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吐蕃非要跟大唐死磕,却不去打印度?

为何吐蕃非要跟大唐死磕,却不去打印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31 更新时间:2024/2/5 7:00:09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他们的周边,也一直都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政权,比如秦汉时期就有匈奴,唐朝有吐蕃,宋朝有西夏辽金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唐朝时期的吐蕃。吐蕃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政权了,因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有时候会和吐蕃进行和好,比如文成公主远嫁,而双方之间当然也是会有一些战争的,可是当时在吐蕃的周边,还有印度,相比之下,唐朝的国力当然要比印度大很多,可是为什么吐蕃不选择打印度,却要跟唐朝死磕了两百多年呢?

1.吐蕃简介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bon chenpo,意为“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2.吐蕃为什么不打印度

吐蕃,关于它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文成公主进藏了。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建设的一个政权,它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纪录的政权。松赞干布就实际上的立国者,隋义宁元年(617年),松赞干布出生。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统一了西藏高原。在藏族的纪录中,松赞干布从小就十分的智慧,这跟他的身世有很大的关系。松赞干布是独子,生下来就注定他要继续吐蕃,所以大家都对他寄予了厚望。

而他长大掌握了政权之后一开始就跟唐朝求取了公主,其时的唐朝正是国力强盛的时期,不外唐朝认为松赞干布娶公主是冒充。于是差别意,这事是吐谷浑挑拨的,松赞干布打了吐谷浑之后又接着攻打唐朝的土地。这下唐朝坐不住了,立马派出雄师攻打吐蕃,松赞干布被打服了,给唐朝纳贡了许多的黄金另有珍宝,于是唐太宗就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不外这只是吐蕃跟唐朝暂时的牢固,唐玄宗时期吐蕃就不循分了。一直以来都有一支军队反抗吐蕃,但安史之乱发生得太突然,于是吐蕃就开始试图作。他们趁着唐朝人变少,立马就占领了陇右。随后他们就一直打来打去,频繁的战争使得吐蕃的国力衰弱,唐朝多次脱手重创吐蕃。

到了九世纪之后,吐蕃变得越发的衰弱。然而吐蕃虽然没有像安史之乱中占领唐朝发土地,可是摩擦一直就没有断过。也就是说,从公元618年开国开始,到842年吐蕃瓦解,吐蕃一直频繁的试图侵占唐朝。也是因为唐朝内斗,他们才气赢得一些,可是纵然是内斗他们也没有打得过唐朝。说来也奇怪,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世代的大愤恨,怎么吐蕃就是死死的跟唐朝纠缠呢?

要知道其时它的边上就是实力比唐朝弱的印度,相比之下唐朝肯定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唐朝太过繁荣富庶了,吐蕃因为地理位置远远达不到那种境界。时常看着肯定会觊觎啊。而另一边的印度为啥不打也很直接了,印度也穷,他们自己都资源匮乏,吐蕃想要的富厚资源在印度得不到,干嘛要花鼎力大举气去进攻呢?吃力不讨好啊,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越发的直接了,印度跟吐蕃之间可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呢。这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另有110多座山峰有或凌驾了7350米。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更是海拔高达8844.43米,这平凡人压根就怕不上去。雄师想要越已往需要泯灭的力气实在是太大了,得不偿失,相比之下,中原就好进攻得多,阵势相对来说可谓是十分的平坦。吐蕃也不傻,所以他们自然会啃唐朝这块硬骨头。

3.吐蕃的后续发展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由于宋的统治中心在河南,与远离汉族地区的卫藏等地藏族各部联系交往较少,但与邻近汉族地区的甘,青,川,滇藏族各部则相对密切。大宋开国不久,吐蕃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后裔唃厮啰在以邈川(今乐都),青唐(今西宁)为中心的青海省湟水流域建立了政权,这是当时以吐蕃、羌为主体的一个地方封建政权。唃厮啰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纳贡,并乞官职。西元1032年(明道元年),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 ,并给以优厚的俸禄。西元1041年(康定二年),大宋皇又封唃厮啰为”检校太保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此后,唃厮啰的子孙继承人董毡、阿里骨、瞎征、陇等,世代均由大宋封官任职。唃厮啰部统治地区,隶属于北宋全国二十六路中的秦凤路。到西元1116年(政和六年),唃厮啰部地区全部改为宋朝的郡县。此外,宋真宗皇帝还于西元1001年年(咸平四年)加封凉州(武威)藏族六谷部首领潘罗支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的官职。

从西元11世纪开始,大宋向河西走廊等地的藏族部落拨发弓箭及其它武器,并招募藏族弓箭手,在藏人中建立类似大宋民兵的军事体制,以共同防御西夏人的入犯及袭扰。宋将王韶在今甘肃临夏,临洮一带大量开拓土地,招纳30多万藏人从事垦种。著名的茶马互市也在今四川雅安、甘肃临夏以及陕西一些地区的大宋专设市场上进行,开始了尔后数百年藏区马匹与汉区茶叶的经常固定交易。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徽柔公主生母苗心禾是谁,苗心禾原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徽柔公主便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她也是宋仁宗最得宠的女儿。不过徽柔公主生母并不是皇后,而是苗贵妃,剧中是叫苗心禾,她和仁宗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不过仁宗的孩子大部分都没能撑过幼年,所以看着徽柔公主健康成长起来,仁宗也是感到十分开心。但此后徽柔公主在感情方面却没能收获幸福,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悲

  • 宋朝火器领先世界,为什么打不赢金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时期可以说是战乱不断,宋朝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辽,金,西夏等等,而很多人也常说弱宋,认为宋朝大部分时候只会求和,战斗力不强,所以也不会硬着骨气也要跟别人打,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耻辱。然而当时,宋朝可以说火器是领先世界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宋朝的武器可以说真的不弱

  • 安徽为何盛产名将,曹操手下哪些将领来自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就算没读过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也会在很多其他场合能认识到这些将领。那你知道当时哪个地区最盛产名将吗?可能大家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出生地,不过要是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大有文章。作为三国最强盛的一方,曹操手下多数将领都来自安徽,而安徽也是给各国提供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安徽

  • 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是什么,真的是《太公兵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黄石公,他也是秦汉时期著名思想家,同鬼谷子齐名。据说黄石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识渊博,虽然常年隐居,但一直忧国恤民,想把自己所学传给后人。《史记》中有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张良计划刺杀秦始皇失败后,逃往下邳,碰巧遇上了黄石公。而黄石公送给了张良一部兵书,让他帮助刘邦成功立汉,不少人都好奇这部兵书

  • 韩琦为什么说曹皇后相貌丑陋,历史上曹皇后究竟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一定对韩琦的行为充满疑惑,他明明都还没见过曹皇后,为什么就说她相貌丑呢?其实韩琦也是听坊间传闻,不过更重要的是他要替仁宗找一个不会“惑君”的皇后,这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丑点就丑点,也无妨,更何况曹皇后出生名门,气质和修养方面肯定没的说。至于曹皇后真正容貌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

  • 历史上宋仁宗什么时候得知生母是李宸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直到23岁时,才得知自己生母并非刘太后,而是李宸妃,不过当时李宸妃已经病逝,仁宗没能赶在母亲活着的时候与她相认,恐怕这是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据记载,宋仁宗知道身世真相后,哀伤过度,好几天都没缓过来,还亲自下诏书自责,并尊李宸妃为皇太后。也正是因为仁宗觉得对不起李家,所以才会把福康公主嫁给李玮,

  • 商朝越人的发型为什么和现代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到古代人的发型,很多人一定都觉得,古人不论男女,应该都是留着长发的吧,因为古代人很重视孝道,而孝道中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身上不管是皮肤还是毛发,都不能够轻易损伤,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刑罚将犯人身上的毛发剃掉,这就是对犯人的惩罚。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观念也不是一直都

  • 为何说夏姬红颜祸水,有九个男人因夏姬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夏姬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但当你了解她的故事后,可能会感到脊背发凉,因为夏姬一生中共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而且还造成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有人觉得夏姬是红颜祸水的典范,称她妖淫成性,和多为诸侯通奸,不过男女之事往往很难全部怪罪到其中一方,难道那些男人就一点过错没有吗?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准备跟大家讲

  • 朱棣最后一次亲征胜利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初的靖难之役,使得朱棣夺取了自己侄子手中的皇位,然而朱棣的这一番篡位之举却并没有收到后世的指责,反倒是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并且成其为“永乐大帝”。之所以对于朱棣大加赞赏,主要是因为朱棣的诸多功绩,如:将首都搬迁到北京、编写修筑《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收复安南、五征漠北。其

  • 许褚和徐晃谁更厉害,许褚经典交战记录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许褚一出场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无论是对上典韦、吕布,还是赵云、马超,许褚皆可一战,而且不落下风。曹操就非常赏识许褚,专门将他选为自己的护卫,也是对他实力的认可。不过许褚虽然交战次数多,但真正分出胜负的并不多,所以对许褚武力始终没办法做出合适的分析,当然也不排除这是演义中故意想达到