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努尔哈赤为什么处死长子褚英?褚英犯了什么罪?

努尔哈赤为什么处死长子褚英?褚英犯了什么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6 更新时间:2024/1/27 5:16:35

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他四岁时就跟随父亲见证了无数刀光剑影,因此对他的性格造成了很大影响,褚英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急躁、刚烈的人物。褚英作为长子,太子之位理应是他的,但褚英的结局却是被努尔哈赤大义灭亲,努尔哈赤亲自下令处死褚英,当时褚英只有36岁。努尔哈赤在褚英身上耗费了不少心血,为什么最后却把他杀了呢?一般出现这总情况,褚英肯定是做出了什么越界之事。

一、随父创业的长子褚英

满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宁远城外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中,不得不从宁远城撤兵。

这炮伤一直没有康复,他不由得开始考虑身后之事。

努尔哈赤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雄霸辽东,刀光剑影拼杀了大半生。他其实很早就有立储的想法,并且对长子褚英寄以厚望。

褚英是努尔哈赤原配佟佳氏所生,长得酷似其母,自少年起就随父亲征战,骁勇善战,有猛张飞之称,十八岁那年就因战功被赐号洪巴图鲁,封为贝勒。

别看褚英外表有点文弱,但内心冷酷又孤僻,一上战场奋不顾身,绝对是一个狠角色。

最令褚英扬名女真的一战是当年努尔哈赤与乌拉部贝勒布占泰在乌碣岩激战,褚英成了这场战斗的主角,威风八面。

当时布占泰手下大将博克多率一万精兵,在乌碣岩的山路上与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率领的人马遭遇。天空阴云密布,雪花飘飘。

舒尔哈齐望见乌拉部人多势众有些怯战,褚英与弟弟代善在军中,褚英热血沸腾,对大将费英东、扈尔汉、扬古利等人说:“从前我们跟着大汗征战无数,每次都是以少胜多,眼前的布占泰不过是我们放生的一条没有骨气的癞皮狗而已,难道我们怕了不成!”

众将都表示浴血一战,褚英第一个跃马舞刀,疾风似地杀了过来,身后是弟弟代善与费英东诸将以及一千奇兵。

本来双方实力悬殊,这博克多原以为努尔哈赤的兵马会迅速逃跑,却怎么也想不到不退则进,如狼似虎地来拼命,被打个措手不及,瞬间阵角大乱,乌拉部士卒两三千人被砍了脑袋,余下的四下奔逃,博克多还没回过神来,已经成了俘虏,血染红了雪地,是那么醒目,到处都是乌拉部的尸体。

而舒尔哈齐带着手下亲随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也让褚英一战成名,令努尔哈赤欣喜异常,认为长子褚英是可造之才,赐号广略贝勒,其用意也是培养他智勇双全,不仅仅是一员战场上杀敌的猛将。

二、有意立褚英为储君

公元1612年,年过半百的努尔哈赤志得意满,前程无限光明,便提拔刚刚二十九岁的褚英为执政官,锻炼他的执政能力,培养他的素养,成为好的接班人。然而,愿景都是美好的,悲剧也由此开始了。

褚英自小就是在动荡颠簸的马背上长大,艰苦的环境,让他性格粗糙又倔强,心胸狭隘又狂傲自大,没有读过书,斗大字不认识一个,仅有一身武艺与不要命的胆子,对待亲情比较淡薄,也就缺少胸襟与气度。

本来努尔哈赤想借此让他改变心胸狭窄的毛病,但事与愿违,这褚英权力大了,更加专横跋扈,开始恐吓、威胁他的弟弟们与大臣们,让弟弟们孝敬他,更要命的是,蓄意打击削弱“五大臣”的权力,这五大臣费英东、额尔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是与努尔哈赤一同出生入死的人,可以说努尔哈赤的半壁江山都是这五大臣帮助打下来的,努尔哈赤对他们都礼敬三分,而如今褚英却没把他们当棵葱。

还说了一句:“只要是与我不友善的兄弟,或者对我不好的大臣,等我日后登上汗位,必定将他们全部处死!”

这五位无论在战场上还是政治上都是老油条,根基之深,他们深知褚英的软肋在哪里。

他们先是挑拨褚英的几个弟弟们到努尔哈赤面前告状,这哥几个跪在努尔哈赤面前,一把嚊涕一把泪地控诉与哀求,让努尔哈赤救命,长兄褚英威胁他们,还放出狠话将来要杀了他们。

随后老哥五个先后找努尔哈赤谈心,说褚英如此专横无礼,他们也没法干了,求大汗让他们解甲归田。

这还了得,分明事态很严重,努尔哈赤便削夺了褚英的一些权力,希望他自我反省,痛改前非,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生怨恨。

三、褚英的悲剧

当努尔哈赤统兵攻打乌拉部时,留褚英守城,其用意也是让他自己思过,然而褚英却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是父亲抛弃了他,他联想到叔叔舒尔哈齐的结局,是否要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仿佛觉得有一条无形的绳索勒住他的脖子,越勒越紧……

他开始更加暴躁,整日酗酒,酒后胡言乱语,对他手下最亲近的四个人说:“如果我做出触犯了死神的事情,你们愿意跟我一起死吗?”

这四个人连忙异口同声回答:“贝勒爷要我们死,我们当然没有活着的理由。”

随后褚英希望父亲努尔哈赤亲征乌拉部惨败,幻想着努尔哈赤丢盔弃甲地狼狈回来,他就紧闭城门,坚决不让父亲和弟弟们进城,让父亲与弟弟跪在城外磕头哀求,并且偷偷书写了咒语,诅咒父亲努尔哈赤与弟弟和大臣们,将咒语焚烧告天,以宣泄心中的愤恨,着实把这四个亲随吓坏了。

其中一个留下遗书自杀了,另外三个内心恐惧,就主动向“五大臣”告发了褚英的全部罪行。

努尔哈赤听到“五大臣”的奏报,很想立即处决了这个忤逆之子。等平静了一会,恻隐之心让他不忍心杀死儿子褚英,就把他囚禁起来。

“五大臣”与他的弟弟们决绝不肯放过他: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纷纷劝说努尔哈赤不要留下这个祸根,迟早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努尔哈赤百感交集,长叹一口气:“都是我害了褚英!”

内心还是不忍杀了他。

努尔哈赤自宁远城中炮,深感自己去日不多,就是自己不杀褚英,诸贝勒与五大臣也不会放过他,这褚英激起众怒呀。

努尔哈赤终于狠下心,了结了长子褚英的生命,这一年,努尔哈赤五十七岁,褚英三十六岁。

努尔哈赤,一代雄主,随后也撒手西去。很多人认为,努尔哈赤猜疑好杀,其实努尔哈赤无论对待弟弟舒尔哈齐还是长子褚英,都深念亲情,杀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并且哈尔哈齐的儿子与褚英的儿子都得到重用,褚英的长子杜度为贝勒、三子尼堪为亲王,都是清初的股肱之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师师真实结局是什么?李师师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著名歌姬,大部分朋友应该都是通过各种影视剧、小说了解到的李师师,那历史上真实的李师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和周邦彦也有一段感情,不过李师师在正史中并没有多少记载,基本都是各种野史,还有笔记中才能看到李师师的身影。关于李师师最后的结局一直是个谜,宋徽宗被掳走后,李

  • 袁崇焕死后他的后代过的怎样?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袁崇焕,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关于他的世纪,这已经是得到了梁启超、康有为、杨宝霖以及金庸先生的人的撰写和考证。尤其是杨宝霖与金庸所著作的袁崇焕杂考》和《袁崇焕评传》更是流传甚广。杨先生在《袁崇焕杂考》一书中,对袁崇焕生平、故里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然而,金庸先生因其第二本武侠巨作——《碧血剑》的流传

  • 张作霖为何强烈要求张学良娶了于凤至?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张学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看过少帅的,对张学良就更为熟悉了。张学良给人作深刻的印象不仅仅只是他长得非常好看,而且好非常的多情,很是风流。不过他的父亲张作霖却强烈要求他娶了大他三岁的于凤至,那么这是为何呢?于凤至出生在吉林,父亲于文斗是富甲一方的大富豪,民国期间匪盗猖獗,当时于文斗经常遭受土匪

  • 为何赵国花了12年才将中山国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中山国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虽然没有列入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不过最终被赵国灭国。中山国原本就被魏国灭国一次,但是后来被中山桓公复国,复国之后的中山国国力非常强盛,以至于后来赵国灭中山国的时候,花费了12年的时间。究竟中山国国力能够强盛到什么程度,赵国竟然如此费力才将中山国打

  • 息妫和楚文王关系如何?她为什么要嫁给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息妫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生于陈国,是陈庄公的女儿。可能很多朋友知道息妫是楚文王的妻子,不过息妫第一次出嫁是嫁到息国,因此被称为息夫人。后来楚文王从别人那里得知息妫的美貌,便想占为己有。当时息国国力不敌楚国,息妫为了避免息国与楚国交战,甘愿嫁给楚文王,展现出了深明大义的一面。那息妫和楚王关系究竟如

  • 为何说武丁利用妇好?其实真正的妇好很强势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妇好和五丁的故事其实我们听到的都是那种十分十分美好的,历史上也真的没有那一对夫妻可以和五丁和妇好比的,简直就是厉害了,被誉为真正的模范夫妻,但是最近也有人说了,其实真的情况并不是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的,因为有的人说五丁是在利用妇好了,那么这是真的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 妇好墓里的雅利安人是怎么回事?原来雅利安人入侵过中国并且还被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妇好墓其实大家也知道真的是惊天的大发现了,研究过的也有很多了,最近不少人也发现了,其实在妇好的墓穴里面竟然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尸骨,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那么这些个雅利安人的尸骨是盗墓贼吗?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其实这背后还是有故事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中国古代史

  • 移宫案真相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移宫案,被后人称为是明末三大案之一,也被称为是晚明三大疑案之一,与另外两起事件的梃击案和红丸案并称。移宫案是一次宫廷争斗,发生在明朝时期,而且在移宫案发生之前,明光宗就死于红丸案,后来移宫案更是成为派系斗争的代名词,至今依旧有很多的疑团。那么,移宫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事情背后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1

  • 朱标活着的时候为什么没人争太子之位?其实他们都抢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历史上谁是当太子当的最稳的一个,恐怕就是朱标了。朱标作为朱元璋定下来的太子,如果不是因为他早死,明朝是怎么也轮不到朱棣来当皇帝的,不仅是朱棣,朱元璋其他的儿子们都没有任何希望。但是历史上哪个皇子从来没有当皇帝的念头呢,还真的是不多,可为什么当朱标还活着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人会想要来跟他争夺太子之位

  • 水镜先生究竟是做什么的?他一共有几个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也就出现过两次,先是像刘备推荐庞统,后又力荐诸葛亮,可以说是刘备的大贵人。不过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水镜先生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他就能知道谁是刘备需要的人才呢?其实水镜先生并不是什么神人,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水镜先生只是学识广博,精通道学、兵法、经学,并且和当地名士交流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