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放走曹操是为了刘备?此乃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

诸葛亮放走曹操是为了刘备?此乃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63 更新时间:2023/12/21 17:03:33

华容道义释曹操是演义中非常出名的一个故事,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当年对他的恩情,所以决定放他一马。不过这整起事件真正的策划者是诸葛亮,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是重情义之人,还让他去堵截曹操,想必早已料到关羽会放他一马。那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这正是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诸葛亮放走曹操最主要还是为了刘备,诸葛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下面就为大家揭晓答案。

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上小学时,便学过一篇关于“赤壁之战”的课文,足见赤壁之战是有着非常的历史味道的!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有浓重的历史味道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有人在此战中重生,也有人在此战中损兵折将,险些连老命都没保住。谁在此战中重生呢?显然是刘备与孙权,而曹操是此战中的战败者,差点连命都没有保住!

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据史料记载,曹操当时的兵力达到了20余万,而孙刘联军总兵力不过5万有余,当然演义里面说的是联军有10余万,而曹操的兵力则多达83万,甚至是100万以上。这些数据,显然不真实!不过,总体说来联军的兵力顶多占到曹操兵力的四分之一。

曹操虽然兵力强盛,但是大多数都是新兵蛋子,加上又有部分兵马是刚刚从刘表手上收编过来,对曹操还不是非常认同,其中还有讨厌曹操的兵士。再者,曹操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将水师都督蔡瑁张允都结果了性命,如此一来,曹操的水军战力方面便会大打折扣。战略一旦打折扣,其成功的可能性便会少上3分,更要命的是曹操还中了黄盖的苦肉计,最终中了联军的一把大火,这把大火不但烧掉了曹操侵吞孙刘的美梦,更是险些命丧火中,在曹仁曹纯乐进徐晃满宠等将的护卫下,曹操终于成功突围火海。

不过,联军方面有诸葛亮和周瑜为军师,曹操想要成功脱离危险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先前都成功脱离了张飞,赵云把守的路口,不过最终一道却是曹操的关键点,此乃是华容道。在《资治通鉴》之中有记载:古华容县城,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以北大约60里的周老咀,由此可见此处正是曹操所必走之道,如果冲不破这道关卡,那么曹操将不会和老婆孩子相聚。

那么,到底是谁在守护华容道,这最后一道关卡呢?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名将关羽。关羽这个人,一向都是明打明的办事,从不走后门,不靠关系。曹操紧张的心情突然放松下来,老曹打算走人情路线,先跟关羽道一道,当年他护嫂走兄时的情景。(闯5关,斩6将,这确实是关羽的不是。),在关羽投降曹营时,曹操还亲自奉送美女与金银,这还不算什么,到后来直接把赤兔马都送给了关羽,如此厚恩,可以说曹操帐下任何一员大将都没有如此的荣耀。曹操数说当年之情景…,一旁的关羽听完,决定放走曹操。自己,虽然立下了军令状,但是自己之前做得确实过分,应该买单。

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关羽此举可以说是放虎归山,但是关羽真的敢违抗军令,放曹操走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像当年徐晃擒关羽一样,虽然他俩有交情,但是国家的事情仍然是国家的,国家的利益大于一切,不管私下情分如何,公事必须得公办!那为何关羽会放走曹操呢?先来看看是谁安排给他这个任务的?关羽乃是刘备的大将,他自然听从军师诸葛亮的调遣,让关羽守华容道更是诸葛亮精心安排,刘备帐下大将,只有关羽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换句话说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其实是诸葛亮的一石四鸟之计!对于这一点,相信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也就是庞统他是最清楚的,当时的庞统正在逍遥,正在看他这个同事诸葛亮的好戏,同时也是他检验刘备的一个好机会。看看刘备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公,更要看清楚诸葛亮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有本事的人。不过,诸葛亮的战略布局已然告诉了庞统答案。庞统深深知道,在华容道如果不放曹操,刘备出不了头!此话到底何意?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实力最差的刘备,他不可能会让孔明犯最大的战略错误,因为此时的刘备已经是47岁的中年老大叔,如果战略再失败,不但自己一事无成,同样也会连累到诸葛亮,关,张,赵等人的声誉。怎么办呢?事先料到曹操会败,于是早早做好了战略措施,孔明的四大计,也正是和刘备商量好,应该走以下四步,换句话说就是诸葛亮的4大计谋,如果不走这四步,刘备根本活不到做汉中之王。

诸葛亮一石四鸟之计,故意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其一、继续维持孙刘联盟关系。这一点可不简单,如果当时刘备方面直接把曹操搞定,那么刘备这个弱小的盟友,东吴根本不再需要!而刘备将面临着被灭的风险,而孔明如果放走曹操,实质就会不一样,大敌同样是曹操,东吴虽然精锐水军,但是仍然需要刘备配合,否则不可能牵制曹操。

其二、放走一个败军之主,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为刘备赚取荆州数郡,抓住东吴战机漏洞,一举拿掉荆州。如此一来,便可实现隆中对之中第一战略。(占据险要之地,横跨荆、益两州之一的荆州。)

其三、让关羽与曹操彻底划清界限,好让关羽日后一心北伐,从而无所顾忌。这一点,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人情债是最难还清的,不过诸葛亮把这个人情让给关羽,也正是成全了关羽。从而还了,曹操过命之恩!

其四、为刘备打响“仁义之君”的口号,为日后吸引更多人才,埋下伏笔。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诸葛亮深知,要想匡扶天下,光靠他一人之力还远远不够,必须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才有可能一统天下。经过这次放走曹操,刘备的声名必将远扬,后来果如诸葛亮所料,成功吸引了:法正张松,庞统等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殷商时期的鬼方是什么人?是古代印欧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殷商时期,周边有个民族叫做鬼方。这名字听起来很恐怖,但是这完全跟“鬼”没有任何关系。鬼方曾经是轩辕黄帝联姻的大隗氏氏族的后裔,所以严格来说,鬼方其实是华夏文明中的一部分。“鬼方”的本意是“在一个叫隗的地方”。这个地

  • 恐怖的殷商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着礼仪之邦的称呼,不过这个“礼”字最初指的并不是“礼仪”,而是“礼制”。礼制在古代的时候除了尊卑有别之外,更多是体现在了关于敬天礼地的祭祀上。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祭祀作为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仅表现了人们在封

  • 安禄山为何敢在盛世造反?为什么最后还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我们都知道,发生在盛唐时期,李隆基非常宠信的安禄山造反,差点就毁掉了整个唐朝,然而自此之后,唐朝也走了下坡路,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繁华的景象了。那么安禄山为什么会如此大胆,竟然敢在唐朝实力如此强盛的时候造反呢?重点是,他最后居然还成功了,唐朝陷入大乱,如果不是因为他后来死了,造反内部发生动乱,恐

  • 乾隆帝有多宠爱固伦和敬公主?丈夫犯死罪为女儿乾隆将其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乾隆帝最为宠爱的一位女儿,那就是固伦和敬公主了。固伦和敬公主是孝贤纯皇后和乾隆帝所生,后来固伦和敬公主嫁给色布腾巴勒珠尔,按照惯例公主应该是要远居蒙古的,但乾隆不忍破例让固伦和敬公主留驻京城。而且固伦和敬公主还是第一位留京还能享受1000俸银的公主。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色布腾巴勒珠尔曾犯下死罪,

  • 刘秀为什么是“成语皇帝”?哪些成语和刘秀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皇帝,好像西汉的皇帝要比东汉皇帝更广为人知一些,不过东汉皇帝中也有一位文武双全之人,他就是汉光武帝刘秀。要不是刘秀起兵将王莽击败,可能汉朝就要提前结束了,刘秀通过长达12年的统一战争,最后彻底结束全国的割据势力。刘秀继位后,推行了不少良政,慢慢恢复经济民生,迎来光武中兴时期。刘秀还被称为是&

  • 南宋灭金后的报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总是战乱不断,尤其是在王朝变更的时候,各方的势力都会纷纷起兵,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也就是这样的情况,即便是最后北宋实现了大一统,但是边境依然是会受到周围势力侵犯。但这些势力也并没有给北宋造成多大威胁。直到女真部落的迅速崛起,他们快速的将辽国消灭。而国号就是大金,那时金国的气势一往无前

  • 明朝为什么没有皇帝的庙号是太宗?其实和嘉靖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太宗是古代皇帝常用的一个庙号,从商朝开始便有商太宗太甲、汉朝有汉太宗刘恒、唐朝有唐太宗李世民、宋朝有宋太宗赵炅、清朝有清太宗皇太极,这中间好像少了一个我们熟悉的朝代,没错就是明朝。为什么明朝没有皇帝的庙号是太宗呢?其实本来朱棣的庙号是太宗,但后来改成了成祖,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切都和嘉靖帝有关,想要

  • 吕布为何不嫌弃已经侍奉过董卓的貂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再婚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但若是放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再嫁可以说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不过被称之为我国古代4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却在侍奉了董卓之后又跟吕布走到了一起。对于已经侍奉了董卓的貂蝉,吕布真的不会嫌弃吗?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通过卑鄙的手段得到了权证,而司徒王允为了扳倒董卓,从而

  • 大禹真的铸造过九鼎吗?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九鼎这个词,在我国古代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代表着中国,更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物。后世一直都以九鼎作为国家的象征,只不过九鼎后来失传了,但是九鼎的象征意义一直都存在。只是,大禹真的铸造过这样的九鼎吗?大禹九鼎是否真的存在过,究竟是古人的一种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我们一

  • 努尔哈赤为什么处死长子褚英?褚英犯了什么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他四岁时就跟随父亲见证了无数刀光剑影,因此对他的性格造成了很大影响,褚英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急躁、刚烈的人物。褚英作为长子,太子之位理应是他的,但褚英的结局却是被努尔哈赤大义灭亲,努尔哈赤亲自下令处死褚英,当时褚英只有36岁。努尔哈赤在褚英身上耗费了不少心血,为什么最后却把他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