾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儿子,据说刘子鸾天性聪慧,是刘骏所有儿子中最受宠爱的。不过刘子鸾一生非常短暂,仅仅活了10岁不到,便被自己的兄弟刘子业给赐死。刘子业对于刘子鸾的恨,全然来自于嫉妒,历史上帝王之家出现手足相残的事件并不奇怪,但加害年纪如此小的兄弟,还是

  • 商朝大战雅利安人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商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个有着文字记载的朝代(目前还没有发现夏朝文字记载),距离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不过在几十年前,历史学家曾经提出过这么一个惊人的观点:商朝曾经抵抗过古印欧人(雅利安人)的入侵,并成功将其击败,从而捍卫了华夏文明!如果这个是真的,那就十分惊人了,但这个说法经过考证,

  •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春秋有什么特殊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平时所说的春秋时代,实际上就是指东周前半段的历史。春秋一般被认为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共有294年,直到三家分晋爆发,天下步入战国时代后结束。相信很多想伙伴都好奇,为什么这段时期要叫春秋呢?春秋这个名字到底是谁取的?其实这段时期之所以叫春秋,主要还是因为孔子编著的年体史书《春秋》,

  • 诸葛亮放走曹操是为了刘备?此乃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华容道义释曹操是演义中非常出名的一个故事,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当年对他的恩情,所以决定放他一马。不过这整起事件真正的策划者是诸葛亮,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是重情义之人,还让他去堵截曹操,想必早已料到关羽会放他一马。那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这正是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诸葛亮放走曹操最主要还是为了刘备,诸葛

  • 殷商时期的鬼方是什么人?是古代印欧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殷商时期,周边有个民族叫做鬼方。这名字听起来很恐怖,但是这完全跟“鬼”没有任何关系。鬼方曾经是轩辕黄帝联姻的大隗氏氏族的后裔,所以严格来说,鬼方其实是华夏文明中的一部分。“鬼方”的本意是“在一个叫隗的地方”。这个地

  • 恐怖的殷商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着礼仪之邦的称呼,不过这个“礼”字最初指的并不是“礼仪”,而是“礼制”。礼制在古代的时候除了尊卑有别之外,更多是体现在了关于敬天礼地的祭祀上。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祭祀作为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仅表现了人们在封

  • 安禄山为何敢在盛世造反?为什么最后还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我们都知道,发生在盛唐时期,李隆基非常宠信的安禄山造反,差点就毁掉了整个唐朝,然而自此之后,唐朝也走了下坡路,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繁华的景象了。那么安禄山为什么会如此大胆,竟然敢在唐朝实力如此强盛的时候造反呢?重点是,他最后居然还成功了,唐朝陷入大乱,如果不是因为他后来死了,造反内部发生动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