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友谅死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

陈友谅死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2/5 7:00:14

陈友谅作为朱元璋的对头之一,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陈友谅在当时也是很有实力的,自己为汉王,后来更是建立了“汉”,后世称为陈汉。但是陈友谅终究还是像乱世群雄最终的结局一样,没能笑到最后,死在了与朱元璋的对战中。而陈友谅当年死的时候才只有四十四岁,还有妻儿在世,那么在陈友谅死后,他的妻儿最终又是什么结局呢?陈友谅可以算是死在了朱元璋的手里,那朱元璋又会怎样对待陈友谅尚在人世的妻儿?陈友谅的妻子是谁,他又有几个孩子,在他死后分别都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朱元璋对他们如何,会不会因为陈友谅的缘故所以造成他们下场很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徽州的时候,朱元璋向大学士朱升征求意见,朱升给他提出9字战略方针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这一方针,一定可以让自己推翻元朝、建立新的王朝。在“高筑墙”方针指引下,朱元璋用心组建强大的军队,真诚团结天下百姓,尽最大可能笼络人心。

1.处理俘虏的方式:朱元璋与陈友谅天壤之别

在对待俘虏的方式方法上,朱元璋与陈友谅迥然相反。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战略大决战。陈友谅每次遇到挫折,总是非常生气,而且大发雷霆,下令将抓住的朱元璋手下全部杀死,以发泄心中的气恼。朱元璋恰恰相反。朱元璋教导手下将领,每次抓到陈友谅的下属,友善相待。

如果受伤了,就进行医治;如果伤重死亡了,就安葬并适当悼念;如果俘虏愿意留下,就收在部队,如果要求回去,就发点路费、放其回归。朱元璋的政策与做法,不仅增强了自己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瓦解了陈友谅军队的士气,使得陈友谅军队分崩离析,战斗力急剧衰落。

2.陈友谅战死,两个儿子被俘

在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战船庞大、装备精良;朱元璋的战船小巧灵活。朱元璋命令自己的水军,从四面用大火围攻陈友谅的军队。陈友谅军队在火海中,左冲右突,无法打开生路、始终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主帅陈友谅从指挥舱中,伸头向外观察形势。突然一箭飞来,正好射中陈友谅眼睛、并且穿过头颅。陈友谅一命呜呼。陈友谅一死,群龙无首。陈友谅手下5万多人投降朱元璋。

陈友谅的大儿子陈善儿被生擒活捉。陈友谅死后,太尉张定边乘着夜色掩护,把陈友谅尸体背到一条小船上,并且带着陈友谅小儿子陈理,驾船逃到武昌。

在武昌,陈理继承王位。朱元璋先后两次亲率大军进攻武昌。陈理的丞相张必先赶来支援武昌,驻扎在洪山。张必先能征惯战,在军队中威望很高。常遇春将洪山包围起来,打败了张必先的军队,并且活捉了张必先。常遇春将张必先绑在城门前的柱子上,让众人观看。

武昌城中的将士得知张必先被俘,都无心再战,甚至产生向朱元璋投降的想法。朱元璋命令罗复仁进入武昌城,劝说陈理投降。罗复仁是陈友谅原来的部下。小小年纪的陈理听从罗复仁的劝说,决定向朱元璋投降。在罗复仁带领下,陈理进入朱元璋的军营。

陈理不敢抬头看朱元璋,一进门就俯伏在地,爬到朱元璋脚下。朱元璋看见陈理像一棵稚嫩的小树苗,正在成长之中,需要雨露滋润,便心生怜意,亲自走上前去,把小陈理扶了起来。朱元璋拉着陈理的手,亲切地说:“我不会治你罪的。”

3.陈善儿逃跑,结果凄惨

被俘虏的时候,陈友谅大儿子陈善儿已经21岁。陈善儿一心想着东山再起,重振陈家雄风。伸手不见五指的半夜,陈善儿借解大便的机会,偷偷逃跑了。看守的士兵发现陈善儿不见了,便大声喊叫,众人一起从睡梦中爬起来追赶。

士兵们睡的正香,被喊叫起来,都是满腔怨恨。当追上陈善儿的时候,他们一起把怒火发到陈善儿身上,对着陈善儿就是一顿暴打。在黑夜中,一阵乱拳黑脚,将陈善儿活活打死。

4.陈理的安置

朱元璋时刻牢记朱升的建议,一直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利用优待俘虏的政策,一方面削减敌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壮大自己、同时也能赢得民心。

陈理被俘虏后,刘伯温跟朱元璋建议:虽然陈理是陈友谅儿子,罪该万死,但是,不能杀。如果杀死陈理,分布在各地的陈友谅部下就会拼命抵抗;如果不杀陈理,陈友谅的残余力量就能看到希望、就会向朱元璋投诚。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决定不杀陈理。朱元璋更有眼光,还做了一件更大的事情。被俘虏的陈友谅亲属,朱元璋都进行了封赏:封陈理为归德侯;封陈友谅父亲为承恩侯;封陈友谅大哥为归仁伯;封陈友谅二哥为怀恩伯。对陈理特别关照,准许他任意挑选原来陈友谅府库中的财物。

朱元璋这样做确实是赢得民心的举动,一方面告诉陈友谅的余部,朱元璋不会残杀陈友谅部下的;另一方面昭示天下,投降朱元璋可以量才录用、可以获得适当的职位和待遇。陈友谅部下看得清清楚楚:与朱元璋作对,没有好结果;投靠朱元璋还可以领赏当官。两相对比,利弊自然分明。陈友谅死后不久,他的部下大多数都主动投靠了朱元璋,没有坚持与朱元璋为敌。

再来看看陈理。被俘时,陈理13岁,也是记事的年纪了,当然有时候会想起自己父亲,甚至流露出心中的怨恨。朱元璋想了一个计策安置陈理,既能够让他好好生活,又不能让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时,高丽是大明的附庸国。1372年正月,朱元璋安排明升,陪伴陈理一起迁居高丽。为了让高丽王善待陈理等人,朱元璋赏赐了高丽王罗绮。高丽王接纳了陈理等人,赐给他们一些土地。后来,高丽李朝太宗李芳远将一名年轻的高丽女子赠给陈理。

陈理与高丽女子生下一个儿子,起名陈明善。陈理在高丽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1408年,陈理在高丽病死,享年57岁。

5.陈友谅小妾被收纳,还生下一个儿子

陈友谅被射死后,常遇春俘虏了他的部下5万多人,其中包括陈友谅小妾阇氏。当常遇春把阇氏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眼珠不转了,因为阇氏实在太漂亮。朱元璋把阇氏留在自己身边,纳为小妾,后来成为皇妃。

朱元璋之所以收纳阇氏为小妾,原因是陈友谅太伤朱元璋的心了。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苦苦奋斗14年,从来没有强夺一个女人。由于陈友谅多次发兵攻击朱元璋,朱元璋气愤填膺,所以,一定要把陈友谅的小妾占为己有,以泄心头之恨。

几个月后,阇氏生下一个儿子,起名为朱梓。这朱梓是朱元璋第8个儿子。朱元璋出于报复,才收纳了阇氏,所以朱元璋对阇氏的宠爱之情不会持久;朱元璋当皇帝后,宫中不断充实年轻、漂亮的女孩,朱元璋喜新厌旧,也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将会怎样处置妃子阇氏和朱梓呢?

6.册封潭王,一心想着报仇

阇氏生活在后宫深院中,长期得不到朱元璋的宠爱,情感方面总感觉缺少什么。有时候,孤独寂寞的阇氏情不自禁会想起以前的恩恩爱爱,想起与陈友谅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一天晚上,阇氏刚刚睡下,陈友谅来到床边,满面笑容。拉起阇氏的手,两人亲热地走到后花园。在花园中,陈友谅与阇氏卿卿我我、亲亲热热、恩恩爱爱。阇氏对陈友谅正说着儿子朱梓的情况,突然,一支暗箭飞来,射中陈友谅眼睛。陈友谅大声喊叫:为我报仇!为我报仇!为我报仇!陈友谅倒在地上,瞬间消失了;阇氏吓出一身冷汗,惊醒了。阇氏再也无法入睡,好长时间都在回想梦中的情景,她认为这是陈友谅托梦要她报仇,她思索着如何报仇。

第二天早晨,儿子朱梓来跟妈妈告别。朱梓已经18岁了,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小伙子。这一告别,竟然让阇氏悲从心生,在儿子面前,忍不住流泪哭泣。朱梓以为妈妈舍不得自己而哭泣,便安慰阇氏。朱梓告诉阇氏,父皇册封自己为潭王,即将到长沙上任。等到时机成熟,一定把妈妈接过去安享天年。可是,阇氏接下来一番话,却让朱梓大吃一惊。阇氏告诉朱梓:汉王陈友谅才是朱梓的亲生父亲;陈友谅被杀后,阇氏为了朱梓能够活下来,忍受屈辱将近20年;可能是苍天有眼,昨晚陈友谅托梦给阇氏,要求替他报仇。阇氏对朱梓说:为父报仇,天经地义。万斤重担就落在你的身上了。

听了母亲的话语,朱梓万分痛苦。他决心完成替父报仇的使命。朱梓到长沙之后,为了时刻警醒自己,在卧室里挂了一块铜匾,上面写着8个大字:宁见阎王,不见贼王!在长沙,朱梓招兵买马、加强练兵、积聚粮食,天天为复仇做着准备。有密探把朱梓的所作所为、禀报了朱元璋;朱元璋判断朱梓有谋反的意图。朱元璋命令魏国公徐辉祖率领大军,前去讨伐。也许朱梓认为自己准备不够充分,所以,没有派兵应战。朱梓将长沙城门紧闭,自己抱着年幼的儿子,在城墙上转了几圈,然后把自己收藏在卧室的那块铜牌扔到城外。铜牌上写的字正是:宁见阎王,不见贼王!

朱梓抱着儿子快速跑回潭王宫殿,在宫中放起大火。朱梓一家人,全部在大火中焚烧致死。朱元璋获悉朱梓的情况后,认为都是后宫女子制造的祸端,于是,以“妖星乱宫”为理由,在皇宫中大开杀戒、戮杀宫女。这次朱元璋火气之大,前所未有,连马皇后也摘下头上的所有首饰,等待处罚,好在朱元璋念及旧情,没有伤害马皇后。陈友谅原来的小妾阇氏,也在这次戮杀之列。阇氏被杀死了。你觉得朱元璋处置陈友谅妻儿的方式,是仁慈呢?还是恶毒?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吐蕃非要跟大唐死磕,却不去打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他们的周边,也一直都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政权,比如秦汉时期就有匈奴,唐朝有吐蕃,宋朝有西夏辽金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唐朝时期的吐蕃。吐蕃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政权了,因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

  • 徽柔公主生母苗心禾是谁,苗心禾原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徽柔公主便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她也是宋仁宗最得宠的女儿。不过徽柔公主生母并不是皇后,而是苗贵妃,剧中是叫苗心禾,她和仁宗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不过仁宗的孩子大部分都没能撑过幼年,所以看着徽柔公主健康成长起来,仁宗也是感到十分开心。但此后徽柔公主在感情方面却没能收获幸福,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悲

  • 宋朝火器领先世界,为什么打不赢金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时期可以说是战乱不断,宋朝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辽,金,西夏等等,而很多人也常说弱宋,认为宋朝大部分时候只会求和,战斗力不强,所以也不会硬着骨气也要跟别人打,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耻辱。然而当时,宋朝可以说火器是领先世界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宋朝的武器可以说真的不弱

  • 安徽为何盛产名将,曹操手下哪些将领来自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就算没读过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也会在很多其他场合能认识到这些将领。那你知道当时哪个地区最盛产名将吗?可能大家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出生地,不过要是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大有文章。作为三国最强盛的一方,曹操手下多数将领都来自安徽,而安徽也是给各国提供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安徽

  • 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是什么,真的是《太公兵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黄石公,他也是秦汉时期著名思想家,同鬼谷子齐名。据说黄石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识渊博,虽然常年隐居,但一直忧国恤民,想把自己所学传给后人。《史记》中有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张良计划刺杀秦始皇失败后,逃往下邳,碰巧遇上了黄石公。而黄石公送给了张良一部兵书,让他帮助刘邦成功立汉,不少人都好奇这部兵书

  • 韩琦为什么说曹皇后相貌丑陋,历史上曹皇后究竟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一定对韩琦的行为充满疑惑,他明明都还没见过曹皇后,为什么就说她相貌丑呢?其实韩琦也是听坊间传闻,不过更重要的是他要替仁宗找一个不会“惑君”的皇后,这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丑点就丑点,也无妨,更何况曹皇后出生名门,气质和修养方面肯定没的说。至于曹皇后真正容貌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

  • 历史上宋仁宗什么时候得知生母是李宸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直到23岁时,才得知自己生母并非刘太后,而是李宸妃,不过当时李宸妃已经病逝,仁宗没能赶在母亲活着的时候与她相认,恐怕这是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据记载,宋仁宗知道身世真相后,哀伤过度,好几天都没缓过来,还亲自下诏书自责,并尊李宸妃为皇太后。也正是因为仁宗觉得对不起李家,所以才会把福康公主嫁给李玮,

  • 商朝越人的发型为什么和现代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到古代人的发型,很多人一定都觉得,古人不论男女,应该都是留着长发的吧,因为古代人很重视孝道,而孝道中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身上不管是皮肤还是毛发,都不能够轻易损伤,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刑罚将犯人身上的毛发剃掉,这就是对犯人的惩罚。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观念也不是一直都

  • 为何说夏姬红颜祸水,有九个男人因夏姬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夏姬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但当你了解她的故事后,可能会感到脊背发凉,因为夏姬一生中共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而且还造成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有人觉得夏姬是红颜祸水的典范,称她妖淫成性,和多为诸侯通奸,不过男女之事往往很难全部怪罪到其中一方,难道那些男人就一点过错没有吗?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准备跟大家讲

  • 朱棣最后一次亲征胜利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初的靖难之役,使得朱棣夺取了自己侄子手中的皇位,然而朱棣的这一番篡位之举却并没有收到后世的指责,反倒是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并且成其为“永乐大帝”。之所以对于朱棣大加赞赏,主要是因为朱棣的诸多功绩,如:将首都搬迁到北京、编写修筑《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收复安南、五征漠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